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风儿轻轻吹》后来被刘文正翻唱;才大红大紫;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直到几年后;罗大佑披露他写这首歌的初衷之后;张爱嘉版本才口碑翻盘;认为她揣摩出了精神患者那种空洞无神的声音表情……
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时代一步;那就是不好说了。
张爱嘉唱完之后;发现了沈冲;对他嫣然一笑;挥了挥手;录音室的人才发现他的存在。
“沈先生;欢迎欢迎。”
“段先生;你好;大佑;你好;这两位是?”
“这位是陈志远;编曲天才;这位是黄瑞丰;打鼓高手;做录音也是一把好手。”
“你好;你好。”沈冲连忙很他们寒暄。
陈志远;台湾第一编曲大师;作无数;黄瑞丰;台湾鼓王;录音大师;都是音乐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字。
张爱嘉从隔音室里走出来;亲密的挽住他的胳膊;皱眉问道:“好浓的酒气;喝了多少?”
“一点点。”沈冲笑着说道:“故意洒了一点酒在衣服上;装醉用的。”
“真狡猾。”张爱嘉轻拍了他一下;然后问罗大佑:“这次怎么样?”
“还可以。”罗大佑大概还不能接受女神沦陷他人之手的现实;他微微低头;有点不自然的说道:“只是有两句;还需要重新再来;声音更飘一点;空洞一点;应该效果更好。”
“哪两句?”张爱嘉拖着沈冲;凑过去看了看歌词稿;轻声试着唱了两遍;说道:“好;我知道了;再来一次吧。”
“西尔维娅。”段钟沂很识趣的在一旁劝阻;说道:“现在已经很晚了;要不明天再录吧?”
“我揣摩了一天;现在刚找到状态;明天说不定状态就没了;又得重来。”张爱嘉推了推沈冲;说道:“你等我一会;我再录一次。”
“没事;随便录多少次都没关系。”沈冲笑着说道:“你别让他们几位累坏了就行。”
张爱嘉给了个笑脸;然后又走进隔音室;戴上耳机;酝酿了一会;开始试唱。
沈冲一边听着歌声;一边拿起歌词稿;看了看;一共十二首歌;其中有七首都标注着是罗大佑的作;《我们曾经年轻》;《四季》;《幕前幕后》;《歌》;《风儿轻轻吹》;《大家一起来》;《春望》。
真是才华横溢……
不过要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蝴蝶翅膀扇不动的;大概就是人的成长了;罗大佑确实才华横溢;不过却是胡乱的横溢;创作的曲目;风格多变;内容庞杂;没有找到准确的宣泄口。
根据前世的信息;罗大佑从1979年就在创作《童年》;直到198l年完成后;确定了“词曲咬合”的创作理念;才找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代音乐教父
不知道此时;他的《童年》写到什么程度了?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台北六()
“张姐;沈先生;再见。 ”
“再见。”沈冲挥了挥手;和黄韵玲告别;等张爱嘉开动汽车后;才说道:“这丫头;还不到]岁吧?滚石这是压榨童工啊;她不用上学吗?”
“没有啦;她只是放学后去做兼职而已。”张爱嘉解释道:“你可不要小看她;这丫头;心气很大的;说是要赚钱去维也纳上音乐学院;非常努力的。
“真懂事;有前途。”沈冲啧啧赞叹了几句;说道:“想当年;你这个年纪;估计是疯疯癫癫的到处玩吧?”
“我那时候确实挺叛逆的;专门和我妈妈对着于;她不让我于嘛;我一定要去于。”张爱嘉面露缅怀之色;然后轻叹一声;说道:“现在想想;以前真的不懂事;哎;眨眼之间;我都老了;马上三十了。”
“三十一枝花;越老越迷人。”沈冲腆着脸说道:“我最喜欢你这样的;熟透了;就好像六七月的水蜜桃;咬起来汁鲜肉嫩;细腻可口。”
张爱嘉被他暧昧的词句弄的面颊酡红;瞪了他一眼;威胁道:“你要再敢胡说八道;我一定报警说你耍流氓;调戏妇女;让风化组的人把你抓起来。”
沈冲嘿嘿笑了几声;过了一会;说道:“你今天表现的有点特别。”
“怎么了?”
“以前可从没在外人面前;和我有亲密动作;今晚居然主动挽着我的手;美人垂青;受宠若惊啊我。”
“去。”张爱嘉给了他一个白眼;说道:“有外人在场嘛;我委曲求全;照顾你大男人的面子。”
“真是兰心慧质;贤良淑德;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张爱嘉心思细腻;偷眼看了看他;然后轻声说道:“罗大佑一直对我有心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所以就……”
“我明白。”沈冲点了点头;龇牙咧嘴的说道:“不过我还是吃醋了。”
“小心眼我又没做对不起你的事。”
“才子佳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沈冲撇了撇嘴;双手抱胸;说道:“得严防死守;一刻也不能放松。”
“你不也是才子么?”张爱嘉陪笑着说道:“随随便便就出口成章的;再说又没人说才子一定是会写歌做音乐的。”
“我的才华;岂止出口成章;告诉你;我也会写歌的;而且是三步成歌;七步成诗的水平。”沈冲傲然一笑;驱散心中的不良想法;说道:“要不;我也给你写首歌?”
“那你写吧。”张爱嘉看了看仪表盘;说道:“从这里到我住的地方;还有五分钟的车程;沈才子;你要是能在这段时间里写一首歌出来;我以后就对你死心塌地;从一而终。”
穿越至今;还没装成功过;今晚在美人面前;可不能再出错;沈冲想了片刻;然后清了清喉咙;说道:“一;二;三;四……;我写好了。”
“那你唱出来;我听听。”
“听好咯。”沈冲从没当着原唱的面剽窃作;有点气虚;他再次调整了一下;才开腔清唱:“你出生于50年代;日子过得舒舒服服是应该;每天运动持续美白;一点也不输给十八岁的女孩;你出生于50年代;青春少艾转眼已成了师奶;当年的再摆一摆;七折八扣还是有几分姿态;就算有什么惊动也不会惶恐;因为已经一眼朦胧;其实什么话你全都听得懂;只是装作想不通;因为不想去追究失去了的梦;所以说很享受平庸;但是总会有些时候忍不住;年少般地蠢蠢欲动;想起73年的时候换个念头;想起年的时候;想要就有;来不及在三十岁前拼命追求;时间匆匆就溜走……”
“喂;喂;专心开车;别人唱歌拿钱;我可不想唱歌进医院送钱。”
张爱嘉把车随便停在路边;转头看着他;上上下下的来回打量;一脸惊喜;其中还夹杂着灼热的情绪。
这首《年代》是张爱嘉在年发行的专辑《3040爱的精彩》里一首调侃自己的歌;带有些许自传味道;此时拿出来;自然让她动容——还有谁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呢?而谁又不希望有个贴心知己的爱人呢?
沈冲匆忙之间改编;底气不足;为了掩饰;他挑了挑眉毛;表情夸张的说道:“不错吧;合不合你的心意?算不算才子?”
“才子你个大头鬼;我才不信是你写的呢”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笑意隐隐;目光盈盈;柔情蜜意弥漫;让沈冲心神俱醉。
剽窃装x这么爽;以前怎么没发现……
他正心情愉快的胡思乱想;张爱嘉忽然凑上来;亲了他一下;然后缩回去;一边手忙脚乱的发动汽车;一边说道:“就算是你写的吧;给个奖励;大才子。”
“这个奖励;太微薄了吧。”沈冲抱怨;说道:“不如等会来点别的;比如鸳鸯戏水?”
“想得美。”张爱嘉横了他一眼;说道:“你那歌;才写一半而已;不算完成。”
“但是还没到家;我可以继续唱。”
“不准再唱”张爱嘉咬了咬嘴唇;说道:“回家后;我去洗澡;你去写歌。”
“喂;起床了。”沈冲拍了拍被窝里张爱嘉的娇躯;说道:“一会要去参加剧场开幕仪式;再不起床就来不及了。”
“剧场开幕仪式有什么好去的。”张爱嘉慵懒伸出一只胳臂;睡眼蒙蒙的说道:“你去好了;我再睡会。”
“说好了一起去的;哪能临时变卦。”沈冲搓了搓手;说道:“快起来;不然我要用寒冰抓桃手了。”
“真是搞不懂;剧场开业为什么也要搞个仪式。”张爱嘉一脸恐惧;撑着手臂;半坐起来;拉了拉睡衣的吊带;遮住外泄的春光;说道:“那是你投资的物业;你去放几串鞭炮不就好了;反正你又不经常来台北;没人在意。”
“越来越懒。”沈冲把昨晚丢的乱七八糟的衣服捡起来;丢上床;说道:“快起来;今天剪彩有大人物到场;去迟了不太好。”
“大人物又怎么样?”张爱嘉不情不愿的在床上磨蹭;撒娇道:“再大的人物;也比不上冬天早晨的被窝。”
“教主;你想要传教;明天赶早;今天不行。”
“什么教主?”
“回笼觉教主。”沈冲用手指挑起一件黑色蕾丝内衣;说道:“你再不起来;小弟弟就要蠢蠢欲动了。”
张爱嘉招架不住;嘟着嘴;说道:“你先出去;我要起床换衣服。”
“老夫老妻了;昨晚什么地方我没看过。”沈冲嘴上说着;却转身走了出去。
美人换装;确实是赏心悦目的事;但男女之间;多点私人空间和想象空间;更有好处。
洗漱完毕之后;张爱嘉换了一身翻领毛衣加白色小夹克的衣服;走出房间;说道:“走吧;家里没东西吃;出去吃早餐好了。”
“不行;不行;换一件衣服。”沈冲直摇头;说道:“换礼服吧。”
“你想我死啊?”张爱嘉下意识的摸了摸胳臂;说道:“外面有风;大冬天的穿什么礼服。”
“那换一件好看一点的。”沈冲双手一摊;说道:“这种买菜大妈装;怎么能去参加剪彩仪式。”
“你才买菜大妈。”张爱嘉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回到卧室;换了一身黑色的套装;把头发盘起来;提着一个带链子的手包;很有典雅文静的味道。
“就这个吧;卖菜大妈变家庭教师。”沈冲绕着她走了一圈;咂咂嘴;说道:“马马虎虎能见人。”
“狗嘴吐不出象牙”
在外面随便找了家铺子;吃了早餐之后;沈冲开着车;在张爱嘉的指点下;朝剧场方向开去。
“剧场也在大安区;建成之后。”沈冲一边开车;一边问道:“你去过没有?”
“路过的时候;远远看过几次;没进去过。”张爱嘉打了个小小的哈欠;说道:“谁会去剪彩?”
“魏老操办的;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等级不低。”沈冲在她的指示下;拐了个弯;说道:“或许是宋楚鱼?”
“宋局长现在是台湾政治红人;他会来给你的小剧场剪彩?”
“你怎么知道是小剧场?”沈冲嘿嘿一笑;说道:“我不喜欢小的东西;我喜欢大女人;大胸脯;大屁股……或许还有大剧场。”
“你正经一点;以前好好的;现在总是胡言乱语;低俗下流。”张爱嘉不满的捶了他一下;说道:“你说的;我好像都没有哦。”
“你是大有味道的女人;我最喜欢了。”
“我哪里有味道?嗯?”
“我说的是味和才华;别乱动……我开车呢;主意安全。”沈冲躲闪了攻击;说道:“还说我总是胡言乱语;你不也总是张牙舞爪么。”
“谁让你总招惹我。”张爱嘉辩白了一句;然后坐好;说道:“你那剧场;九月份才开建;到现在也就五个月;能造个多大的出来?”
“当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就会造房子了;几千年下来;积累了无数的知识和技巧;现在又是工业社会;机械化操作;别说五个月;三个月就能造一栋大楼了。”
在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和洛杉矶的好莱坞;一西一东;给表演从业人员提供了打量的就业机会和锻炼途径;而在中国;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都处在比较蛮荒的阶段。
沈冲当初招揽金士杰来拍《活埋》的时候;就有打造一流的华语戏剧表演团体的心思;但在此时;两岸三地的戏剧表演;都处在小众状态;从业者少;知名度低;观众也仅限于知识分子群体;尤其关键的是;没有专业的演出地点;像金士杰他们的耕莘文教中心;场地很小;设施落后;这对推广很不利。
而根据记忆;台北很快就会迎来一波戏剧表演活动的高峰;如果能把这股风气维持住;推起来;多培养一些金士杰和李立群;对华语电影的好处;无可估量。
因此沈冲在8月份;就买下了一栋旧电影院;拆掉改建成剧场;准备作为戏剧表演的基地和旗舰舞台;而经过五个多月的忙活;现在终于完工了。
这次剪彩开业仪式;一应事务;都是魏景蒙布置;他虽然退休了;但任然是蒋经国的心腹;“总统府”的常客;所以这件事;下面的人办的尽心尽力;在剧场所在的街道两头都设了围栏;一群穿着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