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遣辉诨跋拢灰腥顺鲎愎坏淖式鸷腿肆ξ锪Γ苋米约旱牟拍芎兔钟胍恍┦澜缟衔按蟮那帕航ㄖ翟谝黄鹑肥等盟羌ざA⒖探邮芙ㄒ槌嘶鸪档胶貉艚卟炜匆环R恍┪颐堑募际跞嗽币惨煌胶貉舨炜础:苁钦厶诹艘环涫滴颐窍衷诓⒚挥薪ㄉ璩そ笄诺牟屏妥愎坏闹圃炷芰Α6艺秸诩洌疑形词导释骋唬睦锟赡茉煺庋拇笄牛康钦庑┛砂募际跞嗽比床豢悸钦庑K呛臀业乃饺擞岩耆盟侨衔逖敉趺挥胁桓腋刹桓蚁氲氖虑椋故钦嫦袼敲拦恕N移涫敌闹形庋燮盟嵌械叫闹杏行├⒕巍E诨鞫园兜南婢螅辖羧们懊娴牟慷右园踩稍菔比盟欠祷亓恕?br />
1864年底,我军完全控制了三峡以东的长江北岸地区。
正文 14。扫平内乱(14)
1865年来临了。为了南下作战的需要对部队进行了整编补充。在对湘军作战之初,第一师和第三师的大批老兵骨干就被抽调补充第二军部队,甚至整连整营成建制补充到第二军各师及其刘奋战第二师。随即将地方部队和部分民兵补充进主力部队。部队人数增加。军校教导队培养军官和士官加民兵日常训练储备后备兵员的制度大显威力。到了年底,人员被大批抽调的第一师、第三师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训练出了更多新部队。成了前方的部队选练基地。
为了大举南下西进统一全国。必须改变这种临时抽调的办法。
1月份军委会下达了中华军部队整编命令。
以在华北的第一师为基本成立第一兵团,将直隶、山东、山西一些地方部队纳入野战军体系,并从民兵中征召一部分人员参军。第一兵团下设5个师,防区包括京津、直隶、山东、山西。总兵力约5万人。第一兵团司令由辛兴担任。
第一骑兵师并入绥远军区,该军区负责内外蒙古区域的防务,共有4个师野战部队,其中两个骑兵师。总兵力4万人。董天赐任军区司令员,耿仲民任副司令员,刘根任政治委员。
以第二军第五、第六、第七为基干组建第二兵团,第二兵团下设军一级单位,第一军下属四个师,总兵力4万人,第二军下属三个师,总兵力3万人。张林担任兵团司令,严学文兼任政委。朱贵任参谋长。第一军军长赖文光(暂时因学习未到任,由朱贵暂时兼任)。第二军军长姚大喜。第二兵团现驻防地域包括河南,湖北大部和安徽西部。该兵团负有向南进攻两湖向西攻略陕南汉中地区以及控制出川峡口的战略任务。
以原刘奋战第二师为基本组建第三兵团,原淮河军分区部队划入该兵团。兵团下属三个师总兵力约4万人,淮河舰队及未来的长江舰队暂归该兵团指挥。驻防区域从苏北到安徽的长江以北地区。负有牵制当面敌人并在必要时渡江攻取南京、安庆等要地并进军江西、浙江等地区的任务。刘奋战任司令员,秋永年任政治委员。
以秦雄第三师为基干组建第四兵团,辖四个师及黑龙江舰队。总兵力4万人。负责东北老三省、新三省以及千岛群岛的防务。
以齐岳的第四师为基干组建第五兵团,下辖三个师。总兵力约2万5千人。现防区为关中及陕北、宁夏。渭河快艇大队以及冯果航空队暂由该兵团指挥。这是一个唯一水陆空兵种齐全的部队。特别是冯果航空队不仅补充了50名动力伞兵,还把试飞完成的12架双翼轻型螺旋桨飞机装备了部队。广阔的西北地区是我们演练航空兵的绝好地区。既可以在战场上锻炼新生的航空兵又不至于过早在西方列强方面暴露我们的这个大秘密。就是有人看见到外面谈论起来,西方人也会认为这是一个阿拉伯飞毯式的神话,谈论者是被战争吓疯了的胆小鬼。
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我们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这个学科我们是不对外开放交流的,同样,电子通讯以及石油化工,内燃机制造方面都是我们的绝密项目,秘密等级高于火炮和枪支制造。处于领先地位而又对外开放交流的也有一些,主要是医学的一些科目以及制药行业与西方互通有无。飞机研发和制造的机构、人员设备都迁到了西安附近。
第五兵团司令员齐岳。该兵团不仅要配合第二兵团进军陕南汉中地区,还肩负压制四川敌军可能的攻击并相机进入甘肃青海接受控制地方平灭地方叛乱,以及稍晚些时间的进军新疆的任务。或许还会与沙俄发生冲突。除了野战部队,第5兵团还管辖了一部分铁道工程部队,目前他们正在夜以继日加紧把铁路从西安向宝鸡延伸。当地也雇佣了大量民工参加这一工程。
崔明贵第三军改编为第三摩托化集团军。兵力仍然只有1万人,但是装备数量和质量都大有增长。仍然是总部直属的王牌突击力量。崔明贵任集团军司令员。
以上主力野战部队加上总部机关,后方医院等等。正规陆军总兵力达到了26个师,又一个摩托化军附一个航空大队,29万人。军事院校人员不在此列。各兵工厂开足马力为部队补充武器弹药,新编成的部队加紧训练磨合。炮兵优先集中于南线两个兵团。这两个兵团除了兵团直属炮兵外,每师配属一个炮兵营。每个步兵连配一门迫击炮和两挺重机枪。
海军现有各种舰艇总吨位1万3千余吨。海军加上基地后勤人员总兵力1万五千人。
另外,工业部队统一编成了工业建设兵团。分为铁道、矿山、军事生产、军事工程建设等若干兵种,下辖10个师,20万人。东北地区的军工生产归第四兵团负责,人员不在此列。
中华军正规化建设初步成型。军队仍然由军委会指挥,设参谋部负责具体指挥,执行军委会的命令。在陈浩一再要求下,由徐亮出任中华军总司令、陈浩任副总司令兼军政大学校长,董大海担任总参谋长,王平担任总后勤部部长,严学文任政治部主任。整编后的中华军初步有了西方列强军队的大致模样。军衔制度也在酝酿之中。计划在完成统一逼迫清帝退位之后实行。
正文 15。扫平内乱(15)
1865年春节刚过,姚大喜奉命率领第二兵团第二军的2个师从谷城、老河口出发向西进入陕南地区追缴刘蓉的“叛军”。部队中不仅有原来到过陕南的捻军老兵,还有去年夏天虽赖文光、陈得才从陕南返回的太平军老兵,经过半年多的教育训练,这些人现在已经脱胎换骨。此次重回陕南,充满了要消灭敌人的昂扬的斗志。山道艰难,但是他们进军的速度并不慢。只是师属炮兵都落在了后面,步兵连自带的迫击炮甚至团一级掌握的一些山野炮之类居然都没有掉队。一些重武器被拆开,人扛畜驮,沿着山道顽强西进。
第五兵团对姚大喜的西进行动给与了配合。一个师的部队从宝鸡南下似有入川架势。
但是当姚大喜部进入陕南与刘蓉残部接触交战以后,给了他最大配合帮助的却是冯果航空队。
装备了12架双翼螺旋桨轻型飞机的航空队赶紧抓住这个实战背景下练兵的好时机。从数年前陈浩的两架航模到后来的动力伞再到初期的勉强飞起来的飞机,反复的试验改进,再改进。牺牲了好几位勇敢的飞行者,现在终于有了续航能力1千多公里、最大时速350公里的秦川——1型双翼双座螺旋桨飞机。这与最远只能飞不到300公里的动力伞相比可是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冯果借着姚大喜进军陕南的机会狠狠地把飞行的各种实战科目训练了一遍。首先越秦岭就是一个挑战。然后侦察、扫射、投弹、投宣传品,向友军投递联络信件和情报。甚至演练了从咸阳起飞不着陆到达老河口降落的航程极限科目试验。其实直线距离本来不到既吸纳航程,可是冯果却带队先到陕南侦察敌情,进行轰炸,然后再飞向老河口的。
此时的炸弹其实就是82炮击炮弹的改进型航空版而已,而且每架次本来最多只能带6颗,后来增加到10颗。轰炸准确性可以用差来概括。但是给对方造成的恐慌和混乱确是巨大的。航空队对第二兵团陆军最大的帮助是侦察。大量准确及时地关于敌军动向,兵力部署,人员装备调动情况等等情报给姚大喜帮了大忙,加上兵力、火力、士气和单兵战斗力整体战术等的绝对优势,刘蓉的部队屡战屡败部队渐渐被歼灭殆尽。3月初,刘蓉带领残部退入四川。安康、汉中尽入我手。此前在陕南的农民军已经被刘蓉逼回了四川。我下令姚大喜就地休整待命,不必穷追。待后方的武器弹药物资不断补给。至于刘蓉让他进四川找骆秉章好了,反正现在他已经被我们宣布为了“反叛”,什么时候我们准备好了要入川,收留反叛就是他们的现成的罪名。
陕南的战事刚刚平息,东南的战事又激烈起来。3月上旬。第三兵团主力部队在张玉祥舰队的掩护下从扬州渡江一举攻克镇江。此次舰队参战的不仅有从长江口进入的7条700吨以上的大船,还有从运河入长江的全部16艘“河”级蒸汽舰。火力之猛烈,镇江湘军根本无法抵御。
正文 16。扫平内乱(16)
舰队沿江而上,一些快艇、鱼雷艇加入了舰队的序列。南京江面有不少湘军水师的战船。为张玉祥舰队提供了大量的靶标。完全一面倒的水战。枪炮声中,江面上到处是燃烧的湘军水师战船,江面上到处是落水和跳水的湘军水兵在挣扎。第一舰队的快艇和大船上放下的划艇在战斗的同时不停在江水中搜救落水的湘勇。这更瓦解了完全处于挨打状态的湘军水师的战斗意志。终于,在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湘军仅有的两条试图向上游撤退的进口蒸汽动力战舰之后,湘军残存的船只不知道是哪一条带头,纷纷挂出了白旗。自豪的曾经横行长江流域的湘军水师主力投降了,哦,是残部,有些挂出白旗的船只本身已经在燃烧下沉,停止战斗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江面放救生艇。
本来,湘军水师战船中并没有特别值得鱼雷攻击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且由于火力和航速的巨大差别,他们也没有脱逃的可能,即使跑到炮台火力掩护的范围之内也毫无用处,炮台本身也遭到了猛烈的炮击,根本没有还手的力量。鱼雷艇的攻击仅仅是编队在实战条件下在长江水面进行的打靶演练而已,效果相对逼真许多,而且节省了制造靶舰的时间和费用,而且是上面有人驾驶,枪炮正在射击的移动中的目标。有一枚鱼雷还真的脱靶,因为鱼雷艇编队为了训练需要在演练不同距离、角度发射的结果。脱靶的鱼雷撞向南岸,在岸边爆炸激起冲天巨浪,堤岸严重破损。南岸上的湘军心惊肉跳,
江心岛例如九苻洲之类的要塞阵地,目睹了这样一场完全任人宰割的水战之后,不待舰队靠近发起掩护陆军登陆作战,直接挂出了白旗。还真是明智。
消灭了湘军水师部队,第二兵团的大量人员和装备在舰队的掩护下,从靠近安徽边界的地方渡过长江,一天一夜,帆船队不停往来运送部队。部分“河”级舰船和快艇也参加了渡运陆军的行动。第二天,第二兵团两个师开始从南京西面向南京攻击前进了。而在南京江面,三条1500吨的舰艇上的大小炮一直不断向湘军轰击。
曾国峑向李鸿章、左宗棠的求救完全没有回音。无奈之下在我军大举渡江时,带领主力向南撤退。降将马清仪被留下来守城殿后。张玉祥不知道面前的这个敌军将领本来是要被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勇士刺杀的。,水陆夹击,半天时间南京的城防就崩溃了。乱哄哄逃出城的马清议部队又遭到占领镇江的我军部队截杀,大部分当了俘虏,侥幸跑到无锡附近淮军防区的溃兵被李鸿章缴械。这个李鸿章让所谓的常胜军洋枪队出面解除湘军败兵武装。既不得罪我们,也可以向曾国藩推托解释。真是狡猾。对被缴械后的湘军还算礼遇,很多直接打散后补充到他自己的部队。没有找到马清仪,后来据俘虏交待,马清仪和身边的几个卫士被江面上飞来的一颗大炮弹炸得血肉横飞、粉身碎骨。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确切证据。
正文 17。扫平内乱(17)
第二兵团也对曾国峑的主力进行了有限追击,消灭了一部分殿后掩护的敌军。曾国峑率部退往江西、浙江交界一带。殿后的一部分湘军在我军停止追击作战的情况下户那个不择路逃向浙江左宗棠防区,左宗棠的做法几乎和李鸿章一模一样:让和法国人合办的常捷军洋枪队把他们缴械后再接收。
占领南京的我军倒也不急于向周边扩大占领区。只是舰队继续向西前进。安庆、芜湖水面的湘军水师残余被一扫而空。舰队并没有运载大量步兵登陆围攻安庆,只是略略炮击之后,继续西进。西进的舰只除了6条从英国进口的大船,其余的返回了南京,那些快艇消失在了附近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