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弥窀堋?br />
:
第361章 打压()
一事无成啊
沈冲翻着着东方魅力台湾分公司的经营报告,苦笑不已。
去年他为了泡妞,用500万港币在台湾开了东方魅力分公司,张爱嘉用半年的时间把公司建了起来,然后投资侯孝贤和陈坤厚拍了两部戏,口碑票房都表现不错,侯孝贤还凭《早安台北》拿了金像奖最佳新导演,算是小有成就。
然而今年以来,东方魅力台湾分公司一部电影都没拍成,因为送审的剧本统统被枪毙了,而且理由千奇百怪,比如侯孝贤准备拍摄的《就是溜溜的她》,很传统的琼瑶式纯美爱情电影,结果被新闻局用“夸大城乡矛盾,不利社会稳定”的理由给封了——剧本里为了戏剧冲突,有一小段描述为了建马路而拆掉祖屋的情节,这在台湾搞十大建设时屡见不鲜,根本就不算什么新闻。
芝麻大的事情,可有可无的问题,以沈冲的财力名望以及和宋楚鱼良好的人际关系,新闻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现在却堂而皇之的成了枪毙借口,要说背后没有人使绊子,谁都不信……
除了电影公司之外,《电影时代》台湾编辑部也经常被各种检查和约谈骚扰,本来已经小有名气的“周末影迷沙龙”和“台湾影评人协会”都被迫停止活动了,很多有见解的影评也无法刊登,杂志销量一跌再跌,从年初的每期五万册降到了目前的不足三万。
之所以出现被人刻意打压的局面,一是政治的不可抗力,在“美丽岛事件”的冲击下,台湾收紧了对媒体和电影行业的控制和审查;二是金像奖之后,胡金铨的《空山灵雨》在内地大受追捧,上映还不到两个月,观影人数就超过一亿人次,引起了现象级的轰动效应,这让香港电影行业人心浮动,心痒难耐,为了防止香港电影人“叛逃”,台湾当局软硬兼施,一方面消减美国电影的进口配额,增加港片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出台文件,严词禁止“自由影业出之国片在‘匪区’戏院上映”,沈冲这个和内地眉来眼去的刺头,自然首当其冲,成了祭旗的对象,东方魅力不仅在台湾无法拍戏,连年初在香港拍摄的《行规》和《凶榜》都无法入台发行,要不是他在6月份放了个5年10亿美元的大卫星,《虎胆龙威》十有**也进不去台湾。
与电影公司和杂志被打压的同时,银河影像的生意也在台湾备受挫折。
春节过后,受香港录像带市场火爆的刺激和启发,台湾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地下录像厅”,这些录像厅的片源,大都来自香港的银河影像,而众所周知,沈冲对收集电影版权有着狂热的爱好,银河影像提供的录像带五花八门,既有香港的,也有美国的,还有一些是内地的,在5月份的时候,台北有个录像厅的老板不知道是脑子进水还是胆大包天,居然把内地的电影录像带偷偷弄到台湾去放,然后被“群众举报”,捅了娄子,以“共…匪特务”“通敌分子”的罪名进了大牢……
银河影像虽然在开业之初,就在每一家店铺里都贴了告示,提醒台湾旅客不要租或者买内地电影录像带,更不要把它们带回台湾,但还是被这件事波及了,张永霖在金像奖之后,每个月至少去三趟台湾,去了三个月,各种好处到处塞,却始终拿不到营业执照,无法把连锁店开起来。
除了敏感的政治因素之外,台湾电影放映行业坚持认为录像带的流行,会降低观众去电影院的兴趣,对票房不利,不仅坚决反对录像带进入台湾市场,还组建了所谓的“影视录像带非法营业调查取缔小组”,到处扫荡和举报地下录像厅,同时积极游说政府把录像带发行定为非法商业活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凡是有关利益的事,有人反对,必然有人支持,电影放映行业抵制录像带,但是电影制片行业却很欢迎录像带,沈冲大肆收购电影版权做录像带,这对制片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那些老电影和旧电影丢仓库里也是浪费,拿出来卖一笔钱,何乐而不为?而那些新电影等上映结束后,转制成录像带再发行一次,又能分一笔钱,而且这钱还不比票房少,意外之财,不要白不要
台湾政府在录像带发行上的态度很模糊,既不说支持,也不说禁止,任由地下录像厅像野草一样乱长,也允许中视、台视把电视机做成录像带到处卖,却始终不给银河影像发营业许可证,这背后,十有**又和政治有关。
沈冲拿出银河影像的运营简报,随手翻了翻,就看到了十几个被重点标注的会员资料,这些会员每隔十天半个月就来光顾一次,每次都租上百本录像带,很多还都是同一部电影或者同一套电视剧,明显不正常。
台湾人真会钻空子,居然玩起了搬运转租的生意……
也是,台湾到香港很方便,来回机票才几百港币,而买一本录像带就要几十块,租比买合算多了……
不过这几个人很有路子嘛,凡是和宣传有关的东西,台湾都监控的很严格,偶尔私带一两本录像带过境,或许能侥幸过关,但一次带上百本进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莫非这些人和台湾的黑社会有关?台湾黑社会和政府互相勾结,势力庞大,心狠手辣,不可小觑……
向华强以前在台湾混过,等找个时间问问……
他正在掩卷寻思,张爱嘉敲了敲办公室的门,走了进来。
“没打扰吧?”
“没。”沈冲合上财报,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快12点了,于是问道:“你们派对结束了?”
“差不多了。”张爱嘉左手叉腰,右手扶额,叹息道:“一会功夫,接了七八个电话,根本就没法继续了。”
“都是台湾打来的?”
张爱嘉做了个很无奈的鬼脸,默认了。
“你们台湾的保密工作太差了,简直四处漏风嘛。”沈冲大马金刀的靠在椅背上,问道:“都有谁打电话给你?”
“不是保密做的差,是你的10亿美元太诱人。”张爱嘉扶着桌子,说道:“基本都是来探口风的,只有黄任中说他跟着李国鼎来了香港,问晚上吃饭的时候能不能让他凑个热闹?”
黄任中是黄少谷的独子,黄少谷是蒋经国心腹大将之一,以前是台湾“国家安全会议秘长”,现在是台湾“司法部长”,号称国民党党内“八大老”之一,位高权重,消息灵通是应有之意,黄任中靠经营电路基板起家,拥有多家电子电路加工厂,沈冲想在台湾投资生产游戏机,对他来说是重大利好,所以分外热心,上次专门跑去了新加坡,这次又跟着来了香港。
“我还没决定晚上要和李国鼎吃饭呢。”沈冲笑了笑,他按下通话键,说道:“小雨,你进来一下。”
等秋丝雨进来后,他敲了敲办公桌上的一堆文件,吩咐道:“把这些被人折腾的资料整理一下,弄简单点,三四张纸就行。”
“台湾媒体炮制了很多东方魅力莫须有的负面新闻,要不要也列进去?”
沈冲点了点头,竖起拇指,赞了一下她的敏锐和聪慧,然后问道:“台湾的李先生有没有打电话过来?”
“有的,十分钟前李先生有来过电话,想预约今晚七点,在文华东方和沈总一起吃饭。”
“你再打个过去,问一下李先生下榻的具体房间号。”
“好的。”
等秋丝雨走后,张爱嘉带着些许好奇的表情问道:“你想干什么?”
“以前项羽见刘邦,设了个鸿门宴,今天我见李国鼎,要来个杀威棒。”沈冲一边胡言乱语,一边站起来,笑着说道:“吃饭去,joyce请客,不宰白不宰。”
“喂,你不要乱来,李国鼎虽然现在做的是闲职工作,但他也是台湾政坛八大老之一,在经济方面影响力很大,连蒋总统都很忌惮他。”
“我知道,不会乱来的。”
张爱嘉见他表情轻松但面容疲倦,也就不再多讲,而是说起了放松的闲话:“joyce刚才在哭穷,说她供楼都要供吐血了,请我帮忙求个情,让你高抬贵手放过她。”
“牙尖嘴利的家伙,不收拾不行。”沈冲哈哈大笑,他走出办公室,就看到陈韵文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子站在走廊上,于是调侃道:“joyce,今天我们坐飞机去巴黎吃法式大餐好不好?”
“巴黎是我们这些小女人去的地方。”陈韵文也不示弱,同样调侃道:“财神一分钟几十万上下,哪有功夫去法国吃大餐,不如就在附近找个茶楼,吃碗鱼蛋面好了。”
“我就知道你小气”沈冲摇头鄙视,然后豪爽的挥了一下手,说道:“今天去吃寿司,我请,已经定好位置了。”
“阿弥陀佛,真是谢天谢地谢财神。”
其余几个女子都笑了起来,张爱嘉一一介绍给沈冲认识,才知道有的是大学的老师,有的是写影评的才女,她们今天都是慕名来看《小城之春》的——这部电影从昨天开始,就一直放个不停,已经在小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你们对这部电影感觉如何?”
“我觉得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的作。”陈韵文最活跃,在电梯里感慨道:“借物喻人,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如诗如画,很难想像是30年前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拍出来的电影,看过之后,我觉得以前写的东西全都是小孩子涂鸦。”
“压抑感伤的气氛,欲拒还迎的心理,凝练优美的镜头,流水潺潺的节奏,确实是一部诗一般的电影,再联系到它拍摄的年代,让人想起了杜子美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且费穆导演在镜头调度,深焦摄影、景深、长镜头等电影语言方面的运用,丝毫不逊色现在的西方大导演。”
说这话的人名叫黄爱玲,是非常少见的专业女性影评人,在《第一电影评论》上发表过多篇文章,以前一直在法国留学,刚回到香港没几天,沈冲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本人。
“哎,沈财神,我听林总编说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里有几十万本胶片,你是怎么找到《小城之春》的?”
“话说那天长夜漫漫,本人无心睡眠,于是披衣坐起,夜观天象,见有一道白光直冲霄汉,徘徊于斗牛之间,心知有宝物出世,立刻施展御剑飞行之术……”
“沈财神,你脸皮极厚,又会信口胡扯,不去说可惜了”陈韵文大笑,建议道:“不如明年的金像奖,你和sylvia一起主持吧,肯定比何守信好玩多了。”
:
第362章 杀威()
文华东方酒店位于中环干诺道5号,始建于1963年,是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团旗下的最宝贵的资产,也是闻名世界的顶级五星酒店,装修奢华,海景怡人,但李国鼎无心赏玩,他在餐厅匆匆用过午饭之后,一回到客房,马上就让黄任中再打电话去东方魅力找人。 w w wnbsp;。 。 c o m…顶…点…小…说………
他是台湾政坛元老,和黄家交情颇深,把黄任中这个花花大少当马仔用,黄任中没话可说,明知道时间不合适,也只能掏出沈冲的名片,拨通了办公室的号码,聊了几句之后,很快就放下了电话。
“怎么?”
“秘说沈冲出去吃饭了,不在公司,也没说晚上的安排。”黄任中揉了揉满是皱纹的额头,苦笑道:“似乎没把我们当回事。”
“魏景蒙的那个外孙女呢?打给她。”
“我来香港之前就打过了,张爱嘉说沈冲从来都不跟她讲投资的事,找她没用。”
“再打一次。”李国鼎不以为然,说道:“不管有没有用,找到沈冲就是大功,要是连人都见不到,谈什么投资。”
他身材高大,面容坚毅,又久居上位,一举一动都有不怒自威之态,黄任中不敢违抗,只好抓起电话,拨了张爱嘉的办公室电话,然后摇了摇头,说道:“没人接。”
李国鼎眉头大皱,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的绕圈,他是1910年生人,此时已经70岁了,在台湾从造船公司总经理做起,历任工业委员会委员、美援运用委员会秘长、财政部长、经济部长等要职,对台湾经济起飞的重要推手之一,既德高望重又位高权重,今日一早,临时接到命令匆匆跑到香港见一个20出头的毛头商人,本就有些不爽,现在又被人晾在一边,更是焦躁。
但是焦躁又能如何?作为经济专家,他心里清楚的很,这10亿美元的投资,不能不争
新加坡有航运,香港有金融,韩国有大量的日本和美国投资,经济年增长率高达12%,位居世界第一,而台湾经济增长率却从前年的8。2%降到了去年的7。3%,今年更差,上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