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所急需的。

黄河宽阔的河滩,草木茂盛,芦苇、灌木丛生。徐亮伏在灌木丛中用望远镜向远处的渡口观察。敌人在渡口处的滩地上挖了引渠,各种渡船可以通过引渠到达离大堤较近的地方。引渠两侧拉了铁丝网,筑了碉堡。堤上也筑有防御工事。徐亮放下望远镜,轻轻触了一下身边的张林和二虎,三人悄然潜去。

河堤外林中的一棵大树上,徐亮在观察敌人设在离渡口不远的兵站。

回到高粱洼,天已经黑了。徐亮立即开会布置。

当晚,渡口附近很热闹。一开始,是哨兵遭到冷枪射击身亡,鬼子在探照灯的照射下,盲目射击了一阵儿刚要休息,装在铁桶中的鞭炮炸响后形成的激烈“枪声”又让他们紧张起来。就这样,冷枪加鞭炮闹腾了大半夜。鬼子疲惫不堪,黑灯瞎火的,不知道来了多少中国军队,不敢出来搜索,只能不停对外盲目射击。由于怕中埋伏,夜间运输已经停止了。其他据点的'鬼子也不敢在夜间过来增援,更何况县城附近也受到了类似的骚扰。

第二天上午,一切归于平静。午后三点左右,从兵站开出的三辆卡车在过了普济寺岔路口往南约一公里的地方看见十几个“皇军”驱使着二十几个中国老百姓在“抢修”被破坏的公路,清除被人设置的障碍。三辆卡车近前停下,修路的“皇军”主动迎上来,未等车上的人开口询问,枪响了,车顶机枪手首先被击毙,同时路两边又窜出十几人,有的拉开车门,有的用盒子枪对着驾驶室里的鬼子“啪、啪”点射。

徐亮、梁有田、小旺子充当司机,战士们和自卫队员们爬上汽车。卡车拐进一条乡村小道,到一打麦场停下。徐亮命令将汽油桶卸下一部分,在这里带领老乡接应的史雨农道:“可惜不是咱们能用的东西,这玩艺儿点煤油灯都不行。”

徐亮道:“政委,这可是好东西,快叫老乡们运走,注意,可不能见一点火星,见火就爆炸!运回去埋好,这玩艺将来可以造不少燃烧瓶,鬼子坦克都抗不住。赶紧再多弄些酒坛子来。”

史雨农道:“老徐,你搞什么名堂呢?既然是好东西全都一起运回去不就完了?难道你想骗爱喝酒的鬼子喝汽油,好烧死他们?”

徐亮道:“我想借这些空汽油桶一用,把汽油白白倒了怪可惜的,也怕失火。酒坛子封好埋到地下可能放的时间也会长一些。告诉战士和乡亲们,要分开多埋几个地方。”

“哦,又有妙计了?”

“也谈不上妙计,是这样,我想……”

鬼子渡口兵站南边的公路上忽然枪声大作。驻守兵站的鬼子少佐的望远镜里,三辆日军卡车拼命向兵站方向飞奔,车上的“皇军”士兵用轻机枪不停向后还击,车上还可见到阵亡日军士兵的尸体。追兵的子弹有些甚至打到了兵站的墙上,少佐认出这是中午来拉汽油的14师团第50联队的卡车,正有些狐疑,最后面的一辆卡车被击中了,卡车向旁边一歪,停了下来,车上的机枪手和驾驶室里的两名“日军”跳下车,向前跑了一段距离后,似乎被击中倒在了地上。那辆卡车上窜出了火苗,接着轰的一声,汽油桶被炸得四处飞舞,火苗到处乱窜。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奇袭兵站(2)

  情况紧急,少佐急忙命令火力阻击追兵,一边命令开门放吊桥,让前面的两辆卡车进来。

两辆卡车驰过吊桥进了兵站大门,分别向两边转弯,停车。也许是停车过猛,惯性作用的缘故,车上的汽油桶晃动起来,接着有许多跌落车下,四处滚动。在车上空油桶下厚厚的麦秸和高粱秆垫子上闷了许久的直属队战士冒了出来,8挺歪把子轻机枪、10支冲锋枪四下猛射。鬼子的指挥官、机枪手等重点目标首先被消灭。战士们纷纷跳下车,手榴弹、炸药包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兵站里一片混乱。小旺子因为不得不充当司机,没有捞到机枪打,一眼望见左侧瞭望台上的重机枪,嗖地蹿过去,噌噌噌爬上去,推开鬼子机枪手的尸体,操起重机枪好一通狂扫。

远处,史雨农指挥一分队、地区队和部分民兵自卫队向兵站狂奔。毕竟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汽车轮子的。守门的鬼子想关门、收吊桥,可不知什么时候,刚才在不远处倒地的三个“皇军”已经“复活”,为首的正是徐亮。轻机枪、手枪齐响,几个鬼子应声倒下。

这个兵站驻守着一个中队的鬼子,四周筑有围墙,墙上开有许多射击孔。围墙对角两个拐点用木材搭起了高高的瞭望台,台上配备着探照灯和重机枪。围墙外掘有深濠,设有鹿砦、铁丝网,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按说在后方应付游击队,这些也足够了。如果是强攻,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即使用一个步兵团,恐怕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拿下。即使拿下,伤亡也不会小。正因为如此,这里的鬼子指挥官认为只要坚守不出,不中调虎离山之计,谅那些来骚扰的游击队也无可奈何。哪里想到在经过一晚的骚扰和近一天的工作,脑力和体力极度疲劳,反应迟钝的时候,被徐亮偷袭得手了。

战斗在继续。突然袭击消灭了近一半的敌人。其余的鬼子顽强地依托库房及各种堆积物拼命抵抗。直属队参加偷袭的人数太少,虽然是突然袭击,火力又占据了优势,但在敌人的抵抗和反击中渐渐开始落于下风,有几个战士已经倒下,有几处发生了白刃格斗。直属队的战士虽然身手不错,但轻机枪和冲锋枪都没有刺刀,白刃战时又是以寡敌众,情况有些被动。此时小旺子怕误伤自己人,也不敢向格斗的地方开枪。

三个鬼子围住一个来不及换弹夹的冲锋枪手,这个战士用枪管拨开一个鬼子刺来的步枪,反手用枪托砸在了这个鬼子的头上,几乎同时另外两个鬼子的两把刺刀刺入了他的身体。张林大喝一声,盒子枪“叭、叭”两枪,三个鬼子和一个直属队战士紧挨着倒下了。张林刚要往前冲,梁有田大喊:“快到大门口!”

门口,徐亮和严学文端着从地上捡到的三八大盖步枪正与两个鬼子拼刺,和他们一起的那个机枪手已经牺牲。徐亮一边对付当面的鬼子,还要保护没有多少刺杀经验的严学文,实际上差不多是一对二的局面。徐亮左防右挡,情况相当危急。突然左边的鬼子向严学文猛地一个突刺,眼见严学文反应有点慢,徐亮急忙伸枪向下一砸,敌人的刺刀改变方向刺穿了严学文的裤管,在他腿上划出一道血槽,血顺着裤管流了出来。另一个鬼子见有机可乘,从右边向徐亮刺来,徐亮侧身抬右腿将枪踢开,此时重心已失,徐亮侧身倒地,鬼子又挺刺刀向地上的徐亮刺去,严学文把手里的步枪嗖地掷了出去,鬼子一格,徐亮借机一翻滚,躲过了这一击。这鬼子气得不轻:哪有这样拚刺刀的?另一个鬼子举枪刺向严学文,张林望见,举枪就打,枪没有响,弹匣里没有子弹了。张林心中一阵冰凉的感觉。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柄后面拖着长绳的流行锤飞了过来,“啪!”的一声打在那个要刺严学文的鬼子脸上,打得他血肉模糊连叫都没叫一声就仰面倒下了。

南边来的援兵终于到了。

使流行锤的是高粱洼的自卫队员辛兴,在高粱洼一带功夫算数的着的一位。流行锤又以圆周运动打向另一个鬼子,那鬼子伸枪一格,挡在流行锤的绳索上,锤头转弯“啪”地一下打在他肩头,痛得他一声怪叫,这时一杆红缨枪“噗嗤”扎进了他的胸口,一挑,这家伙的尸体飞起来甩出多远。从南边“追击”汽车的出发阵地向兵站猛冲的过程中,队伍在跑动中拉的距离相当大,跑得快先到的第一批援兵都是些个“练家子”。二虎带的这十几个好手一到战场就大开杀戒,局面立刻改观。后面的部队陆陆续续赶到加入战斗,徐亮一方在人数上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

冲锋枪和盒子枪又响了起来。

好几个被围的鬼子想拉响身上的手榴弹,只有一个办到了,造成我方好几人伤亡。

史雨农指挥动员来的老乡抬伤员、运物资。东西太多,只能搬走一少部分。

徐亮让梁有田带一分队增援倪德平,自己留在兵站察看。

弹药、罐头、饼干、药品,最多的是汽油,那两排库房中堆得满满的。在一个棚子下,徐亮如获至宝地发现了写有“折叠船”字样的大帆布包,拉开一看,哈,军用橡皮艇,里面还配有打气筒。急忙招呼史雨农:“政委,快来看!”

史雨农过来一看,也乐了,急忙叫过几个正在抬食品箱的民兵:“快,快,赶紧多叫几个人,先运这个,告诉大家,这可是咱们的最重要的物资,千万别弄坏了。”一共12条“折叠船”,连同旁边长条箱中船桨被大家像运宝贝一样小心地抬走了。

大堤那边枪声还在激烈地响着。“轰!轰!”河对岸鬼子大炮射来的炮弹也开始不断爆炸。徐亮命令就地取汽油倒在各种物资上。有不少人看着这么多东西,很有点舍不得,想再多运走一些。史雨农跟着徐亮不住催促:“快撤,快撤,赶快准备点火!这是命令!”

正文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反“扫荡”

  渡口处的敌人听到兵站枪响,急忙组织人出来增援。刚走到大堤上,被堤内灌木丛和堤外林中射来的密集的子弹撂倒了十几个,剩下的赶紧退了回去。

这个渡口是敌14师团最早渡河时一个渡河点。守渡口的敌人刚开始警惕性很高,可后来随着战线的推移,特别是14师团再克兰封,逼近开封,这里成了远离战线的后方,兵力也被抽调了不少。最近上司通知让加强戒备,但是没有通报普济寺之战的损失情况,大概是怕影响士气。所以这里的守敌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起来。遇到突然袭击,相当惊慌混乱。

倪德平指挥迫击炮向大堤上的敌人防御工事轰击,重机枪也不停地扫射。迫击炮对比较坚固的工事损伤有限,但是对这伙敌人造成了心理震撼:“不是说皇军已经打到开封了吗?怎么这里出现了支那的正规军?难道他们又反攻过来了?”鬼子躲在工事里向倪德平他们还击,火力被吸引在堤外方向。

于得水带领三分队和小部分直属队战士从堤内的灌木丛中向敌人最靠近河水的两个碉堡进攻。他命令机枪封锁敌人碉堡的枪眼,同时让一些使用步枪的弟兄瞄准碉堡的枪眼,像报数似的一个连一个不间断射击,真是徐亮的徒弟。四个战士每人腰间挂着四个葫芦在火力掩护下向碉堡冲去,一个战士在过剪开的铁丝网时被打中了,身上的葫芦忽地燃起了大火,他在地上翻滚扭动,火越烧越大,很快他就不动了。另一个战士在快接近敌人碉堡的时候腿上中弹了,他倒在地上,咬牙取下一个葫芦,点燃捻子,奋力扔了出去,窜起的火苗把碉堡的枪眼都给遮住了,另一战士乘机接近碉堡,把一个葫芦拔掉塞子,对着抢眼投了过去,也许这个战士从来没有听说过火焰喷射器这种武器,但他此举的效果绝不亚于火焰喷射器的效果,只是“射程”实在太近,喷出的火焰差一点把他自己烧伤。火焰忽地一声吞没了碉堡,里面的一阵鬼哭狼嚎。很快,另一个碉堡也被如法炮制成了燃烧的火炉。

对岸的敌人开始炮击了,大概他们得到了这边敌人的求救,河里出现了鬼子的汽艇和征用的各种民船,船上的轻重机枪、迫击炮也一齐向南岸打来。梁有田听到声音不对,急忙绕到离渡口稍远的大堤上,用望远镜一看,当机立断命令身边的战士:“快让倪队长发撤退信号!”

三发红色信号弹升了起来,徐亮看到后,急忙命令还在兵站的人员撤退。一根火柴引起了兵站的冲天大火。几乎同时,渡口那边也火光冲天,原来烧了敌人碉堡的战士,把剩余的葫芦全部投到了停在引渠里的尚未卸完货的船上,在引渠中的船都被引燃,成了河里巨大的火炬。这下,鬼子从北岸补充物资的能力在短期内也要打折扣了。

已是黄昏时分了,这支抗日队伍在火光映红的天空下向东南撤退。兵站方向传来油库爆炸的巨响,汽油桶飞上天空,四散落地,火随着油桶的自由落体运动到处飞扬,场面煞是壮观!

徐亮听了梁有田的汇报,不住称赞他即果断又敢负责,对由于没有夺到船感到遗憾的梁有田说:“本来咱们计划的就是相机夺船,没有说一定要办到,北岸敌人来增援,难保南岸敌人不会增援?如果让敌人围住可就糟了。还有,我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们从鬼子兵站弄到12条军用橡皮艇。这挺好,不受渡口限制,携带还方便。不过,事先得在水洼实验、操练一番才行。”

梁有田一听:“太好了。不过,这次咱们可把鬼子惹急了,我想鬼子说什么也要来报复了。”

“是啊,回去赶紧和政委商量一下怎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