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我感觉飞雪的身体抖动了一下。贴在她耳边低声笑道:“不作声,别理她。”随手拉起锦被把我们两个盖好。继续轻轻地动作,飞雪忍住不出声,脸贴在我的脸上,好烫。
“姐姐,姐姐,怎么,你怎么这么早就睡了?陪人家说会儿话嘛。”唐婉儿走到床边,伸手就要揭幔帐。”
飞雪全身缩进了被子。
我慢慢说道:“婉儿,你以后进来最好要先敲门,喊报告。”
“姐夫?”唐婉儿立在床边愣住了。这丫头,还不走。
我说道:“你还不走?”
“你,姐夫,你就这样讨厌我?你这次回来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的?人家,人家,好伤心!”她语气中有些哽咽。
这哪跟哪啊,不看什么时候,莫名其妙!
我现在可没空哄她:“我和你姐姐现在在这里,有事,你也是大人了,不会不明白吧?”
“姐夫,你说我是大人了,不是小孩子了?那,那,”
我哭笑不得,飞雪更是贴着我一动不动。
我说道:“好了,婉儿,你是大人了,懂事,走了,把门和、关好。对了,去小莉或者曼丽那里看小宝宝吧。”
“我刚从花姐姐那里来的。”她说着,走向门口,轻手轻脚地出去了。
飞雪好像比先前更兴奋了似的。
“你打算把她怎么办?”继续完成了我们的进程后,她躺在我的臂弯里问。
“什么怎么办?”我说,“她是你认得妹妹,当然该由你这个姐姐操心的。”
飞雪轻轻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正文 34。布局
陈浩还真的把小时候制作航模的功底加上后来系统学习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制造出了几架飞机模型,带发动机可以飞行的那种。另外,开始让军政大学的航空队制造无动力滑翔机和滑翔伞。我们的航空事业竟是这样开端的。两架航模分别成为了徐京和陈欧的新年礼物。
我军加紧训练。各项事业在发展中。春节后,铁路建设开始进行。机车车辆工厂开建,竟然也是准备边建设边试制。铁路本身也进入施工,多点一起开工。较大功率的柴油机、汽油机设计出了多种方案,根据实际制造能力不断修正。两方面,一方面改进突破制造能力,另一方面修改设计适应现有能力。
我军暂时无大的战事。直隶、山东方面与会党的武装有些小冲突,招抚加镇压,很快平息了。西面,在潼关附近与陕西清军有些小冲突,清军退回潼关,事态平息。豫西山区剿匪大见成效。春季来临,钢铁、石油、军工三方面为代表的生产长足进步。军政府改组后制定的第一个5年生产发展计划实施顺利。到了5月份,钢铁月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光复枪月产量突破了三千支。建设中的巩县兵工厂制造出了第一门山炮。6月,安装柴油发动机的第一台轻型装甲车试制成功,铁轮外包实心橡胶,这些橡胶是海峡号带回的,数量不多,装甲车主要的武器是一挺重机枪,可以360度旋状射击。另外可以运载7名步兵。6月下旬又制成了两台样车,一台履带式,一台轮式,采用新制造出的人造橡胶实心轮胎。我们的石油化工在军事需求刺激下发展也是神速的。我和陈浩参考后世69式水陆坦克的设计,把这些装甲车进行了变化,又制造出一台两栖型号。夏粮丰收,许多地方第一使用了化肥,获得了农民们难以置信的产量。中华军和临时政府以及我和陈浩等人在百姓心中更加神圣,当然,这和我们的宣传,尤其大力普及推广广播事业密切相关。连一些最初内心对我们怀有敌意的乡绅和旧文人现在也开始在民间鼓吹“圣天子出世,改天换地”了。
7月,淮滨造船厂制造出第一艘20吨的铁甲巡逻艇。鉴于为这种巡逻艇研制的37毫米机关炮尚未制造成功,巡逻艇上装备了两挺12。7毫米重机枪,另外配备了两门40掷弹筒。现在经过改进的掷弹筒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500米。比起此时英国的数千吨级的战舰,这巡逻艇个头实在微不足道,但是相比蒸汽机动力的战舰,它却是装备了两台柴油发动机,最大航速也达到了17节,此时是标准的快艇。在内河,尤其淮河流域,必将成为水上的主宰。
8月,西平北面的小洪河铁路桥架设成功。铁路从舞阳铺设到了漯河。北面,铁路也在从郑州向许昌延伸。洛阳和巩县间的路轨也铺设完成。机车工厂正在加紧制造两台500马力的蒸汽机车。15辆载重30吨的铁路货车也即将完工。在这个远离欧洲的地方,各项事业悄无声息地飞速发展着。
我和陈浩关注的重心有转移到清廷方面。控制清廷可以减少今后的内战流血。可以大大减少民族内部的内耗。湘军、淮军中聚集了很多有才干的人才,他们都是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实在不愿意在与他们的你死我活的争夺“天下”的战斗中把这些财富白白损耗掉。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是西方。清朝的皇帝没有回北京。列强的公使们也就暂时没有进京,他们仍然留在上海。只是派了一些低级别的人员做一些选定使馆之类的前期工作。天津方面则开始有了洋人的活动,主要处于商业目的。秦雄和这些洋人颇多接触。陈浩这个“外交大臣”暂时还没有和公使们接触过。不过这一天不远了。现在他已经开始遥控秦雄与洋人间的事务了。特别指示可以允许法国人出面修建津浦铁路。特别强调,出面的只能是法国人,条件当然优惠多多。甚至可以算得上出卖主权的条件了。法国的代表欣喜若狂。秦雄的解释是总理大臣、信阳公曾出访欧洲,对法兰西的铁路网发达甚为佩服,特别是对伟大的拿破仑三世陛下更是无比钦佩,所以专门希望把这重要的铁路的路权出让给法国。这当然是陈浩的授意了。当然,将来我们控制清廷,法国会乐观其成的,因为保守愚昧的清廷此时是决不会同意修建铁路的,而修建铁路在列强眼中又是如此绝大诱惑的利益!其他欧洲列强,比如英国之类的当然也想分到一杯羹,让法国去和他们打交道好了,制造矛盾不说,就是借款、融资那也是法国的事情。至于英国要求修建别的干线的话,我们可以用法国技术标准与英国有差别为由让他们找法国去好了。外国人要在中国修铁路优惠多多,不过,只能是以法国人牵头,以法国人的名义来办。
我对陈浩的主意当然很清楚,曾笑道:“你小子够毒辣。用这样优惠的条件引人上钩。”
“说说,这钩子如何?”他也笑道。
“条件快比上所谓中长铁路了。法国人当然欣喜若狂,肯定在欧洲大肆借款融资。而且列强会百分之百支持你这个总理各国事务大臣。”
“你是说本哥们卖国求荣?”他笑道。
“等我们真正控制了清廷,再实际掌握了全国大部分地方,把清廷踢开,估计列强也会支持。然后,因为印度支那问题必定与法国开战,那里就算没有橡胶我们也是不能放弃的。此时,法国人的铁路修的差不多了。这种干线铁路、没个几年可弄不成,可是一旦翻脸开战,敌国的财产毫不客气地没收,我们白得一大笔基础设施财产,法国人却欠了一屁股债务,到时候可真的欲哭无泪啊。”
“你小子也挺明白的,可是这几年的骂名可是要让本哥们背一背的了。看来独裁也有独裁的好处,要不是咱们内部容易统一思想,这样的安排恐怕不好实现呢。”
“呵呵,这个拿破仑三世,估计还没有被普鲁士人俘虏以前就要被你给活活气死。看来,你不久就要改写世界历史了。”
“彼此彼此,呵呵。不过,现在那个咸丰皇帝该翘辫子了吧。申俊逸和崔明贵今天有消息吗?”
正文 35。政变(1)
终于等到了咸丰皇帝驾崩的消息。此事事关重大,我和陈浩立刻带领一个精干的班子离开洛阳北上。毛昶熙、李守业都随同我们一起北上。他们毕竟对清廷更熟悉一些。
渡河之后不久就转向东进入山东境内。一行人除了骑马就是乘坐马车,尽速赶路。
5天后到达济南。6岁的同治小皇帝已经登基。按照咸丰皇帝的安排。肃顺、载垣等8位顾命大臣把持了清廷的权利。
驻京津一带的我军已经接到了清廷方面要求我军退出的“圣旨”。奕欣对此相当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我们撤走,但另一方面对肃顺等8大臣相当疑虑。而且咸丰皇帝正如我所预言的那样“驾崩”了,事态都在按我此前告诉他的情形发展。使他加重了对我们的依赖感。
我们指示辛兴、崔明贵他们把驻北京的主要兵力逐渐南撤,并且向清廷承诺10月份把北京驻军减少到最低程度。
曾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开始从察哈尔向东移动。我军在冀东的部队开始后撤。清军接收了一些我们退出的城池。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他们控制了这些地方。经过半年多的巩固,冀东我军控制地区都建立了我们的基层政权和地方武装。为了防止我军暂时撤离后基层政权遭到破坏,我们早先对新建立的地方武装和民兵广泛进行了游击战的训练,撤退前从第三师抽调一些'人员组成了武装工作队加强地方武装。给地方武装补充了相当数量的地雷、手榴弹以及缴获的火铳、抬枪之类的武器。事实上,这些地方武装加民兵无论装备和训练都不比清军差,如果不是策略需要的话,就凭这些人也随时可以收复所在地区的城池。这与后世八路对鬼子的情形大不相同。
这些清军只能与我军控制的地方政权协商供应的问题,任何下乡“清剿”的尝试都以遭到无情打击告终。
9月中旬,冀东我军大部撤到天津附近,原来天津附近的部队向南撤入山东。山东巡抚谭廷襄现在已经完全成了刘奋战的傀儡,处于被软禁状态。
北京附近的部队大部撤到保定及其以南地区。辛兴把他的指挥部迁到了保定,倒是替秦雄驻守了治所。
北京城内留下的我军主要是得到了加强的崔明贵战车部队,现在不仅30辆原有的两栖战车全部归建,又增添了10辆新造的柴油动力装甲车,加上车载步兵和留下的少量迫击炮及其骑兵部队,崔明贵部下人数虽然只有数百人,但力量绝对不可小视。
曾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虽然从西北方向逼近了北京,但他只是向奕欣请示是否入京,而绝对不敢凭借力量强行进入北京——洋人让他想起来梦里害怕,而面前面对的是打败了洋人的军队。
崔明贵面对奕欣的态度是极恭顺的:“王爷,只要您让我走,我明天就能带上我的人离开京师。可是我实在担心王爷您的安危啊。您是先皇指定的全权代表皇上的亲王,可是现在热河那边新皇接位,8位顾命大臣却没有您在其中,我很担心肃顺他们对王爷的意图。还有曾王和胜保的态度也让人不放心,这个时候王爷身边没有可靠的护驾军队怕是不妥,再说民间都在传说圣天子出世拨云见日,以在下看,王爷挽狂澜于既倒,在曾王兵败,胜保溃逃之后于洋人周旋,退洋军而不失国威,此二十年来国朝未有之事也,在下有心追随王爷,以图荣华。”
正文 36。政变(2)
奕欣被他的迷汤灌得晕晕乎乎。关键是事态件件应验预言降低了他的戒备之心。
“前番破洋,崔部战功甚大,其部属炮队与京师安危干系甚大,不可轻离。曾王可于皇上、皇太后回京沿途驻防护驾,待皇上启程回京时再议崔部离京之事。”
曾格林沁受到奕欣如此这般的回复肯定很郁闷。这样赞扬崔部炮队破敌不是揭他的马队被洋人炮火轰击得溃不成军的“短”吗?
在这暂时的平静中,我们都在等待着时局的重要变化。我们专门策动谭廷襄和毛昶熙上了给太后请安的折子。完全处于挑拨、激化清廷内部矛盾的动机。透过崔明贵我们也在暗中鼓励奕欣积极参加西太后正在暗中组织的宫廷政变。
我和陈浩一起到了天津。本来不打算如此着急到这里的。秦雄接连报告,有人登门就、求见,甚至要求到洛阳去见我们,请秦雄办理有关通行安全保证事宜。
这个人就是我的老相识俄使斯捷潘诺夫。他本来是到北京找特命全权交涉大臣恭亲王奕欣的。当然还是要求签订中俄条约的。奕欣推托说本朝已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总理大臣现在不在北京。
俄使当然知道此事,忙问这位陈大人现在何处?
奕欣故作神秘:“这个,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不妨告诉阁下,这位陈大人前些日子秘密出访了欧洲英法等国,回国后在香港、上海等处逗留了好些日子,现在回到洛阳去了,估计新皇上回京的时候,他也会到北京来的。”这是崔明贵事先告诉奕欣的。
斯捷潘诺夫感到受了英法的愚弄,天知道这两个老狐狸一般的国家背着俄国与清国做了什么交易。他故作镇定:“哦,我忘记了,额尔金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