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侄疾换嵝吹摹?br />
我示意了一下杜翰,这小子确实聪明,沉声道:“太后,今日之事太后有何话说?”
慈安颤抖道:“这个,这个,你们都是先帝的臣子,这个,这个,我一个妇道人家,我们孤儿寡母……你们,呜呜——”
杜翰毫不留情:“我来问问太后,那个贱人秽乱宫禁之事如何说?这个,也可以说对得起先帝?做臣子的难道就该不管不问?”其实杜翰这话如果在唐朝到可以和狄仁杰争执一番了。
“这个,这件事情本宫实在不知道,没想到这个兰儿居然有这样败坏人伦之事。”
“可是垂帘听政,败坏大清国本,擅杀大清重臣你也不知道吗?”
“这个,肃顺他们专横跋扈,有负先帝重托。”
“住口!你这是诽谤先帝用人不明吗?再说,先帝指定了八位顾命大臣,即使有一二专权,难道八个全都看错了吗?”
“这,他们也是先帝归天后……本宫也是受了兰儿的蛊惑蒙蔽。”
我忽然插话:“先帝生前曾经有密诏给你,让你提防懿贵妃干政,如果出现这种征兆要你出示密诏处置她,可是你不但不按照先帝嘱托处置,反而与她同流合污,共谋垂帘,专权乱政,该当何罪?”
慈安一惊:“这,这密诏,你怎么会知道?”这等于承认了我所说的是真的。
在座的清廷大臣又是一阵惊叹声。
高山忍不住插话:“我们主公天上星宿下凡,上知千年下知五百年,你干的坏事休想瞒得过我们政委和总司令。”
慈安吓得说不出话来。政委、总司令之类的称呼在座的清臣听的一头雾水,但是星宿下凡一说还是明白的,知人所未知,确实让人敬畏。当即有人跪下叩头,洛阳王、信阳公未卜先知,神机妙算,雄才大略,我等甘愿追随听命!”政权、神权。内心感叹。
我摆摆手:“各位大人,赶快起来,这个可使不得,今后相见再不可行此大礼。”这下又博得了礼贤下士的名声。名声其实也很重要啊。
杜翰为首请求议两宫太后罪状。
一个卫士进来向高山报告什么。高山上前:“报告首长,那西太后刚才在关押的地方上吊自杀了。”
我斥责道:“什么?你们这些人是干什么吃的?”
“是,是,属下失职,请求处分,不过,不过——”
“有话就说!”
“是,刚才总司令吩咐,西太后虽然是有罪,但是毕竟还是当今皇上的生母,要我们一定优待,不可无礼,我们的女兵送她到房间后,她说休息,不要我们在房内,就让她的贴身的那个宫女双喜陪伴她,可是,可是后来,就发现她和那个宫女一起悬梁了。”
正文 49政变(15)
我叹息:“这,她这是何苦?”
杜翰道:“这个妇人其实罪不容诛,她这是畏罪自杀,死有余辜!”
我沉吟一下,问慈安:“太后,您说,面对先帝在天之灵,你是否觉得自己有罪?”
慈安颤抖道:“这个,这,有罪。”
我转头问杜翰:“杜大人博学,此事当如何?”
“王爷英明,全凭王爷裁处!”
我又问其他人:“你们各位都是资深的重臣,说说,该当如何啊?”
那些人一起站起来拱手:“全听王爷吩咐。”
效果不错。我故意又做出为难的样子:“这个,怎么说她也是太后,与懿贵妃不同的……”
杜翰听得此言忍不住道:“王爷,这个——”终于还是说不出杀人的话来,毕竟面前这个女人的身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大清国的太后,他的主子。可是,不杀此人唯恐后患,而且难平心中的愤恨。
慈安太后倒是从我的话中听到了生机,精神安定了一些。
我又说道:“可是,她自己也承认有罪的,毕竟违背先帝遗垂帘乱政,颠倒阴阳,这个可不是一般的罪状。”
杜翰连忙插话:“王爷,既然王爷有如此仁德之心,咱们当臣子的也不能擅自处置,是否可以让她在先帝灵位前自行了断谢罪?这可不能算臣子犯上,而是先帝在天之灵庇佑大清不被妇人葬送的意思。”
慈安一听面如死灰,浑身颤抖。
这个时候可不能让她死,我还留着她准备让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让清帝退位时当道具使用呢。不过,在她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我们的处置倒是送了这个慈安一个空头人情呢。
我说道:“不妥,不妥,即使如此,我们当臣子的仍然不免谋弑恶名。虽说为国家大计,天下苍生,有时候不得不背上恶名。可是现在天下纷纷,战乱不断,为了天下安定计,还是要以仁德为怀。”
“是,请王爷示下。”
“这样,请太后到瀛台颐养天年,仍然按太后待遇按时供奉,只是今后不得在行干预朝政,大家看如何?”
“王爷仁德之心,古今罕见!”杜翰等清臣赞道。
陈浩悄悄对我眨了一下眼睛。这件事情就这样确定了。历史发生了大的转弯。
小皇帝当然暂时不能废。我们现在还需要这个招牌,要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而且,清廷的大臣也要留用一批,当然,实权是要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中的。
两宫太后的诏书印章现在已经落到我们手中,现在用小皇帝的名义发诏书、圣旨,我们甚至完全可以不必让同治小皇帝知道了。甚至我们即使发一个清帝禅让大位的诏书现在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暂时时机还没有到。
议定了清廷中央政府的新的人事安排。首先下诏书封徐亮为摄政王,陈浩为内阁首相。原来的清廷大臣也有相当部分暂时留用,其中杜翰等三人进了军机处。王平直接被我们任命为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的职务我们留给了曾国藩兼任,江南集团现在需要安抚。辛兴则被委任为兵部侍郎兼北京城防司令。
正文 50。新局(1)
事情要一步步来。先把“清君侧”再造乾坤的大功昭告天下,宣布这次变动,看看清廷各地督抚的反应再说。诏书特别强调了天下一家,民族平等的意思。实质上,就是要取消满族八旗贵族的种种无理特权。相信曾国藩、李鸿章们不一定会激烈反对,至少暂时可以讨价还价一番。我们现在可是“挟天子令诸侯”了。关键仍然是加紧发展,强大自己。反正曾国藩们现在还无力向我们进攻。就是在中原也是这样,相反,在他们主要力量对付太平军的时候,我们倒是可以对他们形成有效的威胁。但是,我们现在还不想这样做。
军事上,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在北方。首先是近在咫尺的曾格林沁的骑兵部队。曾格林沁的部队也可以算得上直接参加了慈禧她们的垂帘政变,要治罪的理由也是充分的。我们立刻用小皇帝的名义下诏书召他进京,同时给安徽的袁甲三下诏让他独揽安徽一带军事大权,同时把胜保当作“乱臣”拿问进京。这两处听命不听命实在没有把握。不过没关系,我们要做的仍然是争取时间。
对于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各处反清力量,我们则用清廷名义下诏书,表明“只要幡然悔悟,朝廷绝对既往不咎,允许所有参与暴乱者复为良民,任何人不得刁难,对于他们提的要求也可以酌情考虑,有才能者定当量才录用。”
当然,我们相信大多数的起义者是不会接受我们的这种招抚的。何况现在在前线的部队不是湘军就是绿营和各地的团练,我们的部队不和这些反叛者接触当然无法贯彻我们的政策。那些人投降了面前的清军不见得对我们有好处,那些地方军阀不见得会按我们的要求遣散安置这些造反者。问题是现在反对我们也会让这些地方大员背上造反的名义,曾国藩这样的道学先生连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这样绝对违反他心目中封建伦理的事情尚且不反抗,对于我们恐怕也难以找到公然做对的理由。何况这次我们也白白的向湘军系列分了不少的好处。
首先把胡林翼取代了官文人湖广总督,让把官文当作“后党”就地革职拿问,虽然我们知道胡林翼命不久长,而且这样也不无挑拨意味,但是怎么也是向湘军示好之意。除了曾国藩加兵部尚书外,还让他推荐湖北巡抚、陕甘总督等方面大员的人选。相信暂时麻烦不会来自湘军系统,只要我们不先去招惹他们。很快,南方送来了曾国藩名义上给同治皇帝的“谢恩”折子,同时称颂皇帝天纵英明,挫败了“牝鸡司晨,女主祸国,阴阳颠倒”的危亡之局。
好了,这些南方暂时安顿了,于是又下令让他们继续进剿各方叛逆,尽速建功。在他们控制区的赋税方面又对他们进行了一些让步。湘军方面应该没有问题了,让他们继续去扫平太平天国和其他各处的叛乱好了。我们也需要时间稳定、喘息、发展。袁甲三虽然也上了向小皇帝问安的表章,但是却没有奉诏将胜保拿下。他对我们一向心存疑忌的。看来有在安徽割据的意思。先不理他,他的那点力量实在还不是威胁。
曾格林沁没有奉诏入京。带领他的马队退向了张家口。
正文 51。新局(2)
也许他认为冬季将临,我们不会在这个时候对他穷追不舍吧?他错了,我们现在正要杀一儆百给南方和其他地方势力看看呢,这个曾格林沁如果奉诏进京,我们会把他安置到一座王府中荣养,不过骑兵要交过来改编。现在他不奉诏,那我们就让大家看看这个拥有天下精锐骑兵的蒙古王爷和我们做对的下场吧。
崔明贵集团早已经准备就绪。现在他手里已经有三十辆新造的装甲车了,其中20辆轮式的,10两履带式的,何舟组织从南洋进口的一大批橡胶早已到货,这些轮式车都变成了橡胶轮胎的车辆,大大提高了速度。就连原来的那些木制的两栖车也有一部分改造成为了橡胶轮胎的车辆。还有一项就是在洛阳新造出的柴油和汽油动力的三轮和四轮的车辆,这些车辆还不能算后世的卡车,最多也就是农用车的水准,其中最快的时速也不超过50公里,相当的颠簸。首批50辆连同装甲学院的一批学员已经在我们发动“清君侧”行动后不久到达了北京附近,车上载运了大批的燃料。我们迅速从第一师和第二师抽调步兵划归崔明贵成立了我军第一支车载机动部队,又从骑兵师抽调1000多名骑兵和一些马车编入这支部队,暂时定名为装甲第一旅仍然隶属于装甲兵学院序列,旅长由马宇文担任。该旅成立后立即准备对曾格林沁部的战斗。
曾格林沁部逃窜当天,我下令让这支暂时还名不副实的“装甲旅”立刻投入追击。同时从第一师抽调两个团随后跟进。
崔明贵迫不及待。命令部队仅仅携带2天的干粮全速追击曾格林沁。30辆钢铁装甲车,20辆两栖车,还有全部50辆运输车上搭载了500名装备了光复枪的车载步兵,运载了必要的补充油料、弹药,一些车辆后面还拖带了巩县兵工厂刚刚生产出的带有两个橡胶轮子的山炮。一些装甲车上运载了迫击炮。崔明贵把这次追击又当成了装甲旅成军后的一次实战演练。
1000名骑兵已经先期出发。轻装狂追下去。装甲车队出发的时间稍稍晚了一些,因为他们接到的任务不仅是歼灭敌人骑兵,而且还要占领张家口一直到归绥这些重要据点。车上载运的油料、弹药和人员都要重新调整,减少了战斗人员比例,增加了工兵,机械维修人员并且增加了攻坚的准备。留下的车载步兵看来只好和第一师的步兵一起当传统的“步兵”了,好在他们对此并不陌生。
崔明贵下令不得增加携带的粮食的数量,甚至还可以减少一部分。只要迅速追上并且歼灭曾格林沁的骑兵,粮食给养是不必发愁的。对此。马宇文以下全体人员并无异议。
追击开始了。崔明贵亲自带队。命令部队保持平均30公里的速度前进。曾格林沁的部队是带着辎重全军撤退的,最快也就平均每小时15公里,也许还不到。不过,这个速度对于步兵来说已经无法追及了。长途行军,全副武装的步兵每小时5公里已经不错了。达到10公里就算是强行军了。曾格林沁已经侦查到他们当面的我军骑兵数量并不多,至少相对于他的近2万部队而言。
正文 52。新局(3)
很快,摩托化开进的部队就出现了掉队。崔明贵命令部队不得停留,留下故障车辆就地维修。其实掉队的车辆也不全是故障,那些两栖车很多是跟不上车队的速度落在了后面而已。出发后四小时,崔明贵身边只剩下19辆装甲车和29辆机动运输车了。
前面传来了密集的枪声和喊杀声。这里已经过了怀来,前面是下花园了。崔明贵的步话机里已经听见先前出发的骑兵大队大队长的喊话声。
崔明贵拿起话筒:“我是崔明贵,现在距离苍狼山楼3公里,报告前方情况。”
“崔院长。你来了,太好了!”
“你哪来的废话!快报告情况!”
“是!3小时前我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