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还真把我们当卖国贼了?
看了看,除了貂皮、人参像样些,其他什么望远镜、座钟、怀表之类大约仅仅有些收藏价值而以。就这?也好意思拿出手?一笑,放在一边。
见我不以为然,他继续道:“这次来的匆忙,不及多备礼物,不过请相信,我们俄罗斯是个地大物博的富足的国家,两位有什么个人要求,尽管提。”
我淡淡道:“公使先生,这件事情我很愿意帮您的忙,不过,您是知道的,现在我国新皇刚刚继位,什么事情都要等到在热河的皇帝回到北京之后才能决定。希望到时候,我们仍然能够保持现在的发言权。”
“那是一定的,发言权是实力决定的。”斯捷潘诺夫急急道。
“可是,您知道南方还有一些实力也相当强大的势力。”陈浩道。
“这个,你们需要什么帮忙的吗?”
“这个,如果您能把这次带到天津附近海面的4艘军舰给我们留下,相信会对我们取得更大发言权,实现今天我们给您的承诺很有帮助。”陈浩和我商量要的东西是很实际的,如果要其他的,不等对方把东西送到,我们之间可能已经翻脸了。军舰现在就停在大沽口外。
“这个?”斯捷潘诺夫犹豫。
“还有如果这样显示出贵国帮助我们的诚意,相信对于出海口的安排会有更好的安排,比如租借旅顺……”更大的饼画出来了。斯捷潘诺夫很惊喜。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今后在清廷中是否有决定权。而此时取得海军控制朝廷与南方势力的联系当然是重要的,不是吗?”
斯捷潘诺夫犹豫再三下觉心,同意留下其中的两条军舰和部分船上技术人员帮助训练我军的接受人员。其实我军现在已经训练了部分海军人员,加上部分留用的英国海军俘虏,驾驶这样的蒸汽与风帆双动力军舰已经没有问题了。
斯捷潘诺夫要求签订书面秘密协定的要求被我们拒绝了,实在难以搪塞,陈浩含糊其词地写了一个将来有我们尽力保证俄国在华合法正当利益的字据。斯捷潘诺夫虽然疑惑,但仔细想了想,觉得也可以接受。他认为他们的实力在那里摆着呢。为在华找到利益代言的傀儡感到兴奋。
正文 41。政变(7)
看来还是要早点促成西太后的政变。这样我们才能有堂而皇之的再次发动武装干涉的理由从而控制清廷中央政权。奕欣和西太后看来也在准备。不过那个御史上的要求两宫垂帘听政的折子被八大臣驳斥。西太后也不得不在驳斥的诏书上加盖了印章。
除了八大臣,其实奕欣最担心的还是南方的曾国藩系列的湘军,当初就是肃顺力排众议极力主张重用汉臣编练湘军、淮军以及推荐湘军系列的人员担任督抚大员,可以说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天知道如果政变之后湘军这些人不认可会怎样?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后来湘军以及曾国藩、李鸿章们的表现就是证明。但是当时奕欣怎可能知道?加紧通过崔明贵向我军示好,看作一支重要的平衡湘军的力量。岂不知这才是真正要干涉他的政变,要他命的力量,虽然此时是竭力表示要支持他们,不断鼓动他们政变的。
奕欣得到我们完全支持的保证,心中好像底气足了。带上他的仪仗奔承德上演哭灵的戏码去了。他的随从人员里掺杂了申俊逸手下的特工人员。估计奕欣不仅要与两宫太后密谋,而且还会强烈要求两宫和小皇上尽快返回京城。
我们已经指示在冀东的地方人员不要主动攻击清军,而且要提供必要的合作供给。
天津,我军从后方赶到的海军学员已经接受了俄国人的军舰,这是两艘蒸汽和风帆双动力的铁甲船,也是两百多吨的排水量,火力、速度都不如海峡号。不过当作我们新组建的海军的训练舰倒是不错。必要时也可以在淮河上充当对外贸易的运输舰。
部队表面上继续向南收缩撤退。
我和陈浩商议如果没有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发生西太后政变该如何?最后商定,如果到了年底还没有出现这种事情,我们就开始集中在北方的兵力直接攻击承德,俘获清廷最高统治者,现控制住小皇帝,然后以小皇帝的名义号令南方的湘军和其他地方的清军。如果这些势力根本不认同,我们干脆就立即灭掉清朝中央政权取而代之。
到了十月底,终于得到了热河方面小皇帝一伙准备返回北京的消息。奕欣积极进行着政变的准备工作。为了大小热河方面的疑虑,我军在北京的部队已经全部退出,政变主要由在京的八旗军以及曾格林沁的骑兵进行。我们虽然表态支持奕欣他们,但是不直接参加政变。奕欣他们当然也不希望我们直接参与。但是他无论如何想不到我们是另有打算的。
情报部门密切关注着局势。在长江流域,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已经明显占据了优势。
褀祥政变终于爆发了。比原来的时间略略早了些日子。
我们立刻派密使进京向奕欣表示支持,同时表示支持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肃顺立刻被心狠手辣的西太后斩杀在了菜市口。另外两个清朝王爷载垣、端华被赐死。
奕欣和西太后达成了交易,改元同治。垂帘听政的丑剧就要上演。
正文 42。政变(8)
我们严密控制住山东和直隶南部的交通要道,不断截获清廷向南方督抚们征求意见的函件。凡是我们认为可能不利的信息一律截断,只让我们认为可以传出的信息传出去。河北、山东沿海港口、船只一律不准出海,两条军舰在天津外海不断巡逻,防止不经我们控制的信使从海上到达南方。
骑兵部队悄悄从彰德一带向北移动,第二师的部队也在向德州、天津一带集结。
清廷终于昭告天下要垂帘听政了。牝鸡司晨、女主主政,封建王朝中绝大多数人是难以认同的,但是曾国藩们虽然号称名教的卫道者,可是对此却没有公开反对的勇气。
我们可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早就印好的讨伐檄文立刻发了出去。
比檄文更快的是我们的部队。第一师立刻从保定一带北上,骑兵师主力从西侧绕过北京向曾格林沁的部队警戒。崔明贵的战车和炮兵部队也迅速到达了北京城外。第三师一部向胜保的部队猛扑过去,而留在冀东的地方武装以及民兵也得到了向各自地区清军攻击的命令,如果暂时无力消灭当面的敌军那就把他们围困起来。几乎一夜间,冀东的大部分县城被我军收复。胜保带的部队还没来得及得到西太后的封赏就在第三师的暴风雨般的攻击下瓦解了。战斗完全一边倒,大部清军被俘虏。胜保本人却不在军中。此前他已经经过我军的防区南下,路过天津的时候还和秦雄见了一面,这个家伙牛皮哄哄的,什么二十入词林,三十为大将文武全才云云,以前在与太平天国北伐军以及捻军的作战也多有胜绩,可那些人其实只是拿起武器反抗压迫的一群农民而已,其实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军队的。秦雄当时忍住气,硬着头皮招待了他。路过山东,刘奋战根本不和他照面,只是让那个傀儡巡抚谭廷襄出面接待他,主要是为了迟滞他南下的时间。这家伙不知道出了我们的防区没有,赶紧通知南面的部队抓住这小子。
第二师和第三师一部从东南迅速进占通州。骑兵师迅速占领了怀柔、顺义和密云。曾格林沁的部队一触即溃,残兵败将再次向察哈尔方向逃窜。
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以及炮兵、战车部队把北京城团团包围。师出有名,冠冕堂皇。上一次是抵抗洋人的侵略,北上“勤王”这一次是反对“妇人篡政,维护国本”,中华军将再一次扮演“挽救大清国命运”的角色。
西太后和奕欣等的恼怒和恐惧难以形容。奕欣身边有我们的联络人员,他急忙忙叫来责问。这联络员是申俊逸手下的特工头目,很是机灵。连忙答称误会,愿意立刻出城充当信使解释误会。带着恭亲王的书信,召集身边的部下出了王府,潜伏在城内的特工和100多名以及崔明贵留在原来在北京的大宅院里的两辆装甲车已经聚集在了恭王府附近,零零星星的枪声已经在城内响了起来,敢于阻挡这伙人的清军实在不多,现在都已经横尸街头了。他们也不管王府内外的纷乱,装甲车搭载步兵向东面东直门开进,一些步兵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马车,步兵们荷枪实弹搭载马车跟在装甲车后去夺占城门。百姓家家关门闭户。
正文 43政变(9)
第二师6团首先进入东直门,严格来讲并未经过战斗,仅仅是接收而已。6团迅速沿东城展开。占领控制其他城门,后续部队迅速入城抢占事先分工的各个要点。城内传来清军惊恐的喊叫声和零星的枪声。很快。第一师和战车部队甚至炮兵部队也从不同方向入城。外城城墙完全为我军控制。一些城门上架起了大炮,虽然威慑的意义更大,但是部队并没有松懈,完全最好了战斗的准备。事先动员的时候各级指挥员反复强调了这次行动的重要性。充当清军的角色让这些受过中华军特色政治教育有政治追求信仰的官兵快有些'忍受不住了。这些好了,又要公开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目标战斗了,当然,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可能还要使用“清军”的名义,但是控制清廷后的情形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从这一刻起,清廷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躯壳了。
劈柴胡同,肃顺的家人被找了出来,李守业向他们宣称我们起兵入京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纲常法纪,举兵为肃中堂报仇清君侧。牝鸡司晨,妇人主政本来就不得人心,何况又刚刚杀了顾命大臣,抄了肃中堂的家?那些家人当然愿意协助我们。载垣、端华的家人也被找到了,一些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被株连清洗的八大臣的余党也纷纷向我军输诚。中华军成了他们的救星。我们现在还真是用的着他们。一些人跟着第一师去攻打恭亲王府。
迫击炮弹发出尖锐的呼啸划出弯曲的弹道落进王府发出轰然巨响,烟火,尘土、碎石和惨叫、哭喊声混在了一起。王府的卫士从墙上刚一露头就被光复枪打了下去。府门被炸开了,第一师一部冲了进去。那些红着眼急于报复的八大臣亲属、亲信跟着我军冲了进去。虽然有我军战士不住制止,但是杀戮还是发生了。我和陈浩心照不宣,对于恭亲王,我们不想留活口,但是有不想直接杀害,这些事情就让这些八大臣的人去干吧。不过,我们保留必要时事后追究的权利。至于趁乱抢劫的家伙,我们在门口包围警戒的部队是不会让这些家伙把“战利品”带走的,说不定他们还会给自己带来一个被关押或者更严重的后果。
第二师负责攻击内城,占领皇宫。同样,也带了一些协助我们“清君侧”的清廷人员,甚至一些刚被革职的官员也参加了进来。一方面是要报仇,一方面也想在新的权利分配中捞取资本。很好,杀害两宫太后的“罪名”就由他们来背好了。两宫太后是不能留的,尤其是那个西太后,我军不杀俘虏,何况还是女人呢。可是反对宦官乱政和后宫乱政一向都是很带正义性号召力的行动,谁让她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搞什么“垂帘听政”呢。我真奇怪,满口“捍卫儒家正道”的曾国藩们当初怎么会甘心听命于这个女人呢?真是奴性十足,屈服于'淫威。看来,他们对我们的二次政变应该也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至于以后逼宫让小皇帝退位禅让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这不是眼下的事情。到时候,实力说话。现在我们的名义可是十分的堂皇,立下如此“大功”,控制朝廷大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行,要趁着这个时候把那些世袭的皇族铁帽子王们多弄死几个,在北京的又一个算一个,就说是八大臣余党干的。再给他们发丧,惩办几个肃顺们的亲信死党就是了。
正文 44。政变(10)
混乱的局面一天一夜就平息下来。我军完全控制了外城。八旗京营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一些王府的家丁们作了一些抵抗。个别王公大臣家里豢养的武林高手给我们的攻击部队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在强大火力的压制下,传统的武功实在难以发挥原有的威力。也许这些人本来就不是武林中顶尖的角色。顶尖角色应该不会甘愿充当别人家养的打手的。
刘奋战亲自带领王弘义部进攻紫禁城皇宫。刘奋战很想和所谓大内高手过过招的。我和陈浩严令不准逞血气之勇。其实我们内心何尝没有这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尤其陈浩,号称内外兼修,玩冷兵器的高手,不过,那是后世,不知道和这个时候到底有多大的差别。
皇宫方面无疑是这次行动的重点。我和陈浩联袂进入内城。除了警卫班,还有崔明贵带了10辆装甲车随行。
在警卫人员的簇拥下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