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时,这魏黑子是全团第一个英勇负伤的。
此时的董大海连对与他一向不和的文石也大起好感:“当年白沙阻击战文队长带一个排的弟兄夜入敌后消灭了敌人的炮兵,最后还有6人骑着缴获的东洋马返了回来,这次,魏黑子的一个排又立了大功,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呀。啊呀,黑子的这一个排的弟兄怕是难有生还的了。”
鬼子在第二次空袭后的进攻,又把阵地向前推进了500米。陈浩带着一部分增援北面的部队返回了东线。116团依然采取依托纵深阵地工事且战且退的战法迟滞鬼子的进攻。
魏黑子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团部,董大海大喜:“好小子,活着回来了?干得好!”
“长官,你是说烧鬼子船队的事情吧?那不是我们干的。”
董大海一愣:“不是你们干的?那是谁干的?”
“我带着咱们全部的三条机动小船在上游的隐蔽地待机,鬼子的橡皮船部队先靠的岸,然后木船也陆续到达。等鬼子们都上岸后,我们向河东驶出一段,然后向南划,这时发现鬼子的船队最后面还有几十条橡皮船,我们当时都吃了一惊,以为鬼子对我们早有防备,不料这些‘鬼子’并没有发现我们,而是尾随船队划向西岸,快到岸边时,他们并不靠岸,而是下来一批人涉水接近了那些木船,还有两条船迎着我们的方向划来,我们急忙后退,那两条橡皮船折向西边,临近岸边开始用大坛子向水里倒东西,后来我们弄清楚了,倒的是汽油。”
“什么?怎么回事?”
“我用望远镜仔细一看,那个穿着日军军装指挥倒汽油的竟是…张林。”
“你是说这些‘日军’是徐长官的部队?”只要提到徐亮,董大海口气始终都是很尊敬的,“这怎么可能;你有没有看错?”
“长官,千真万确,前天夜里,我在对岸等文队长,就遇见张林带了一小队人在河边活动,我们还见面打了招呼。今天,我也怕自己看错,就让船向东南靠近一些,只见那些橡皮船上的下来的人全都涉水回到了船上,全部的橡皮船都向东划去,划出一段距离后,船上的迫击炮、掷弹筒对着木船这边一阵轰击,大火就烧了起来,这些橡皮船向河心划去,我们悄悄跟了上去,他们又向南顺流而下,我们跟了一段,到下游过了陇海铁路的位置以后才把船靠到西岸,返回来报告。这些穿鬼子军装、划鬼子橡皮船、用清一色日军装备的部队的确是徐副团长的人马。”
董大海叹了口气:“唉,我们116团在东、北两面苦战半日,伤亡惨重,友邻迟迟不动,援军不见踪影,唯一的一次帮助确是来自八路军的部队,徐长官也真是和我们116团有缘呀。哎,他们到铁路南面干什么去?陈团长,咱们要不要向上边报告这事儿?”
“干什么?还不清楚得很?徐老兄是不会专门跑到这里就为了帮我们的忙,他是要从水路过陇海铁路,顺道帮我们把鬼子的船队解决了。”
“他们过陇海铁路干什么?难道是?”
“对,就是去打我们的那些游杂部队。这些游杂,实在是丢我们国军的人,别指望他们能和日军作战,有些家伙从汤司令和日本人那里两面拿钱,平时还抢劫百姓,形同土匪,让徐老兄帮忙清理一下门户也好,要不是不方便,我早就想让平常过河执行任务的部队教训教训这帮家伙了。别向上边报告了,往南去,东边没有多少鬼子,西岸可是驻有不少国军呢,汤司令听说共军南下,派部队截击是一点不会犹豫的,搞不好,咱们还会被加上通共的罪名。算了,随他去。黑子,敌人的船全部被烧了吗?”
“木船全完了,橡皮船先靠的岸,鬼子把它们拖上了岸,大约还有三十多条。”
“一次能运送多少兵力?”
“除了舟桥兵,大约每船还能运送10人。”
“你马上回到水上,如果敌人这些橡皮船返回接运运兵,在水上尽可能多地破坏这些船。现在敌人只剩下这些船了,估计防备会很严。千万不可轻敌。”
“是,长官。”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水路南下
日军在空军支援下经过近四昼夜苦战,北、东两线付出了近两千人伤亡的代价。终于占领了中原的交通中心郑州,但是从鲤登行一到原田雄吉乃至冈村宁次都高兴不起来。
渡船大部被焚毁,鲤登行一面前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在中国军队援军未到达前,利用尚存的“折叠船”在空军的掩护下撤退,这就等于宣布这次战役刚刚发动就失败了,而且这些船要把过河的部队全部撤完最快也要好几天的时间,担任后卫的部队不可避免要遭到损失。如果撤退期间,中国的援军压了上来,最终能撤走多少部队,实在难以预料。别说鲤登行一不可能做这种选择,就是他要撤退,原田雄吉乃至冈村宁次也不会答应。那么剩下的只有第二种选择,那就是按原计划继续进攻。
一个上午,在空军的掩护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了约2公里,正面的守军顽强抵抗着,进展十分困难。奇怪的是侧翼的中国军队没有行动。
鲤登行一的登陆部队已经伤亡了4、5百人。中午,他派出仅存的一个“折叠船”中队返回东岸接运增援部队。这是过河部队仅存的渡船,鲤登行一此时很谨慎了,他自己知道空军误炸的说法怕是靠不住,水面上可能不太平。每船除了两名舟桥兵外,还派了一名轻机枪手,为此不惜减弱岸上部队的火力。
116团方面,到中午的时候,人员已经不到满员时的一半了。攻守双方都显出了疲态。
鬼子的第一批援兵到达西岸的时候,天已经要黑了。一共新到了300多人,舟桥部队报告在返回东岸的途中遭到支那军队三条机动船的袭击,有六条“折叠船”损坏,支那的机动船也有两条被炸毁。
入夜,鲤登行一命令就地巩固阵地。命令“折叠船”中队不顾疲劳,连夜接运第二批援兵。
每次运送300人和计划中每次运送3000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那么35师团就不能想办法增加一些水上输送能力吗?
要知道,这被焚毁的船只可是35师团倾尽全力在东岸造了一个多月的成果,东岸邻近地区的大一点的树木都快被砍光了。就算还能找到树木,一时间哪里造得出船来?
那么,为什么不从其他地方紧急调运一些“折叠船”之类的渡河器材呢?
首先因为敌人华北方面军掌握的渡河器材本来就不多,发动进攻前,东拼西凑也就调来了两个“折叠船”中队,其中一个还被徐亮中途打了劫。向塘沽、青岛等地的海军筹借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因为此时海军正在倾全力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即便能够筹集到渡河器材,短期间也无法运到中原前线。自10月1日凌晨起,连通开封的铁路连连遭到袭击,陇海铁路和汴新铁路多数时候处于无法通车的状况。
平原地区,又没有重要的桥梁、隧道,铁路即使遭到袭击也较容易修复,怎么会多数时候不通车呢?原来,这次袭击铁路的以八路军38团为骨干的部队采取的手段与以往大不相同。利用主要由伪军防守铁路的时机在多处发动袭击,选择最薄弱的地方打了就跑,破坏的方式就是焚烧,用王平的外带火绒布“摔炮”炸药的土造燃烧瓶,往铁路中间一甩,大火就烧了起来,当时铁路的轨枕全部是木枕,这样木枕也跟着燃烧起来,虽然破坏程度不严重,但足以造成无法通车,等敌人增援部队和抢修人员赶到现场,没等这里修完,其他地方又有好几处起火,敌人疲于奔命,铁路却难以通车。
铁路不通,那公路呢?35师团主力集中于前线,留在后方的部队防守城市和铁路都很费力,哪有多余兵力保证公路的畅通?此时敌人如果通过公路向开封输送物资,恐怕形同向抗日根据地输送一般。
原田雄吉听了鸠山武夫关于铁路被袭击情况的汇报,联想起前线船只被焚毁的情况以及在中牟县境内距离新黄河不远的地方发现一辆被丢弃的军用卡车的情况,这卡车正是9月30日皇军“丢失”的那一辆,已经被破坏。原田雄吉气得咬牙:“鸠山君,你说的对,这个徐亮确实狡猾的很,可恶的很,而且确实与那个陈浩是一伙的。”
“将军,您是说?”
“是的,烧铁路是徐亮的人干的,烧船队恐怕也是他干的。既然这样,那就来较量较量吧,命令东岸的部队加强戒备,发现徐亮的部队坚决包围,彻底消灭!”
只可惜,徐亮并没有按照原田雄吉的预计返回东岸。10月1日半夜,徐亮带领38团的南下部队在太康县境内西部邻近扶沟县的地方上岸,进入了水东根据地,开始了反顽斗争。
这水东根据地是中共在豫东杞县、睢县、太康一带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因为位于紧邻黄泛区的东岸地区,习惯上称为水东根据地。原属新四军方面,后来划归了八路军冀鲁豫军区。
这个根据地的创建、坚持和发展实在是一个奇迹。根据地是在豫东的千里大平原上,与郑汴洛沿线不同,这里的地势平坦坦,一望无际,连一点起伏都没有,而且也没有什么可资藏身的大的湖泊之类。这个根据地没有我军的主力部队,全是当地党组织就地拉起来的武装,缺乏武器、缺乏军事干部、缺乏战斗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与敌人战斗、夺取武器建立根据地,其艰难可想而知。而且这个地区还不具备其他一些地方开展游击战的条件。
开展地雷战?千里平原,火药、钢铁甚至石头的来源问题都无法解决。
开展地道战?地下水位高,很多地方挖不了几米深,地下水就冒了出来,不具备冀中平原的那种地道网的条件。根据地离鬼子的屯兵中心和交通线也较近,杞县的县城距离开封只有50公里,距离兰封只有30公里;睢县距离商丘50公里,距离民权只有二十多公里。当初,徐亮为保四团招募新兵时,有不少弟兄来自这个地区。现在,这些人无论在38团还是116团都是骨干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根据地并且坚持下来,其背后是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几年里,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人就牺牲了四任。
正文 第六十八章 郑州失守
最近一个时期,汤恩伯收编的游杂部队对根据地构成了很大威胁。这些有奶便是娘的家伙有些虽然没有公开投降鬼子,但是也暗中与鬼子勾勾搭搭,有些从汤司令和日本人两面拿钱,在进攻共产党的根据地方面,汤恩伯与日本人找到了共同点。这些游杂虽然战斗力不太强,但是人数多,熟悉当地情况,装备也大大好于我根据地当地的部队,他们进入根据地后到处屠杀根据地的地方干部和军属,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38团主力的到来,立刻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些装备精良,久经战阵的八路军主力团队的精华骨干们立刻让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的游杂部队尝到了苦头。
汤恩伯犹豫不决的性格这几天表现的淋漓尽致。郑州是守是弃?本来决定要放弃,可是见116团居然能够在两面顶住日军的攻势,他又有点想增援,把主力13军向北移动至登封附近,可是1日白天沿河各部报告发现的日军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又让汤恩伯满腹狐疑。从平汉铁路前出到新黄河南段的第85军要求向北出击,汤恩伯举棋不定,让他们暂时不要动。
日军仍在西岸日日猛攻,鲤登行一每昼夜大约可以得到六、七百人的援兵,还可以从空军得到空投补给。而孤立无援的116团不仅损失得不到补充,连弹药的补给也成了问题。郑州东郊的战斗双方的力量对比越拉越大。到3日黄昏,116团已经退到城东凤凰台、飞机场一线,全团已经不足八百人,其中据守在城东坚持战斗的部队只有五、六百人,而鲤登行一方面却从最初的登陆的3000人增加到了3600人左右,116团实在支持不住了,陈浩命令破坏东郊的军用机场。郑州随时可能失守。
机场留守处的人员在参与破坏机场的时候很是心痛,说:“本来10月1日上午就接到破坏的命令,我们做了准备,但是没有行动,因为总觉得还没有到最后关头,你们116团是好样的,一个团顶了鬼子三天。三天了,可恨竟然一个援兵也没有见到,唉,国家修建这飞机场容易吗?为了不让落到鬼子手里,我们只好亲手来把它炸毁了。唉。”
“什么?10月1日你们就接到炸毁机场的命令了?”
“是呀,做好准备后,我们的人大部分都撤走了,留下我们来实施破坏。我们这几天见你们拼死抵抗,还以为上面改变命令,不放弃郑州了,就暂时没炸。”
“你们1日就接到要放弃郑州的命令了?”
“是呀,不是你们警备司令部传达的汤司令的撤退令吗?”
这个情况马上被116团的这个连长报告给了陈浩。
董大海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