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脚诤推然髋冢傅汲渥恪!痹谟龅角坑辛Φ淖杌骱螅糇裟疽蚨珊映跗诔龊跻饬系乃忱苟⑷鹊哪源ソダ渚擦讼吕矗馐兜揭允掷锏谋ο蚰锨敖饷丛妒怯行├钪腔琛Q鸸デV频哪康挠Ω盟狄丫锏搅恕U彼急赶铝詈笸说氖焙颍潞频牡谝慌诘粜プ怕淞讼吕矗Р患胺溃⒖蹋幸恍┕碜颖徽ǖ梅闪似鹄础?br />
佐佐木此时反应倒快:“不好,支那主力要反攻,这是准备吃掉我!”他没有下隐蔽的命令,而是下了一道让士兵不怎么理解但却是唯一正确选择的命令:“全体向西北方向山脚下全速撤退!不要理会敌人的炮击,快,快,以分散队形撤退!”
佐佐木清楚,此种情形下,如果一味趴在地上挨炮击,过不了半小时部队就会伤亡大半,炮火一停,占兵力、火力绝对优势的支那军队就会冲上来,搞不好他们侧翼迂回的部队都已经进入出击阵地了,再不当机立断撤退,全军覆没就会是唯一的结局。其实也没有他想的这么严重,周勇的迂回部队刚出发,尚未到达出击位置,只是遭到突如其来的炮火齐射,让他感到了对手的非同寻常。
炮击刚开始,鬼子们都冒着炮火从设在平汉铁路路基两侧的阵地中跳出来,散开来,向西北方向拼命奔逃。陈浩从望远镜里看到这情形,心中骂道:“他妈的,好狡猾!”一边命令炮兵向敌人侧后实施追击阻拦射击,一边命令前沿的步兵:“一营部队追击,消灭这伙鬼子!”周勇没带走的一营两个连冲过大堤,呼呼啦啦追了上去,由于是直接向敌人追下去的,这两个连反而跑在了周勇带的三个连的前面。当他们冲击到刚才鬼子撤出的阵地附近时,陈浩命令山炮停止射击,自己亲自率领卫士班和机枪连的两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向前跟进。命令其余部队在广花大堤就地防御。田队长他们已经红了眼,也想参加追杀,给死难的弟兄报仇,被陈浩制止了。
116团一营的弟兄像赶羊群一样追着佐佐木部队猛打,喊杀声、射击声响成一片。鬼子兵单兵素质不错,奔跑速度不慢,而且沿途也见不到通常被追击者丢弃各种物品甚至武器弹药的现象。奔跑中的日军不断有人中弹倒下,虽然他们也不时回头射击,但是追击战的进行方式决定了被追击者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追击者。
跑了一阵,佐佐木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在行进中安排了一个小队的鬼子,带着一挺轻机枪负责阻击追兵,掩护撤退。追兵一时被挡住了,此时佐佐木带到广花大堤附近的部队已经损失过半了。
护堤大队的弟兄见到刚才还气势汹汹的鬼子和116团主力刚一接触就狼狈不堪地拼命奔逃,心中那个痛快就别提了,又听说刚才下命令的那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116团的陈团长,不由得心中赞叹:真是名不虚传。田队长暗想:“要是国军都是陈团长这样的,那就好了,老百姓日子再苦,供养军队怕是也不会有二话。只可惜,还有张团长那样的,恐怕是张团长们一点也不比陈团长们少,而且张团长们的繁殖力远远要比陈团长们高得多。这些该死的病菌如果不经常杀一杀,后果真是难以预料呀。”
正文 第六十五章 两面苦撑
陈浩与周勇几乎同时到达部队被阻击地点,一营的薛副营长正准备组织第二次冲锋。第一次冲锋失败加上刚开始遇到阻击时的损失,他带的部队在这里已经伤亡了二十多人,对面的参加阻击的鬼子也大约剩下二十多人。陈浩命令迫击炮立即射击,先打掉敌人的机枪再说。命令薛副营长一次带两个连投入冲击,重机枪、迫击炮掩护,轻机枪全部随队伍参与冲锋。
面对这种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鬼子的阻击部队没能够经得起这次冲击,全部被消灭。但是经此阻击,佐佐木带的人却跑远了。陈浩命令不准停顿,继续向邙山方向攻击前进。
这时,天已经大亮了,东南方向的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巨大轰鸣声,紧接着,阵阵爆炸声传了过来。陈浩曾经担心的事情出现了,鬼子在他的防区正面发起进攻了!
怎么办?立刻带部队回防,可是又要留部队防备北面的这伙残敌。陈浩略一犹豫,传令让二营后续步行到达广花大堤的部队和炮兵连一起乘车迅速赶回原防区参加防御,自己亲自率领一营继续追击佐佐木的部队。陈浩此时是想把佐佐木的过河部队尽数消灭,解除北面威胁,至少趁敌人慌乱一举夺回邙山阵地,此时他对118团还有幻想,鬼子败退,如果118团能从西面的山上夹攻敌人,收复阵地应该是很有希望的。至于东线,相信董大海带的部队依托工事是能够抵抗很长时间的,南边的友邻部队还会坐视不理?汤司令也会派部队增援。这是陈浩此时做出的又一个错误判断。
接近邙山了,忽然山上射来的炮弹接二连三地在队伍中间炸响,坚固的钢筋水泥碉堡里,轻重机枪射出了密集的弹雨。陈浩的部队呼啦啦倒下一片,形势忽然间变成了116团挨打难还手的局面。陈浩也急忙命令撤退,刚才追击中“赚”的,在此一把又“赔”了回去。陈浩心中怒骂这118团的张团长简直是他妈的鬼子的后勤兼运输队长。
佐佐木的兵力只剩下大约两个中队,无力派兵追击陈浩,只能进行火力追击。佐佐木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在此后一个月里都会守在这里,而且战役最后阶段鲤登行一带领残部也全是仗着他守住的这个要点才得以脱逃。
陈浩退回广花大堤,命令周勇带两个连在此布防,自己带其余人马急急忙忙往自己的团指挥部赶。经过在北线的战斗,他确认东线应该是敌人主攻方向。路上,一个让他心痛不已的消息传来:二营大部和炮兵连在转移途中遭遇敌人空袭,人员损失近半,卡车和山炮全部被炸毁!这应该是第二批空袭的鬼子飞机干的,也就是被鲤登行一冤枉误炸船队的那批敌机。陈浩怀着愤怒的心情,带部队跑步向东南方向前进。
董大海率领的部队主要是116团三营、团直属队和机枪连一部,人数也有1千多人。116团的防区自陇海铁路向北跨越郑汴公路,尤其铁路与之间的地带地势平坦,而且这一段的新黄河是最为狭窄的区段,从这里到郑州是从东面过河后最近的一条直线,道路状况也最好。东岸到开封也是最近和道路条件最好的路线。显然如果敌人从东面渡河进攻,这里也是最有可能被选为突破点的地段。程潜以及卫立煌时期对这个地段的防御很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许多国防工事。还把战斗力很强,大有名气的116团放在这个区域守卫,而且把这个116团扩充得超出了正常两个团的兵力,都有意栽培这个年轻有为的陈浩。郑州周边的防御阵地,就这里和邙山投入最多,只是再坚固的阵地也需要有坚强的、有战斗意志的军队来守卫,邙山的阵地由张团长的118团守卫,结果坚固阵地的价值为负数——因为不但没有起到防御作用,反而为敌人所用,被我方收复邙山带来了很多困难。
陈浩手下又有一批铁路工务和兵工厂出身的军官,对修造方面各有高招,因此,116团的防御阵地在沿新黄河一线是最完备、最坚固、纵深最大的阵地。82迫击炮直接命中都难以摧毁他们的碉堡。
陈浩奉警备司令部命令率队增援广花大堤后,副团长董大海带领其余的部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不久,设在河里的观察哨报告发现有大批渡船向西岸驶来,董大海刚要命令全体做好战斗准备,4020空中响起了飞机群的巨大轰鸣声,紧接着航空炸弹连续爆炸的巨大声浪淹没了这里的其他一切声响。116团的阵地虽然坚固,但是毕竟抗击不住航空炸弹,何况是数十架飞机集中轰炸、扫射一个团的防御阵地。一线的多数工事遭到了破坏,这董大海也不是笨蛋,遇到这种情况也没有慌乱,毕竟当年淞沪会战时更大的场面也见识过。
在河边阻敌于半渡是不可能了,不等敌人陆军靠近,放在河边的守军就会被敌人的空军打光。董大海在空袭一开始就命令一线的部队沿着交通壕向后撤,他打算待敌人刚上岸时集中火力对其实施第一次打击,这也是渡河一方易受攻击的时候。
陈浩、董大海平时研究阻击敌人渡河的作战方案时,也打过焚毁或炸毁敌人船只的主意,他们也知道自己方的空军靠不住,向上边反复要求加强炮兵,一直没有回复,后来上边配下来的山炮却被警备司令部秉承汤恩伯的意思配属给了邙山的118团,最终装备了佐佐木的部队。后来,文石提出既然无法在敌人半渡时将其歼灭,那就采取小分队水上袭扰的办法,截断敌人后续的补给,或找机会截击、烧毁敌人回空的船只,这时船上的敌人兵力很薄弱。要飞机、要大炮这其实代表了国民党军的战术思想,而文石的建议其实是借鉴了八路军方面的战术思想。于是,组建了以魏黑子为分队长的水上分队。这支分队属于直属队的编制,大约有一个排的兵力,人员精干,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用拥有几条带机动力的小船,其实就是116团把不知从哪里搞到的发动机安装到小木船的尾部,就成了简易的机动船。
关键时刻速度可以救命。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放火者
水上分队成立后,也进行过水上偷袭、焚毁敌船的训练,但多数时候是执行过河侦察、袭扰的任务,鬼子35师团开始在对岸造船后,116团派出的袭扰部队,每次都有水上分队参与。前些日子,直属队文队长亲自带着一批直属队员护送申俊生过河,也是水上分队送过去的。今天,116团最先发现鬼子渡河进攻的还是水上分队的人。
董大海命令一线部队后撤的同时,命令魏黑子率领水上分队到上游隐蔽待机,等到敌人船队靠岸后向东返回接运第二梯队时,迅速出击,在途中尽可能多地毁掉敌人的船只。董大海也深知此项任务重要而且艰巨,在给魏黑子下达命令的时候专门郑重地说了一句:“你们这次一定要在攻击时就使用船上的发动机。”
因为以往水上分队过河袭扰,一般是在夜间人力划船,悄悄接近目标,发动袭击后,再使用船上动力迅速脱离战场。那发动机的噪音实在太大,如果去的时候就开动,那就不是偷袭而是强攻了。这次,董大海这么说,摆明了就是要求魏黑子他们玩命的意思。
空袭在继续,董大海从望远镜里看着自己前沿阵地的碉堡一个又一个随着爆炸声变成了碎片在空中飞舞。岸边面对水面的碉堡几乎在第一波空袭中全部被摧毁了。电话铃响起来,参谋军官向警备司令部报告遭到空袭并且有敌军的船队正在航渡之中的情况,那声音简直是声嘶力竭的喊叫,因为航空炸弹不断爆炸的声浪实在太大了,这一切音响造成的效果就是大大加重了刘司令他们的恐慌。
飞机开始向阵地纵深攻击,团指挥所附近也因飞机扫射而腾起了烟雾。
董大海明白,敌人接近岸边了。命令部队进入射击位置准备战斗。鬼子的狂喊乱叫声从前方传来,迎接他们上岸的是一阵弹雨。一线有些被炸毁的工事中也零零星星有手榴弹在爆炸,大约是空袭中受伤不及撤退的士兵与登岸后想利用工事废墟的鬼子拼了命。
上岸的鬼子越来越多,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等步兵武器全都猛烈开火,登陆场在扩大。日军以小队为单位各自为战,疯狂地对守军阵地逐点攻击,刚才遭到空袭的地段很快被占领。董大海命令部队梯次抗击,渐打渐退,116团防御兵力的配置原本就是前轻后重,一线如果能够抗的住,后边就向前边增援,把敌人消灭于水上,前面如果抗不住,就边打边撤,以阻击、迟滞敌人的攻击,消耗敌人的力量,等待援军到来,而且当敌人离开岸边一定距离后,友邻部队可以有机会从侧面攻击敌人后路,重新占领河岸,截断敌人的后路。
不久,敌人已经占领了500米纵深的阵地,第一批渡河的鬼子全部上岸,开始着手恢复建制等整顿自身秩序的工作。天空中又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第二波空袭马上就要开始了。
忽然,敌人后面的河岸边窜出了火苗,董大海举望远镜的手有点颤抖,仔细看,火势迅速扩大,对,是敌人的船队,这已经很容易判断了,因为那里已经很快变成了一堵巨大的火墙。董大海心中一阵激动,有点喜出望外:“这魏黑子真是好样的!比我期望的结果好多了,这家伙真有两下子,我让他半路截击鬼子的空船,他竟敢在岸边鬼子大部队的眼皮底下就干起来了,了不起,真是条汉子。”一时又想起当初进攻兰封车站时,这魏黑子是全团第一个英勇负伤的。
此时的董大海连对与他一向不和的文石也大起好感:“当年白沙阻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