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可惜;宣传的锣鼓喧天;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收视率并没有多少起色;佳艺本来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残疾儿”;底子浅;根基薄;经不起折腾;才一个月不到;幕后股东就坐不住了;断掉电视台的现金流;逼迫周梁淑仪在8月4日辞职;和她同时辞职的还有一起从h跳槽而来的五个心腹;六人并称为“佳视六君子”。
一个月后;9月7日;佳艺电视被政府指派的破产法官接管;开始清盘;面对员工的质问和媒体的采访;几个股东都把罪名推到周梁淑仪的头上;说她不顾现实;大手大脚的烧钱;让电视台入不敷出;耗光了资金;才被迫破产的。
对这种说法;沈冲是嗤之以鼻;谁都知道电视是个烧钱的行业;一个电视台;连一个月的钱都烧不起;说明已经病入膏肓了;就算没有“七月攻势”;三五个月后;一样会倒闭;把黑锅扣在一个上任才几个月的女人身上;太不厚道了。
根据沈冲的记忆;周梁淑仪黑锅背的还不止一次;在90年代初;她又去亚视做了总经理;成为香港唯一一个在三家电视台都做过主管的人;她在亚视当政的时候;搞了不少经典节目;比如《今夜不设防》;《吴耀汉搅搅震》;提振了亚视萎靡多年的收视率;偶尔还能和h斗个旗鼓相当;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股东嫌她烧钱烧的太狠;又把她踢掉了……
沈冲什么都怕;就是不怕烧钱;电视台重启;非常需要周梁淑仪这样有能力;有经验又有人脉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电视牌照一被批准;他马上找上门;邀请她重新出任佳艺电视的总经理。
周梁淑仪和张爱嘉关系极好;当年她还在hr时候;两人曾经合资开过一家公司投资戏院生意;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她也极想一雪前耻;在沈冲保证每年的投资预算不少于一亿并且不会于扰日常经营之后;马上就同意出山了。
周梁淑仪精力充沛;雷厉风行;只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在金像奖颁奖典礼之前;就把旧部重新召集起来;搭起了佳艺电视的基本行政架构;对此沈冲非常满意;于是也就放心去美国呆了两个月。
等众人落座之后;周梁淑仪立刻说道:“沈先生;我先介绍一下电视台的筹备情况?”
“好;麻烦你了。”
周梁淑仪站起来;从谷丽薇手上拿过幻灯机遥控器;等电动窗帘关闭之后;她按了一下开关;放出一栋大楼的照片;说道:“这是位于广播道一号的佳艺电视大厦;78年电视台倒闭后;这栋大楼就租给h做制作分厂;3月份佳艺重启开展后;h很配合;在4月初把制作分厂搬去了清水湾的邵氏影城;现在大部分房间都重新装修完毕;根据规划;在未来几年里;这里将是佳艺电视的总部所在地。”
她又按了一下开关;切换到一张满是仪器的房间;介绍道:“这是从美国pca公司订购的新一代电视录放设备;和美国三大电视台用的一样;比tvh现有的设备先进至少三年。”
“这是正在装修的第一演播室;未来将会在这里举办各种大型综艺节目。
“这是已经装修好的第二演播室;是为各种访谈类节目准备的。”
介绍完硬件之后;周梁淑仪开始介绍人力资源:“这是电视台的行政架构;总经理一名;由本人担任;负责总体业务;下设四名助理总经理;分别负责剧集制作;广告拓展;音乐综艺以及人力资源;其中剧集制作由刘天赐负责;广告拓展由朱家鼎负责;综艺和音乐节目由俞负责;人力资源由林旭华负责;在助理总经理之下;是各个部门主管;包括后勤服务;器材管理;舞台设计;道具化妆……”
沈冲看着幻灯片上的名单;听着周梁淑仪的介绍;不动声色。
刘天赐和林旭华;都是“佳视六君子”之一;周梁淑仪的铁杆心腹;俞则是香港商业电台的高层;和周梁淑仪同样的女强人;两人关系良好;沈冲虽然说过不插手电视台的日常管理;但他也不能放任周梁淑仪只手遮天;因此把朱家鼎调了过去;负责非常重要的广告业务。
“我是电视圈的门外汉;佳艺重启;万事都靠你们这些专业人士。”等周梁淑仪介绍完了之后;沈冲一脸满意的说道:“两个月就能把一切都做好;做的井井有条;非常了不起;比我预想的更好;11u不愧是香港第一女强人;让我对佳艺电视的前景;信心更足了。”
“沈先生过誉了。”周梁淑仪是职场老将;她淡淡一笑;说道:“这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根据港府的要求;佳艺要在六个月内开一条频道;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沈冲捻着手指;问道:“我看筹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很快就能开播?”
“现在硬件都已经调试好了;关键的技术人员也都招聘到了;如果只做电影台的话;随时都能开播;有东方魅力的片库支持;不缺片源;可以24小时连播。”周梁淑仪回答之后;有点迟疑的说道:“沈先生;真的只做专业频道;不做综合频道?我们是免费的无线台;不是收费的有线台;没有综合频道;就好像没有门面的小摊;在观众心中的档次就低了;而且没有自己的热门电视剧;留不住观众。”
“慢慢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先把专业频道做起来了;再去做综合频道。”沈冲呵呵一笑;说道:“综合频道太烧钱了;一时半会又争不过tvh其实我是不在乎钱的;烧多少都无所谓;但是佳艺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我只是董事会成员之一;其他董事不同意烧钱;我也没办法;那个林公子是什么德行;你比我更清楚吧。”
周梁淑仪默然。
林公子指的是佳艺电视的三号股东林秀峰;他是恒生银行创办人林炳炎的儿子;也算是香港有数的豪门公子;不过这个人非常不靠谱;典型的虎父犬子;自称毕业于美国某大学;但是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大学;他于1976年入股佳艺电视;成为最大的股东。
根据沈冲从张爱嘉那里得到的信息;1978年林秀峰挖周梁淑仪跳槽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全力支持;资金绝对不缺;周梁淑仪被他恒生银行接班人的头衔晃晕了眼;信以为真;就跳槽了;结果才烧了一个月的钱;亏损了几百万;就慌了神;断了她的后路……
沈冲知道这个人不靠谱;主要还是来自前世的记忆——这厮在19ru年;宣称以超高价从佳宁集团手上购买金门大厦;但并没有真正付款;是“佳宁骗局”中的一环;年;他又因为伪造46亿港币的银行保证;被判刑入狱个月;轰动香港;被媒体大肆报道。
不过越不靠谱;沈冲越喜欢;有这种熊包在董事会;更方便他控制整个佳艺电视。
“既然随时都可以开播;那就不要再拖下去了。”沈冲敲了敲桌子;说道:“佳艺电视的台标是六边形;当年佳艺倒闭的时候;11u刘天赐;还有林旭华;你们几个被媒体称为佳视六君子;那我们就在六月六日开播;六六大顺;既吉利;又有寓意;也祝你们六君子卷土重来;再创辉煌。”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纷纷表示感谢;说了一些客套话之后;俞问道:“沈先生;按照惯例;开播的时候;要做一台庆典晚会;一来讨个好彩头;二来可以做宣传;可是今天都5月号了;距离u月u日没几天;时间太紧;恐怕来不及做晚会。”
“晚会就不做了;一切从简。”沈冲对谷丽薇做了个手势;说道:“我从美国带了个录像带回来;在电影频道开播的时候放一下;就当是庆祝了。”
谷丽薇打开会议室角落里的电视机和录像机;按了一下播放键。
“嗨香港的电影观众们;你们好;我是乔治-卢卡斯;祝贺佳艺电视电影频道开播;看电影;看佳艺。”
“祝贺佳艺电视开播;我爱香港;我是uu肖恩-康纳利。”
“大家好;我是简-方达……”
“11我是《洛奇》史泰龙……”
这种宣传手段;在后世可谓烂大街的恶俗手段;但是放在19ru年;却非常新奇;尤其是香港此时经济腾飞;人心振奋;自信心膨胀;看着几十个世界著名的好莱坞大明星和大导演纷纷亮相;恭贺佳艺电视开播;心头立刻燃了起来。
“这个录像带;比十台晚会还要好。”周梁淑仪盯着电视机上的画面;说道;“我们应该拿这个做宣传;沈先生;不如把它做成录像带;免费发放;让观众知道佳艺电视的雄厚实力。”
沈冲看了一眼朱家鼎;说道:“nh;你广告专家;你觉得呢?”
“这确实是个宣传的好题材。”作为沈冲心腹;朱家鼎早就知道这个录像带的存在;他略作思考;说道:“免费发录像带行是行;但是传播速度太慢了;无法引起轰动效果;我觉得应该把这些明星贺词剪成几段;然后去h和丽的买广告;直接在他们的电视台上放。”
“这不可能吧?”刘天赐很惊诧;说道;“h和丽的电视都是竞争对手;怎么可能会让我们在他们那做广告;你这是在麦当劳里发肯德基的传单;会被人揍的。”
“做电视台不是一锤子买卖;是要搞持久战的;几天的广告;无伤大局;大家是友台;和气生财。”沈冲力挺朱家鼎;说道:“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ni;你和那两家电视台的广告部都熟;先去问问看;要是不行;咱们再想办法。”
“好。”
“刘天赐;你是制作部主管;电影频道不是只放各大电影公司的电影;也可以自制单元短剧;为以后拍长篇电视剧打基础;这方面;你要多费心了。”
“沈先生放心;我会好好做的。”
“沈先生。”俞举手问道;“电影台u月u号开播;音乐台什么时候开播
“音乐台再等等;我看过节目单;准备的还不够。”沈冲沉吟了一下;说道;“电台只要听就行;电视要边看边听;一首只有几分钟;一部电影至少uu分钟;因此需要储备更多的节目;尤其是本地歌手的作;我在美国搜集的那些;香港观众未必喜欢。再说了;没有人喜欢一直听歌;音乐台还需要制作一些访谈互动节目;说起来;有风格的主持人也很让人头疼;在电台做d只要声音不错就行;可是在电视台做v不仅外形和声音都好;还需要有魅力才行。”
“说起音乐节目;我觉得应该模仿香港电台;做个十大中文金曲类似的排行榜。”俞提议道:“我们香港商台的听众很多;可以提供数据支持;而且音乐台声画同步;比单纯的电台评选更受关注。”
“这个可以有。”沈冲立刻赞同;说道:“不过不必学香港电台;要向更好的学;学格莱美。”
俞兴奋起来;说道:“沈先生的意思;是要做一个不输金像奖的音乐奖
“可以啊;只要你能做起来;我鼎力支持”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十九章 分级()
电影;电视;纸媒;是沈冲媒体版图中的三驾马车;因此周梁淑仪等人之后;进来开会的是几个杂志的总编;《盛世东方周刊》的总编邱立本;《远东经济评论》的菲利普-鲍林;《信报财经新闻》的总编林行止;《电影时代》的总编罗维明;《第一电影评论》的总编林年同。
港台两地经济飞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本土中产阶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满足了物质需要之后;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会去追求精神满足;八卦娱乐杂志太庸俗无聊;英文杂志又有文化隔离感;因此沈冲用“鸠占鹊巢;借窝生子”的方式;以《亚州周刊》为基础;再拿劲爆独家新闻为卖点;创办的《盛世东方周刊》立刻引起极大关注;短短几个月;就稳坐中文第一政经杂志的交椅;不仅在香港热销;在东南亚华人区同样热销;每一架从启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上;都有这本杂志的身影。
“……《盛世东方周刊》每期销量在30万左右;其中香港本地18万;东南亚华人区8万;北美和澳洲加起来有万…台湾还不允许我们杂志入台发行;但根据统计;每一期杂志;都有50uu本左右被一家台资贸易公司打包买走;我想应该是官方买过去作内部发行用。”邱立本介绍完台湾之后;又介绍内地的情况:“内地情况比较乐观;虽然文化部和港澳办公室还没有批复我们进入广东发行的申请;但允许杂志在广九铁路的火车上售卖;以这种方式;每一期能卖一万两千多本;我想等开放发行之后;销量会猛涨。”
《亚州周刊》创办多年;渠道和口碑都不缺;本来就有十多万的销量;在它的尸体上诞生的《盛世东方周刊》;短短几个月能有30万的销量;并不出奇;但沈冲并不看重销量;他看中的影响力;因此面无喜色;反而告诫道:“邱总编;不能掉以轻心;稳着步子走;不急着开拓市场;尤其不能为了冲销量;去搞一些吸引眼球的争议话题;台湾和内地现在都处在转型期;就好像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心事变化莫测;撩拨不得;稍微不小心;就会被当作臭流氓;打入大牢一辈子不得翻身。”
邱立本经过北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