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品格
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时间未能治愈创伤。
约翰·克里斯托弗·阿诺德(JohannChristophArnold)在他的书《危险:你的孩子正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里,引用了一个名叫辛迪的女人的例子。辛迪是住在波士顿的一个年轻的顾问;当她的父母告诉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们他们将离婚的时候她才五岁。
那天晚上稍晚一些的时候,我看到爸爸拿着一个行李箱往外走,他的闹钟用带子缠了起来。他看了看我,说:“亲爱的,要记住,爸爸爱你。”接着他走了出去。那幕情景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当一个父亲告诉他的小女儿“我爱你”,接着却一走了之的时候;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到现在我甚至很难相信我的丈夫真的爱我;就好像我还在等着我的父亲归来似的。约翰·克里斯托弗·阿诺德:《危险:你的孩子正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罗伯茨布里奇:东萨塞克斯郡,英国,2002年;美国出版商:普劳夫出版社,800…521…8011,第81~83页)。
婚姻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虐待孩子,对配偶施加暴力,以及不忠贞。但是我们需要谨记:当一个家里同时有父母亲的时候,孩子们会做得更好。当父母亲携手互助的时候他们能更好地抚养孩子。父母之间的爱往往会极大地加强孩子的安全感和总体幸福感。加里·伊舟和罗伯特·巴克纳姆:《关注成长中的孩子:养育三岁到七岁的孩子》(姊妹城:毛塔诺曼出版社,1999年)。通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教会孩子承诺意味着什么这一重要的人生哲理。
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包括充满爱心和尊重地对待孩子,但远不止这一些。这也与我们夫妻之间如何对待彼此有关——这构成了孩子们数不清的观察机会。当我们吵架的时候,我们是否公平地吵架?我们使用的是哪种言辞?我们很快就和好如初还是保持愤怒很久?研究表明,健康的家庭有和解仪式,使他们能够很快地原谅对方并进行弥补。多洛雷斯·柯伦:《压力和健康家庭》(明尼阿波利斯:温斯顿出版社,1985年)。
我们的榜样也与我们怎样对待家庭以外的人,怎样谈论他们有关——如亲戚、朋友、邻居和老师。如果母亲在孩子面前这样谈论一个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这个作业布置得真蠢,”那样就会给孩子们树立不尊重老师的无法泯灭的榜样。一个自己为人父母的教育者说道:“不尊重通常都是很不经意地开始的。慢慢地孩子们对此会变得没有那么敏感了。”
现如今,我们能树立的最重要的榜样就是我们所持的立场和态度——尤其是那些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不大习惯或者说与别的父母所允许的立场不同的立场。我们禁止什么?暴力游戏?那些包含性爱、暴力或脏秽言词的电视节目或电影?所有的色情种类?那些歌词中伤特殊人群的音乐?不庄重的衣着?允许酗酒的团体?还是通宵达旦的舞会?一位父亲曾说:“我们的女儿在她的朋友里是唯一一个在学校的高年级舞会以后不去海边参加通宵晚会的人。现在她对我们很不满意,但那是我们的决定。”
我们的孩子是否知道我们在当今的道德事件上所持的立场——尊重生命、战争与和平、对环境的威胁、对穷人的保障?如果我们在工作单位、公众场合或者与别人的一场对话中有着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是否和我们的孩子分享过这种立场以及我们持有这种立场的理由?诸如此类的立场构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它们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内心深处关注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生活中正直的重要性传达给下一代,那么这一切就很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从来没有看到我们为了自己的信仰站出来过,从来没有违背过潮流,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他们有勇气经得起来自他们同伴的考验?
应对道德环境
在过去的几代人中,家庭所在的较大的社会环境通常都会支持父母亲想方设法要让孩子明白的价值观。
往事不再。今天,与社会环境的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媒和市场文化的产生——将会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斗争。记者埃米·威尔保(AmyWelborn)对市场不断寻求机会性化孩子们是这样评论的:“你会从女孩子们从早上七点开始就翻遍自己的衣服架,你能从中看到这点——她们很难找到一件合适的衣服,不至于引起人们的尖叫,认为自己是‘邋遢女人’。”埃米·威尔保:《何时不合理的环境将不再伤害孩子们?》,载《星期天来客》(2002年6月23日)。
孩子们在性方面受到的腐蚀是否是对他们的纯洁和道德造成的最具危害的冲击尚有争议,但传媒文化的确同样以别的方式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很多父母对于他们的孩子那么追求物质享乐感到非常沮丧,他们从不满足于他们已有的。而且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通过服装或汽车寻找自己的自尊和地位。
在第三章里,我将向父母们提供一些处理媒体环境的具体方法——控制电视、电影、音乐、游戏光盘和网络的使用。基本的原则是:孩子们必须得到许可才可以观看指定的电视节目、玩光盘游戏、从网站上下载东西等。孩子们使用这些媒介是一项特权而不是权利。
然而同样重要的是,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解释我们在道德上对某事进行反对的理由而不仅仅是禁止它。如果我们只是禁止观看电视节目、电影或CD,而没有讲清楚这么做的道德上的理由,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们产生憎恨心理,而不是促进其良知和内在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有一位母亲证实了采用教育方式的重要性,她14岁的女儿克莉娜不断地央求母亲让她收看正在热播的搞笑电视剧《老友记》——里面的主角都有乱交的现象。克莉娜说她学校里的所有朋友都看了,如果她不看她就觉得自己“完全置身事外了”。她的母亲只能对她说抱歉,但是她不赞同电视剧里表现的价值观。
克莉娜没有放弃。最后,她的母亲说:“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集。”看了几分钟以后,她的母亲说,“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对她刚刚对他说的话产生了疑问。”一分钟以后,她又对女儿说:“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不认同他刚刚对她说的话。”在电视节目结束的时候,克莉娜说:“好吧,妈妈,我明白了!”那是她最后一次要求看《老友记》。道德标准已经被具体而准确地传递给她了。
应对当前的道德环境也意味着比过去更大程度的监管。一位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1岁,小女儿6岁——的母亲说:“我孩子的朋友几乎每天都来我们家。他们觉得在我家很安全。但是我不允许我的女儿去别的孩子家,听起来可能太过严厉了。但是我不知道别人家会怎么说话,电视上或录像机上播放的是什么,咖啡桌上是否有色情书刊,或者别人妈妈的男朋友是否刚好在家里。”
一个母亲对即将去参加舞会的16岁的女儿说(在舞会上身为主人的父母将负起监督的责任):“我将打电话确认你是否在那里。如果你不在,我将通知警察局说你失踪了。”她的女儿回答说:“你不会。”母亲坚决地说:“我会的。”
那些尽心尽力去照管孩子的父母能从研究表明的结果中得到安慰:“有责任心的”父母会设定规则和表明要求,知道他们孩子的活动、朋友和举止行为,监管他们的孩子做和年龄相符的事情,而他们孩子的性交行为、吸毒、喝酒以及抽烟比例确实比同龄人更小。《美国的青少年:权衡风险》(华盛顿:青少年成长机构,2002年)。
同时我们还须努力使我们的孩子免遭危险,我们应该付出同样的努力使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直、高尚、英勇。在晚报的某个地方总会有至少一篇文章描写正直、英勇或富有同情心的例子。一个名为“预演”的组织(wwwpreviewonlineorg)向一千多家影院推出了一套《家庭光盘指南》用来讲授良好的价值观。有成百上千本好书描写的值得钦佩的人物将活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和想像空间里。威廉·基尔帕特里克(WilliamKilpatrick)在他的书《培养品格的书》里提供了三百多本经过注释的参考书目,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孩子——孩提时代、童年时代以及青年时期。
第一部分 为什么品格至关重要?第14节 采用直接教育培养良知和习惯
我们需要实践我们宣讲的理念,同时我们也需要宣讲我们实践的理念。采用直接的道德教育方式能帮助培养孩子们的良知和行为习惯。
“说请和谢谢。”“别插嘴。”“看着对你说话的人。”“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和衣服。”“当你咳嗽的时候用手捂着你的嘴。”“洗自己用的碗。”“记着打电话的礼貌。”“当你收到一份礼物时,写信或打电话表示谢意。”数百条这样的文字教导被传达给孩子们,“这是我们行为的方式,”“这是我们生活的方式。”专栏作家朱迪思·马丁(JudithMartin)风趣地说:“抚养一个文明的孩子将花费20年时间不停地教导,还要花费10年时间复习这些教导。”
直接教育包括解释为什么这些事情是对的而那些事情是错的。为什么撒谎是错误的?因为撒谎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而互相信任是任何关系得以维系的基础。为什么考试作弊是不对的?因为作弊也就意味着撒谎——它欺骗了另外一个人——那对于所有其他不作弊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道德的推理帮助孩子们培养良知,使他们能够找出理由告诉自己为什么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当他们企图做坏事而我们又不在的时候,这种内在的良知将成为关键因素。
我们培养孩子良知的努力应该是事前做出的。我们不应该等到某些地方出错的时候再教育孩子什么是对的。伟大的篮球教练约翰·伍德这样讲述他的父亲如何教导他和他的兄弟:
爸爸有两套三条的规则。这些规则直接明了,主要是说明他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指导自己。第一套标准是关于诚实的:“不撒谎。不欺骗。不偷窃。”我和兄弟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爸爸希望我们能够遵守。第二套标准是关于如何看待逆境的:“不要悲哀。不要抱怨。不要找借口。”爸爸的两套三条标准是我尽力行事正确、行为良好的指南。伍德,第6~7页。
直接的道德教育也包括当我们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时;直接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当我们的第一个孙女莫尼卡三岁的时候,她开始在饭桌上或任何别的地方说“对不起”以打断大人的谈话。如果那不顶事的话,她会提高音量重复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她的父母因此而责骂她,但是下次同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惟一的解决办法是教给她另外一种方式:静静地碰一碰最近的大人的胳膊,表明她想说话。接着那个大人会点头同意她说话,当大人说完话以后,莫尼卡就可以开始说了。当然,这需要耐心的提醒和实践,就像培养新的做事方式时常有的那样。
直接教育也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引导我们的孩子到另一种智慧源——给他们一本好书,一本小册子,或另外一种能直接针对现有问题的有益资源。尤其是十几岁的孩子更愿意通过另外一种渠道证明父母观点的正确性。一位加拿大的母亲告诉我;当她16岁的女儿丽莎说她和她的男朋友正在想着做爱的事情的时候,她变得目瞪口呆,语无伦次。当母亲说“但是性意味着爱”时,丽莎回答:“但是我们也彼此爱着对方,这是我们表现它的方式。”为了帮助她的女儿思考爱的意义,我建议她给女儿一本名为《爱需要等待》的小册子。它写道:
爱需要耐心;爱是和善的。爱期待着给对方最好的东西。爱将永不超越对与错之间的那条线。让对方进行艰难的能够永远改变你的生活的选择是不对的。
在结婚前做爱可能那一刻是对的。但是它可能付出的代价——没有预料到的怀孕、人工流产、性疾病的传播以及因关系破裂造成的深深伤害——将远远超过那一刻的感觉。快感是短暂的;后果却是长久的。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值得等待。等到结婚再做爱是控制自己欲望的成熟的决定。如果你正认识某个人,或与某个人交往,请记住:如果那是爱,就需要去等待。最初由基督徒行动委员会发行,但现在已不再出版。
第一部分 为什么品格至关重要?第15节 培养良好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