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RΥ笙猜月宰坊髁艘幌拢挥邢蚯扒敖丁5诙ふ帕衷缇痛涌飧系轿涫す兀谖迨Σ慷右苍谟商吩送叛粢淮帷T谏蕉牧醴苷铰柿斓?师主力已经南下徐州。前锋部队已经到达临淮关。
赖文光终于决定接受我军的改编,为手下残存的5万弟兄找一条出路。而且我们确实已经与他们最痛恨湘军交战而且击败了他们。孙葵心、姚大喜两人同时到赖文光军营表示欢迎的诚意。
正文 7。扫平内乱(7)
赖文光部开到了驻马店一带接受改编。进入我们控制区,这些人似乎进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新世界,眼睛不够用,见到什么都好奇。多少年颠沛流离,残酷的战争,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现在终于有了过上新生活的新希望,这对于他们听到天国覆灭限于绝望中的人来说,无疑获得了新生的感觉。当然疑虑还是有的。我们派去的政治人员就是负责安抚教育他们的。愿意当兵的继续留下,务农、务工以及移民东北的都开始逐步安置了。此时,落户东北新三省的土地优惠条件已经调整为滨海省每人30亩土地,兴安和库页两省每个移民50亩土地。两年开发,已经有了初步成果,开始有人返乡探亲,把那里宣传成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但是这些从陕南来的太平军似乎还不太相信这些。多数人把移民看作是发配流放,愿意去的人很少。而天京陷落前后。沿海一带的太平军残部有些已经开始主动向新三省逃跑或者逃到北方沿海我军控制区要求加入移民。
我在洛阳接见了由孙葵心陪同从信阳坐火车前来的太平天国遵王阁下。
赖文光很年轻,英气勃勃。这几日经历了太多的新奇。尤其是乘坐火车让他充满了好奇,其实他本来也是不满现状一个追求平等新生活有才能的年轻人。听说全程陪同他的这位前捻军旗主,现在的武胜大学挂名副校长就是洛阳王的大舅哥,王爷次子徐海的亲舅舅——对这一点孙葵心颇为自豪,赖文光感到了我们对他的隆重的礼遇。虽然孙葵心一再告诉他你见了我们主公不必跪拜,可是他刚见到我的时候还是一下子跪倒叩头:“罪民赖文光叩见徐首长!”
我差一点笑出来,这个倔强的赖文光他还是不愿意称呼清廷的封号,什么摄政王、洛阳王名义上都是清廷封的,而“首长”则是中华军内的称呼,现在我们还没有给他职务,他也不好随着孙葵心叫“主公”,这是前捻军人员喜欢的称呼,在根据地下层知识分子中也很有市场,影响了不少的民众。看来这些忠诚的太平军是愿降中华军,不愿意投降万恶的清妖,与陕西的湘军、绿营正好相反。不管什么名义愿意归降就好,反正实际都是投降我们。
我赶紧上前搀扶:“赖将军请起,葵心,不是给你交代过不让遵王跪拜的吗?”
赖文光赶忙道:“首长,不干国舅爷的事,只是罪民不敢如此无礼!”
这称呼乱的,算了,慢慢来吧。
“遵王,你哪里有罪?你对太平天国的事业忠心耿耿,当初英王殿下你是最能征善战又不计个人得失,不争权夺利的战将。现在天国危难,许多天国旧人各奔东西,天京危急时,许多将领近在咫尺却忍于不救,更有一些投顺了敌军反过来屠杀昔日自己的战友。实在让人不齿。而你和扶王远在川陕边,却不顾一切东奔救主是在让我感佩!”
赖文光眼泪下来了:“徐主席,您……”说不出话来。
这个主席的职务大约也是孙葵心告诉他的,本来我们内部很少这样称呼的。
正文 8。扫平内乱(8)
慢慢交谈,发现这个赖文光思维非常敏捷,眼光也独到,对这些年太平军种种得失也有相当认识。带兵方面也有一套实用的东西。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安定的环境,他的兵也是随时扩编的农民乌合之众。在原来的历史里,南京被湘军攻占,其他拥兵10万、20万的将领如李世贤、黄文金、汪海洋等人很快覆灭,而赖文光却整顿捻军在没有巩固根据地的情况下在北方腹心之地坚持了很久。看来这不是偶然的。
我让孙葵心去看望一下他的妹妹。孙葵心很高兴,说是给外甥带了礼物正要送过去。赖文光闻言急忙在身上掏摸。
我笑道:“赖将军,你不是也想送点什么礼物的吧,我告诉你,我们这里非亲属文武官员之间私人赠送礼物那是需要先在调查处登记的,不然就是行贿受贿的罪名,就是我也不能例外的。”
赖文光大为惊讶。单独长谈,赖文光终于完全消除了疑虑,对我折服了。
我已经事先得到政治部提供的情报,赖文光部除去老弱和不愿再从军要求为民的之外大约还有不到2万战斗部队。这些部队其实需要花力气整编训练的。战斗经验和敢死精神倒是很大优势。最后谈定将这些部队改编成中华军第二军第七师,由赖文光任师长并兼任第二军副军长。给他这样的职位,一方面是出于他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他的个人影响力,南方还有大量的太平军余部,我们不想在内战中有过多的死伤,当然还是招抚为上。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的男性人口也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农业需要劳力,边疆需要人民。不仅是东北边境,将来还有西北边境。北部边境。开采矿藏、修筑铁路、建设工厂、水库,现在都需要劳动力。连美国人都在我国沿海骗取出国建筑铁路的劳动力呢,幸好他们的内战还没有结束。
第7师改编后将进行政治、军事训练,补充新式的武器装备,我军将派进政工人员,同时选派原来的人员到军政大学或者军教导队学习。赖文光本人在训练期间也将到军政大学高级将领班接受培训。赖文光全部同意。现在在他眼里我就是新的主公,说得话就是圣旨,而清廷在他眼里还是“清妖”。只是他的主公现在是清廷的摄政王怎么说?他不愿去想,可能想到了,这个让他和他的部下痛恨无比的清廷肯定要在他的新主公手里覆灭了,这让他更感到畅快无比。
就在崔明贵占领西安攻击宝鸡的第二天,我们以朝廷的名义宣布鲍超的霆军叛乱,免去鲍超和罗泽南本兼各职,命令洛阳王督率人马征讨。同时加张林为湖广总督,姚大喜为湖北巡抚统带兵马随军进讨。官样文章。第6师随即南下进占麻城、黄安,威逼武汉。第五师在则在张林亲自统带下从南阳地区南端进入湖北,第三日占领樊城,进围襄阳。连贾山也统带一部分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出武胜关占领了广水县城。
正文 9。扫平内乱(9)
我带着赖文光、孙葵心和总部警卫团一部乘火车到达了鸡公山坐镇指挥。李哲充当了南进战事的临时参谋长。此时他实际负责的军政大学已经有一批从普鲁士军事学院学成归国任教的人员,我也是让他亲自带着这帮年轻人在战争实践中历练一番。
陈浩和董大海现在都在北京。我军主力投入对湘军的作战,北方第一师驻守范围大大加大,而且加强对北京清廷中枢和天津、烟台海口的控制对我们至关重要,更不要说还需要和列强们的外交官打交道了。辛兴在防区到处视察巡视,北方的防务主要由董大海具体负责协调。陈浩的政治、外交和财政方面的任务够重的,需要的力的助手。难得的是他还在坚持著述,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又空闲就到武胜大学各学院,甚至一些中学演讲。让哥们赞一个佩服。本哥们现在做这件事情可是短短续续的。
曾国藩没有示弱。立刻宣布奉太后密诏“清君侧”。并且发表了一篇历数我们大罪的长长的檄文。大意:徐陈等本系乱党,蒙我朝天恩招抚,然贼性不改,不思报效天恩,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弑当今生母,囚皇上与太后,擅杀大臣,乱政营私,减万岁供奉,克王公之薪俸。勾结洋人卖国,准行洋商鸦片,擅开通商口岸,使大清门户洞开,一、外人尽窥虚实,更私允洋教传播,乱我民风正气,复勾连洋人新办铁路,动山河气脉,震祖宗寝陵。为修路拆民房迁坟墓,人民生死不安,其暴虐荼毒堪比隋炀。不遵旧制擅便衣冠,窃夺国柄却勾结匪人,捻匪长毛悉为上宾,衣冠华族流落无依。总之把我们骂得一无是处,罪恶滔天,就连我们收复东北边陲的事情也被描绘成了与俄人勾连为后来卖国寻求借口。
在我们控制区之外百姓士绅分为了支持和反对我们的两派。当然,支持的都是心中暗暗支持。南方的太平军余部在绝望中忽然看到了新希望,振作起来与湘军周旋。我们控制区由于有严密的基层组织和军情处、调查处两大情报机构,曾国藩的檄文基本无法传播到一般民众。民众知道的都是曾国藩大逆不道公然反叛了。而且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加上生活确实比以前安定富足了许多,我们的民众支持度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在我们的舆论引导,特别是广播和报纸的宣传下,民族主义思想抬头,大家对满清政权已经没有多少忠诚度了。
我们在对方控制区的宣传比对方成功的多,不仅是军情处间谍的功劳。还有我们的广播。收音机已经成了有头脸的人物的身份标志,就如最初西洋座钟一般。这种每天6小时广播的传播威力是巨大的。从新闻到音乐到各种评论、评书、歌曲以及各种知识讲座。承担了极大的宣传功效。
湘淮系内部似乎也并非一个声音。只有曾国藩直系系统的表态支持,李鸿章和左宗棠默不作声。像沈葆桢之类的由于在曾的势力范围,支持的表态相当勉强。由于曾国藩檄文为了争取保守士绅支持,文中有指责我们勾结洋人出卖权益的说法,列强相当疑虑,纷纷表示这是清国内部事务,他们采取不干涉的立场。这大约也是李鸿章、左宗棠不表态的原因,李鸿章在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和左宗棠在福建的船政局都需要洋人的支持。
正文 10。扫平内乱(10)
在进入陕西的我军拿下宝鸡的第二天,张林率部力战后攻克襄阳。随后向枣阳随州出击。信阳南下的部队也向西配合张林的行动。随、枣地区的敌军向武汉方向退却,避免被合围歼灭。张林挥师南下,西进,一个月内西到谷城、老河口,南到荆州宜昌尽数被第四师控制。占领宜昌的我军炮击了江面上的湘军水师。湘军也开炮还击。这是湖北、湖南与四川间水上运输的要道。自此即使算不上被我军封锁,至少是受到严重干扰。湘军水师作了夺回宜昌的尝试,损失惨重以失败告终。姚大喜的第6师从黄、麻南下,目标直指鄂东,不久,拿下黄石、铁山。又一个重要的铁矿石基地落入我军控制。到了9月份,一度占领黄冈、鄂州、田家镇一线沿江地带。湘军集中水陆主力拼命反扑,这里可是他们的根本重地,为此从江西、湖南抽调了主力增援。黄文金、汪海洋趁机脱逃进入福建、广东一带。第6师一部在江边防御战中遭受了较大伤亡,被迫放弃鄂州、田家镇等地向后撤退。湖北东部形成对峙状态。同样,贾山的铁道和工程部队的进军受阻于孝感以北地区。我严令他们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这个他们很拿手的。倒不是真的攻不动,只是我不想让自己的部队有太大的伤亡,其实他们本来就是用来牵制敌人的。
湘军也并非处处居于守势。在安徽他们向淮北发起了攻势。曾国藩倒也真的不简单,一下子看出了我军薄弱之处。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我军。
淮河以北是以秋永年为首的淮北军分区的地方部队。由第二军第6师的两个营发展而来。力量确实比较薄弱。主要是担任守备任务的部队,装备比较差。秋永年按照总部知识,把各地部队集中向北转移撤退。湘军虽然占据了一些地方,甚至定远、庐州这样的重要城池,但是并未给我军的部队造成太大损失,地方上的民兵的不断游记骚扰让湘军部队吃尽了苦头。这些装备有地雷、手榴弹甚至部分旧式洋枪的民兵其实战斗力不见得比湘军弱。
湘军企图利用传统的水军优势以水军进入淮河截断我军南北两岸的联系,全歼我军在淮河南岸的部队。进而从东向西威胁我攻击湖北部队的侧翼。为此,湘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安庆新造的蒸汽动力炮艇。这些炮艇虽然对于他们而言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我们看来其实相当幼稚。最大航速也就是6、7节,而且还是木壳船体。
近两年周口造船厂除了制造内河运输用的水泥船之外,又陆续制造了12艘蒸汽动力的“河”级炮艇,现在已经有4艘经运河调入天津准备用来加强黑龙江内河舰队。另外8艘加入了淮河舰队。其中四艘改进型加大吨位到了110吨,主炮为1门105毫米加农炮,另外有两挺重机枪。航速还是17节,而4条80吨级的炮艇最大航速已经达到了21节。淮滨船厂除了制造了数十条20吨级的“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