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崔明贵拿起话筒:“我是崔明贵,现在距离苍狼山楼3公里,报告前方情况。”
“崔院长。你来了,太好了!”
“你哪来的废话!快报告情况!”
“是!3小时前我军在苍狼山口以东的开阔地带追上了敌人的后卫部队,消灭了大约150名敌人。我部继续追击,可是不久,我们两翼的侦查兵都报告发现了大队敌军骑兵,幸亏我们的通讯设备先进,不然……”
崔明贵不耐烦:“你哪儿来的废话!拣有用的说!”
“是!曾格林沁可能发现我军人数不多,想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吃掉我们。我们发现这个情况就迅速停止追击撤退到了苍狼山口以东凭借地形防御。正面的敌人发现我们停止追击,也返头来攻击我们和南北两翼埋伏的敌人回合,先前埋伏在苍狼山口附近的一支敌军骑兵已经被我军击溃。刚才三路会合的敌人向山口发起了三次冲击都被我们打退了。我军全部下马作战,打退第三次冲击已经拼上了手榴弹。我们没有重武器、手榴弹也不多……”这个骑兵大队长的啰嗦毛病看来一时半会改不了的。
崔明贵打断他:“我5分钟后到达山口,我在第一辆车上,让你的骑兵在我的第一辆车车冲进山口后全体上马,带装甲车全部通过后跟在我们后面冲锋抓俘虏,缴获战马!”这个崔明贵甚至没有问一下对面现在有多少敌人的骑兵。
崔明贵向自己的车队下达了迅速冲过苍狼山口击溃敌人骑兵的战斗命令。装甲车和运输车上响起了低声的欢呼。
崔明贵车队驶进了山口。山口的枪声寂静下来。山口西面传来大队骑兵马蹄踏在地面的巨大振颤声和骑兵冲锋时发出的巨大的喊杀声。蒙古骑兵合围这支千人左右的胆敢追击他们的小小的骑兵队伍不成,心中愤怒异常,这支轻装骑兵单从骑术方面看比蒙古骑兵相差不止一个数量级,很多人一看就是在马背上没有多少日子的“业余骑手”,竟然以这点兵力来追击天生骑手组成的万人骑兵?这些人莫名其妙地提前逃出了包围圈,又仗着洋枪击败了企图夺取山口断其后路的两百多精锐的蒙古勇士。依仗低矮的山势下马改成步兵据守。愤怒的蒙古骑兵连续冲击三次都没有得手,伤亡近千人,最后一次前锋已经冲进了山口,不知道那些“南蛮”投下的什么东西把冲进山口的武士们炸得人仰马翻。这些可是马术一流,弓马娴熟的优秀战士啊。这些可恶的“南蛮”
正文 53。新局(4)
这一次,蒙古骑兵集中了战场上尚存的全部5000多骑兵,要孤注一掷一举拿下苍狼山口把这些可恶的“南蛮”剁成肉酱。
5000多骑兵集体冲锋发出的声响使大地都发出了巨大的振颤。喊杀声直冲云霄。这一次,山口两面没有远远就开始步枪齐射,火力拦击。骑兵如一股洪流滚滚向前。近了,更近了,对面还是没有动静。这些“南蛮”没有子弹了?还是见到这种阵势吓得逃跑了?跑?跑哪里去?能跑得过天生骑手的蒙古勇士的马刀?
距离山口只有100多米了,这点冲击距离耗费的时间应该是以秒计算的,当然这是崔明贵们的算法,蒙古骑兵没有这个概念,大约就是眨眼工夫?或者半盏奶茶?
忽然山口中迎面冲出了一个钢铁怪物,怪物上面一个戴着钢盔的射手前面的挡板间吼叫喷出一串火舌在蒙古骑兵队伍中间犁出了一道恐怖的死亡走廊。双方迅速接近,骑兵射出的利箭偶尔打在钢铁挡板之上无力地弹落到地上。接着第二辆、第三辆……喷涂死亡火焰的钢铁怪物从山口中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向两翼散开排成横列迎着蒙古骑兵冲了上去。几乎是瞬间的事情,冲击的骑兵无法迅速停顿下来,双方迎头撞上,可是装甲车正面已经没有可以战斗的蒙古骑兵了。侧翼接近装甲车蒙古骑兵被车上搭载的步兵射落下马。侥幸与装甲车错过的蒙古骑兵为数不多,但是他们却遇上了从山口中涌出的运输车上的步兵的光复枪的密集射击。一些运输车后面拖带的山炮都没有来得及卸开就投入了战斗。
这完全是单方面的集体屠杀!距离山口较远的南北两翼的敌军幸存较多,开始漫无目标地没命奔逃,我军的骑兵从山口中涌出,开始追杀附近的敌军。崔明贵命令发信号,不要追杀过远。很快,部队收拢。车载步兵开始跳下车去抓捕那些无主的到处乱窜的战马。战场上留下了4000多具敌军的尸体,还有不少的敌军伤员在地上哀号,死伤的战马遮蔽了枯黄的草原。
陆续又有几辆两栖车和运输车赶到了战场。崔明贵留下这些曾经掉队的车辆和两百名骑兵打扫战场,自己带领刚才参战的车辆和其余的骑兵继续西进。一个分队长报告自己的部下有两个负了轻伤,崔明贵不问情由骂道:“笨蛋!还能不能继续随队战斗?”
那分队长赶紧答道:“没有问题!”
一小时后赶到宣化城下。曾格林沁的中军此刻就在城内,他们万万料不到崔明贵的追兵会来的这样快。殿后的6000多名精锐骑兵怎么会抵挡不住这几个追兵?而且没有见到跑回来的败兵啊,难道路上没有遇到?那些少数残存的败兵经历了下午的恐怖的一幕之后,料定这伙妖人会继续向张家口方向追击,死里逃生的人谁还会再往虎口里送死?
正文 54。新局(5)
宣化城内有1万多敌军,辎重也多数在这里。其中可战之兵大约也是6千多。正当曾格林沁考虑是否派兵出城迎战,消灭这伙胆大妄为的追兵的时候,城外装甲旅的那些拖带的山炮。车载的迫击炮终于派上了用场。一阵猛烈的炮火袭来,城内乱作一团。
这些人中有些参加过曾格林沁指挥的张家湾之战,现在他们面对的炮击不仅比张家湾时英法联军的炮火猛烈,而且炮弹的威力明显要强大的多。宣化是个小城,城墙既不高大也不坚固,很快城墙就有多处坍塌,城内和城墙上的蒙古兵死伤惨重。
还好,炮击仅仅持续了10分钟。城外一辆装甲车上的大喇叭发出了声音。奇怪,。什么人有如此大的嗓门,城内居然听得清清楚楚。天色黄昏,城内的蒙古骑兵们胆战心惊地听着这仿佛神鬼之音般的巨大的高音喇叭的广播。
“科尔沁亲王的部下们,勇敢地骑士们:你们都是草原上的勇士,你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忠于朝廷,忠于国家的,你们中的许多人曾经为了抵抗英法联军的侵略英勇战斗过。可是你们的王爷却为了自己的私利参与了后宫的叛乱,支持后宫垂帘听政,听任女人主政,陷国家与危亡的险境。蒙古的勇士们,你们内心一定不会容忍由女人掌握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吧。”这些蒙古人男尊女卑的思想更加严重,这一点毋庸置疑的,这些并无道理的宣传对于他们而言是绝对有道理的,“摄政王徐大人定乱之后已经奏明朝廷不再追究科尔沁亲王一时的过错,可是科尔沁亲王却不奉朝廷诏命,私自叛逃,致使朝廷为了维护纲纪不得不派我等追讨,现在,你们的后卫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对抗朝廷对你们而言是毫无意义的,你们的妻儿老小,家中亲朋在等你们回家,你们现在出城投降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决不再追究你们以往的过错。科尔沁亲王现在奉诏进京,朝廷保证你亲王的一切优荣待遇。所有官兵一律优待!如果你们不愿归顺朝廷,想再打一仗,那也由你们。蒙古骑兵们,我们不希望你们在对抗天兵的无谓的战斗中做无谓的牺牲。有携科尔沁亲王来降者有重赏!个人出城来降,或留或走全凭自愿。你们已经被包围,无路可逃了,打下去只会增加你们无谓的死伤。曾格林沁,你也要为这些跟随你的战士们还有他们的家人想一想了。中华军征西兵团总指挥崔明贵。”这个广播稿是崔明贵在刚才炮击的十分钟急忙写成的,如此反复广播到了第三遍,城内出现了骚动,曾格林沁在200亲信卫队的簇拥下开西门率先奔逃了。这也是他的风格,当初张家湾之战,他也是在战斗进行到最紧张敌人炮火最猛烈的时候,率先临阵脱逃的。
不久,城内竖起了白旗。投降朝廷底下的军官并不觉得丢人,他们本来就是朝廷的军队。出城的军官联络之后,议定了具体的细节不提。
正文 55。新局(6)
曾格林沁出了宣化城向西奔出7、8里,天已经黑了。忽然隐隐约约发现前面停着7、8辆黑乎乎的怪物,不等他们反应,前面忽然亮起十几道耀眼的光柱,刺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那些战马一起嘶鸣起来,接着机枪射击的吼叫声完全遮盖了战马的嘶鸣声。几分钟后一切又归于寂静。不可一世的科尔沁亲王和他的卫队连人带马葬身在宣化城西的荒野中。本来他还可以在活些时候,再威风几年,直到被捻军击毙在山东境内。可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当晚,西征部队驻扎在宣化。如崔明贵实现预计,给养的问题确实不是问题。
崔明贵命令所有运输车卸下车上全部物资,每车连同驾驶员供给两人返回接运第一师的跟进的步兵。此时崔明贵身边的运输车还有28辆,有一辆在苍狼山口战斗中出了故障,好在是一边倒的战斗,车上的人员、物资没有遭到损失。
当夜连续往返了三趟,掉队的车辆大部分陆续也赶到了宣化。此时随车到达宣化的第10团的步兵也有近两千人了,带队步兵的第一师副参谋长耿仲民也到了宣化。这个耿仲民本是姚大喜的副手,也是他的军师,加入我军后在军政大学培训了一段日子派到第一师从营教导员干起,表现突出,很快提拔了师副参谋长,此时第一师参谋长位置空缺,他其实是事实上的参谋长,这一点与秋永年的第二军副参谋长的情形类似。
天刚放亮,崔明贵又集合他的快速部队继续西进。现在掉队的车辆只有两辆履带式装甲车故没有排除尚未跟上。耿仲民摇头苦笑:他两个团近万名第一师精锐步兵现在成了跟在后面接受地方收容俘虏清点缴获物资的收容队了。马匹和俘虏现在成了最大的任务。天亮,立即派出500人向后方押送俘虏,当然全部是步行,让这些俘虏上了战马天知道会出什么问题。再说那些缴获的马匹留着实在有用的。他可不想就地释放俘虏。送回北京再说吧,说不定有愿意到矿山和铁路建设工地干活的呢。现在很需要壮劳力的。步兵主力第一天前进了60公里。估计今天下午才能到达宣化。耿仲民已经盘算到时候,从步兵中选一些人骑马跟进崔明贵的部队,在马上作战有困难,仅仅是把马当作交通工具很多战士应该没有问题的,何况最多是“快步”甚至多数时候仅仅是“慢步”,决不会有“冲刺”这样奔驰的时候,这样行军速度至少也会加快1倍的,对于骑兵,耿仲民也不陌生的。
不到两小时,崔明贵的部队到了张家口城外。让昨晚俘虏的蒙古骑兵军官进城报告曾格林沁的死讯,劝降城内的守军。这里除了原来的部分绿营兵外,还有先期到达的曾格林沁部的先头部队。很快,守军投降了。和昨天商定的方法一样,守军步行列队出城,在城门边放下武器出城到指定的位置列队。
正文 56。新局(7)
骑兵先进城一部,随后少量装甲车和部分车载部队进城控制要点。张家口落入我军控制中。
崔明贵命令耿仲民催促步兵加快前进速度。
下午,东面传来马蹄声和战马嘶鸣声。崔明贵登上城头,用望远镜张望。田野中来了大群的“骑兵”数百骑术较好的战士在两翼警戒,中间每百骑一队拉开间距来了数千骑马的步兵,中间还夹在着许多的马车。这些“马队乱糟糟的,完全没有队形,还可以见到一些骑术较好的在照顾那些骑术差的一起并行。崔明贵乐了:这个老耿,想出这个主意。其实当初耿仲民在捻军就是“易步为骑”的极力倡导者,姚大喜部的骑兵当初也就是这样从步兵变来的,不过当时可没地方找这么多的好马,很多捻军战士能骑上骡子或者叫驴之类的牲畜就算不错了,反正主要的目的是当行军的脚力,战斗的时候还是步兵。
就这样第一师跟随耿仲民西进的两个步兵团全部改成了“慢速骑兵”,那也比步兵的行军速度快多了。很多战士还是平生第一骑马,从宣化到张家口一路上就有100多人摔伤,其中十几人骨折,属于伤势较重的。非战斗伤亡比战斗伤亡可大的多。不过耿仲民觉得这也值得。他的头脑里可没有零伤亡的概念。那些实在对骑马恐惧的战士他准备让他们到了张家口就执行押送俘虏运送缴获物资之类的任务,或者让他们就地担任守备任务,在宣化已经留下了数百这样的步兵了。
崔明贵见状急忙叫跟随自己进城的骑兵出城接应,另外找人准备给这些人看守战马,估计他们多数不在行。看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