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就三个条件又不是三百个,当然一下子就记住了,我才不愿意…好了,你说,你说,第三条是什么?”
“第三条就是你和赵飞雪同志一起行动,必须要和她搞好团结,互相帮助,配合好工作,她是你的上级,”我本想说她年龄又比你大,应该像你姐姐一样,忽然觉得这样说可能不妥,就改口:“反正,你对同志、对上级要有应有的足够的尊重。”
见到花小莉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接着说:“你不答应也由你,那就留在光山好好想想吧。我和陈军长明天一大早就要分头出发了。”
“谁说我不答应了?不就三个条件吗?有什么了不起?我都答应了。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别人谁也别想打歪主意。”
第二天出发的时候,陈浩临别悄悄打哈哈:“哥们,别以为你把事情摆平了,你的麻烦后面多着呢。”
我回敬:“你也不见得没有,走着瞧!”“呵呵,好!等你好消息!保重!”“彼此。再见,哥们!”
正文 132。淮滨(31)
我的随行人员不多,六个卫士和我都骑马,花小莉和赵飞雪连同电台坐在一连马车上。这也算上一支快速部队了。在淮河南岸的辛兴部队没有电台,老是通过王平那里联络还没有光山直接派骑兵传递命令来的快。我们到达淮滨境内以前,辛兴已经派人渡河与董大海联系上了。
开始的一天,花小莉和赵飞雪还能相安无事,可是这个花小莉老是不安于岗位,没事总是粘在我的身边,这可不是在光山'总部,当着其他人的面,我也不好训斥她,天知道那样的话她会说出什么样的话,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麻烦的确没有完,陈哥们这方面的预测总是很准确的。还好,她除了在老我身边晃一晃之外,倒也不怎么开口说话,看来我的约法三章还是有点效果的。可是当她听说我军中著名的炮手加写手崔明贵来了,立刻要显行,还是念念不忘要赶走赵飞雪。
我厉声道:“胡说!崔明贵是我们炮兵的最高指挥员,怎么能来给我当书记员?你要是再胡乱插言,我立刻让人把你送回泼皮山!”
花小莉下了一跳,吐了下舌头,不言语了。
催命鬼走进来,规规矩矩立正敬礼:“报告徐政委,炮兵营营长崔明贵奉命来到!”
“呵呵,好,老崔,来得好,你动作好快!”
“谢长官!”
“行了,老崔,咱们的军队官兵平等,咱们都是战友,你以后不用见了我老这样拘束!”
“是!长…首长!”
“明贵,你的宝贝坦克呢?”
“现在在商城,这一带河流太多,不适合坦克调动。再说万一建军村、泼皮山那边有情况我们的坦克可以迅速返回去救应,辛团长已经给坦克配备的搭载的步兵和几个伴随行动的骑兵。”
“好,这样安排挺好。等打下淮滨后,把那辆坦克向西转移到信阳附近,那里的地形更合适一些。说不定攻击信阳的时候会用上。好了,现在,咱们还是研究一下进攻光山的事情吧,虽然南面的部队是佯攻,但是也要有所作为的。”
“报告首长,我们现在已经缴获了敌人36艘可以使用的较大的船只和一些铸铁炮,加上在固始县和白露河沿岸征用了一部分的民船,近段时间在战斗中缴获了三百多只旧式步枪,淮河南岸有三团的近两个营的兵力和近二千农民新军,还有齐岳骑兵营的一半兵力,就是强渡淮河,直接攻击淮滨的力量也够了。”这崔明贵信心满满的,这家伙总是这个样子,坦克不在这里,两门山炮也让他有点天下无敌的感觉了,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而已。
辛兴也说道:“首长,从前段时间的战斗情况看,对面的敌人虽然比以前遇到其他地方的敌人战斗力强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差。路云山带了十几个战士和张玉祥的新兵中队就把敌人过河攻击我们的敌人大部分消灭在了南岸,我们现在如果渡河攻击也是有这个力量的。”
正文 133。佯攻
我笑笑,摆摆手:“同志们,我们不可以轻敌,纸老虎要当真老虎打。这是我们建军以来第一对较大股的清军正规军作战,这股敌人人数不少,据说正规清军就有2000人,加上附近地区逃进成立的地主团练武装,总人数应该有四、五千人,而且敌人凭籍的淮滨城墙又高又厚,又有淮水的天然屏障,粮食充足,武器弹药也很足备。而我们则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价拿下淮滨。因为我们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淮滨。在上游已经被我军占领,水路已经被我军封锁的情况下,选择正面强渡攻城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我们就是要给敌人以渡河强攻的假象,要打痛他们,让他们不得不集中力量防守南面,又让他们有能够守住的错觉,避免他们烧掉粮食弃城逃跑,因为在决定坚守的情况下,粮食可是守军重要的战略物资。这样,董大海他们可以集中力量以雷霆一击迅速拿下淮滨,缴获那些我们和敌人都迫切需要的粮食。现在,我们在淮滨西面集中了我军绝大部分的主力,虽然人数并不算太多,但都是我军部队战斗力最强的部分。这些部队现在并没有抵近淮滨城下。董大海他们在淮滨西面大约5公里的地方布置了警戒线,捕抓淮滨敌军派出的探子,老百姓也是只许进不许出。你们明白我们的用意吗?”
辛兴答道:“明白。”
崔明贵道:“是不是因为我军缺乏攻城的重武器,想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攻破敌人深沟高垒设防的淮滨?”
“不错。”
“可是我们在这一带已经闹出了这样大的动静,奇袭还管用吗?”
“这就要看我们的了。”
淮滨,淮河南岸,“轰!轰”炮弹越过淮河在淮滨南城墙上炸开,血肉横飞。城头一阵慌乱。
淮滨城头的两门洋炮开始还击,炮弹在南岸的阵地上炸起了阵阵烟尘。
炮战没有持续太久,淮滨城头的炮声就沉寂了下来。
辛兴举着望远镜有点惋惜地说道:“可惜了,敌人的这两门炮比以前我们缴获的那些要好多了,这下子报销了。”
我笑道:“不用可惜,这些炮过不了多久,不仅崔明贵看不上眼,你也不会放在眼里了,就是现在你们当成宝贝的两门山炮,也许不久之后装备给民兵人家都不一定要的,那就只好进博物馆了。”
“是吗?”辛兴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还有,那些炮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王平那里其实现在最缺乏的是废铜烂铁,多造些手榴弹也许比清军的这些大炮更实用。”
南岸的炮击也停止了。河岸上响起了阵阵巨大的喊杀声。岸边一些小船和5艘先前缴获的运量船从东西两翼沿着南岸向正对着淮滨城的这一段河面驶来4020。5条大船上的铸铁大炮还不时地向淮滨城方向轰上几炮,虽然几乎没有实际效果,但是声势更显壮大了不少。
正文 134。佯攻(2)
淮滨城头的炮火也开始还击,这一次全部是清廷自造的铸铁炮在射击,看来那两门洋炮确实是完了,至少是有一段时间不能参战了。赫哲图布置在北岸岸边的鸟铳、火枪和弓箭也纷纷向喊杀震天声中缓缓逼近的船只射击。船上的铁炮立刻调转炮口向这些家伙开火,这下倒是有了些效果,那些家伙纷纷跳出掩体向淮滨城里跑去。
南岸的山炮有开火了,射击不紧不慢地进行着,崔明贵亲自操炮,炮位已经前移,可以目视目标,不担心对方炮火威胁,也不必担心对方步兵、骑兵冲击炮兵阵地,敌方炮口喷出的烟火指示了很好的射击方位。崔明贵的炮弹每一次爆炸,对面淮滨城头就有若干敌军炮手飞上半空。
河道中的船只缓缓向对岸逼近,对岸的炮火却以极快的速度稀疏了下来,最后沉寂了。南岸的山炮也又一次停止了射击。只有城墙上的大抬杆和河中船上的铁炮仍在间或射击着。停泊在南岸的18条清军船只刚开火了,冲在前面的几条小船被激起的水柱掀翻。几个参加攻击的士兵跌落在水中。这次在船上参加佯攻的主要是张玉祥中队的新军。我从望远镜里看见岸边一个人双手挥舞中喊叫着什么。
我问身边的辛兴:“这个人是谁?”
“他叫纪中强。是我们团新提拔的连长。”
我知道就是上次没有约束部队渡白露河的那位,现在他大约是想让船上的部队撤退。我看着直摇头。吹号或者……船上难道没有统一指挥的人员?
这时看见一条比较靠前的小船上一个人在挥动着一面小红旗,望远镜里看见他的口里含着一枚哨子,邻近的船上也跟着有人挥动小旗,大小船只改变方向缓缓向南岸撤退,然后分别向东西两面分散撤出了对方炮火的射程,几乎与此同时,南岸崔明贵的炮又响了,两条敌船上腾起了烟火。接着又是两条爆炸起火。18条敌船上的敌军全部弃船向岸上逃去。
我对辛兴说道:“走,到前面看看去。”
辛兴稍微犹豫了一下。我说:“快走,磨蹭什么?我连一个战士都不想让轻易伤亡,难道还会对本军的高级指挥员的安危不负责任吗?”
连赵飞雪和花小莉也跟着我们一起向岸边走去。我也觉得这有点不妥,可是电台要跟着首长的理由似乎也有些道理,也罢,战场上出现两个美女,对面的清军军官如果有望远镜的话估计应该确信有我军的大头领,是我军的主力所在了吧,那样的话面对我军必然要进行的第二波进攻,必然会把其他方向的防守兵力调到南面了,至少,被我们摧毁的的那些大炮恐怕必然要从其他方向补充过来吧,嗯,这个需要点时间,我们给他,把第二波攻击再布置得逼真些,最好让敌军把那些洋枪队乃至火铳之类的远一点射程的武器都弄到南面来,让我们再消耗他一批。第二批攻击的部队要不要就登上北岸?还是再等等,让敌人在击退我们一次?这个一定要和西面董大海的攻击部队的节奏配合好。
我对花小莉道:“跟董参谋长联系一下,看看他们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
花小莉兴奋地答应了一声。
我又问辛兴:“刚才在船上指挥的那个人是谁?”
“他叫张玉祥,是在建军村才参加部队的。”
这个张玉祥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象。
正文 135。佯攻(3)
第二次攻击开始了,淮滨城头的敌人炮火又恢复了射击,不过,比第一次火力明显稀疏了一些。很快,崔明贵又让这些铸铁炮多数停止了发言。船到接近对岸的地方又一次退回了南岸。
董大海与我们联系,西面的主攻部队已经到达了离淮滨大约1公里的地方。太阳已经西沉,最好在天黑以前拿下淮滨,我们有武器上的优势,夜战对我们火力优势的发挥不利。
显然对面敌军的大炮多数也许是全部都已经移到了城南。我决定第三次攻击要登上淮河北岸。这一次辛兴亲自带队,其实这件事情我本来是很想自己亲自去干的。
三团精锐几乎尽数随辛兴登上了渡船。齐岳的骑兵营也抽出部分挎着马枪人员下马登船。
南岸杀声震天,那些个农民新军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些战鼓,咚咚敲响起来,渡船缓缓北渡。这一次,崔明贵可不再手下留情了,船队几乎刚起航,对面城墙上的清军炮火就很快全部哑巴了。
船到河心,船头的铸铁炮纷纷开火,虽然准确性差,但是也给城头的敌人造成了不少杀伤。关键是这气势给对方造成了心理恐慌。
船队接近对岸了,船上的那些缴获的旧式步枪也开始纷纷开火。崔明贵的山炮敲掉了敌人的大炮后就奉命停止了射击。城上残存的敌人的洋枪营也开火还击。其实,对于这种步枪而言,这个距离的杀伤力几乎为零。船上忽然在炮弹缓慢发射的间隙响起了不同于前面旧式步枪射击的枪声,虽然不太密集,但是几乎每一声枪响都有一个城头的敌军火枪手栽倒,有些还连人带枪栽下了城头。船开始陆续考上了对岸,船上的炮火还在继续轰击,船上的士兵开始登岸。我从望远镜里看见纪中强和张玉祥都在第一批登上了北岸。城上开始用密集的箭雨迎接他们,不过城上射出的箭到了河边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没有多大的杀伤力。城上还有一些零星的火枪在射击,冲在前面的战士有人负伤了。迅速地,上岸的人退回岸边,卧倒,开始挖掘掩体,或者找一些遮蔽物隐蔽,在船上火力的掩护下构筑工事。
城头上可以看见从其他方向向南城增援的敌军纷乱的身影。辛兴的部队又有一些人登岸。少数步枪和马枪的射击不断消耗着敌军的火枪营。
部队又向城墙方向推进了一些。对方的洋枪队基本上已经被打光了。纪中强开始指挥三团的“洋枪队”在敌前列成了三列横队,在统一的口令下分批向城上齐射。这样的打法确实有点欺负人的意思,按说这时候应该主要消灭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