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白杌鳌弊繁?br />
城下的军官急道:“赶紧开门,我等千辛万苦护送这些粮食、布匹和火药,好不容易到了信阳,可不能在这里落入乱党手中,快让我们进城。我们数百弟兄的性命可不能不明不白的丢在这里。
城东的攻城部队分兵向北门逼近了。城北的城防炮:轰、轰地不断开火拦击,硝烟弥漫。
北边门吱呀呀开启,城外的车辆过了石桥,进入门洞。城门下一个守城的绿营军官把手伸到第一辆大车上探摸:是面粉,虽然不大合这里人的胃口,但好歹也是粮食,是守城者需要的,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来者的身份,让他有些稍稍放心。随后的几辆车上拉的是小米、棉衣等物品,守城门的军官更加放心了,看着每一辆大车在赶车的兵丁旁边坐的拿洋枪的士兵,守军似乎觉得这些援军似乎成了他们守住城池的希望。这可是多日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来的最大的一批援军啊,还带了如此多的物资和洋枪。东面的贼寇已经逼近城垣,这援军真是雪中送炭啊。守城门的把总不再检查后面的车辆,反而不住催促:“快进,快进!别让后面的贼寇追上来。”
一百多辆大车依次进城。几十名骑兵跟在后面鱼贯入城。把总正准备下令关闭城门。后面的一个骑兵手起刀落把他砍倒在地。最后进城几辆大车的篷布下面钻出了十几个人,枪声响起来了。前面大车上坐的那些手持洋枪的清军一起跳下车,冲向登城墙的台阶。步枪前面都上了明晃晃的刺刀。已经控制了城门洞的骑兵,也立刻分出一部分兵力沿着马道向城墙上猛冲。守军的兵力集中在东面,这北边门上的团练们吓得纷纷沿着城墙向两边逃命。
正文 234 攻取信阳(30)
234攻取信阳(30)
先登上城墙的是捻军骑兵,这些人此刻大开杀戒,追着守军的屁股一阵砍杀。城门上的守军本来在步枪火力射击下已经所剩不多,此时连放箭还击的都没有,只顾奔跑逃命。李二猛、高山、王弘义、白越和崔明贵手下的几个人很快也登上了城头。
一支焰火腾空而起。北边门被我军控制了!
“轰!”城头一门大炮吐出黑烟,把如雨般的铁砂喷向城外的空地。这是一个守军逃跑前点燃的引信。这大约是北边门敌人守军唯一比较具体的抵抗行动。
如梦方醒敌人开始向北边门反扑。太阳已经快要隐没在地平线以下了。枪声喊杀声在信阳城西北角忽然激烈了起来。信阳城里实在也抽不出太多的人马来反攻北边门,东面,那些缴获的后膛炮射出的炮弹,在城墙上和城墙的内外接二连三爆炸,更为恐怖的是重机枪的射击,攻击地段的城墙的大炮几乎没有开火的机会。机枪,步枪和偶尔爆炸的迫击炮弹造成的震撼力比实际的杀伤力更为可怕。
南面也出现了攻城的部队,这些人也是用缴获的后膛炮轰击,这些炮虽然准确性不太高,但是射程显然城墙上那些千斤以上重量的笨重的铸铁炮远一些。而且发射的多数是落地爆炸的开花弹,比城墙上发射实心弹和铁砂子而且射速极慢的大炮先进大多了。东、南两面的清军都有支持不住的意思。
西面,地平线上,出现的两辆摩托车飞速前进着,很快接近了城池。转而向北。后面一群骑兵簇拥着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活动炮台”正在快速向城墙方向移动。
摩托车冲进了北边门,王弘义略略降低了一点速度,坐在侧斗的抱着轻机枪的我心中暗暗称赞:还是这个王弘义听话,我干什么他都无条件支持,那像赵飞雪,对了,还有那个事事争先的刘奋战那样的反对我的这次冲击。赵飞雪还说什么要在党小组会议上提出今天的事情批评,嗯,到时候,要联合董大海、陈浩,估计严学文不成,管他,迎面遇上顺着大街反冲击妄图夺回北边门的敌军,轻机枪一阵扫射,留下的都是被击中的。此时我的身体被战斗的激情冲荡。我对王弘义道:“继续冲,直接到知府衙门!”先前登城的骑兵见状,纷纷跑下城墙跟在我们两辆摩托车后面冲击。敌军的意志垮了。沿街少数抵抗的敌人在冲锋枪射击下纷纷倒地,后来,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敌人走避一空,胡乱奔窜。城内一片兵荒马乱。
虽然有申俊逸提供的知府衙门位置的情报,但是在已经天黑的情况下,有沿途处于战斗状态下,我们还是走了一些冤枉路。城东、城南的城门、城墙也都失守,其实是那里的敌人放弃掉的。一些敌人开了北门向城外奔逃。城东冲过来一支强悍的骑兵把他们一阵冲杀,全部歼灭。此时城里到处是“投降免死!”的喊声,我军的步兵大批进城了。
我们到达知府衙门的时候,信阳知府已经上吊自杀了。知府衙门一片混乱。
夜9时许,城内渐渐平静了下来。
信阳,豫南最大的城市,豫鄂间的咽喉,被我军占领了。
这是我军目前占领的最大的城市。我们迈出了的重要的一步。
正文 235。收编问题
235。收编问题
总部迁到了信阳。占领信阳后的事务相当的繁杂。
伤亡不大,至少比攻占淮滨要小的多。几个月的整训确实见到了效果。
最高兴的是朱贵,现在他的炮兵大大加强了,不算土炮和各处城池城墙上的城防炮,可以机动作战的后装线膛炮现在已经增加了66门,在淮滨缴获的两门现在也已经修复配发到了部队。他现在正在忙于训练调入的新兵。
船队的铸铁炮现在暂归于第三师,辛兴的部队现在是唯一具有水上分队的步兵师。这些船队对于淮河的水上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军械所和被服厂都迁移到了光山。光靠被服厂一时难以完成部队的冬衣制作任务,现在已经发动根据地的群众帮助赶制冬衣,各村镇都相当踊跃,从被服厂领了样式和材料回去动员赶制去了。
桐柏和淮源镇俘虏的敌人全部释放了,只是当初在淮源镇俘虏的清兵有几个被当地的百姓给打死了。这些家伙在镇上作恶,实在民愤太大。这些个大烟鬼,留在我们这里实在是个累赘。放回去应该对我们更有利。那些帮助过我们攻击泌阳和信阳的清军士兵,除了得到双份的路费以外,还得到了一些鸦片烟土,个个欢天喜地。反正这些烟土本来就是从他们带的物资里缴获的,我们留着似乎用处不大。
信阳城安定了下来,尤其粮食的价格恢复了正常。我军的各项法令都已经颁布。
信阳的商业比其他我们占领的地区要发达的多。手工业也有一些基础。纺织、冶铁等一些有点规模的作坊也有好些家。豫鄂咽喉之地,清廷肯定不会坐视我军占领此地。只是现在他们没有力量来奈何我们。
申俊逸的情报:清廷更换了河南巡抚,庆廉代替了英杰,另外胜保被改派为河南的剿匪钦差大臣。但是此时在河南境内的清军正规军不足万人,哪里有力量来进攻我们?就是对付淮北捻军的西进也是大有问题的。毛永旭的那些团练就地防守都不一定行的,何况还被抽调了一些进入了安徽境内。
这个冬季我们一定要利用好。首先还是解决自身的迫切问题。
部队不能再大规模扩充了。兵在精不在多。根据地无法负担太多的军队。而且我们自身的情况也无法承担过快的扩军。军官和政治工作人员还是严重的不足。这比物资的不足更加让人头痛。
姚大喜已经再三要求参加我军。他的部队只有1千多人,另外有一些家属。我们决定把他的部队改编为隶属于第一师的独立团,政治工作人员也主要由第一师负责派出,在张林一再要求下,从教导队和政治部给他增派了一些人员。这个教导队快成了速成班了,尤其是政治工作人员。这让李哲很是不悦。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这个张林,老是处处占据上风。不仅人马大为增加,武器装备也比别的步兵师高出一大截了,缴获的大炮移交给了朱贵,但是那500多只兰凯斯特步枪可是全部留在了第一师。这可是后装线膛步枪,已经有了现代步枪的雏形。加上原有的近千支滑膛枪,现在第一师的火力快赶上直属队了。都知道第一师在鸡公山训练了样板部队,李哲心中嘀咕连陈军长都说那支部队真的算得上样板,还亲自指导训练,怎么不从这支部队调人去加强别的部队?什么样板部队?简直就是他第一师的教导队!其实李哲也知道那支部队的兵放到新部队里当士官、班长之类的还可以,现在,要的可是政治干部。哼,这下这小子又有骑兵了,难保不会抽出这个所谓独立团的人在师部组建师直属骑兵部队。要是我肯定也会这样做的,李哲不无妒嫉地想到,听说那个姚大喜对张林可是佩服得很呢。嗯,不过还真的承认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的。
孙葵心的部队怎么办?似乎要复杂一些。唐树报告,已经证实在桐柏的时候,跟随我军行动的捻军确实有过不良企图,但是最后孙葵心毕竟没有接受孙三昭等几个亲信的建议而采取实际的反叛行动,而且在后来攻取泌阳和信阳的战斗中表现也相当良好。但是到目前为止,孙葵心尚未主动提出参加我军的要求。也许,他们内部的意见相当不一致。无论如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见。
董大海提出了解决方案:第一,将他们缴械强制改编,部分遣散。这个方案我和陈浩都不赞成。第二,向孙葵心提出改编要求,如果他不同意,则资助给他们一部分物资、马匹礼送出境。这马匹可是我们也很需要的。董大海的第二方案看上去相当大方,其实我们知道他的如意算盘是让孙葵心部外线作战,牵制、消耗敌人,而我们则可以更加放心大胆没有压力地攻取我们早就选定的那些地区。孙葵心要走肯定是向东或者向北,那里都不是我们目前攻击的方向。
“如果他同意改编呢?”陈浩问。
“他现在还有近三千人马。但是不能给他独立的编制。应该把他的骑兵精锐并入我军骑兵,其余步兵分散安置到各个部队,把孙葵心调总部委派一个高级别的职务,或者在军政大学担任骑兵科的名义负责人。”董大海早有考虑。
“这,不太合适吧,你不是逼他走吗?”陈浩说道。
“要是不想比人太甚,可以也给他保留一个独立团的编制,隶属于第三师。但是孙葵心必须可他的部队脱离。”董大海很坚决地说道,“他的部队必须改造,而且改造的难度不小。”董大海似乎一直对孙葵心相当的反感。
算了,这件事情我来找孙葵心谈谈,该摊牌时就的摊牌,但是还是要顾及长远的发展。
是不是要召集一次军委会扩大会议。占领信阳后有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建立起我们的根据地的统一的中华军政府了。再则,冬季攻势也要研究一下。冬装优先换发军直属队,弹药也优先补给他们,下一步主要由他们继续出击了。
齐岳的骑兵团现在兵力是名实相符了,但是从各师抽调过去的步兵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刘奋战这次可是吃了大亏,偷鸡不成蚀了把米,他的临时骑兵部队被连人带马划给了齐岳,谁让会骑马的步兵本来就不多呢。这让刘奋战差一点跳起来,好在把那些人的步枪都留在了第二师,这家伙不依不饶,硬是把老子的那支光复枪和100多发子弹“抢了”去,这小子,说什么首长背着支步枪不合适,他妈的,你师长就不算是首长了?连老子的枪都敢缴!这小子!
正文 236。联姻要求
236。联姻要求
这是一个前明的王府。楼台亭阁,假山花木,小桥流水。
我和陈浩一起和孙葵心谈话。姚大喜刚才已经谈完离开了。原来现在跟在王曼丽身边的那个女孩子是广水县令的女儿?看她处处可怜的哀怨的样子,是被捻军袭破广水的时候虏获的美人儿。本来是要到安徽献给太平军英王或者至少是遵王之类的高级将领的,遇到陈浩后献给了陈浩。
“你小子,还真就收了?”我笑道。
“也是没有办法,不收的话,这女孩子可能就要被他们给杀了,或者更惨。”陈浩摇头。
“你倒是怜香惜玉,可是就这样留在身边,不怕她行刺报仇?”
“这个,倒也不必担心,王曼丽这些天已经问清楚了,这女孩子的母亲是被那狗官抢占的良家女子,为了抢她母亲当小妾,狗官逼死了这孩子的外祖父。这次破城,狗官逼她们自杀殉节,母亲为了保护她死了。她也是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又被捻军虏获,好在虏获她的是姚大喜女儿身边的亲卫女兵,不然……”陈浩又摇头。
我笑道:“那王曼丽的态度呢?”
陈浩等了我一眼:“曼丽开始挺抵触的,后来也觉得她可怜,留在了身边。其实王曼丽很善良的,这个女孩子跟着她也算有福气的,还真实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说话间孙葵心到了,这次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