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日子过得苦,还要天天训练,不时还要派部队过河袭扰日军。陈浩的一些部下颇有怨言,好像倒是陈浩吃了弟兄们多少军饷似的。因为两个人的军饷要发给三个人,人人都不足额,而张团长的兵倒是人人足额发饷,待遇好的多,有些家伙夸嘴说什么“天天过大年,夜夜入洞房”。116团军纪严格,苦死不准扰害百姓,违反者军法从事,决不容情。一些收编过来散兵羡慕118团等部队,有关系门路的原汤恩伯部的下级军官纷纷找门路调到汤恩伯嫡系部队。这些走掉的人自然也不会说陈浩的好话。
入秋以来,陈浩发现对面的敌人在收罗、制造渡河器材。他一边派人侦察、袭扰,一边向上司报告这种明显的要发动进攻的迹象。上司对他的报告未予理睬。9月,汤恩伯到郑州视察,警备司令与他随便说起这个情况。汤恩伯道:“这个116团,无非是想多争取些物资补给。日军不会笨到仅以一个师团的兵力渡过黄泛区来进攻郑州,人渡过来,重武器过不来,那个仗怎么打?”
其实汤的这种观念是一次大战的观念。二次大战,德国进攻法国,步兵突击兵团遇见河流不是停下来等炮兵到达,而是在俯冲轰炸机掩护下立即强渡。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步兵穿越中南半岛奔袭新加坡,也是在海空军火力掩护下得手。
再有就是柳万祺的事情。柳万祺的情报站总部是设在洛阳的。当初四省边区司令部成立的时候,汤恩伯就对来临泉的戴笠表示希望军统能够在对付皖西北和豫东南的新四军方面发挥大作用。可是后来发现这个柳万祺却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付开封和新乡以及潜入我后方的敌伪情报人员方面,特别是在恐吓、暗杀伪政权的高级官员方面着力最多。汤恩伯对此颇不以为然。1941年夏末,柳万祺亲自带行动组潜入开封,收集敌35师团情报,暗杀加入华北伪自治政府的汉奸官员。经过陈浩防区的时候特意来看望这位当年在巩县结识的故交。陈浩派文石带领一部分直属队员护送他过了泛区。
正文 第五十七章 虎口脱险
柳万祺在开封遇险,电台被破坏,留守洛阳的铁杆部下申俊生一边向上司报告,一边向洛阳一战区长官部求助,而一战区答复此事发生地应属于四省边区司令部管辖,一战区爱莫能助。申俊生又辗转向叶县方面求助,竟然连明确答复也得不到。最后申俊生决心只身到开封去接应长官,死活要有个交待。路过陈浩防区时,他灵机一动,决定顺道到这个柳万祺的老相识那里碰碰运气——听说这个陈浩不简单,部队也经常到敌占区骚扰。
没想到陈浩二话不说,就叫文石带一部分精干的直属队队员连夜随申俊生渡过泛区参与营救接应柳万祺的行动。
去营救军统的特务头目?文石心中不太情愿,但还是执行了陈浩的命令。一来听说这个柳万祺杀鬼子汉奸挺有一手,另外也想借机探听些有价值的情报,顺便在敌人后方袭扰一下,牵制敌人扫荡抗日根据地也好。渡过新黄河,接近开封后,文石带人绕到城北隐蔽待机。申俊生则绕到城南待天亮进城。
申俊生身上没有带武器。他是从大南门进的开封城,这里来往的人多,不易引起注意。可是他一进城就发现自己被两个人盯上了。
徐亮、陈浩和柳万祺都是鸠山武夫痛恨的人。对于驻守泛区对岸的陈浩和带部队神出鬼没的徐亮,鸠山无可奈何,而这次柳万祺进到开封城内大闹一番,可说什么也不能让他逃掉。破坏了柳万祺的电台后,鸠山加强了盘查。35师团即将有重大军事行动,也要严防中国各方面的谍报人员出没。
申俊生一进大南门就引起了守在此处的两个鸠山手下特务的注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凭着职业敏感和直觉感到这个人可疑。鸠山指示过要放长线钓大鱼,不准再出现上次在城门口枪战后连对方是什么人也搞不清的情况。于是两人开始盯着申俊生,看他到哪里落脚,与谁接头,到时候再一网打尽。反正他进了开封城,还能飞到天上去?
这申俊生也怪,进了城东游西逛,鼓楼、马道街、相国寺,铁塔,中午吃饭也没见与什么人接触。一直东游西荡到天黑,进了一家妓院。两个特务大喜:终于要到落脚点接头了。也跟了进去。
申俊生甩出一叠钞票,让老鸨安排姑娘。待他上了楼,老鸨过来招呼两个特务,未等她开口,两个特务一个捂住她的嘴,另一个从她口袋里抢过那叠钞票,仔细看看,什么花样也没有。妓院里的打手咋呼着围了上来,一个特务掏出证件晃了一下,打手们不敢作声了。特务把钱还给了老鸨。
房间里,听到吵嚷声,申俊生对妓女说到:“不好,我的两个小舅子来了!”
面对一脸惊讶的妓女,申俊生先是掏出一叠钞票递过去,接着说:“我家的黄脸婆不准老子出来玩,这不,让我的两个小舅子盯老子的梢,很可能要把老子堵在这里揍一顿,不行,老子打不过他们,得避一避,我出去后,你把窗户关好。回头他们上来,你就说没见到我来,等他们走了,你拍拍巴掌我就回来,到时候,还会重重有赏。”说完,推开后窗户跳了出去。妓女得了他的赏钱,心中对这两个来搅乱生意的“小舅子”很是愤恨: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他要上来,老娘就…哼!
两个特务等了半天不见申俊生出来,叫老鸨上去催一催,老鸨很不情愿地磨磨蹭蹭地上了楼,两个特务略一商量,干脆直接闯了进去,要将这个寻欢作乐的家伙在被窝里擒获。
冲进房间,不见申俊生踪影,问那妓女,一问三不知,特务大怒,甩手就是一个耳光,那妓女哭喊起来,嘴里小舅子长、小舅子短地叫骂起来,两个特务更加恼怒,妓院里乱作一团。
柳万祺在部下拼死掩护下脱身后,未出开封城,他逃到伪省政府的杨参议家里躲藏了起来。这个杨参议是在柳万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下发展的军统情报员,为柳万祺他们提供了不少情报,有不少把柄抓在柳万祺手里,此时见这个瘟神上门,心中叫苦,但又不敢得罪,只好把他藏匿在家中。好在柳万祺并不外出,在家里也不怎么露面,一时倒也无事。只是这个柳万祺不断要求提供情报,特别是关于35师团动向方面的情报,让杨参议很觉为难。柳万祺道:“我又不是让你把他们的作战命令、作战地图之类的弄来,间接的情报也行,比如征调军粮,征集车船、民夫之类的情况都向我提供。”
这天晚上,杨参议得到一个重要情报,35师团将在10月1日向郑州方向发动进攻。这种机密情报他怎么能知道?这个杨参议也算是伪省政府的高级官员了。鬼子要发动进攻,各点各线的守备部队都要向前线调集,守备的任务主要就落在了伪军的头上,为了拉拢汉奸高官,鬼子在即将发动进攻前夕,对少数伪政府高级官员透漏了进攻计划,一方面是表示信任,另一方面也是给他们打气,毕竟这些人还要依靠,而且由于前段的暗杀风潮,汉奸们各自惊恐不安。杨参议得到这个情报,当晚回家正在与柳万祺谈论,一个亲信进来报告,说是门前来了一人口称柳林镇来的申先生问老爷万祺金安,未等杨参议开口,柳万祺说:“快请!”杨参议也急忙跟着说:“快快请过来!”
申俊生和柳万祺见了面,两人商议明日一早就离开杨家,潜回后方。杨参议员听说,松了一口气:总算要把这个瘟神给送走了。他哪里知道,柳万祺这一走反而让他大祸临头了。
天蒙蒙亮,杨参议家后门,申俊生探出头左右张望一番,溜出来向左侧疾步而去。一个黑影从拐角处转出来跟了上去。此人正是昨日跟踪申俊生的两个“小舅子”之一。昨天,两个家伙跟丢了目标,又被那妓女抢白一番,气得把那妓女暴打一顿,又向妓院老板讹了一笔钱才返回驻地,回到驻地,偶然听监视杨参议家的特务说起,今晚杨参议家来了一个陌生人,两个小子来了兴趣,仔细追问来人的个头、相貌、衣着,虽然申俊生已经换了衣服,但是身材、个头不好变化,而且到达杨参议家的时间也对得上。这里要交待一下,鬼子虽然很多地方要倚仗汉奸们,但是另一方面对他们也不放心,伪高官的住所都有特务例行监视,柳万祺了解这个情况,他是在夜间越墙进入杨家的,当时未被发现。两个“小舅子”听说这个情况后一商量,决定主动替同伴执行夜间监视的苦差事,毕竟,杨参议是伪政府的高级官员,在情况没有落实之前,两个家伙虽然立功心切,但是也不敢造次。两个家伙一个前门一个后门,守了一夜,天都快亮了,还一无所获,正在这时,后门开了,一个人探出头来,守在后面的特务心中一阵狂喜:此人正是昨天跟踪的那人,从他在妓院脱逃的行为已经可以确定他是敌方的谍报人员。这个家伙急忙快步跟上申俊生,正在他犹豫是掏枪抓捕还是吹哨子叫同伙帮忙的时候,忽然觉得脖子一凉,此后就再也不用操心了。柳万祺从后面摸上来干掉这家伙后,把死尸拖进小胡同,缴获的手枪、弹夹和证件都交给了申俊生,两人急速向北门奔去。
城门刚开,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城门口,走在前面的申俊生掏出证件向门岗晃了晃,门岗一摆手,两人出了城门。刚走出两百多米,忽然身后大乱,哨音四起,七八个特务从城门口追了出来,原来那个被杀死的“小舅子”的尸体被发现了,敌人根据另外一个“小舅子”的报告向所有城门都增派了搜索队。
柳万祺、申俊生撒腿就跑,枪声响了,追击者和城门楼上同时开火,跑在后面的柳万祺一个踉跄倒在地上,申俊生急忙回头背上柳万祺向西绕到了一片树林后。特务们在后面紧追不舍,申俊生虽然强健,背了一个人仍然健步如飞,很快跑出了城楼上火力的射程,但是后面追击的特务却无法摆脱,渐渐的距离近了,前面又是一片小树林,申俊生决定就在这里抵挡一阵再说,不然这样下去,很快就会进入敌人的手枪有效射程,那样挨打不能还手就太被动了。临近树林边,忽然发现林中有人,心中吃了一惊,急忙卧倒。耳听得有人轻声叫道:“申先生,申先生,是我们,你往前爬,千万不要站起来。”
申俊生由惊变喜:原来是文石他们!
追击者看见猎物倒地,精神大振,呼叫着奔了上来,接近树林了,眼看就要活捉这两个间谍,领队的特务认识那个受伤的就是柳万祺,这一场功劳可是不小!
忽然“哒哒哒”树林中射出的密集的冲锋枪子弹立刻终止了所有追击者的白日梦。这些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一个个都变成了糊涂鬼。
文石他们立即向西北方向撤退。
不多久,带着两只军犬乘车赶来的鬼子援兵又追上了他们,只不过鬼子无论如何没想到这些车辆后来会变成徐亮38团的战利品。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窜犯郑州
但凡文明必定与著名的河流有关,日本没有著名的河流,所以其文化不是来自中国就是模仿西方,产生不了有深度的文化。而且这种要么是不适于航行的小河,要么是必须使用大船远航的大海的环境还造成了他们偏狭、爱走极端的特性。
1941年10月1日凌晨4点,郑州北郊黄河南岸,邙山灰蒙蒙的身躯隐没在夜色之中。忽然炮群齐射的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几乎是在炮击开始的同时,早已偷渡过河潜伏在河滩上野草和芦苇丛中的日军小分队,向国军一线的碉堡工事发起了进攻。燃烧瓶和炸药包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南岸河滩,鬼子的第二梯队乘坐汽艇、木船、折叠船向南岸进击。
邙山头上,炮弹不断炸响,却听不见山头上守军还击的枪炮声。鬼子一线小分队摧毁了滩头阵地后,立即向纵深发展,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邙山头。进展顺利得让鬼子也出乎意料,山上的守军早已不知去向,未被炸毁的山炮、迫击炮、重机枪和大批的弹药成了日军的战利品。后续渡河的日军也陆续到达南岸,炮击停止了,后续的敌人在占领山头的鬼子的火力掩护下继续向南发展进攻。
一战区接到八路军发来的关于鬼子即将进攻的情报后立即转发给了汤恩伯。汤恩伯接到电报,轻蔑地说道:“这种东西也好意思转发?看来这个卫立煌亲共不是谣传呀。”随手把电报丢在了一边。
大敌当前,118团上下却麻痹的很。一来张团长认为对岸鬼子兵力不足,不可能发动大的进攻,敌人占领对岸都三、四年了,从来没有南渡的行动;再者认为鬼子进攻都选择白天发动,夜里不会进攻;还有就算鬼子夜间发动小规模袭击,前面还有滩头前沿阵地挡着呢,邙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