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者就是“清妖”,当然可以杀之了。
换言之,所谓捻军起义军就是一个大的组织严密的强盗团伙。这个世界是强者的世界,弱肉强食,成王败寇就是法则。清廷政府何尝不是强盗。钱粮税收不都是出自人民?现在另外一伙强者不满这样的旧秩序,要求在鱼肉弱者的宴席上也确立他们的强者地位而不是与其他弱者一样去充当被吃的肉食。仅此而已。就是我们自称仁义的中华军不也是在根据地占领区收税收租吗?
同样被鱼肉,百姓一般情况下会倾向正统政权。改变现政权的“强盗”的强者地位是不被“合法”承认的。因为国家政权即使如满清这样的少数政权也提供了对内维持秩序,对外抵御侵略的责任。而当这个政权一旦对内“取”超过了限度,对外反侵略的责任不能承担的时候,他的稳定性合法性就成了大问题。在君权不受足够大的制约的情况下,统治集团出于人性本能的贪婪。索取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政权早晚会颠覆,只是这个过程伴随了太多血与火的苦难。包括末代王朝皇家和贵族们自己承受的他们自己造成的悲惨结局。所以封建时代的智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统治思想时刻强调实行“仁政”其实就是要求统治着这个合法的强盗集团在抢劫百姓人民的时候要有所克制把握好“度”,要“克己复礼”,明白对立统一的道理,免得把纸的背面撕毁的同时把自己所在的正面也一并毁掉了。可是知易行难,古往今来幻想“江山万年长”的王朝那个真正做到了?
西进“获取生活资料”的捻军与二师4团的在侦察部队在扶沟境内相遇了。发生了小规模战斗。
侦察部队制止抢劫不成反而遭到袭击。野性的捻军仗着人多想消灭这一个班的侦查兵,获取他们的身上的物资,特别是那几支“洋枪”。侦察兵上来就吃了亏:后动手的总是这样。一个战士被近距离的弓箭射死。出乎这伙捻军的意料,他们的“立威”没起作用。其他的战士没有放下武器跪地投降,而是立即开枪反击。侦察兵一向是军中的精英部队,装备也较好。哪里吃过这样的亏?这个侦察班的9个人有3支兰开斯特步枪和6支遂发式滑膛枪。一人倒下,其他八人立刻开枪,打倒近处的几个捻军,抢了马匹向西狂奔。捻军们岂能让他们这样逃走?纷纷上马向西面鄢陵方向追了过来。沿途侦察兵们不时回头射击。追的近的捻军又有一些被击中落马。
这样,一直到了4团防线附近,侦察兵把追兵诱入伏击圈,绊马索横起,伏兵齐出,追击的五十多个捻军骑兵尽数被我军俘获。
正文 421。棘手情况
扶沟、鄢陵的情况让我和陈浩感到很棘手。
龚得树此次西来身边带了三千多骑兵。如果立刻倾尽全力冲击鄢陵我军阵地,驻鄢陵的四团部队很可能抵挡不住的。龚得树身边带的应该是他们的骑兵精锐。而鄢陵、扶沟之间只有20公里,都是平平坦坦没有一点起伏的平原。也没有当初在顾始那样有可资凭藉的客流屏障。四团在鄢陵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而且火力较弱。二师的步枪大部分集中在师直属队。四团是主力步兵团,每营也只有50支遂发式步枪,另外还有一些缴获的火铳、抬枪一类的火器。虽然有既设的阵地,还有地雷、轰天雷之类的辅助性武器,但能不能抗住骑兵的集团冲锋的确是未知数。何况骑兵还可以利用机动优势绕过既设阵地从侧翼迂回?
还好,龚得树暂时被扶沟县城这个诱人的“果子”吸引了,没有立刻冲向鄢陵“报仇”。
扶沟县城没有多少清兵。由于距离我军仅有20公里,其恐慌程度不亚于中牟县。龚得树一路出击,一般尽力避免攻坚。这次在扶沟境内也还是想在乡村抢掠些物资,从城南过境而已。不料,扶沟县令闻报,立刻带人开北门向通许方向逃跑。龚得树不久得到了这个消息。他本来派人监视扶沟县城的目的是怕县城里的清军出来增援乡村的地主自卫队。这真是麻秆打狼——两头害怕。不过,龚得树还是被扶沟县城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所诱惑,一边派人追击逃敌,一边在县城附近侦查试探。在屡次败于袁三甲的部队之后,龚得树现在也谨慎了,生怕中了陷阱。追击的部队不敢逼迫太甚,只是沿途追杀掉队的零星敌人和获取敌人丢弃的物资——毕竟敌人是向着省城方向逃跑的。
县城附近的捻军经过试探侦查终于确认清军已经放弃了县城——馅饼是真的!
龚得树大喜,立刻下令入城。好久没有“攻占”城池了,这下发财了,可要好好地“劫富济贫”一番。
我军本来已经全面转入休整。军队的教育、训练、补充都在抓紧进行。军官也开始分批到军政大学轮训。新区的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的工作如火如荼……
部队防区也作了调整,第一师防区基本未变。新蔡、平舆、汝南三县以及明港镇划归第三师。三师直属队也归还建制。除上述三县以外,第一阶段北进占领的区域全部为二师6团的防区。
二师师部和师直属队驻许昌。临颍、鄢陵、长葛、郑县、尉氏均为4团守备地区。襄城、禹县、登封、荥阳、密县、巩县为5团防区。骑兵团驻郾城,部队分别在郾城和昆阳。在郾城的部队担任巡逻、保护交通线任务,驻昆阳部队则担负保卫总部安全的重任。炮兵团驻在昆阳与郾城之间。工业师驻舞阳,部队散布于各工矿建设地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扶沟事件”,我方不得不在军事上有所准备。但是不想大打,最好不打。到处树敌不是这个时期应有的选择,这一点我和陈浩、董大海意见完全一致。刘奋战的“集中二师主力,两翼迂回包围歼灭龚得树”的意见被我们否定了。
牺牲了一个侦察兵的确让他气恼,但是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看上了龚得树部队的那些马了。这同样也是齐岳主动要求骑兵团立刻增援鄢陵的原因。
刘奋战现在只好布置防御。先让他的直属队骑兵连立刻增援鄢陵。并加强了鄢陵部队的火力。增修防御工事。同时,让襄城、禹县的部队调向临颍、许昌,密县、登封的部队向长葛集结。长葛、临颍的四团部队随即赶赴鄢陵前线。
密县、登封正在进行的剿匪行动受到了影响。下乡的工作队也奉命暂时返回县城集中。
如此防御态势,阻止捻军向西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他们北进,攻击尉氏,而后郑县、荥阳呢?处处设防处处空。况且和捻军作战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意愿。我们更愿意以往那样是清军与他们战斗。
正文 422。交易
我们的计划被搅乱了。这种情况决不能持久下去。实在不行的话也只有迅速围歼他们了。虽然副作用极大。
找来孙葵心商议。他和龚得树很熟。至少比与张乐行的关系好的多。
我们跟他交代了想化解冲突的意思。
孙葵心道:“龚旗主此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淮北吃紧要围魏救赵,另一方面怕是主要为了“打粮”,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走,最怕被围困,所以不会在一地久留。与清军尚且不肯硬碰硬,应该不会无端与我们大动干戈。他在我们捻子里面是个极有见识的,是最主张与天国联合的人。金陵方面的英王对他很看重的。可否让我去一趟扶沟,与他见面相谈?”
陈浩说道:“本来徐政委和我也是想让你去化解这一场干戈的。不过,我们担心你的安全,你现在是我军的高级将领,不应冒不必要的风险。这样,你带上骑兵团一部分人到鄢陵。可以先跟那些被俘的捻军弟兄的头领表明我们的意思,让他们带信给龚得树。首先,被俘的人马、武器全部放回,另外我们可以赠送他们一些银两和粮草、火药、弓箭、火铳等物资。具体数额可以和东参谋长商量一个上限。这主要是说粮食和银子,其余的那些东西,你就在咱们最近缴获的额度内看着给他们就是。”
“这?军长,咱们又没有战败,而且按照实力龚得树无论如何不是我们的对手,如果军长发威,他马上就有灭顶之灾,我此去本是看在以前朋友的份上去劝他不要自误的。我们哪里用的着向他赔款输诚?”
陈浩笑道:“两码事,我们有条件的。第一,让他的部队折向南面,从周口附近返回安徽。撤走的时候把扶沟交给我军。”
孙葵心迟疑:“这条件他多半会答应。可是我们要扶沟一座空城又什么用?说不定还要拿出东西赈灾。”
“是吗?他要答应最好。你还可以再送他一个人情。现在袁甲三他们正在围攻凤阳。请你提醒一下龚得树,让守卫凤阳县城的捻军首领张隆一定不要受袁甲三部手下总兵张得胜的欺骗。另外,还要提防守卫府城的首领邓政明叛变投敌。”
孙葵心瞪大眼睛:“陈军长,捻军的情形您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
“算了,不要多问了,龚得树也不一定会相信,那也由他。至于他要不答应我们的条件要与我们打上一仗的话,那也由他。”
我也说道:“孙副参谋长,我们资助他们物资,主要是不想让反清武装之间互相残杀。加强他们也可以替我们牵制清军的力量。至于他们劫掠百姓的事情,现在我们还没办法与他们较真。再说此时扶沟还不是我们占领区,他们在清廷管辖区作案,当然主要应有清廷出面负责。扶沟如果能在我们手中经营几个月,将来即使丢失,必然也会出现坚壁清野骚扰敌人的情形。而且,现在我们的工业师需要大量的人力。”此时工业师已经超过5000人了,这只是开端。我们建立工业需要劳动力,我们没有刻意去搞英国当初的“羊吃人”,但是战争和天灾给我们自然提供了大批的破产农民。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真理!
孙葵心带了部分骑兵赶赴鄢陵去了,陈浩还特意把张玉祥也借给他帮忙。交涉进行的还算顺利。付出的东西远远比我们预计的要少。我军未经过战斗取得了扶沟城。从现在掌握的情报看,豫省的敌人并没有反攻的迹象。他们也确实没有反攻的能力。既然如此,我们也毫不客气地派出工作队下乡建立我们的基层政权。只是现在骑兵团一部留在了扶沟。
正文 423。招抚(1)
我私下问陈浩:“你怎么忽然对捻军的情况熟悉了?”
他笑道:“是那个秦雄对此有研究。我和他详谈了一次这方面的历史。凤阳府县两城就是这一年春节过后不久丢失的。一个捻军守将是被诱擒,另外一个是献城投降的,还把不肯投降的一些将领全部捆送袁甲三。捻军中叛徒好像特别多。当初六安也是被叛徒开城门里应外合攻破的。这捻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组织又不严密,所以容易出现变节分子。而且他们靠劫掠为主要补给来源,肯定难以得到百姓的拥护支持。少部分核心分子即使英勇善战也难以改变他们的结局。只是,这个清廷自身太过腐败,才让他们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我深以为然。
不管他们了。我们自己还有一大堆事情。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军工生产、人才培养。而当前最让我和陈浩关心的急迫事务一项是陈浩出国采买的准备,另一项就是钢铁冶炼基地,准确地说目前只是高炉建设的进展情况。
军情处和商务处都在准备,虽然下级人员并不知道其具体工作的目的。何舟也与以前认识的洋商有了接触联系。找到了愿意帮忙的人。
达拉尼很合作。陈浩答应回来之后由我们出资在信阳、南阳等地为他建教堂。另外,姚正和答应和达拉尼联名在欧洲著名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医学研究论文,把达拉尼列为第一作者。
我有空就跑到舞阳铁山镇外的建设现场视察。这里条件相当艰苦。工业师官兵住的都是临时用砖石和土坯建造的低矮的房屋。贾山和多数技术人员也在这里和大家同甘共苦,夜以继日地工作。伙食其实也不好,但是食物量足够,保证都能吃饱。时不常还有点荤腥。这已经让这些贫苦出身的工业师士兵们很满足了。何况除了吃穿每月还有一点津贴可以补贴家用?
花小莉也随我到这里看过贾山。这里的通讯设备也得到优先保障。固定电话线路架设到了昆阳,正在与附近其他的配套生产地点间架设线路。这里,真的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
陈浩那里准备的拆不多了。他急着出发,竟然准备春节前就走。军政大学里也选出了几个出类拔萃的年轻学员准备跟着他去增长见识。19世纪的欧洲什么样子?其实我也有些神往。陈浩预计一个半月到达欧洲。也许时间还会更长。毕竟他可不是进行争分夺秒的八十天环球旅行。但是争分夺秒的心态却很类似。在我的劝说下,最后他还是确定过了春节后出发。
这个时候,军情处得到情报,清廷准备对我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