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实以他狭小的人际关系圈和一文不名的状态,几乎每个电话都是熟人打来的,必须接的,而访客?许鞍华是第一个……
这是沈冲的恶趣味,前世里他很喜欢看《广告狂人》,剧中屡次出现秘转接电话的桥段,让他好生羡慕,一直想试试这种装x模式,但从无机会,现在算是了结了一桩心愿。
“沈先生,你怎么把珍姐请过来了?”进了办公室,许鞍华就诧异道:“当年我刚去tvb的时候,就很受珍姐照顾,想不到现在拍第一部电影,又要受珍姐的照顾。”
“我是个新手,从没拍过电影,怕做的不好。”沈冲和许鞍华,陈韵文分别握了握手,招呼她们坐下,然后说道:“正巧听说珍姐在tvb的合约到期了,想要换个环境,于是我就请过来帮忙,现在公司刚刚成立,一穷二白,只好先委屈她做个助理。”
珍姐,名叫曾励珍,74年就进了tvb,从最底层的场记做起,演员,助理编导等等台前幕后的工作都做过,经验很丰富,而且面试的时候,沈冲发现她很有专业精神,做事有章法,不轻易妥协,这让他十分满意,于是开出双倍于tvb的薪酬,把她挖了过来。注1
闲聊了几句之后,进入正题,许鞍华拿出拟定的剧组人员名单,递给沈冲。
沈冲接过来细看,许鞍华按照他的要求,分门别类的填好了名单,而且在后面注上了薪资要求。
导演——许鞍华;
编剧——陈韵文;
这两个人后面都没写薪资要求,沈冲略一沉吟,就知道缘故了,许鞍华作为导演,可以和制片人直接对话,薪资当然面谈为宜,陈韵文大概是被他改剧本改的有点气短,不好意思直接提要求。
再往下看。
演员:
张艾嘉——饰演连正明,30000;
赵雅芝——饰演李纨,20000;
万梓良——饰演阮仕卓,20000;
林子祥——饰演医生,10000;
曾江——饰演探员,5000;
徐少强——饰演疯汉,3000;注2
……
虽然早知道是这样的班底,沈冲仍然忍不住有点眼冒星光,暗自佩服许鞍华的人脉,短短时间里能找到这么豪华的阵容。
在1979年,香港电影行业正处在旧式大片场制度悄然崩解,新的明星制度尚未诞生的空档期,演员的片酬都不高,这份名单里,名气最大,要价最高的张艾嘉,才三万港币,和后世动辄过百万的演员片酬相比,寒酸的可怜。
沈冲拿着名单,装作不熟悉,问了问许鞍华和曾励珍,弄明白了这些演员当前的处境。
张艾嘉早年在嘉禾做配音,后来回台湾拍了不少电影,76年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前年在李翰祥轰动一时的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里演林黛玉,目前在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和曾是tvb高层的周梁淑怡关系极好,两人还合作开了家小电影公司。
赵雅芝已经拍过几部电影,比如许冠文的《半斤八两》,吴宇森的《发钱寒》,但都是花瓶,走个过场而已,在tvb也还没上位,演的都是些配角,她目前最知名的角色,是去年的《倚天屠龙记》,演周芷若。
万梓良目前只在丽的电视台拍过一部电视剧,《三少爷的剑》,名气不大,平日里演一些舞台剧打发时间。
林子祥是初涉影坛,去年拍了部戏,没什么反响,之前还发过几张粤语专辑,算是小有名气。
曾江倒是个老戏骨了,60年代就在拍戏,曾经也是当红小生,只是后来在电影圈发展的不怎么顺利,现在是丽的电视台的签约演员。
徐少强,也是丽的电视台的基本演员,之前跟着邵氏四大导演之一的楚原拍古龙武侠片,听说楚原很欣赏他,但是邵氏高层为了保证卖座,主角始终给狄龙,岳华那几个当红小生,不给他做主角的机会。
沈冲想着记忆里的信息,不由的感叹,只能用因缘际会,冥冥中自有定数,来形容这份名单了……
张艾嘉,过两年会成为新艺城的高层,在80年代初稳坐香港影坛花旦的头把交椅,并成为台湾现代电影发展历程上的关键人物。
赵雅芝,明年会因为《上海滩》风靡全国,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万梓良,明年会因为丽的电视台的经典剧集《大内群英》红遍东南亚,然后在电影圈风生水起。
林子祥,明年会因为《在水中央》和《分分钟需要你》成为香港乐坛天王。
曾江倒是没什么……一直保持状态30年,金牌配角,全能演员,其饰演的各路枭雄人物,神形兼备,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
徐少强,几个月后就会因为《天蚕变》而红遍香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
而现在么,他们都是白菜价啊……物美价廉,便宜好用。
感慨了一番后,再看幕后制作人名单,剧务,场记等不太重要的人物,沈冲一扫而过,重点关注两个职位。
摄影——钟志文,10000。
配乐——林敏怡,0。
……
摄影没问题,钟志文很好很强大,历史上《疯劫》的摄影和镜头很受推崇,他后来还三次获得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实力毋庸置疑。
配乐居然零身价……《疯劫》的配乐备受诟病,沈冲有心想换人。
“许导演,这个林敏怡是?”
“她是我朋友,港大的校友,后来去意大利学钢琴,又在德国弗莱堡音乐学院学作曲。”许鞍华介绍道:“去年她在利舞台开了好几场钢琴演奏会,很卖座的。听说我要拍电影,她答应友情帮忙,免费配乐。”
“哦,我说怎么名字有点熟呢……”沈冲掩饰了自己的意图,没提换人的事。
配乐是后期制作,现在不急,而且他心中也没有特别合意的人选,林敏怡既然是许鞍华的好友,履历又如此优秀,不如等配乐时,看看她的表现再说吧。
“这份名单我没问题,薪酬待遇也很合理。”沈冲放下名单,问道:“许导演,你和陈小姐,对薪酬有什么要求?”
“我没什么要求,只要有戏拍,我就满足了。”许鞍华很不在意的说道,“沈先生随便给吧。”
“陈小姐呢?”
“我也一样,你看着给吧。”
沈冲微一沉吟,拿起笔在许鞍华和陈韵文名字后面填了两个数字,然后递了过去。
“5万?”许鞍华面露惊讶,不过她也没推辞,“谢谢沈先生了。”注3
“沈先生真大方。”陈韵文也很惊讶,她说道:“我那在你眼里一无是处的剧本,居然能卖3万块,比写一部电视剧的钱都多。”
“陈小姐是名满香江的才女,写出来的剧本怎么可能一无是处。”沈冲一笑,靠在椅背上,说道:“查漏补缺人人都会,原创才是本事,要是没有陈小姐妙笔生花,我再会指手画脚也没用不是?”
剧组人员和薪酬都定好了,沈冲于是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合约,和许鞍华正式签订了拍摄合约。
合同一签订,脑海里“嘀”的一声轻响,弹出一个蓝色光幕。
“你投资了一部电影,请问是否将此次经历作为试炼成绩?”
当然是了……
“试炼任务正式开启……”
接着光幕上刷出一片字幕,显示出《疯劫》目前确定的剧组成员名单,然后最下面有个进度显示条。
“拍摄进度:22%。”
都22%了?
也许是因为这个吧?
沈冲一边转动念头,关闭了脑海中的光幕,一边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许鞍华。
”许导演,你看看这些地方,适不适合去拍摄?”
许鞍华拿过来,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夹着很多照片,有长街,有小巷,有野外,也有室内,即使同一个场景,也分不同的时间段,旁边还有注释,非常的专业。
“这些是?”
“哦,你忙着组建剧组,陈小姐忙着写剧本,我这个做制片人的,总不能闲着。”沈冲捏着钢笔,状似无意的说道:“这些是我最近几天,根据剧本上的描述,结合自己的想象,找到的一些自认为适合这部电影拍摄的场景,给你做个参考。”
许鞍华拿起文件夹,一张一张的浏览,陈韵文也凑过来,两人越看越惊讶,这文件夹里足有上百张照片,而每张照片显示的场景,几乎都能和剧本中的某处桥段对上号。
“沈先生,难怪严浩非常推崇你,说你虽然没拍过电影,但是非常懂行。”许鞍华合上文件夹,非常敬佩的说道:“这些场景,几乎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有了这些照片,拍摄进度能大大加快了。”
当然懂行了……勘探拍摄场地是电影制作前期必备的工作,脑子里有《疯劫》的成,这项工作就简单了,按图索骥,又简单又快捷,沈冲还过了一把平面摄影师的瘾。
“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沈冲笑着说了句后世经典的游戏台词,“你省精力,我省钱,大家双赢嘛。”
接着又讨论了一下器材方面的问题,沈冲这皮包电影制作公司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摄影器材只能靠租赁,这方面由曾励珍负责,她在tvb做过,熟悉行情。
中午沈冲请客,中国人嘛,联络感情,没有比餐桌更合适的地方了。
饭后,许鞍华和沈冲握手分别前,感慨道:“我第一次拍电影,就能遇到沈先生这么专业的制片人,是我的荣幸。”
“不,不。”沈冲连忙回应道:“和许导演,还有陈小姐这么才华横溢的人合作,才是我的荣幸。”
我只是个靠穿越金手指混饭的家伙,你们可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所以沈冲说这话的时候,真心实意,诚挚之极,绝不是客套,但别人信不信,他就管不了了。
————————————————————————————————————————————
注1:在现实中,曾励珍是tvb的高层大姐头之一。
注2:根据《成龙自述》,在拍摄《醉拳》前,成龙工资只有3000块,《醉拳》拍完之后,吴思远给了他5万港币;根据贴吧资料,刘德华1982年出道之初,演一些配角时,每部电影片酬是7000;此处依照这两个数据敷衍而成,读者不必较真。
注3:根据《许鞍华说许鞍华》,拍摄《疯劫》她的酬劳是4万港币。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卷 第十九章拍摄()
李纨赵雅芝和阮士卓万梓良是外人眼中的甜蜜情侣,李纨对外宣称二人即将结婚。 某日,有人在龙虎山上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警方确认为李纨和阮士卓,并怀疑凶手是住在山中破屋的疯子徐少强,将其扣留。
李纨生前的好友连正明张艾嘉发现案情有很多难以解释的地方,于是托朋友再查验尸报告,并亲赴澳门调查,最终发现了案情的真相。
《疯劫》的剧本故事大致如此,是陈韵文根据1970年发生在龙虎山上的一宗离奇双尸凶杀案创作的,沈冲就是记住这个背景,所以才能神速找到了当年的拍摄地点,让许鞍华和陈韵文大吃一惊。
2月16日,星期五,剧组正式开工拍摄。
开机仪式沈冲没有到场,杂志社对他未来的计划很重要,所以沈冲事必躬亲,稿件审阅,美工设计,排版布局等等,纷繁复杂,还要面试前来应聘的记者和编辑,忙的焦头烂额,剧组开拍的头几天,沈冲每天只是去晃悠一圈,露个脸,制片人的主要工作,都交给曾励珍去做。
直到三天后,沈冲才抽出一天的空闲时间,去《疯劫》履行做制片人的职责。
根据拍摄计划,这天许鞍华准备拍摄赵雅芝饰演的李纨家附近街口的一些镜头,沈冲站在场外,仔细的观察许鞍华场面调度的细节,每每有所心得,就立刻拿出纸笔,记录下来,以备未来参考。
沈冲一直觉得,每个人,不管是律师,官员,白领,还是街头小贩,工地民工,甚至是抢匪,小偷,心底都有一个电影梦,梦想着能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因为生活实在太单调无趣了。
他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既不是科班出身,又没有拍摄经验,过段时间,等条件成熟了,肯定会亲自上阵做导演的。
“沈先生,我可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制片人。”张艾嘉完成了一个镜头后,走到沈冲旁边,看着他手中的小本子,调侃道:“拿着小本子,纪录每个人的表现,然后结账时候扣工钱吗?”
“张姐说笑了。”沈冲注视着张艾嘉姣好的面容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笑了笑,大大方方的把本子摊给她看,说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