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0-解读卡斯特罗神话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天天揭露美国,抨击美国,美国也拿他没有办法。
记得我刚到古巴不久,古美之间就发生了关于赔偿费的斗争。这要从1996年2月24日两架美国“海鲨”飞机侵入古巴领空说起,当时古巴发出了12次警告,但“海鲨”飞机就是不予理睬。古巴空军忍无可忍,被迫将两架飞机击沉大海,四名遇难飞行员中有三人是美籍古巴人。三人的家属向美国联邦迈阿密地方法院提起上诉,要求古巴政府赔偿损失。1999年联邦大法官劳伦斯·金做出裁决,古巴政府必须向三名美国死难者赔偿1。876亿美元。但这一裁决根本无法执行。1999年3月18日,大法官劳伦斯·金裁决用五家美国电话公司拖欠古巴的长途电话费赔偿死者家属。这笔服务费到2001年1月将达2000万美元。古巴绝对不接受这种无理裁决,为此决定同时切断与这五家美国公司的1000条电话线路,宣布不定期终止与它们在长途直拨电话和其他国际电话方面的服务。古美之间的直接长话和电话业务几乎全部中断。
不仅如此,卡斯特罗还拿起法律武器,给予美国的霸道行径以有力的回击。古巴政府发表了文件,指出40年来,美国共杀害了3478名古巴人,致残2099人,这在全国立即掀起了控诉美国罪行的群众运动。各大城市举行大会,死难者家属和伤残人员愤怒地控诉美国,并把美国政府告上了哈瓦那法庭,要求美国政府给予赔偿。哈瓦那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裁决美国政府必须向古巴死难者家属和伤残者赔偿1800亿美元,卡斯特罗很清楚,美国政府决不会赔偿这笔钱。他对我说:“这是用法律武器同美国进行斗争,美国应该知道,他们是欠古巴血债的。”
有一位古巴朋友对我讲,古巴之所以敢于同美国对着干,是因为真理在古巴一边,美国是外强中干,欺软怕硬。这位朋友还讲,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口头上标榜民主,实际最不讲民主。每年古巴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反对美国封锁古巴的提案,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表示支持,只有美国和以色列反对。年复一年,美国对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见根本不予理睬,这哪里有什么民主!还有,美国离古巴只有90海里,美国人盼望到邻国古巴旅游,以享受古巴灿烂的阳光和美丽的海滩。但是美国竟然通过法律,禁止美国公民到古巴旅游,否则将要罚款,甚至坐牢。这是明目张胆地剥夺美国公民自由出国旅游的权利,美国的自由在哪里啊!美国这样做,目的是不送给古巴一个美元,扼杀古巴经济,让老百姓挨饿,这就是美国所谓的人权。
第二部分只能依靠古巴自己(1)
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胜利后的30年,古巴和苏联一直是战略同盟关系。古巴外贸的85%,石油供应的90%来自苏联,另外,价值15亿美元的军援和大批机械设备也主要依赖苏联供应。苏联解体后,古巴同俄罗斯的关系发生了巨变。两国的外贸总额仅是以前的7%,双方也很少政治交往。普京总统上台后,古俄关系有了新的起色。2000年12月,普京对古巴进行了国事访问。卡斯特罗对普京的来访十分重视,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访问取得了成功。
对于普京的访问,卡斯特罗很是满意,对普京的为人也是赞扬有加。他对我说:普京为人严肃,沉默寡言,但胸怀大志,力图重振俄罗斯昔日的雄风。卡斯特罗还向我介绍了普京的家世,他说:“普京是革命的后代,爷爷过去是列宁的厨师,后来又给斯大林做饭。普京的父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两个哥哥在战争中战死。普京受革命家庭的影响。”卡斯特罗对普京邀请他访问俄罗斯感到高兴。他说:“我计划明年访问莫斯科、北京和河内。”
在谈到他和普京一起参观俄罗斯设在古巴的罗尔多斯电子监听站时,卡斯特罗十分欣赏普京的勇气。参观前,他问普京:“你敢不敢去参观电子监听站?”普京断然回答说:“这有什么不敢,我就是要刺激一下美国。”
俄罗斯在古巴的电子监听站是专门用于监测美国军事部署和调动的。苏联从古巴全部撤军后,仍然保留下这个监听站,那里有几百名俄罗斯专家工作,由于古巴离美国很近,该站很容易获取美国的军事情报和其他信息。电子监听站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很神秘,也很敏感。但是,普京竟在卡斯特罗亲自陪同下公开参观了该站,而且在古巴的电视和报刊上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显然对北面的美国是一种挑战。
卡斯特罗谈话给我的印象是他也是第一次参观电子监听站,他说:“监听站的俄罗斯工作人员很辛苦,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工作几班倒,生活单调枯燥。那里有100多个儿童上学,今后我们要多关心那里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
时过10个多月,也就是美国发生“9·11”事件之后,普京宣布将从2002年1月起撤除在古巴的电子监听站。这使古巴感到突然,反应强烈,自此古俄关系趋于冷淡。
俄罗斯宣布关闭电子监听站一事,使人想起了40多年以前的导弹危机。苏联在事先没有同古巴商量的情况下,单方面宣布撤除在古巴已经部署的导弹。
那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大力发展核武器。美国对离自己只有90海里的社会主义古巴极为仇视,决心要推翻卡斯特罗政权。1961年10月入侵古巴的雇佣军在吉隆滩失败后,美国政府开始做直接出兵的准备,加紧在陆地、海上和空中的挑衅活动。与此同时,操纵美洲国家组织把古巴从该组织开除,并计划于1962年10月在古巴岛内发动内部动乱,制造借口直接军事干预。9月底,美国议会通过决议,授权总统可以对古巴使用武力,甚至直接入侵,结束古巴革命。古巴100万人集会,通过了《第二个哈瓦那宣言》,宣言指出,当所有的和平道路都被封杀后,人民只有武装起义,“革命者的义务就是搞革命”。为了保卫国家,古巴政府紧急求助苏联,要求赶快给古巴运送武器和军事装备。这正符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的意图,利用古巴离美国近的战略地位,在古巴部署导弹,形成对美国的威胁和压力,以回击美国用导弹包围苏联的企图。1962年5月29日,苏联向古巴建议在岛内安装中程导弹,并同古巴达成秘密协议,开始秘密运送导弹。双方还商定在11月赫鲁晓夫访问古巴时,正式签署并公布军事协议。8月份开始,已经部署了42枚中程核导弹,运来了IL28轰炸机和4。3万名苏联士兵。运送部队和武器都是用大量的商船通过秘密的方式进行的。10月14日美国U…2侦察机发现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美国迅速动员海陆空军进入战备状态,调集了25万陆军、9万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以及1000多架飞机。这时在靠近古巴的佛罗里达州集结的美军达数十万。10月22日晚,肯尼迪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他指出,目前“进攻型导弹基地”正在古巴建造,美国不能接受苏联的武力威胁和侵略。在核战争面前,美国“决不退缩”,美将于24日在海上实行“隔离”,对古巴实施军事封锁。10月23日,约有200艘美国军舰驶进了加勒比海,B…52轰炸机载着原子弹在空中进行24小时巡逻,一组舰队在海上实施“隔离”。
第二部分只能依靠古巴自己(2)
面对美国的强硬姿态,苏联也不示弱,发表声明谴责“隔离”是一种“海盗行为”,表示将继续向古巴运送武器,对美国的威胁,苏联将予以“最强有力的回击”。与此同时,赫鲁晓夫进行紧急军事动员,下令部署在国内外的所有核部队和常规部队,包括中远程导弹和轰炸机处于“战备”状态。华沙条约组织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也发布了战斗动员令。一时间剑拔弩张,大有核战一触即发之势。
10月24日,美国“隔离”行动正式开始。美军发现有22艘货轮正驶向哈瓦那,其中5艘大仓门的货船适合装运导弹。货船之后还有潜艇护航。但是,面对美军的“隔离”,苏联船队只好抛锚或改变航向。
10月25日,肯尼迪致函赫鲁晓夫,宣称美国将不惜任何代价把苏联导弹卸除。26日,赫鲁晓夫退却了,致函肯尼迪承诺不再向古巴运送导弹,已经运到古巴的导弹可以撤回,条件是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入侵古巴。第二天,赫鲁晓夫又向肯尼迪发了第二封信,要求美国撤走土耳其部署的“丘比特”导弹,以此作为苏联撤走在古巴导弹的条件。
事有巧合,27日这一天,一架美国U…2侦察机在古巴上空被苏联导弹击落。肯尼迪立即做出反应,命令核部队和常规部队随时准备行动。一支庞大的部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州前沿阵地待命入侵古巴,肯尼迪向赫鲁晓夫发出第二封信,威胁说“除非美国在24小时内得到保证”,否则将于10月30日采取军事行动。28日,赫鲁晓夫在未征求卡斯特罗意见的情况下,致函肯尼迪,表示已经下令撤除在古巴的导弹,并同意由联合国派代表去古巴核查。卡斯特罗对赫鲁晓夫单方面的宣布感到气愤,他发表声明,提出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的五个条件:一是停止经济封锁;二是停止一切颠覆活动;三是停止进行海盗攻击;四是停止侵犯古巴领空和领海;五是美国撤除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并归还古巴。另外卡斯特罗还断然拒绝联合国派人到古巴核查。
11月初,苏联从古巴撤除了全部42枚导弹。当月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面封锁。导弹危机宣告了结。
卡斯特罗对赫鲁晓夫事先不同古巴磋商单方宣布撤走在古巴的导弹十分恼火。他说:“古巴没有导弹,但是我们拥有远程的精神导弹。这种精神导弹是不可能撤除的,而且是永远也撤除不了的。”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从古巴撤军,事先也没有同古巴协商,而是戈尔巴乔夫1991年9月11日在同美国国务卿贝克会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古巴的不尊重,是对古巴的一种愚弄。
种种事实证实并坚定了卡斯特罗的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他说的“捍卫古巴革命不能靠外国的力量,而是要依靠古巴人的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行动”。
第二部分营救埃连的胜利(1)
我亲眼目睹了古巴人民为营救小男孩埃连·冈萨雷斯斗争的全过程,这是古美关系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事件。卡斯特罗主席亲自指挥了这场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卡斯特罗高度评价了这一胜利,甚至把它同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和1961年吉隆滩战役胜利相比拟。
在营救埃连斗争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向卡斯特罗了解斗争的进展情况,并表示中国政府的立场。卡斯特罗特别强调说:“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斗争,时间拖得越长,美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真理和道义必将战胜暴力和邪恶。美国政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他们会威信扫地。”事件的发展证明了卡斯特罗的预见是正确的。
1993年12月6日,埃连出生在马坦萨斯省卡德纳斯市,该市就在巴拉德罗旅游区附近,离首都哈瓦那只有100多公里。埃连的亲生父母离异,母亲伊丽莎白改嫁给一个无业游民穆内罗。父亲米格尔和一个叫内尔西的姑娘结了婚。埃连在继母和生母家轮流居住,也常到爷爷奶奶家玩耍。
埃连的继父穆内罗是个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的流氓,学生时期曾因耍流氓而被开除。后来在旅游饭店谋了个卖啤酒的差事,因偷盗德国旅客的大量物品而被判刑两年,出狱后仍不思悔改。1997年纠集几个狐朋狗友偷渡到美国,一年后又潜回古巴,并成为偷渡的蛇头。经过一番准备后,他于1999年11月22日深夜,纠集14人登上了一条5米来长的小船,除了穆内罗的父母、兄弟、埃连母子外,另有8人每人交纳了1000美元。小船行驶了两英里半的时候,被古巴海防军巡逻艇发现。巡逻人员向他们喊话,警告海上风大浪急,很危险,劝他们回去。穆内罗哪里肯听,拼命往相距90海里的美国海岸驶去。根据规定,古巴巡逻艇不能用武力阻挡偷渡者,一直跟着小船到达古巴领海边界才返航。为了偷渡者的安全,古巴海防军当即致电,把情况通知了美国海岸警卫队。
小船在风浪中行驶,突然马达出现了故障,就在即将抵达佛罗里达海岸时,恶浪将小船掀翻,船上14人全部掀翻在海浪之中。小埃连在船翻前被母亲放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