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小旺子说:“好办,交给蒋集一带跑出来的老百姓,想抬就抬,不想抬爱咋办咋办。”
徐亮把眼一瞪:“少废话!都谈一谈这一仗该怎么打?”
寺前这么大片的平坦开阔地,硬攻肯定不行。鬼子设在平台上的机枪会给进攻者带来很大伤亡。
有人提出派人扮成抬担架的民工去卧底内应,又有人提出先拦截鬼子运伤员的汽车,然后开汽车混过去,混不成就强冲。经过分析,这些方案都被一一否决了。最后小旺子道:“实在不行,我在寺南边用迫击炮点名鬼子的机枪,再用重机枪掩护部队从侧面硬冲上去算了。”
徐亮沉思良久,开始布置:“事不宜迟,今天后半夜行动。二分队到公路岔路口北边埋伏;三分队到岔路口南边的公路边埋伏。你们两个分队各带两挺轻机枪,要在公路上埋设地雷,伏击来援的敌人。鬼子兵力不足,估计来援的敌人也不会太多,如果有可能就吃掉他。一分队和火力分队潜伏到寺南边,看到悬崖上的亮光信号或者听到枪响就出击,一分队冲击,火力分队掩护,注意,敌人没发现你们时先不要开枪,这一路由梁副支队长带队指挥。直属队由我带领,多带绳索,绕到寺后悬崖上,准备从那里滑下去偷袭普济寺。事先要找逃来的僧人详细问清寺内的情况。”
“万一鬼子晚上在寺后加了岗哨怎么办?”
二虎道:“我这里百步穿杨的弓箭好手有好几个呢,我也跟你们去。”
徐亮道:“二虎,最好每一路都派一个自卫队员带路,天黑,路走错了可是麻烦。”
“那有啥说的,全去都行。”
“那不行,鬼子要是也来偷袭咱高粱洼怎么办?史政委,你带一个班领着自卫队防守村庄吧,另外还得组织部分老乡准备搬运缴获的物资,你也别争,这活儿别人还真干不了。”
史雨农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也好,我去了搞不好反而会成你们的累赘,这身体真不争气。不过,我看寺后这一路兵力有些不足,最好再多派些身手好的自卫队员参加,这些人干这个可是好手。”
徐亮看一眼二虎:“挑10个没问题吧?”
二虎胸膛一挺:“没问题。准会争着去,功夫不行的俺也不能让他去丢人。”
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
普济寺后的鬼子岗哨抱着枪,坐在一个沙袋上倚着栏杆打瞌睡。一些鬼子伤员住的病房中透出些亮光。一支弩箭悄无声息地钉进了寺后哨兵的脖子,让他在睡梦中到了另一个世界。十几条一头捆在树上的绳索抛下了悬崖,十几条黑影身手敏捷地顺着绳子滑向崖底。两个三人小组分成左右两路循着墙根向寺前摸去。张林带着南侧一组,摸到寺西墙拐角附近,见鬼子的机枪手正背对着自己打瞌睡。他把盒子枪插到腰间,一个箭步冲上去,锋利的匕首准确地划过鬼子的喉头。北侧的鬼子机枪手刚向南扭头一看,一支利箭嗖地穿透了他的脖子把它钉在了沙袋上。刘奋战从手持弯弓的自卫队员身边跃过去,把那挺歪把子机枪抢到手里。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三战普济寺(2)
普济寺里的枪声停止了。鬼子接近了火堆。寂静的夜晚,只有火堆燃烧的噼啪声。
摸哨行动比预想的要顺利。
张林向后一招手,跟在他后面五、六米远的严学文掏出手电筒向山崖上照了三下,崖顶立刻也闪了三下亮光。此时,第二批队员已顺绳子滑下跟了上来,大家按照分工,各自奔向自己的目标。过了一会儿“哒哒!”大肚匣子的枪声响了起来,不知是哪个房间的队员被迫开了枪。紧接着,冲锋枪和盒子枪的射击声响成了一片,自动武器和冷兵器的组合在近战中再次显出了威力。
寺前帐篷和木屋中的部分鬼子冲出来,立刻被他们自己配制在三层台基上的两挺歪把子机枪的火力压了回去。很快,梁有田带领一分队也冲了上来。一座木屋里的鬼子还在垂死挣扎,依托木屋拼命向外射击、投弹。一分队出现了伤亡。梁有田命令卧倒,向这个木屋中投手榴弹。随着爆炸声,战士们冲进了木屋。枪声停了下来,战斗似乎要结束了。梁有田命令点起松树明子准备打扫战场。有几个战士端枪刚一挑帐篷的帘子,忽然有两个帐篷里“轰!轰!”地炸响了不止一颗手榴弹,这几个战士向外飞起来,倒在了血泊中。梁有田大喊:“卧倒!”。旁边一个木屋里也响起手榴弹的爆炸声,接着另外几座帐篷从里面燃烧起来,火光映出普济寺飞檐的轮廓。
小旺子也带人跟了上来,命令架起重机枪对着尚存的帐篷和木屋一顿猛扫,直到徐亮赶到后才让他们停止了射击。
清点战果,共消灭31名驻守的鬼子,数百名鬼子伤员有的用刺刀自杀,有的拉响了手榴弹,有的点火自焚。有两名女护士被木屋中的自己人用刺刀捅死,男卫生兵围在一起拉响了一颗手榴弹。一个鬼子军医用手枪打死了和他同床的女护士后开枪自杀。此战只生俘了一名戴眼镜的鬼子军医。
徐亮这一次才切实领教了日本法西斯士兵的凶悍:一分队的伤亡几乎全是寺前台阶下日本伤员和“非战斗人员”造成的。徐亮命令打扫战场,既然那些鬼子伤员自寻死路,那些医疗器材、药品等就全部运走,徐亮特别交待发现不认识的东西不准随意破坏,要报告,还嘱咐把挂在墙上的鬼子军装也一并带走。又把梁有田、小旺子叫过来,如此这般布置一番。
徐亮带直属队和部分自卫队员跑步增援二分队,还未到伏击地点,就听得“轰!轰!”的地雷爆炸声,紧接着是手榴弹接二连三的爆炸声。
北边来增援的敌人遭到了倪德平二分队的伏击,这股敌人只有乘坐在一辆军用卡车上的一个小队。土地雷的威力不够大,只炸坏了汽车轮胎,汽车向侧边一冲,停了下来。伴着手榴弹的爆炸声,鬼子纷纷跳下车,寻找有利地形开始还击,歪把子机枪也嘎嘎地叫了起来。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倪德平分队与这股敌人相比,兵力占有3比1的优势,但是对方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人,而二分队大都是新兵,这些人里面入伍几个月就算是老兵了。虽然突然袭击干掉了十来个敌人,但敌人一旦组织起抵抗确实不易吃掉。当徐亮赶到时,二分队已经有十几名战士伤亡。徐亮立即命令张林带直属队迂回敌人侧后,命令两挺轻机枪压制敌人火力。徐亮从一个负伤战士手中接过一支七九步枪,瞄了一下;“叭”鬼子的机枪手倒在一旁,可立即也有一发三八大盖的六五子弹把二分队的一个机枪手打倒了。倪德平大怒,亲自操起机枪,疯狂地扫射着。
从侧翼投过来的手榴弹隆隆炸响,火光中张林一手持刀,一手端着大肚匣子枪,冲入鬼子阵地刀枪轮番点名,二虎端着三八步枪,刀尖刺、枪托砸,真如猛虎一般。徐亮大喊:“跟我冲!”端起枪一跃而出,二分队的战士呼啦啦跟了出去。
这伙敌人无人漏网。又是一个俘虏也没有抓到。
徐亮急忙叫过张林和二虎交待了几句,他们两人不顾疲劳向南边三分队埋伏的地方飞奔而去。
北面来援的敌人一个小队三十多人全部被歼。二分队也伤亡了二十来人。徐亮命令迅速打扫战场,救护伤员。二分队带着战利品,抬着伤员和烈士向东撤去。徐亮让一个小队和自卫队员带伤员和烈士先走,自己带直属队和倪德平的两个小队奔向普济寺门前青砖路北侧200多米的灌木丛。
普济寺前的几座木屋燃烧着,火光在夜晚传得很远。寺那边零零星星地响着三八式步枪的射击声,偶尔还有手榴弹的爆炸声。
青砖路和公路交叉口南侧传来了地雷和手榴弹的爆炸声,短暂的交火后,又归于沉寂。
不多久,火光映出五、六十个鬼子沿着青砖路两侧呈攻击队形向前冲击的身影。鬼子执行命令坚决而且机械,这伙南边来的鬼子接受的是增援普济寺、解救野战医院的任务,在“击退”伏击者后,放弃被炸坏的汽车,以最快的速度继续向普济寺前进。木屋在熊熊燃烧,不时有燃烧的木头倒下,最后稀里哗啦倒下的木屋变成几堆燃烧的木料,好像几大堆篝火。普济寺里的枪声停止了。鬼子接近了火堆。寂静的夜晚,只有火堆燃烧的噼啪声。
没有遇到抵抗,鬼子指挥官似乎确认袭击医院的“卑鄙怯懦的支那人”已经逃走,鬼子慢慢地向火光聚拢过来,干什么?来参加篝火晚会?少了点什么吧?对了,音乐,还有舞蹈。
梁有田手里的步枪响了,一个鬼子军官随声而舞,向后栽倒。紧接着在两挺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和近百支步枪射击声的伴奏下,这伙鬼子在光影中身体疯狂扭动,以各种各样的姿势、动作向地上倒去。鬼子砍倒了路两边的树木,提供了良好的射界。未被打死的鬼子趴在地上根本无法还击,一个鬼子刚把轻机枪架起来,脑袋就被重机枪子弹打开了花。趴在地上的鬼子不断被居高临下的猛烈火力击中。一些鬼子拼命向路两侧翻滚躲避。徐亮一推跟在身边的严学文:“打信号弹!”
一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徐亮大喊一声:“跟我上!”第一个冲出灌木丛。三分队从南边压了上来。一分队从台阶上冲下,有的战士翻越一层的栏杆跳下。没死的十来个鬼子全都从地上站了起来,他们三人、两人一组背靠背端着带刺刀的步枪,准备顽抗到底。
没有白刃战。直属队的战士们在十来米距离用冲锋枪结束了战斗。这让张林、刘奋战、二虎等觉得不过瘾。这时候,徐亮带的这支部队还没有养成节约子弹的习惯。尤其是这些冲锋枪手,以后当他们因为缺乏弹药不得不把心爱的冲锋枪上缴,改用只配有几发子弹的步枪时,对缺乏弹药的切肤之痛恐怕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奇袭兵站(1)
滨河支队一夜连打三仗,不算鬼子伤员,消灭了近一百五十名敌人,缴获了五挺歪把子机枪和一批步枪、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尤其那些医疗器材和药品,既然鬼子伤员都用不着了,徐亮只好命令把这些东西连同剩下的一名军医一起带回高粱洼,这些可都是北边根据地急需的东西。此战,还意外地缴获了一台收音机和一些干电池。
可惜的是,唯一的一名俘虏一不留神让蒋集逃来的一个老百姓一棍子打死了,让徐亮懊悔不已,要处罚看押俘虏的战士,逃难来的老百姓跪了一片求情,弄得徐亮直摆手。
滨河支队阵亡22名,负伤12名,其中6名重伤。直属队无伤亡,三分队只有两人轻伤,另外有一名战士崴了脚。
22名烈士被葬在了青松冈上,滨河支队的官兵记得徐亮“流血不流泪”的壮语,只是脱帽肃立,高粱洼的男女老少却哭得比死了亲骨肉还痛。
曹神医家的左邻右舍都成了病房。这家送鸡蛋,那家端来鸡汤,还有那些个野鸭、野兔、山鸡,高粱洼百姓恨不得把好吃的都给拿过去。
不少人要求参军,连普济寺的和尚也有一些参加了滨河支队。
史雨农组建了一支五、六十人的地区队,邻近几个村庄也组建了民兵队伍,建立了基层政权,俨然有高粱洼为中心的小片根据地的模样。真应了伟人的名言:“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鬼子竟没有组织兵力报复。
原来“麦田打靶”之战后,鬼子认为这是一股向南突围的支那正规军所为,因为被打死的官兵都是被七九步枪和三八大盖击中的,而且还有三人是被冲锋枪扫射死的。鬼子认为只有支那正规军才可能有这些装备,于是命令部队向南追击,并通知前线部队注意堵截、防范。普济寺之战后,鬼子意识到这支中国军队仍在他们后方活动,而且装备精良,战斗力十分强悍。而此时开封前线战事正紧,不可能抽出兵力回后方增援,而驻守后方的兵力又十分薄弱,往往驻守一个县城的鬼子还不足一个中队,再加上其他需要保护的如物资囤积点、渡口、交通线等,实在抽不出兵力来主动“扫荡”。如果派出的兵力过少,如一个小队、一个中队无疑会重蹈普济寺日军的覆辙,形同送死。所以鬼子指挥机关只能下令各处严密防守,一时却无力出击。
滨河支队趁机休整并扩大了侦察活动范围。徐亮和史雨农通过收音机了解各方面消息。他们听到了国军与日军在开封附近激战的消息,也听到了延安广播的八路军主力在敌后屡有斩获的消息。
过河汇报的同志回来了。上级指示徐亮的部队仍以尽快过河为优先任务,因为一旦敌人在正面战场的战事告一段落,必将集中一部分兵力对他们进行围攻,而他们目前所处的地区回旋余地太小,易被敌人优势兵力合围。另外他们带的物资和部队中的从事过军工的人员都是根据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