邪魔
“没有啊!”李淳风一愣,“怎么了师傅?”
“不可能啊!你脑中的禁制是天地之力所下,若没有法宝护体,只怕你的灵识早就被磨光了,为师就算是有回天之力也不可能救你了。你再想想,或者你身上有什么特别之物?”老道不相信。
“是没有啊师傅,我身上除了这身衣服什么都没有啊,不信我脱了给您看!”到底是小孩子,一听到师傅不相信自己,李淳风都快急哭了,就准备脱下衣服让师傅检查。
“且慢!仙长,风儿出生之时,胸口有一葫芦形的胎记,随着年岁渐长,也慢慢的快消失了。那块胎记上有一些奇怪的花纹,原先我们以为是经络,后来也就没有去管它了。要不您看看,说不定是那块胎记有古怪!”李天镜突然想到一处,忙说道。
“胎记?风儿,你过来让为师看看。”天玑拉过淳风,解开上衣,才看一眼,便大吃一惊,“这分明就是‘老子化胡坠’!怎么可能啊!”
“师傅,什么是‘老子化胡坠’?”李淳风看师傅表情古怪,不由得问了一句。
“‘老子化胡坠’是道门秘宝,相传是鸿钧道人传给老子的,功能清心启智,修道之人如果佩戴此坠,修行起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可贵的是,‘老子化胡坠’是极为罕见的能改变佩戴者运势的法宝,功能逢凶化吉,最为变态的一点,它居然能抵御天劫!可惜这件宝物在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化为胡之后,就再也没有在尘世中出现过,因此才被称为‘老子化胡坠’。此坠被列为道门三大顶级秘宝之一,我也只在书上见过图形,风儿胸口这个胎记,分明就是一个‘老子化胡坠’!居然能够把顶级道门秘宝化在灵体中转世,风儿,看来你前世一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啊!”老道咂咂嘴,看那个神情真恨不得把自己徒弟的胸口的皮给扒下来,搞得淳风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前世……”淳风心中一动,那种感觉又来了,好像想起了什么,又什么都想不起来,不上不下的好不难受。
“风儿,你的灵识本就比一般人聪颖,加上十年来日日都在对抗着禁制,磨砺之下更是强大,加之又有‘老子化胡坠’护身,今后修习我道门工发自是事半功倍,也不必急在一时。如今你们一家人初享天伦,为师也不好马上带你走,你就留在父母身边尽尽孝道,等时候到了,为师再来接你。”说着,天玑从身上掏出一卷书来:“此乃我天青门筑基用的基本功法,你在家只要勤加修习,基础打牢了,将来修习本门其它功法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
淳风接过书,嘴里“诺诺”应着,却也不翻开看看——开玩笑,现在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认识的字加起来不超过五十个,看书?看图识字还差不多!
天玑见状,略一思索便已明白,暗自一笑,也不说破:“此书浅显易懂,如果对于书中所提到的经脉穴位有什么不懂之处,可去查阅‘黄帝内经’;那里面差不多都有解释。”说罢一转头向李天镜道:“李施主请放心,天玑既然已经收下风儿,自会照顾于他!”
李天镜至此一颗心才放到肚子里,老道这话等于是在给他做了个保证:“你放心吧!你们挂了还有我呢!风儿不会吃苦的!”老道之前说的那句“时间到了”是什么意思,李天镜也心知肚明,不由得喜笑颜开,赶紧把老婆也叫出来,要她赶快张罗拜师宴。
“不用了!贫道不食人间烟火久矣!诸事已了,贫道也要走了!”老道倒是潇洒得很,来去了无牵挂。
李淳风一家自是苦苦挽留,却被老道一句话堵住了:“贫道此次所耗过多,急需回山潜修!”没办法,只好多准备些金银细软之物,结果老道大笑不止:“我辈修真之人要这些尘俗之物何用?”
怕李天镜再啰嗦,老道手一摆,就这么不见了,只听见半空中回荡着老道的声音:“风儿,好好孝敬父母,勤加修习,你我师徒自有相见之日!”待众人出的房来抬头寻时,只见碧空如洗,哪里还有天玑的影子?!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李淳风已经十七岁了。
在这七年中,他的进步见之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仅仅半年,他就能背诵百家姓,三字经;十一岁读孔孟,十二岁学老庄,到了十三,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到了十四,全乡已经找不出愿意当他老师的人,因为李天镜所请的每个老师都不到三个月就请辞,而且理由都一样:“学生才疏学浅,唯恐耽误令郎良材美质,还烦另请高明!”久而久之,全乡都没有人愿意来了。那些老师一个个都被淳风吓着了,什么时候看见过这么聪明的学生!他们的学识顶多能撑一个月,过了一个月他们就感觉自己的东西不够。不是没有想混日子的,可没有新东西教的时候,淳风就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先生,为什么圣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世上还有那么多人做坏事呢?”“若是说有人教人为恶,那么他又是被谁教坏的?”“世上第一个恶人是怎么来的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个夫子被问得快发疯了,只好绝了混日子的念头,请辞了事。
这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那几年李淳风乡里很是出了几个白头进士,而且无一例外都在李家作过西席。没办法,受了刺激阿!本来以为自己懂得挺多的,结果自己会得东西被人半个月就学完了,而且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这也太气人了吧!一气之下,这几个人又去埋头苦读,居然都在不惑之年考取了功名,一时之间李淳风乡里名声大噪,这是后话。
第二个后果就是李淳风“天才”之名不胫而走,而且就算李天镜一再提高薪资,也没有人敢再来应聘李家西席。这事让李天镜又喜又愁,喜的是自己儿子聪明伶俐,愁的是没人来应征,儿子总不能不读书啊。还是李淳风自己说话了:“算了,您就负责帮我买书回来吧,我自己看书学好了!”儿子要看书,当老子还有不支持的?反正家道殷实,李天镜没隔一段时间就托人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书都搜罗了来,几年工夫,也不知道淳风学得怎么样,家里的藏书倒是有了几万册——李淳风看书的速度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他看书还是翻书!李天镜心存疑惑,故意相试,结果非但是过目不忘,他还能对每本书作出点评,虽说有时点评由于少年气盛不免失之偏颇,但其一针见血之处,却让李天镜也不得不佩服。从此之后,李天镜再也不试他了,毕竟被十多岁的儿子问倒,做老子的心里就算是再高兴,面子上也是有点挂不住的。
看书看得多,第三个后果就慢慢出来了:李淳风居然成了李庄方圆几十里内最有名气的“神医”!其实这只是李淳风修习老道留下的功法时产生的副产品。淳风初修习时,被书中一大堆的名词弄得头昏脑胀——想当然耳,连什么是丹田,什么时穴位都不知道的小孩要看懂修真秘诀,难道也太大了一点。好在李淳风还记得老道说的话,赶紧去翻《黄帝内经》,一看之下,竟然欲罢不能了——他现在就像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只要是水就想吸收,好不容易碰到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疆域,当然是马上一头扎了进去。结果李天镜不得不把市面上所有的医术都给买了回来让他好好研习。
看书还不够,三个月后淳风开始手痒痒。于是先是家里的动物遭了殃。猫啊,狗啊常常扎着针满院跑;猪啊,羊啊常常趴在地上不肯起来——拉稀拉的;最惨的就是那些鸡鸭鹅之类,它们是李淳风练习接骨的对象。结果一阵下来,家里的动物一看到十几岁的小孩就躲——都成条件反射了。
跟着倒霉的是李家的下人和李庄的村民们。别看李淳风平时一个个叔叔伯伯叫得甜,该下手时一个都不手软。常常是被他哄着骗着就吃下了他的药——那是他刚琢磨出来的方子。这下子上吐下泻的就由动物升级成了人。每当这时,家里的那些鸡鸭猫狗就会远远地站着,用一种或同病相怜或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这些可怜的人类,间或还会用叫声来表达他们的控诉。
从此之后,李家小少爷就成了大家眼里的“魔王”。家里除了李天镜夫妇之外,其它只要是活的东西,一听见李淳风的声音,无不抱头鼠窜而去,唯恐慢了会被拉壮丁。这时候没有人认为李少爷会治病,以为他只是恶作剧而已。
直到一次意外的出现。
家里有个下人有间发性的癫痫(俗称猪婆疯),每次发病时四肢痉挛,口吐白沫,最少要折腾两三个时辰才好。有一次发病时李淳风刚好在边上(呵呵,也不知道是不是看见他来了吓的),随手在他大椎穴上扎了一针,那个人居然马上就不抽经了,也不吐泡泡了,半个时辰之后居然就好了!
从此之后,淳风“天才”之后又加上了一个“神医”的称号。虽然平时大家对他依然是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在李庄谁真的有个三病两痛,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小神医”。李淳风也争气,虽说不能全都做到手到病除,但十九都能治好。一来二去,“天才神医”之名愈发响亮了。
至于天玑留下的天青门功法,却着实让淳风这个“天才”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书中开宗明义第一篇即写道:“修道者,修心也。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方,习之有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为本门所有功法之总诀与精义所在。本门筑基之术,根本即在真气驭动之法。初时以意驭气,及至气能自驭,始有小成。此时即可修习本门其它功法。但筑基为根本,小成之后亦须勤练不缀,若气能驭人,此法方乃大成。大成之后,修习本门功法当势如破竹,一日千里。此时如能更进一步,修至驭气于苍穹之间,天道可闻矣!此法未小成之前切切不可修习本门其它功法,慎之,慎之!”
妈呀,这还是入门的功夫吗?“天道可闻矣!”得闻天道,那岂不是可以成仙了?而且这段话的意思更让人满头雾水。“道可道,非常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不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原话吗?不过既然说是精义,看不懂是正常的,等到时候问老道吧。以意驭气还好理解,毕竟书后面就是图解和口诀。可是后面呢?“气能自驭”,真气在身上自己乱跑,不怕走火入魔吗?“气能驭人”,是说驭自己还是驭别人?但是最后那个“驭气于苍穹之间”,淳风却隐约有些明白。大概就是神游物外的意思。这几年他很是看了一些杂书,也见过前人笔记中的一些关于仙人的记载。他知道,若是能够修到神游物外这个境界,怕是离成仙也就不远了。所以文中所说的“天道可闻”倒真的不是吹牛。只是,要修到“驭气于苍穹之间”,那就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啦。没办法,从“以意驭气”开始吧!
最起先,李淳风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处,只是觉着闷得慌。本来嘛,以他现在的性格,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时辰,不闷才怪!要不是最后那个“天道可闻”吸引着他,他怕是老早就坐不住了。练了几天,气感出来了,只时候倒是不闷了——真气在经脉里象只小老鼠拱来拱去的,他觉得挺好玩的。
练了三年,一直没有觉出什么好处。直到有天晚上,淳风例行运功完毕准备收功睡觉时,却发现真气的流动并没有停下来,反而象是有了自己的意识一般,沿着体内的经脉循环往复,再也无须意识作为引导,全然自成一体了。淳风不禁大喜过望,难道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气能自驭”?如此说来,自己的修行已有小成了!修行难道就这么容易吗?
其实这是淳风想左了。他修行确是已有小成,但却不是谁都有他这么好的运气的。平常弟子从入门之日起便开始修习这入门功夫,少则二、三十年,多则五、六十年,天资不够者,甚至可能一生都无法修至小成境界。而且在修习过程了心魔不断,一次把持不住就前功尽弃。淳风的资质本就万众无一,更有“老子化胡坠”相助,修行起来事半功倍,而且没有任何心魔的侵扰,这种进度,甚至连天玑都没有预料到。老道以为他资质再好也最少要花上近十年才能修到小成,此时刚好李天镜夫妇西归,自己刚好可以把淳风接来继续修习。孰料淳风竟然只花了三年便到了小成境界,倒是让老道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天青门功法到了小成之后,功效才慢慢显示出来。有一次他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因为他听到了院子里一朵七里香开花的声音!而且自从有一次他试着在给人把脉的时候使用真气之后,他给人看病简直就是在变戏法了——不用扎针,不要吃药,握一下手就治好了病。他的名气都快传到省城了,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