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改变世界





    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的到来影响了原材料价格,也因此改变了市场交易的方式。原材料的卖主大赚其钱,而买主则饱受痛苦,一些出口国喜出望外,而进口国则要勒紧裤腰带。某些行业将从中受益,巨额投资将注入基础产业;另一些产业则将缺少资金,特别是加工业。在发达国家,加工业不仅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之苦,而且将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中国的劳动力众多,受过良好培训而且工资低廉,这将是富国面临的另外一种交易方式的改变。


第二部分蝉与蚂蚁(1)

    简朴、勤奋、聪明能干,全方位的可怕竞争力    
    在贝里高地区寻找香菌的母猪们没有想到,它们的战利品,法国著名的香菌,正遭受一场无理性竞争的威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中国的块菌,看上去和珍贵的黑色宝石一模一样,现在正以法国香菌1/10的价格向顾客叫卖,它们是由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人饲养的猪找出来的。今后,人们恐怕不敢断言当地餐桌上的美味究竟来自哪里了。布列塔尼半岛的采石场也不敢相信,自数千年前竖起第一根石柱以来,它们的花岗岩从来不需要做广告,可现在也受到了打击。该省首府雷恩的市政当局准备翻新车站广场,负责人对石料的挑选并没有犹豫。他们选出的石料极像从本地的地下开采出来的,像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然而这些石头却来自中国。阿尔萨斯的农民一向对自己的产品——水果——深信不疑。几个世纪以来,它们果园里推出的特产闻名遐迩。不过今天,中国来的苹果汁却成了斯特拉斯堡人最爱喝的饮料。    
    贝里高香菌、布列塔尼花岗岩和阿尔萨斯果汁做梦也没有料到,从那么遥远的中央帝国会过来竞争者。他们曾经相信,距离会是挡风的墙,可运输成本的暴跌使他们的幻想最终破灭。今天,商品的旅行也“民主化”了。往返中国和法国之间易如反掌,无论是坐火车、轮船还是飞机,票价都异常便宜,一公斤香菌、一吨石头或一升水果汁,只需要大约几欧分的价格就可以到达!这些土特产的制造只需经过简单的加工,其主要成本是人工,也就是采菇人、采石工和摘苹果工人的工资。而人力的丰富恰好是中国最大的、无可匹敌的优势,它的劳动力又多又便宜。一旦得到所需要投入的那点资本,廉价的人工就产生了天然的租金,成为扔向工业化世界的重磅炸弹。    
    由于工资成本出奇的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将看到毛泽东的中国肯定会成为所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竞争者,这些产业对人的资质要求甚少,乃至一无所求,靠的就是人(实际上主要是女人)的双手和双臂。除了香菌、花岗岩和苹果之外,“中国制造”亦搅乱了世界上大部分传统产业的地理分布。在那边新创造的就业,也就是在我们这些发达国家被淘汰的行业的工作。纺织、制衣、制鞋、玩具、家具、建筑、造船、家用电器、五金或小电器,这些行业的重心已经严重外移。中央帝国转而在这些行业里占据了中心位置,有时甚至是统治地位。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能阻止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的进程。    
    正如历史所多次昭示的那样,天然的租金对一个国家、一个家庭来说可以成为陷阱,也可以成为跳板,就看你怎么用它。石油就是一种报酬极丰厚的租金,它很能说明问题。在这种黑色金子的生产国中,有些国家拼命开采,直至油井干涸,根本不顾将来;而另一些则学会了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为后石油时代投资,并做好其他准备。油井干涸了,租金也就花光了,前一类国家会重新变回沙漠,而后一类国家则会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发展。至于中国,一切都表明,那里的人民有着一致的决心,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租金(众多而低廉的劳动力)作为跳板,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会让它的钱白白流掉。就像蝉那样,中国人将其收入的一大部分储藏起来(保持着全世界最高的储蓄率)。也像蚂蚁那样,中国人辛勤劳作、倾力投资(投资率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中国人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积累了大量资源,并且细心地为将来做着准备。它努力将这些资源用于教育、研究和发展,竭力把自己的“全国冠军”推向世界市场。    
    


第二部分蝉与蚂蚁(2)

    棉花之路    
    “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将有能力给世界带来与迪奥或古琦同样水准的品牌”,在2003年10月举行的巴黎2004春夏时装发布会上,杉杉公司的老板郑永刚这样宣称。杉杉是家有12种品牌的集团公司,郑老板的讲话惹人关注。他的6名时装设计师在卢浮宫的卡洛赛尔舞台初次露面,同样引起轰动!数千年来,中国既不缺少蚕丝,也不乏灵巧的手。但是他们深知,要使一个地方性的普通品牌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牌,还必须有一种复杂的炼金术,而创造性和时机是其中的关键。    
    今天,法国纺织和制衣业的工业家们的日子很不好过,就像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或《现代启示录》中那样,他们需要自问,是苟延残喘还是但求速死?从2005年1月1日起,有30多年历史的世界成衣交易游戏规则——关于衬衣、T恤和斜纹布裤子贸易的《1974年多重纤维协议》被取消。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保护法国的北方纺织厂、浮日内衣厂和里昂丝绸厂免受穷国的竞争了,中国的纺织业和制衣业将呼啸而来。    
    法国雇主们正在为未来的命运忧虑,其18万雇员更是惶恐不安,人们甚至不敢其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澳大利亚,那里曾有过类似的先例。取消限额的规定于90年代中期就在澳洲生效了,整个行当气息奄奄,廉价商品泛滥。其中有2/3来自中国,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两倍。今天,在这个袋鼠之国,卖出去的内裤和T恤中有95%都是“中国制造”。    
    业内人士曾强烈劝阻美国这么发展下去。但是,为了表示它对穷国的好意,继续充当自由贸易政策的领袖,推动交易的自由化,华盛顿还是决定从一些产品开始逐步取消这些著名的配额制度。从2002年1月1日起,来自外国的胸罩和内衣可以自由进入沃尔玛、Gap和美国的其他零售商店的货架,限额被取消了。其后果是,仅工装布的进口量在3年内就至少增加了10倍。连锁店里面“中国制造”的货物的比例,从2001年的10%猛增到了2004年的72%。对美国纺织业来说,冲击是毫无疑问的,2000年,美国纺织业的从业人员有100万,到2004年只勉强剩下70万了。主要行业组织——全美纺织行业理事会——预言,从2005年1月1日起,在最后的障碍被取消后,今后几年内还将有60万从业人员从该行业中消失。也就是说,2000年是100万,10年后将只剩下1/10。法国纺织业的雇主和他们的雇员们听到这里,脊背想必一阵发凉!    
    中国工人的工资固然较低,但其生产率亦普遍低于法国和美国同行。不过,设备的现代化和先进经验的引进能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使得中国工人的效率不断提高——目前的生产率正以每年6%的速度提高。美国人还喜欢揭露他们认定的各种各样的中国式倾销行为,比如货币倾销,即汇率定得过低;又如社会倾销,指中国的劳动条件太不人道;金融倾销,指中国企业从国有银行取得了优惠贷款;还有低价倾销,指责中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品。就像它经常对欧洲进行指控的一样,这其中有些肯定是真的。但是,就算这些因素都被排除掉,也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中国人的工资优势实在太大了。    
    


第二部分蝉与蚂蚁(3)

    狐狸的恐惧    
    “中国的海盗要盗走我们所有的工作岗位,这个世界不应该让他们为所欲为”。文森特·福克斯,这位身着牛仔式的皮衣皮靴、身材魁梧的墨西哥总统一向口无遮拦。以前,他曾经担任过可口可乐墨西哥公司的代表。在谈到中国的时候,他变得面红耳赤,并刻意放弃了与其身份相符的外交辞令。他的国家为阻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持到了最后一分钟。这只机敏的墨西哥“狐狸”担心的事终于来了 。十余年前,墨西哥与美国和加拿大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从而成为美利坚帝国的主要供货商之一。而到了2003年,中国的供货量已经是墨西哥的两倍。更有甚者,中国正在把墨西哥的物资掏光,一点点扼杀其还很年轻的工业。为美国工作的企业抵挡不住中国的竞争,一个接着一个地倒闭,因为中国的工资只相当于墨西哥的1/4到1/5。就连外国人在美墨边境线附近的马奇拉多拉斯地区开的工厂也倒闭了不少,关张和开张一样快!这真是一场大屠杀。美国波士顿坎布里奇镇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们指出,在中国的压力下,2001~2003年间,马奇拉多拉斯地区的3;700家工厂中已经有500家倒闭,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消失了。情况还在继续,福克斯至今也不知道如何说服华盛顿来制服这个“海盗”。    
    面对中国龙的威胁,墨西哥狐狸的恐慌也是所有中等收入国家共同的心态。中国在充分利用自己的天然租金——其巨大的“后备军”,廉价的、低素质的劳动力,将影响扩大到世界其他工业部门。20世纪80年代,中国突然出现在人们所说的“传统”产业中(纺织、制衣、制革、玩具等)。90年代初以来,它的活动舞台明显扩大了,进入了更加“时髦“的产业(电器、电子、电信、信息等)。其结果是,中国这座“世界加工车间”每年生产了全球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计算机和照相机,35%的移动电话,30%的电视机和空调,25%的洗衣机,这还没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固然非常关注世界生产的这种大规模转移,但他们既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主要的受害者。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再分配,首先会损害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利益。    
    面对中国庞大的“后备军”——数亿名随时准备为每月数十美元而工作的工人,孟加拉或越南这样的小股部队实在是无足轻重。在孟加拉或越南,工资比广东这个全世界的新制造业中心还要低,按理说,他们也可能与其大国邻居过上两招。可惜他们手中没有武器,缺少他们的中国“朋友”那样的通往发达国家的便道,例如越南还不是世贸组织的成员。而且,即使孟加拉和越南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他们还有职业上的弱点。在工业方面,人们常常认为他们不如其老大哥可靠,工作不够迅速、不够精确,他们的精英也比较缺少现代企业精神。    
    墨西哥、突尼斯和菲律宾人并没有这种弱点。发达国家向它们转移了一部分规模不算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算起来已经有年头了。美国人长期购买墨西哥产的衬衫,法国人买突尼斯的,而日本人则买菲律宾的。这些更靠近南半球的国家有着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发达国家大规模转移那些需要很多劳动力、对素质要求不高的产业,同时加剧了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非本地化”的浪潮。“非本地化”运动动摇了老工业国,迫使其进行痛苦的重组,却有利于一些穷国起飞,使其国民逐渐富裕起来,并开始提高那里的工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面对中国,墨西哥、突尼斯和菲律宾又变成劳动力“昂贵”的国家了。那里的工资是中国的3倍、4倍到5倍,这些国家没有在工业化诞生后再往产业高端前进,所以猝遇竞争,就进退失据。更先进一点的国家,如葡萄牙和土耳其,也面临类似的威胁。中国的租金优势实际上正在引发新一轮的转移,这回是将世界的一些制造业连锅端地都搬到中国去,从那些中等收入的、已经开始了工业化的国家端出去,端到中央帝国这个更接近南半球的国家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多位专家指出,面对中国国力的崛起,真正的输家将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那些单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    
    


第二部分蝉与蚂蚁(4)

    鳄鱼的战争    
    2004年4月,上海一家法院指控法国企业、拉科斯特制衣公司“非法抄袭”了其新加坡竞争对手——鳄鱼国际制衣公司——的产品。“这是彻头彻尾的捏造”,法国企业竭力抗辩,以图捍卫自己的权益。菲利普·拉科斯特辩称,自己的翻领运动衫上的鳄鱼商标是其祖父在1933年首次使用的,他当然要随时加以保护。这种翻领运动衫从1980年起在中国正式注册,法国人的制衣集团对当地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信心。人们怎么能相信,这家工厂会去剽窃一个1947年才成立的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