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彰云隐 作者:阿晋(晋江2012.7.22完结)
景杰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陪穆韬晦坐着,直到往来探望的人渐渐多起来,他才起身告辞。
依照圣域例制,本来年初一圣主是要在临水阁接受各帮派掌门拜贺的,但年底乏心乏力的事一桩接一桩,景杰实在不愿花精神再与一众人虚以为蛇,而且昭彰云隐年前已修缮完成,早已订下初十再召开一次昭云会,作为揭幕之意,更没必要反复召集各帮派掌门,景杰便命隋忆帮他通知下去今年免了初一拜贺的环节,因而,这一日,景杰并没有必须应付的公务。此刻,他从仁心堂出来,一时茫然四顾,静默了一会儿,便朝着一个方向信步而行。
阳光苍茫,烟尘一样蒙在长夏的街巷上,寒风不时掠过,卷起地上鞭炮燃过的红色纸屑。踏着浓浓的新春的喜庆,景杰穿过一条街,又拐进一个静谧的巷口,抬头,看前方落错光影中的灰色飞檐,不由五指紧握,关节爆出咯咯的声响。
一只手悄然探到他肩上,再熟悉不过的声音,“景杰,别冲动。”
只顾埋头思索早上的惨事,他竟没察觉莫良是什么时候跟上来的。景杰低低叹息一声,“莫二……”
“别忘了,咱们上次就是栽在他手里,”莫良转到景杰身前,“他已经准备好一千个应对的法子,可你却没有任何证据。”
“但是你我都知道凶手是他,只能是他。”景杰道,“穆先生把小六哥当儿子,我不能什么都不做。”
“不要急在这一时,”莫良拍拍他的肩,“因果有报,他跑不了的。”
景杰又看了一眼屋宇上明暗的光影,轻声道,“我最担心的是,这不过才只是开始。”
莫良伸手揽过景杰的脖子,故作轻松道,“能有什么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这么多人,就算白鹏有三头六臂,想动梁霄一下却也没那么容易。”
景杰顺势肘了莫良一下,“莫二,那一百鞭子还真管用,一下就长记性了。”
莫良皱眉,抬手削他的头,“臭小子,大年初一就提我的丧气事。”
景杰低头避过,三两步便跑开数丈,莫良挥拳随后追过去,不知哪家的调皮小儿冷不防隔墙扔过一串鞭炮,正落在二人脚边,清脆的鞭炮声乍然响起,红色碎屑扬了满地。
二人对视一眼,忍俊不禁,他们年少时也干过这样顽劣的事,只是,此刻,爆竹引至的火硝味弥漫在空中,却没有谁能真正笑出来。他们都知道,即使说得再云淡风轻,这一次,白鹏被戳中最深的痛处,在前方灰瓦飞檐的高墙后,那个表面看来温雅非常的人,绝对有杀人不见血的手段,和难以预见的狠辣筹谋。
景杰与莫良来到赤府时,拜年的人均已离开,他们一连走过两重院子,才见常伯正独自打扫庭院。从满地燃爆的纸屑来看,除夕夜这里燃放了不少花炮,定是热闹非凡。
二人跟常伯拜过年,便将常伯赶去一边休息,挽起袖子收拾起来。常伯拗不过他们,便搬了张竹椅笑呵呵地坐在太阳地里同他们闲聊。
常伯告诉他们梁霄一早便与茵茵去了西桥集市,说是想让茵茵感受下长夏的年味,赤鹤也欣然随行,其余家丁侍从也出门拜年玩乐去了,府里现在只剩下他一人。
景杰一边清扫院子一边随口问道,梁霄可提到过想几时回泉溪。常伯只道梁霄早上才说准备再盘恒数日,并不急着走,府中人也乐得梁霄他们多留些日子,他们二人在这,赤府好像也不似平日那般冷清了。
莫良逮着机会偷偷碰景杰一下,“你的好师傅想什么呢,难不成他准备跟白鹏杠上了?”
景杰心中亦认为梁霄和茵茵应该马上离开,因此也只是困惑地摇摇头。
小六子的案子当日即报到张崇山处,官府马上派人于案发现场走访查问,但未有收获。此后数日,长夏倒很平静,除去偶尔和侯小宝等临水阁的年轻人相聚畅谈,景杰和莫良多数时间还是赖在赤府,有时和赤鹤切磋刀法,有时跟茵茵一起赏玩她从集市买回的小玩意儿,有时只是闲闲地坐在窗前逗弄虎皮。
梁霄表面看来一切如常,并未对小六子的事过问半句,闲来无事,不时与赤鹤在书房对弈,两人经常对着一盘棋局就是半天。多数时候,茵茵都会饶有兴味地陪在一边观战,顺便为他们煮茶温酒,有时景杰和莫良也跑来凑热闹,观棋的人多了,忍不住交头接耳,尤其在梁霄落子前,谈论声更甚,时常搅得梁霄举棋不定,最终败下阵来。梁霄好几次感慨,你们几个是和赤鹤串通好的吧。在一片越描越黑的狡辩声中,赤鹤只得摊摊手,无辜一笑。室外时晴时雪,室内馨香温暖,倒也是一段难得的悠然时日。
直至初九那日午后,梁霄在马舍为追风梳理鬃毛,抬头看见景杰,才有意无意问起昭云会的事。
“听说,昭彰台新立了功德碑,会在明日揭幕。”梁霄一边轻轻抚摸追风背上的皮毛,一边似漫不经心问道。
“这一次,被选入功德碑的有三人,”景杰道,“这么多年,圣域大概也就这三人能称得上德高望重,一代宗师。”
“我师傅,赤老前辈,”梁霄道,“还有一人,大概是边成吧。”
“正是。”景杰看着梁霄,问道,“你留下来是不是就为了明日?”
梁霄俯身加了一把苜蓿草在追风的食槽中,没有回答。
“梁霄,”景杰又到,“你大可放心,程风师傅素来为人敬重,这次载入功德碑得到域中二十位掌门和四位执事一致赞同,就连苍翼也没有异议,明日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不会有事的。”
“我知道了。”说罢,梁霄抬头看了看高远长天。沧远天际,层云翻涌,看样子又有一场风雪即将来临。
…………………………………………………………………。
宇冥三十七年,正月初十,松涛澎涌,雾气蔼蔼。这一年,距程风去世已整整二十九载。
隐在松涛间,梁霄背靠一块大石盘膝而坐,手中执一只温热酒囊,不时低头抿上一口。追风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白鬃胜雪,风过时,鬃毛便如麦田般低低倾倒,细密轻软。梁霄将酒囊收入怀中,探探手,追风便亲昵地凑过来,曲颈在他肩上摩搓。
梁霄伸臂揽过马首,侧头靠过去,闭上眼睛。追风鼻中喷出的气息暖暖的,拂在面上,酥酥痒痒。
“伙计,”梁霄闭着眼睛,轻声道,“自今日起,我就不是师傅的弟子了……”
追风好像听懂了,马首蹭蹭梁霄面颊,鼻腔中突突做声,似是为他不平。
“我不委屈,我早该被逐出师门的,”梁霄微微笑了,轻轻摩搓马鬃,喃喃道,“我只是难过……”
☆、薄刃沫血(二)
松柏依山而生,隆冬时节,依然呈现深沉的苍翠,山势和缓,不多远便接上一片敞阔平地。
平地突起一磐云石柱,直抵云天,即使是在雾霭中,仍可见柱体上青冥的光晕。经过修葺的云隐柱并未呈现脱胎换骨的簇新华丽,而是小心褪去经年尘埃,在依然显见的沧桑中现出本有的雍容端肃。
毗邻云隐柱,便是自有浑然气势的昭彰台。二层开阔的台面经过细致修补,此刻在雾气浸染下泛出清凛暗郁的水光,直挑飞檐的数根高大楠木也已被重新刷漆上色,暗红底色被精心打磨过,去掉了新鲜的浮华,在丝丝纹理中依然可见经年风霜,但曾被岁月遮蔽的浑然气势,已莫可逼视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比肩天地之心,磅礴万物之气。
曾经的昭彰云隐再次屹立于旷远长天下,肃穆苍山畔,任松柏长青,任英雄泪满襟。
破茧重生,昭彰云隐又以如此熟悉的姿态出现在眼前,没有矫饰,没有浮华,正是他一手成就的昭彰云隐。
苍翼在昭彰台上缓缓踱步,本以为修缮完的一切顶多是照猫画虎,在他放眼四顾之前几乎要脱口而出的嘲讽,刹那全都堵在喉咙里,涩涩地磨人。太浓太满的一切,让他震撼之余,竟空前失落,想再将一切看清晰时,却怎么也看不分明,雾气太重,蒙上了他的双眼。
“放屁,”苍翼轻哼一声,回首对景杰道,“谁告诉我这里已修缮一新的,还不是一副鬼样子。”
景杰只是略一躬身,淡淡一笑。自上次玉笙寒一事后,他又一次看到这天不怕地不怕的祖师爷闪烁的目光。
苍翼将目光自景杰身上移开,那样似曾相识的笑容,他不敢看。乌金书就的巨大匾额投下阴郁的影子,罩在他们头上,若不是心底难言的空落,他几乎以为,真的回到从前。
从前,就是在这里,只需轻轻抬手,便可风声雷动,应者云集,而今,曾经在他生命中来来回回的那些故人,早已不知所踪。苍翼自嘲地一笑,他居然头一回,有些想念他们。他那迂腐的师弟程风,曾经的损友边成,还有那个习惯于始终安静立于他身后的,清淡的弟子。
弟子,呵,我的弟子。苍翼抬头,阳光空茫,层云之后,他却似能看到那个埋于心底的面容。静静伴在身边的人,无论是他成就斐然时,还是煎熬落拓时,永远都是那般安静平和,甚至终有一日亲口说出,请允许我离开,仍是不变的风轻云淡。他曾以为,即便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还是有一个人,肯为他,不离不弃。但是,他错了。他恨他的平和,他恨他从始至终,只当自己是他的弟子,以一个弟子的忠诚,为他生为他死,然后不留一句话,便带走他全部魂魄。
“不就是立个破碑么,”苍翼迎风而立,赖洋洋眯缝着双眼,“你让他们手脚麻利点,大冷天的,我可不想在这喝西北风。”说罢,足下一顿,便轻烟一样攀上一旁的云隐柱,几下跃至顶部横亘的云石,晃着脚安然坐在铅色天际下。
仰首看看那一抹慵懒孤清,景杰不由想,就算强悍如苍翼,也还是被自己的心囚禁,昭彰云隐,既是他此生最大的骄傲,怕也是他最刻骨的伤痕。
回身看看昭彰台下整齐列队的各位掌门及其弟子,景杰走到昭彰台最前方,单手撑扶栏,飘然跃下,稳稳站在所有人面前。他神情肃穆,抬手示意,位于昭彰台四面的角楼便传出撞钟之声,七长八短,清远悠长。紧接着,自昭彰台一侧,由十数人呼喝着号子,齐用力牵扯数股手腕粗的麻绳,拉动一排粗壮圆木,圆木滚动悉索的声音夯沉如山,雪尘飞扬,将一重逾千斤的石碑运至昭彰台正前方。碑体附着一块巨大绸布,垂下的边角被风吹得猎猎而动。很快,搬运的圆木被逐一抽出,残雪漫开,响声震天。
待尘埃落定,景杰上前,面对石碑深深一偮,随后扬手扯落碑体上的绸布。绸布上的薄雪粲然飞落,在苍茫天色下现出耀眼的光,一人多高的石碑跃然呈现,碑体上錾刻的碑文苍劲捭阖,气韵磅礴。
自景杰之后,数十位掌门弟子均列队向石碑长偮三次,之后,便由杜扬对众人宣读功德碑上的碑文。碑文言简意赅,只是简要记述了程风、赤氏先人和边成的事迹、生平。所载三人中,边成虽多年了无踪迹,但未有证据证实其已身故,因此碑文中只记述了他任圣域法使时的主要事迹,此外便无额外赘述。
待杜扬宣读完毕,景杰亲执錾笔,蘸以水银和金水融汇的煞金,准备描摹居首的功德碑三个字。依照既定仪式,待景杰描摹完毕,众人只要对碑再拜,立碑仪式便完成,此次昭云会也即圆满结束,各人便可散了。
景杰正要落笔,一片静默中,忽听一人道,“我看这碑文有些不妥。”
他终于发难了。
景杰握着錾笔,沉沉起身,转视白鹏道,“白执,功德碑一事早已得到二十四位掌门、执事的首肯,其中也包括白执你。现在石碑已落,仪式已闭,若是白执有什么提议,以后还请早些知会。”
白鹏上前一步,表情闲适从容,“我看现在也不晚。”
景杰不再理他,就如未听见一般,继续俯身描摹碑文题注。
白鹏仍是闲闲微笑,又道,“我对功德碑上所载三人确实没有异议,他们均是一代宗师,称颂叩拜也是应该,只不过,”说到这,白鹏踱到景杰身边,俯□,手指一处碑文道,“若此人在这,恐怕程风师叔便担不起这一代宗师的头衔。”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