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呵呵,原来土匪把他当妖人了,要用污浊之物来破他的法术呢。

我命令全体撤退到那个小山包处,在这里忍受烟熏和臭气可不是滋味,而且,那机枪子弹这样浪费可是让我心痛的。山包和斜坡底部之间的能见度还是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

正文 第五十一章 泼皮山(10)

  回到巨石山包附近的时候,李哲带着几个人出现在我面前:“报告政委,中华军第一师,第二团奉命增援,现在报到。”

“来得好快!全团都到了吗?”

李哲脸上现出有些尴尬的样子。原来他的部队在行军中将队伍拖得很长,第一批上来的也就十几个人。现在队伍正在稀稀拉拉地三三五五地上来。

刚成立不久的部队,新兵又多,能很快集合,这么快到达已经不易,我知道这个李哲对自己要求挺高,所以没说什么,只是布置:“把你们团在这个山包前的空地上集合整理,注意,第一不要太靠近那边的烟雾,第二整理集合队伍前,先要布置好对南面的警戒。

“是!”

二团的人陆陆续续到达,到山包前的草地上集合,由于建制大部分乱了,集合起来场面显得有些混乱。正在这时,烟雾中一声不响地冒出来一些土匪,急速地向他们冲过来。当土匪忽然看见对面有这么多人的时候,最前面的土匪愣了一下,就这一刹那,负责外围警戒的李哲部下的枪响了。几个土匪倒下,另外一些扭头往回跑。

风向忽然转为偏东,而且风势大了一些,烟雾消散了一些。这些刚刚到达的二团的人马急于立功,担任警戒任务的那个连长指挥他的部下就追了上去。那些正在集合排队的人见状,不等命令,也呼呼拉拉一窝蜂般乱糟糟追了上去。

岂有此理!我赶紧叫李哲:“快叫你的部队撤回来!出了问题,老子毙了你!”一不小心。“老子”二字又脱口而出了。

李哲急忙找号兵吹号。

风吹散了烟雾。能见度又好了起来,基本恢复正常,地上,土匪丢下的柴草把之类的东西已经燃烧尽了,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死伤的土匪,李哲的部队停止了乱糟糟的追击。山壁上,几十个土匪正顺着十几条绳梯往上爬,而那个斜坡却空无一人。大概土匪们以为用污秽物破了我们的法术,而后利用烟雾掩护偷偷下山,我们的火器优势难以发挥,他们可以利用人数的优势把我们消灭掉,因为我们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也就是三十来人。而斜坡底部距离发烟燃烧物太远,而且我们会比较注意,从斜坡下来容易被发现,这才使用藤梯下来,想打我们一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真够狡猾。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我们的援兵到了,这大概也是他们冲出烟雾后愣了一下的缘故。大约此时山上的土匪剩下的人也不多了,此举也是孤注一掷了。这些人下山后,往下投掷柴草的人就没有了,加上风向突变,这些人变成了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排成十几串向上攀登。

还等什么?我举起步枪,说声“打”扣动了扳机。李哲边向前跑边喊:“打呀,快打呀,别让这些家伙跑回去。”

正在乱糟糟收拢的部队,又转过头,各种枪支乒乒乓乓一阵乱射。唉,我暗自叹口气,二团现在是这个样子,张林的一团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又庆幸刚开始十分英明地决定组织精干小分队攻山。如果是大队人马攻山,不见得有现在的战果好,而消耗不仅要大得多,伤亡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的。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泼皮山(11)

  那些登山的土匪在劫难逃,在这么多人像打野鸭一样的射击中,纷纷坠落下来,惨叫声此起彼伏。

西边山上忽然想起了冲锋枪点射的声音。此时山下的射击声已经稀疏了。用望远镜向山上望去,斜坡顶部似乎已经没有土匪了。

东边山上也响起了冲锋枪射击声和土匪惊慌绝望的叫喊声。我命令李哲赶紧把他的部下收拢。还是让李二猛带着小分队主力抵近斜坡底部。

二团的集合号响了,此时竟然还有后续的部队在陆陆续续上山。不过,山上这些人集合的速度比刚才快了许多,大概各个班排的头儿差不多到齐了的缘故。

崔明贵的迫击炮有推进到了刚才撤出的位置,迅速从李哲部队抽出些人试探性地靠近山壁,敌人没有反应。东西两个方向的冲锋枪射击声渐渐向中间接近,基本上是点射,很少连发,看来辛兴的侦察兵训练有素,战斗力确实极强。崔明贵怕误伤自己人,也不敢开炮。我到了斜坡的底部,正准备呼叫辛兴,步话机呼叫声响了起来:“南山呼叫1号。”

“我是一号。”

“报告一号,我们已经控制了后山,占领了了后山通向前山的吊桥,辛营长带人迂回到西面控制了西面下山的小路,另有7人从东面向西出击,辛营长命令打响后向您报告。”说话间,步话机里传来冲锋枪点射声和隐隐的惨叫声。不等我问话,宋福善又说:“有一伙土匪想向后山逃跑,已经被我们消灭了,敌人已经乱了,这些应该是被辛营长赶散的敌人。”

“好,知道了。”

这伙土匪完了。我刚要下令上山,二猛建议:“首长,先让我带两个人在前面当尖兵,等我们到达山顶,大队再跟上。”

“好,注意小心谨慎。土匪现在是困兽犹斗。”

“是!”

二猛带着两个老兵向山上们扑过去。这小子,身手真是可以,看那速度。

我对李哲道:“你准备好一个连后续上山,再让一个连准备接续,其他的部队原地待命,注意安排好警戒。”

“是。政委。”

当二猛快要接近山顶时,那里突然出现了几个土匪,二猛他们三支枪一齐开火,那些家伙倒下三个,其他人扭头往回跑。三人端枪追了上去。看来这些土匪慌不择路,其他的路都被辛兴封死,又想从前面的“楼梯”下山逃命了。

我冲又回到我身边的李哲一挥手:“上吧!”又叮嘱了一句:“注意不要和辛兴的部队发生误会!”

李哲亲自带着一个连沿着坡道向山上猛扑了过去。他对自己部队刚才的表现很不满意。现在说什么也想挽回一些二团的面子。我们部队兵力有限,现在实行的是二二编制,团下面只有两个营,营下面设两个连,所以每个连的兵力倒是接近正常编制。这一百来人冲上山去,我军不仅在火力上,而且在人数上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三面的下山道路全部被我军封锁,我知道,这泼皮山之战进入尾声了。唯一的悬念是,我军不会出现阵亡吧?

正文 第五十三章 泼皮山(12)

  我是跟随李哲团的第二连上到泼皮山的第二道关口的。战斗已经变成了在林中搜索的零星战斗。沿着林中的道路继续南行,到了第三道关口,这里早已经被辛兴占领,原来这是前山和后山之间的咽喉。前山、后山并未连在一起中间有一段好像是地峡的山道,山道中间有一道4、5米宽的裂缝,类似在许多地方的景区的所谓“一线天”景点。这“一线天”上面有一座吊桥,辛兴他们就是用5支冲锋枪控制了这座吊桥,切断了土匪前、后山的联系。如果不是李右全力增援第二道关口,而是让第二道能守多久算多久,然后破坏这吊桥,这第三道防线恐怕也要让我们费一番功夫。只是一来土匪兵力不足,不得不集中使用,二来绝没有料到我们敢于用少量兵力在后山偷袭——这在冷兵器时代绝对是找死!但是火力的优势彻底改变了兵力对比。

后山比前山地势要平坦一些,树木不太多,有不少的房屋建筑,匪首们的住处和议事厅都在此处。泼皮山的聚义分赃厅现在成了我的临时指挥部。战斗已经要结束了,二团大部投入了搜剿残余土匪的行动。

不久得到报告,李右和孙二娘都已确认被击毙。至此,泼皮山匪帮参宣告彻底烟消云散。泼皮山换了主人。和陈浩通报了情况,他也很兴奋。这泼皮山比建军村地域要大的多,而且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占领泼皮山不仅消除了我部西面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休养整训的较为安全的暂时安身之处。我方没有人阵亡,有六个人负伤,其中崔明贵那点伤也算数。这让我颇为满意。

不久,陈浩带领总部也转移到了山上。王平军械所和大批的物资也渐次搬运上山。

建军村盆地不能放弃,那里构成了泼皮山有效的防御纵深,而且唯一一辆坦克无法向后转移,将来只有让它从建军村北面的山口出去了。一团一部和炮兵营一部负责那里的守卫,那些炮兵都是使用缴获的那些大炮,此时也临时配属张林统一指挥。

此战之抓到了三十多个土匪俘虏,如何处理他们也是个问题,杀掉?似乎不妥,可是编入中华军又怕他们的土匪习气在军中造成坏影响,算了,不伤脑筋,交给严学文全权处理吧,杀掉,释放或教育后留下,他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之所以这样,因为有一个更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土匪掳上山的在“花寨”中被强迫充当营妓的三十多个年轻女人如何处理。这些人很多原来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即使是普通人家有些姿色的女子,被掳上山时多数家人已经全部遭到杀害,已经无家可归了,说起这些人的遭遇,去协助了解情况的指挥部的几位女官兵都流下了眼泪,连看上去有些骄傲冰冷的王曼丽也没能例外,倒是这些女士众口一词坚决要求把被俘的土匪全部处决,我和陈浩照例把皮球踢给了严学文。而且更麻烦的,这些不幸女子全部是裹的小脚,留在军中也颇为不便。看来,这个包袱似乎要背上一阵子了。只是,将来转移时怎么办?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电话班随指挥部一到,花小莉就忙着给我布置住处。她是“我夫人”派来跟随我,照顾我的,这让被小花视为无物般的赵飞雪很是无奈。她这个组长。真是不好当。

这些事情,我暂时没时间理会,整训部队是当务之急。可是,不久,我们的整训计划又被意外地打断了。

正文 第五十四章 难民

  雨完全停了。山间、溪流的水位迅速回落。

不久,北面平原上受到水灾的难民开始涌来。最初,数量不多。毕竟山里的土匪是凶残可怕的。但是求生的本能欲望还是迫使一部分人向这个方向逃了过来。

没有遇上土匪。

却有一支奇怪的队伍。不是土匪,也不是官兵。虽然队伍中有人穿的似乎是团练的号衣,但头上没有辫子。

关键是,这支队伍一点儿也不凶恶。先是为难民提供饭食,后来又帮助难民搭建遮风挡雨的窝棚。后来难民多了,这支队伍又为那些不及搭建窝棚的难民提供军用帐篷栖身。只是不准难民进山。

这是什么队伍?难道是南方的发匪?当年长毛北伐时曾经有部队路过这一带,但是穿着打扮不是在这个样子的。

“我们是中华军,是上天遣下界帮助大家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仁义之师。”一个从团练入伍的新兵在给难民搭帐篷的时候很自豪地说。

“可是你怎么穿的好像是团练的衣服?”一个胆大些的毛头小伙问。

那战士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刚参加的,可是我们的徐政委、陈军长还有严主任他们可都是天上星宿下凡人间呢。”在这些新兵中,严学文这位军委会候补委员的地位还真是高。

“是吗?这位军爷,那些天神们长的什么样?是不是身高几丈,铜头铁臂?”

“哪儿呀,你们看”那战士指着较远处一个老兵。“看见了吗?那是我们排长,就是和徐政委一起下凡的天兵。”

“他和咱们凡人也没啥两样呀,除了衣服怪点,头上没有辫子。”

那战士有些着恼:“你们知道个啥!肉眼凡胎,不识真神。皖西苗大人的几万人马来打我们,我们政委、军长只带百十人一顿饭功夫就把他们打得丢盔卸甲。”这战士似乎忘了自己当初就是这“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中的一员,只不过“幸运”点,没有逃掉而已。

“前些日子,苗大人的队伍是和你们打仗?不是说来了十万长毛的军队?”那小伙子看来听说的还不少。

“哼,我们堂堂的中华军,岂是那些边远地方来的长……太平军可比?那李右匪伙盘据泼皮山为害多年,以往那些官兵老爷奈何他们不得,可我们首长带了几十个人不到一个时辰就攻破山寨把他们消灭了。”

“李右被你们剿灭了?”

“那当然。”那战士见到人们惊讶的神色颇为得意。

“听说李右这伙人飞檐走壁,百步穿杨,穿山过涧,来去如风,而且个个武艺超群,泼皮山天险,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看来泼皮山这一伙的影响力实在……臭名昭著了,“你们几十个人伸出手掌一个时辰就把他们灭了?那法术也太高强了!”

“不是手掌,是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