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韵
出生了,玉韵心里有点缺憾。她多希望孩子出生时,古琴在她的身边。孩子出生时见不到爸爸,以后相见会不会陌生呢?古琴猜透了玉韵的心思,和声安慰她。古琴也很想看着孩子出生,照顾玉韵。他打算等孩子出生之后再回校,但玉韵不让他如此。
寒假里,古琴很少出竹林。外面的人知道他回来了,又纷纷猜疑他和玉韵的关系。不得已要外出买东西,见外人的目光都怪怪的,他自己也自觉难为情。然而他与玉韵都已经成为夫妻了,那又怎么样呢?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新春,当村民们烧香拜佛求财时,古琴玉韵亦祭拜竹神,求孩子平安。玉韵挺着肚子可不好跳舞,那就和古琴一起吹箫吧。或者她累了,就依在古琴怀里听古琴吹箫。竹林依然是个悠远而又自足的世界。
三月一号,古琴准时回校上课。玉韵临产,他心中不安哪。竹林又没有电话,想知道玉韵的消息都不行。写信吧,邮递员会积极地打听玉韵的下落吗?他一有空便到校园西北的竹子前静坐以安定心绪,也希望能与玉韵相感应。虽说春已来,寒气都还未退去。那几株竹子似乎也难以抵抗寒气。时间似乎过的很慢,难怪寒气迟迟没有退去。
同学们都带了各自的土特产回校上课,吃吃喝喝,很是快活。几个要好的同学也请古琴吃东西,古琴不好拒绝同学的好意,尽可能平静自然地应付过去。艰难地过了半个月,玉韵该生了吧?然而他什么也感觉不到,心里开始着急,有时候莫名地浮躁起来。在焦虑不安中,突然收到子语的来信。收到老同学的来信,倒分去了一分忧。展信一看,大事情:吴雨怀孕了!子语在信中说了他和吴雨在过年那几天玩得很开心,他们一直都担心有孩子,但六年来一直都没有,而这一回却突然有了。子语本意想要个孩子,但考虑到吴雨的处境,也不知如何是好。子语已经把消息告诉了家里,而母亲出奇意料地高兴。母亲极力主张吴雨把孩子生下来,只要孩子生下来,不怕没人照顾。子语母亲整天闲着,要是有孙子抱该多高兴啊。子语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母亲的想法都跟吴雨说了,叫吴雨自己决定,无论她如何决定,他都会遵从。吴雨说不能要,说是她父母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打死她。子语很难过,很痛苦,但也遵从了吴雨的决定。子语又把吴雨的想法告诉母亲。母亲不死心,言辞激烈,怎么都不想放弃孙子。子语经过一番考虑,也想做个不凡的人,走一条自己的路。他自身残疾,许多理想都难以实现,希望有个健全的后代,希望看到另一个完整的自己,不能轻易错过机会。以后再生吗,以后也许想要都没有了。他对自己的身体很不乐观,不知什么时候倒下,以后有没有生育能力完全未知。他把这些都跟吴雨说了,希望吴雨能谅解他的苦衷。吴雨答应了。子语家里皆大欢喜。为了让吴雨好好养胎,子语给她寄了七百块钱。
好长一封信,古琴都为了子语捏了一把汗。玉韵要生了,吴雨也有了。呵呵,古琴太激动了!子语的信来得真及时,是味难得的良药,不仅扫去了古琴的焦虑,更激起了古琴的热情。古琴急忙给子语回信,表示鼓励和祝福。
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两天后古琴又收到子语的来信。信中说吴雨还是决定不要孩子,她眼下正在学校读书,要是肚子突了出来,学校知道了不准要开除,同学们也要笑话。而且,她也不知该如何向自己的父母交代。子语痛苦无奈,又把新的消息告诉父母。子语母亲还是不死心,叮嘱子语千万别让吴雨流产,还说吴雨家里她可以去打招呼。只要吴雨家里同意,那吴雨便可安心生产了。这话也对,这么大的事,应该让吴雨家里知道。子语又给吴雨打电话,把事情说了。不知道吴雨是怎么跟家里说的,也不知道她父母听到消息后是什么反应。吴雨父亲估计是暴跳如雷。子语父母及时拜会了吴雨父母,将事情细说了,并做出承诺。当着子语父母的面,吴雨父母出乎意料的平静,没有反对。
子语家在没有搬出农村之前,就在吴雨邻村附近,本都认识。子语把家里的情况及时地告诉了吴雨,叫她可以放心了。信到此结语,古琴又为子语捏了一把汗。事情总该平定了吧。只要意志坚定,有什么困难不好克服的呢。
第四天,古琴又接到子予的信。信里说吴雨决定流产了,手术在子语写信当日上午已完成。唉,古琴心中无限惆怅。人有时候多么软弱无能,爱情也多么软弱无力,敌不过同学们异样的目光。一件大事,往往因为两三个很小的理由而败落。人都很自私,在面临困难时始终不能不为自己着想。这本很好,保证个体的生存,是保证群体不灭绝的基本条件。动物界都严格遵从这一定理。爱情肯定会有超越生死的力量。然而死并不会让人受不了,让人受不了的是生存的压抑。子语很痛苦,而且绝望。他认为吴雨舍弃了孩子,也就舍弃了对他的爱。她的决定已经否定了爱,否定了他的一切。他还不时地安慰她,期待时间来愈合彼此的伤口。子语的母亲常常唠叨,念起那未成形就死去的孙子,茶饭不思,形容消瘦。子语从母亲的语气中听出了无尽的哀伤。刚进入大学不久,他难以承受这一切。他本想做个不凡的人,走一条不寻常的路,现在看来,他也不过凡夫俗子,没有任何过人的能耐。为了安慰他,古琴怀着同情的心回了一封长信。
余韵 》 二十四 二十四 风,激动地在竹林上空盘旋。此时,正值玉韵临盆之际。于风雨中,玉韵静候孩子的出生。她不惧风雨,反而热爱风雨的那种速度、力量和不可阻挡的气势,她希望孩子将来也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此时的古琴,沉浸在子语痛失骨肉的惆怅中,不知玉韵即将生产。他要是知道了,定会喜极而泣。竹林里自成世界,不会受世俗左右。竹神会保佑玉韵母子平安的。
孩子的出生,正如风雨的气势,不可阻挡。风雨中,英雄的竹林里传出第一声婴儿的哭声。柔而不弱的母亲给他起了个名字:古音。母亲柔和而安详,没有产后的虚弱,抱着新生的婴儿,忍不住发出发出银铃般的欢笑。风雨声都是那么欢快,竹子们起劲地摇啊摇,都想透过竹窗看玉韵的孩子。呵呵。
这孩子自刚出生时哭了一阵之后,以后就一直没有哭过。也许他的命并不好,出生后没有奶吃。年轻的母亲有着无比完美的乳房,却不是喂孩子的乳房。玉韵却不着急,一个劲地看着孩子,怎么都看不够似的。看,孩子在对她笑呢,胡乱地舞着小手。
雨,停了。
“嗡嗡嗡!”响起了蜜蜂的声音。玉韵的屋檐下,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群蜜蜂,筑起了巢酿出了蜜。这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吧。
于是,玉韵便用蜂蜜喂养孩子,直至他会吃饭。
孩子得到竹神的保佑,健康活泼地成长,白天在竹林里玩耍,听玉韵吹箫,晚上则在玉韵身边安睡。村民们算着日子也大概知道玉韵什么时候生,但没有一个好心人进竹林问一下需要什么。村子里生孩子的事是妇女们说了算,男人们怕是有心也帮不上吧。当然,玉韵是不需要村民的帮助的。这不是说她仇视村民们,只是在她的心里,她是她,外人是外人,不存在什么远亲近邻理应友好的关系理念。她是独立于世的,这种独立到了不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步。这在一些人看来是多们可怕的事。脱离人群,不成了白毛女?然而她并不这样想,她会吹箫,会看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她的心并没有离开人群。她感受着整个人类的历史,同情各种各样的人。她只有与人群保持好距离,才能看清楚人的状态。
竹林里,玉韵一个人不多说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能学会说话吗?玉韵从未有过这样的疑问。她每天都给小古音吹箫,给他诵读《红楼梦》、《源氏物语》。小古音咿咿呀呀地跟着学。玉韵还每天都带着他到竹林的各个角落去,让他熟悉每一株竹子,每天新出土的竹笋,每一片枯黄的落叶,让他感受竹林的一切。
高考所得的奖金,补助已经差不多都用完,并且再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助了,古琴得自力更生。为了维持学习和生活,还有家庭,他只能去找更多的衣服洗。他不仅仅给自己所在单元的同学洗衣服,还跑到别的宿舍楼去找衣服洗。一手夹着盆,一手拿着洗衣粉,到处“串门”。由于他在篮球场上出色的表现,打篮球者无不认识他。他并不善言语,然所到之处都很受欢迎。很快便形成一个标志,看到他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要洗衣服的都主动叫他。小件两毛,大件五毛,每天可以洗一百五十多件,双休日可以洗两三百件。这样一来,虽是辛苦,然所得亦可观,每天有四五十元入帐。全校的男生,付得起小费的全叫他洗衣服。女生那边,虽说也有人想请他,因为他太老实,太英俊了,然而纵使他想去,宿舍管理员也不让他进女生宿舍楼。门上醒目挂着“男性公民禁止入内”呢。洗衣服中常会碰到衣服口袋里有东西的情况,有时候还是大钞,然而他都急忙找到“主顾”把东西或钱还给人家。此举在同学中传开,同学们都竖起大拇指。
日子艰难维持,到第二学年要交学费时,古琴不得不递交缓交学费申请,然后拼命地洗衣服。如此,维持到大学三年级。古琴向校方提出了退学的请求,理由是家庭困难。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为什么不坚持呢?是啊,为什么不坚持?累了,真的累了。校方领导问他为什么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他说申请不到。领导说怎么可能呢,学校对特困生申请贷款有优先处理权。古琴说做不了那么多证明,就没有申请。领导生气了,怎么做不了证明呢?古琴不语。他自己不想去做那些证明,也不想让玉韵去做。没什么,就因为不想。他可以不顾面子去帮人家洗衣服,但就是不想去做证明。领导看他健壮的身躯,安定的神情,语气好了些:“你学习成绩好,拿了两次奖学金,有什么困难就跟领导说,一定要坚持把书读完,懂吗?”古琴确实拿过两次奖学金,一等,一千块,然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古琴还是重复说家里没钱。领导不再细问,便说给他个勤工俭学的职位怎么样。古琴说他三年来一直给同学洗衣服,每个月可挣一千块。勤工俭学能挣更多吗?领导无语。又说:“就剩一年了,你这么坚强,再坚持一年,学校再给你一些补助,一定可以度过难关的。”古琴终于说:“我已有老婆和孩子,我要照顾他们。我洗衣服得的钱,不仅仅用来做学费,是整个家庭的开支。”
“什么,你已经结婚了?你不知道大学生不可以结婚的吗?”
“没有。”
“那你怎么会有老婆孩子?”
“我们以我们的方式结婚了,只是没有你们所谓的登记。”
“你不知道学校是不允许结婚的吗?私自结婚查出来要被开除的。”
“我和玉韵只需得到竹神的认可便可结合。我的儿子已经两岁了,很可爱。”古琴说得很平静。
领导可没听过什么竹神,只觉得这学生无可救药,不以学业为重,早早就生儿育女:“你不读书,可以养活妻儿吗?”
“从这两三年来看,可以的。”不卑不亢。
学校真不想开除这么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然他严重违反了校规,私自结婚生子,还主动跟校方表白,公然与学校做对,不可原谅。
真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学校给他办了手续,给他发了个肄业证,叫他回家了。
他身上还有一百七十块钱,但他舍不得花钱搭车,卷起铺盖,背起沉重的一捆书——大学教材,走路回家。他不停地走,走了半个月走完一千七百公里,回到家中。
回到竹林,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愉快。离开那个压抑的世界,回到了自己的乐土。妻子欢快地跑过来拥抱,儿子欢呼着叫爸爸。
古琴走后没几天,学校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位女同学跳楼身亡。死因是什么,同学们纷纷猜测,但都不知道。这消息不见报,古琴也无从得知。他走后,很多同学都非常想念他,想和他一起打篮球,等着他来洗衣服。然而他一下子消失了,校园突然空虚。信箱里还有他的一封信,是子语写来的。他走得突然,要是再等两天他就可以收到这封信了。子语在这信里说,他和吴雨终于分手了。吴雨在实习期间认识了她生命里真正的爱,求子语放开她。子语再三挽留,但吴雨去意已决。在此信之前,古琴还与子语通过几回信。子语说他和吴雨的创伤正逐渐愈合,仍相亲相爱。然而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