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杀声震天从南岸传了过来,南岸的守军急惶惶划着小艇向北岸逃过来,没来得及坐上小艇的,一个个抛下武器。跪在地上求饶。再看追兵,赫哲图气不打一处来:什么天兵天将!?一群叫花子罢了,叫这些只会投降求饶的家伙吹得神乎其神,看那些乱民,连旗号都没有,队伍不整,衣衫褴褛,东一伙西一群队伍不像队伍,灾民不像灾民的,就这?手里的武器主要也是刀矛、弓箭之类,而且多数人似乎拿着刀剑的姿态并不自然熟练,就这些人?也敢来攻打官军?赫哲图陡然间胆气壮了起来:说不定是老天送我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

脑袋思路忽然也清晰起来:“把两门西洋大炮调到南城准备好,南城的原来的四门大炮也准备好!叫火器营统领准备300个弟兄准备上船出击。把水师的曹参将请到我这里来。”

这淮滨城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城墙却是很宽阔结实的,几乎可以与省城开封相媲美了。四匹马拉的大车在城墙上行驶没有任何问题。

“开炮!”两门洋炮拉上南城,老赫的胆子更壮了,隔着淮河炮击,那些乱民能有什么办法。

“轰!轰!”5英寸大炮发射的声音确实很有威势,炮弹越过淮河,飞出很远在那些乱民中炸开。随着爆炸声,赫哲图从望远镜里看见有人在爆炸的气浪中飞了起来。

对岸出现了慌乱,但是河岸上的人还是不断增多。赫哲图命令西洋炮继续开火。四门旧式炮也加入了轰击的行列。但是这些清廷自造的大炮装填发射一次需要很长时间,射速很慢。射出的炮弹也是直接命中有效的实心弹或者铁砂、碎石之类的东西。射程近而且同一角度、同一位置射击,弹着点却忽远忽近,准确性极差。

虽然如此,这些旧式大炮也有相当部分击中了对岸的河堤甚至更远一些的地方。对岸一些人被击中倒下,也有些炮弹落在靠近南岸的水中,激起了高高的水柱和阵阵水花。

洋炮使用的开花弹杀伤力大,但是那炮弹也实在太贵了。赫哲图打了一阵觉得有些肉痛。

正文 108。淮滨(7)

  对岸正对着淮滨城的“乱民”向后奔逃了,这段河堤上已经没有了“乱民”的身影。这让赫哲图稍稍松了口气。

可是东西两侧的对岸大堤上,仍不断有人涌出。一些人举着刀矛在向北岸叫骂,还有人向北岸射箭。当然,那些箭全部落入了滔滔淮河水中,甚至连激起的水花都不起眼。

18条运粮船载着300名手持洋枪的火器营清兵和押运粮食的水勇向南岸驶去。赫哲图的部队全部用火枪装备的火枪营有500人,他们的步枪都是18世纪末的旧式装备,有些甚至是欧洲国家军队换装淘汰的武器被不法商人运送到中国牟取暴利,而清朝和太平天国都是这些武器倾销牟利的绝好对象。此时,英法军队已经开始列装后膛装线膛步枪,使用圆锥形弹头了。清军的洋枪队武器比欧洲国家的军队落后的多,而且战术思想、训练和单兵技战术都相差很远,湘军、淮军还好一些,绿营就差的更远了。虽如此,这些火枪营仍然是赫哲图手里的王牌,在以往对付捻军的时候占尽了优势。因此,当赫哲图判定对岸来的是当地的捻子以后,他的上船向对岸出击的命令马上就到了执行,虽然那水师参将以及火器营的统领心中也相当畏惧,但是清廷对战功酬劳的诱惑也是不小,何况对岸只是些手持弓箭、刀矛的乌合之众,而他们可是最精锐的官军,有三百只洋枪,船上还有三十多门铁炮,城墙上还有两门后装线膛西洋大炮,打得又远,威力有大,还有什么可怕的?

大船载着火器营的清军分别向东西两侧“乱民”较多的堤岸驶去。过了河的中线,船上的枪炮一起开火。三百支步枪和三十多门铸铁小炮同时射击,岸上密集的不知道如何隐蔽的人们一下子倒下一片,船离南岸更近了,步枪的第二轮射击又打倒一些人,南岸的人们开始慌乱地向后跑去,不断有人被背后的火力击中倒下。

船只陆续接近南岸,船上放下跳板。南岸的乱民已经逃离南岸大堤相当一段距离了。船上的清军纷纷上岸,在南岸大堤上列队。

赫哲图用单筒望远镜看着自己的队伍在南岸列队,心中得意:王牌就是王牌,一上来就把那些个乌合之众打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自己这一方现在还无一损伤。

南岸的清军列队完毕,在火器营统领带领下,发声喊叫,向东南方向追了下去。

炮火停止了射击,战场上忽然静了许多。清军叫喊着追击,但也很少开枪,这些前装滑膛枪射击一次后再装填弹药需要时间的。

被追击者忽然一改随处乱跑的情形,大多数都向东南方向的树林跑去。追兵本来觉得乱民们乱跑,不好大量消灭,此时见他们往一处跑,于是加快了追击的速度。

赫哲图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咸丰8年和本年春天,长毛和捻子两次围攻固始都没有攻下,春天这一次,还让胜保和袁甲三两位大人的援兵一直追击到安徽六安,并且不久将六安攻破,捻子的大头领张乐行被迫逃往淮北,胜保等清军主力尾随北上开始围攻皖北的怀远。现在出现在这里的捻匪又是哪里来的?是孙葵心或者陈大喜的捻子,趁着官军北上趁机占领固始作乱?

正文 109。淮滨(8)

  火枪营过河的队伍已经接近那片树林了,显然这里已经不在清军炮火射程之内了,无论是城头的西洋炮还是木船上的铸铁炮都射不到这里。这些清军在大堤上站队的时候,队形还勉强像回事,此时也已经跑的七零八落了。在树林附近,火器营的统领整理了一下队伍,把已经到达的人分成三部分,准备轮流射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洋枪发射一次后装填子弹需要时间较长的原因。分成三队,一队射击的时候,其他两队装填子弹,这样总有一部分处于可以射击的状态,这步枪射程不远,如果全体一次齐射,则有可能使对方在装填子弹的间隙冲过来,如果对方是用冷兵器装备的数量较多的部队,贴身近战兵力的优势显现,火器的优势丧失。

第一队蹲下来,刚要射击,树林里十几枝步枪零零星星的子弹飞了出来。清军队列如此密集,对面飞来的子弹虽然不密集也不太准确,还是打中了好几个清兵,由第一排准备射击的,也有后面列队准备射击的。清兵一阵慌乱,第一队慌忙把子弹射出,不等他们交换位置,树林中又想起三声清脆的枪响,这枪声与刚才的枪声显得有些不同,三个第二排的清兵应声倒下,未等他们反应过来,又是三声枪响,又倒下的清兵有两个还是准备接替第一排射击位置的,另外一个倒下的是站在队伍一边指挥射击的带队统领。清兵一阵慌乱,所有人都乱哄哄地把步枪里的子弹射向树林。不等他们再次装上子弹,林中跑出十几个人,奔到树林外距离他们二、三十米的地方,一起甩手投掷出他们手里的带木柄的圆铁疙瘩,那些黑乎乎的铁疙瘩飞到清军队伍前后左右,有些甚至直接击中了清兵的身体,把这些家伙砸得声声惨叫、大声咒骂,没等他们又进一步的反应,“轰!轰!”的爆炸声把一切声音都淹没了,清兵的队形如此密集,对手榴弹又毫无认识和戒备,使得手榴弹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已经到达林边的列队的清兵还不到二百人,爆炸过后,还活着能动弹的都拼命往回跑,后面还没有到达的清兵见状也急忙掉头往河边停船的方向跑,别看这些家伙追击的时候跑的挺慢,落在了后面,但是此刻撤退却跑的飞快,很快就有人到了船上,嘴里马上就催促水手开船,全是些兵痞油子。在喊杀声中,林中冲出几百个手持冷兵器的农军,为首的是十几个手持洋枪,穿着奇怪军装的人,头上没有辫子。这些人呼喊着追击着刚才渡河追击他们的那些清军。忽然从树林东侧飞奔出三匹战马,马上的人一边从一侧越过刚才接近树林没有本打死的那一股清军,一边向远处奔向河岸的清军开火,那些清兵随着枪响,接二连三地倒下,再战马飞奔的过程中,他们手中的枪似乎不用装填火药、弹丸可以连续射击。

正文 110。淮滨(9)

  “缴枪不杀!投降免死!”这三个人击毙了几个清军后,不再理会那些向河岸方向已经跑远的清兵,把马兜转,拦在了刚才从树林边套走的那一伙100人左右的清兵前面,那些清兵停下脚步,瞪着惊恐的眼睛看着眼前的三个似乎从天而降的人。一个清兵装好了子弹,刚要举枪,“啪!”马上的一个人手中的枪响了,那清兵一头栽倒,另几个前面的清兵猛向前一冲,“啪!啪!啪!”接二连三倒下好几个,“快投降!把枪扔到地上,饶你们不死,我们优待俘虏!”

扑通、扑通!这些个火器营的清兵一个个扔下武器,跪倒在地,后面的农军追了上来,骑在马上的路云山大声喊道:“不准杀害俘虏!你们快带人收缴武器,把俘虏押到白露河对岸去!”他是对着跟上来的那十几个被派去当农军队长,却稀里糊涂跟着农军过了河的三团战士说的。

赫哲图此时才反应过来,恼怒地命令两门洋炮开火。但是已经无济于事,对方不再炮火射程之内,逃到河岸的清兵狼狈不堪地登上船,急忙忙驶回了北岸。赫哲图肉痛不已:一下子损失了近二百条洋枪,还有那些开花炮弹,这些可是不少的银子呢。好在看见对岸也死伤了不少乱民,心中稍微也找到了点平衡。

天黑了下来,对面的敌军开始在炮火射程外挖掘壕沟,还有些人到河岸附近抢救那些受伤者。赫哲图也懒得让洋炮开火了。那些炮弹实在太贵了,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了。

从史灌河口又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上午出发的十二条运粮船过了白露河口就开始遭到南岸的射击,边还击边行驶,到了史灌河口附近,遭到威力强大的洋炮的轰击,两艘被击中起火,其余的急忙停靠北岸,在南岸炮火轰击下,船上的人急忙弃船逃命,船只都被从史灌河驶出的小船掳掠到南岸的史灌河里去了,逃得性命的清兵和北岸安徽省的团练们连对方的洋炮在哪里都没有见到,这些可怕的洋炮居然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到北岸团练的营寨。

赫哲图半信半疑,命令各处严守,不得擅自出击,自己回住处找女人消遣解闷去了。

辛兴是在史灌河向东北转弯的桥沟镇上岸的,刚上岸,路云山的骑兵侦察员就来报告说纪中强带领人马已经抵近白露河。辛兴带了随行的大部分部队和两具炸药抛射筒迅速占领了桥沟,崔明贵带着其余部队和两门山炮继续走水路奔向河口。一个班的骑兵分为两半,分别随两路前进,担当侦查警戒任务。

桥沟的团练以已经逃散,辛兴让部队立即沿大路向西前进,行军12公里,到达往流镇,未遇到抵抗就进入了镇子。大约团练不是跑到了淮滨,就是过淮河跑到安徽去了。

侦察员又来报告了白露河边的情况。

辛兴心中叫苦,暗骂纪中强笨蛋。这里距离白露河口还有8公里,辛兴急忙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同时让路云山火速带两个骑兵赶到白露河带张玉祥中队立即过河接应收拢过河的部队。路云山答应一声,急忙带人去了。

正文 111。淮滨(10)

  光山,中华军总部。

辛兴新收编的农军盲目攻击淮滨,在白露河、淮河、潢河之间的三角地带伤亡近千人。其中被派到农军中带队的三团战士阵亡三人。这个消息让我们都有些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一些。虽说当初在攻击新集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伤亡,但那是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的攻坚战,而且伤亡在董大海看来简直微不足道,但是当时他没有看到我和陈浩接到伤亡报告时的表情,

此时已经从息县回到总部的他对我们两个的“过度”反应大为诧异:“你们两个这是怎么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们都是大风大浪过来的,今天对这点伤亡就大惊小怪的?那些个乌合之众不听命令,擅自过白露河去攻击淮滨,又没有渡河器材和攻城的武器,不失败才怪!最多给那个纪中强弄个处分就是,至于辛兴,虽说有用人不当之过,但是他那个三团也实在太难为他了,尽是些个新兵,也没什么装备,你们没看见这次辛兴带队出击,他的主力实际上是骑兵营的旧部下和崔明贵的部队,就这个来总部的路云山带了两个骑兵和一些农民军就赶掉了从淮滨过河的一大半清军,还缴获了200来支步枪。由此看来,那些清兵的战斗力也不必太放在心上,损失千把未经训练又不听指挥的乌合之众实在算不了什么。”

“大海,话不能这么讲,现在我们来到了这个时空,我们的队伍中绝大部分人两个月前不都是你说的乌合之众?难道你觉得那些苗沛霖团练的俘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