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嚼臀抟娴木俣2还睦砩纤坪跤辛艘坏惆踩小?br />
东面的主攻部队已经准备就绪。骑兵团的一半兵力已经悄然抵达前线,工业师的工兵舟桥部队也在这几日完成了在洛阳东面的集结。
清廷增援洛阳的援兵缈无音信。连在北京、天津附近面对英法联军的数万清军几个月都得不到其他地方的有力增援,何况是洛阳,又是短短数日?
8月1日清晨6点,洛阳城北的炮兵又开始了对城垣的炮击。清军缩在城墙掩体后面等待着击退随后的步兵冲击。
6点半,东面,一团筑起的土墙后面,忽然发出了轰然的巨响,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飞落在城头,爆炸声伴着飞起的砖石、烟尘和残肢,惊恐的惨叫声完全被淹没了。慌乱,还是慌乱,城头的清军在2门山炮和36门重迫击炮的持续轰击下一时间只剩下了这样一种反应。一种面对闻所未闻的恐怖事物巨大恐惧控制了此刻城墙上幸存的守军。一时间城上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击。很快,城上暴露的和部分隐蔽的目标被摧毁,清军死伤惨重。15分钟后,东面我军阵地上伴随仍在轰鸣的炮声驶出5辆钢铁怪物,不紧不慢地向城门两翼的城垣抵近。恐慌的守军终于有了反应,躲在炮眼和枪眼后面的残存的敌军射出了零星的毫无准确性可言的炮弹和枪弹。但是很快这些炮眼和枪眼就被履带式装甲车上重机枪喷出的恐怖的火舌舔到,大部分归于沉默,个别的炮口内的前装火药包被击中发生了爆炸,砖石和躯体伴随着浓烟烈火四处飞散,恐惧又被放大了。装甲车喷着火舌接近了护城河。炮击停止了。又是二十辆四轮的怪车冲了出来,车前的轻机枪在行进中对各自前面城墙上的可疑目标不断射击。车上装载着沙袋木板之类的物资和少量的工兵。车后跟随的是抬着云梯,推着带轮子的小木舟的部队。一团的步枪队和爆破队也随后跟进。
正文 446。 攻取洛阳(7)
也许沿海一些地方的清军在面对西方列强的舰船利炮和洋枪时也曾经受过如此震撼和无助。而这里是远离海洋的中原,是看尽天下兴废的洛阳城。此时见证了我军在建立了还十分幼稚的工业支撑后的第一次攻坚作战。完全的陆战,似乎比沿海对列强的作战更加不对称。而且,我们坚信与抵抗侵略的战争不同,攻取洛阳之战,正义在我们一方!但,仅有正义是不够的,正义只有和力量结合才有伸张的机会。这是文明对落后,科学对愚昧,被压迫、被奴役者挣脱锁链,反抗压迫的战斗!中华军参与攻击的官兵都受到过这样的教育,个个奋勇争先。这些时候的训练成果得到了展现。部队迅速到达了护城河边,在预选的地点投下沙袋,放下木舟,安放固定木板……一切都紧张有序。城上仍然有抵抗,一些灰瓶、石块、火药包投了下来,还有零星的抬枪、火铳和弓箭的射击。护城河边的工兵部队出现了零星伤亡。
城上的抵抗被攻击者猛烈的火力压制。步枪队搜寻目标进行精准射击,而那重机枪的恐怖吼叫吐出的弹雨直接击穿沙袋以及砖石之类的掩体穿透躲在后面的抵抗者的身体。敌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洛阳城东的护城河只有2丈多宽,也不太深,沙袋填出的堤坝很快露出水面向对岸延伸,很快木舟被推入水中,长木板也搭上了对岸,云梯组迅速渡河抵近城墙。后面跟进的步兵突击队紧随其后。每一架云梯搭在城墙的地方不仅有大量的步枪掩护,也至少有一辆装甲大队的机枪向登城点及其附近喷吐火舌。5挺重机枪更是被击中到了正对城门附近的位置,打得城楼上木石飞扬,烟尘弥漫。
一团一营的突击队在手榴弹爆炸声中登上城墙了,接着城墙上光复枪响起连发和单发射击的声音,越来越多地从登城点向两翼扩散。后续登城部队越来越多。到处是我军的喊杀声。城北面的枪炮声、喊杀声在东面攻击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息过。
轰然一声巨响,东城门被炸开了。附近渡过护城河的一团后续部队迅速从炸开的城门洞冲了进去。爆破城门的工兵立刻返回城门清理残余的障碍。而开始架桥的工兵们则一直没有停止加固加宽浮桥的工作。
一辆两栖车通过浮桥越过了护城河,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这些车辆进入城门洞的时候,城楼上升起了一面中华军的旗帜,散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洛阳东城门被我军占领!骑兵卷地而来,迅速渡河冲进城去,他们按照预先的分工迅速入城抢占各处要点,特别是那些粮库。在洛阳街道上沿途遇见我军骑兵和装甲大队的敌人就是遇到了死神,他们要赶时间,当然是阻挡者死!
洛阳的防御土崩瓦解。北面的敌人失去了抵抗意志,向西逃去,而西面的敌人则是在东门被攻破的那一刻起就开城门出城逃命去了。二团从北面用楼车输送了第一批登城部队。后续部队则是从被我军控制了的城门入城的。
正文 447。 攻取洛阳(8)
9点半,我军完全控制了洛阳。虽然我坚信当日可以拿下洛阳,但是没有想到会这样迅速。骑兵把占领的地方交步兵守卫后,出城向西追击逃敌去了。崔明贵则带着他的装甲大队全体搭载了一部分一团的步兵向南与三团的部队夹击,迫降守在龙门一带的敌军去了。
这一天也是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开始进攻大沽炮台的日子。好像直到24日才占领天津,而天津也是曾格林沁下令放弃,未经战斗取得的。到10月13日才从投降的清军手里取得安定门的控制权。这样看来,我们现在攻击洛阳的这支军队完全是有和其一战的力量的。尤其是当对方得不到海军舰炮支援的情形下,胜算应该比较大吧?我一直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进入洛阳后的后续作战及其他各种事宜一手交给了董大海负责。
我们现在就要准备和列强碰撞吗?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我记得历史书上记载这一次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北京,英国方面出动的海陆军总兵力为1万7千人,而法国方面只动用了8千人的总兵力。占领舟山,特别是占领大连湾和烟台分兵封锁渤海湾占用了一部分兵力,到北塘登陆的时候海陆军总兵力仅有1万6千人左右。登陆作战的也就是万人左右。而到占领天津后向北京进犯的时候,无论如何,步、骑、炮合计陆军不会超过万人了。其中好像有1千人左右的骑兵。如果从本土算他们的补给线当然十分漫长。但是他们的侵略行动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合当时世界两大强权举国之力,物资弹药准备必然十分充足,因此他们的补给基地应该从在天津以及渤海上的舰队算起,而且后续补给源源不断,海上运输便利,运载量极大。这样一来,我们补给方面的困境就很明显了。黄河以北全是与我们为敌的清廷控制区,而且即便我们能够不受很大干扰地运送补给,但是在此时条件下陆地运输如果没有铁路,那是相当困难缓慢的。中间还有一道滔滔黄河。
对于联军的战斗力也实在没底。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无论装备、训练还是战术都是如此。可是远离了海洋之后呢?他们还是最强大的吗?1万陆军,在损失很小的情况下击败了北京城内外近17万军队,嗯,北京城内的13万3千八旗军不能算,面对数千没有攻城重炮,只有部分轻型野战炮的联军居然开门揖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八旗骁骑营、护军营、左右两翼前锋营、步军营、内火器营……忽然想起金庸大师笔下的韦小宝爵爷,不是统带过这个骁骑营吗?这些真的已经不能算军队了,只是领饷银、俸禄的一个统计花名册罢了。
可是城外八里桥、张家湾之战曾格林沁统帅的部队还是有战斗力的,这近四万人的部队不仅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大炮、抬枪、鸟枪,还有一支1万7千人的东三省蒙古骑兵,这种冷兵器装备的骑兵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力量呢。可是在9月21日上午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没有舰炮支援的不足万人联军打得溃不成军了。如此看来,这英法军队也绝非浪得虚名。我们今天攻击的仅仅是2千绿营豆腐军和一帮乌合之众的土团练,人数也不算多,我们集中了我军最精锐的兵力和兵器,完全是铁锤砸豆腐的态势。那拱卫京城外围的部队应该是清廷的精锐吧?人数多的多,装备也好的多。兵员的战斗技能也应该比洛阳的守军强的多吧。
正文 448 攻取洛阳(9)
进的洛阳城,真是没想到此时的洛阳竟然如此破败。市面街道似乎连信阳。南阳都不如。也许,这是清廷有意为之?就像后世的侵略者到了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也要恶狠狠充满恶意地改掉“洛阳”这个名称?
让张林把第一师师部设在了城内,我和董大海带着总部参谋班子和警卫部队进驻了城西涧河东岸的那个占地巨大的王府,也就是后世牡丹花会主会场的王城公园。虽然不是牡丹盛开的季节。但是园子里的湖水,假山,亭台还有开满湖面的映日荷花比起破败的城内街道真是天壤之别。通讯兵忙着架设电话线路,电台室开始忙忙碌碌地工作起来。我仍然在苦苦思索着下一步的动作,特别是如何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这是英法对清廷的战争,也是对中国人民的战争,可是当时甚至清廷内部的许多地方督抚大员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从7月联军抵达渤海天津附近海面,8月1日登陆到9月22日咸丰皇帝逃出北京,再到安定门落入敌手,在清廷一再要求“勤王”的上谕督促下,最后到达北京外围“勤王”的外地清军不过寥寥数千人而已。清廷此时的政权其实已经岌岌可危,几乎是号令不出北京了,只是英法联军只是胁迫清廷替攫取侵略利益,而不是要推翻清政权,所以才让这个政权得以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更深重的灾难。咸丰皇帝逃往热河,未尝没有遵从祖训逃回东北老家的意思。而后来庚子之变,他的妃子,叶赫那拉氏之所以没有向热河逃窜,是因为此时的东北已经成了沙俄和日本角逐的势力范围。这个“老家”已经是回不去了。
傍晚,战报陆续汇总过来。龙门一带的清军早已被迫投降。骑兵团向西追击中也俘虏了大批的敌军。逃跑的敌军又迎头遇上了从新安、宜阳向东迎击、堵截的军直属队主力部队,大部被击毙或被俘虏。只是俘虏中虽然有洛阳地方的一些官员,却未发现关保的踪迹。后据俘虏供称:关保在逃出洛阳后立刻与身边少数亲随换上便衣脱离大队躲避。是避入西南的山区密林?还是趁乱北渡黄河逃走?这个草木茂盛的季节,我军一时倒也不易查获。这里又不是我们的老根据地,到处有地方部队、民兵之类的帮助设卡查问。这家伙只要比如乡村农家,许以重利或者杀人灭口,逃脱的机会还是很大的。算了,我们对他这样的清廷官员也不是很重视。由他去吧。洛阳城和城内的大批粮食物资留给了我们,也算这小子的一点贡献吧。比当初守驻马店的那个杨致信可要厚道多了。
部队部署稍稍作了调整。军直属队驻守洛阳及其周边,第一师主力和装甲大队附带部分迫击炮部队挥师西进。骑兵团的一半参战部队则向东归还建制。向西进攻的部队在张林统一指挥下,势如破竹,连克渑池、陕县,威逼潼关,秦川震动。至8月5日,豫西各县均落入我军掌握之中。其中南阳西部的西峡和淅川两县是在我军攻克洛阳第二天,辛兴派出他新近接受了局今年直属队淘汰下来的步枪的第九团开始发起进攻的,至8月4日两县县城和主要的村镇悉数落入第三师掌握之中。收编了相当部分的当地武装。西峡口以西的陕军相当恐慌。至此,洛阳战役结束。下一步,首先是巩固根据地的任务。这个第一师还真是即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这些天战斗当中已经开始新区的巩固工作了。辛兴那边应该做的也不错吧。严学文已经到西峡视察了。王平对那里也感兴趣,辛兴替他控制了好几个矿场呢,只是那里的采掘方式相当原始,矿工生活十分悲惨,几乎是奴隶一般。相比他们,我们工业师和军用、民用工厂的员工的待遇简直就是天堂一样了,虽然我视察的时候觉得他们条件艰苦。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时间、地点变化,概念和标准也会变化。
正文 449 东京汴梁(1)
自从我军第二阶段北进作战结束,我们就开始着手筹备组建第二步兵军,先期招募后备兵员。并且加强对地方武装县大队、区小队之类的以及民兵组合的训练。占领区扩大,兵源也越来越多。光山、南召、、确山等地都设有新兵训练营地,大半年的经营,1万多新兵在从各部队抽调的士官训练下已经从百姓成为了军人,有些已经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