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兰陵剧坊最近在这里上演《荷珠新配》,很受欢迎,算上今天,已经连续16天满座了。”
这栋演艺文化中心自从开业之后,迅速成为台北的文化圣地,举办了很多精彩纷呈的展览、音乐剧、话剧、舞蹈等活动和节目,不过张爱嘉本人这大半年来要么在美国,要么在香港,几乎没有实际参与过经营和管理,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她侧头看着门口小广场上那个雕刻着她名字的汉白玉柱,说道:“能在路边停一下吗?我想下去看看。”
……
当张爱嘉在嘉嘉演绎文化中心驻足的时候,沈冲正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总统套房里换衣服,准备去参加李光耀为他举办的家宴。
“别动,你这是平常上班的系法,不是参加正式晚宴的系法。”
李开元穿着白色的镂空蕾丝衫和优雅的直筒中裙,站在沈冲面前,解开他脖子上的领带,重新打结——沈冲来新加坡,是为了签署投资协议,而李开元来新加坡,是为了参加金门建筑承建的樟宜国际机场指挥塔完工仪式。
沈冲张着手臂,摆了个衣服架子的姿势,配合她的动作,嘴上说道:“李光耀真是老狐狸,变着法子把你请到新加坡来,明摆着是玩驱虎吞狼,以夷制夷吹枕头风的馊主意。”
“什么意思?”
“我有两个女朋友,一个是台湾人,那另一个一定很恨台湾,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左边枕头吹台湾,右边枕头肯定吹新加坡。”
“瞎说。”李开元轻轻哼了一声,把领带翻了一下,塞进活扣,然后拉了拉,说道:“那我明天也跟你去一趟台北好了。”
沈冲瞪眼吐舌,惊讶难言。
“怎么?就准她到香港吃火锅,不准我去台北泡温泉?”
“说什么呢。”沈冲揽住她柔软修长的腰肢,腆着脸笑道:“你想去就去,台北的温泉驰名天下,到时候我陪你们一起泡。”
“我知道你打什么鬼主意。”李开元用食指点了点他的脸颊,警告道:“收起你那龌龊心思,门都没有。”
“我和你,你和她,她和我,咱们三个都完成一个循环了,在一起泡个澡,也没什么嘛。”
“不行”李开元一口否决,挣脱他的拥抱,穿上外罩的短袖圆领小西装,说道:“走吧,时间差不多了。”
沈冲苦着脸,像卡通人物一样弯着腰,耷拉着肩膀,垂头丧气的跟在她后面,走出了套房。
“别搞怪,难看。”
沈冲很听话的站直身体,龇牙咧嘴,扭腰摆头,活动了一下表情和身体,然后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商界精英嘴脸。
等走进电梯后,李开元侧头看他,问道:“你就这么想把我和她凑在一块?”
“想。”沈冲仰头45度看天,学着周星驰版《鹿鼎记》中的多隆,右手捏了个剑诀,不知所谓的唱道:“不知……何年何月得……得……得偿所愿……”
李开元大笑,笑的花枝乱颤,拍着他的手臂,一边笑一边说道:“总之就是不行,不管你卧薪尝胆,还是把新马师曾请过来唱给我听,都没用,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鹿鼎记》里的这句唱词,来自粤剧名曲《卧薪尝胆》,是粤剧表演艺术家新马师曾的代表曲目之一,流传很广,在香港家喻户晓。
沈冲喜欢发号施令,说的多做的少,李开元喜欢事必躬亲,做的多说的少,从北京回来之后,天天连轴转,又是玩具又是建筑,还要举办粤港商界的互动和沟通会议,累的不轻,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很晚,这次来新加坡是难得的休息,所以沈冲有意无意的调动气氛,让她忘记工作,享受一下闲暇时光,放松放松。
嬉笑打闹之间,电梯很快到了一楼,两人手挽着手走了出去,等在门口的新加坡总统府迎宾人员立刻上前,招呼道:“沈先生,李小姐,请这边走。”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清瘦,面容儒雅的男子从大堂那边走了过来,带着笑容,远远的招呼道:“沈先生,这么巧?”
沈冲循声看去,微微一愣,不过马上露出一个笑脸,回应道:“萧先生,真是巧。”
他和那人稍稍寒暄了几句,约定明日相聚之后,就离开酒店,在去总统府的路上,李开元问道:“那人是谁?”
“萧政之,台湾的一个政客,以前一起吃过饭,算是认识吧。”
“我看你对他很热情嘛。”
元元姐你真是慧眼如炬……
萧政之可不是简单的政客,他是一个能把台湾财经界和政治界炸的七零八落的“定时炸弹”……
:
第369章 投资()
沈冲的事业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局面了,这次来新加坡,虽然看上去只有李开元同行,但事实上在来之前,他已经指派了一个由法律、金融、财务、技术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从美国奔赴新加坡,和吴作栋为首的政府官员开始了磋商和谈判。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先知先觉,只要把握住战略大方向就行了,至于战术细节,就让那些本时空土生土长的专业人才劳心劳力好了,所以他到了新加坡之后,根本不像是个大权在握的总裁,而像是个来旅游度假的玩家,除了和李光耀见面比较正式之外,其余时间,都和李开元两人走街串巷,游山玩水,享受二人世界,连一次商务会议都没出席。
“你这样真的没问题吗?”李开元坐在游艇甲板上的遮阳伞下,欣赏着碧波如洗的海平面和远处郁郁葱葱的小岛,问道:“连贸工部长亲自主持的会议都不参加,新加坡人会不会觉得你很无礼?”
“无礼就无礼。”沈冲光着膀子,穿着游泳短裤,盘膝坐在她侧面,捏着一根长长的鱼竿,大刺刺的说道:“我们是钓大鱼的豪客,小鱼小虾不必理会。”
“谈判的每个细节,都可能牵涉到上百万美元的利益,你就放心让那些连名字都记不住的人去谈?”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我只要能保证赚大头就好了。”沈冲拿起身边的冰镇啤酒,抿了一口,解释道:“这次投资主要是为未来打算,现阶段的各种优惠——不管是土地还是税收——都不是重点,我并不怎么在乎,那些人能多啃一点下来固然好,啃不下来也没什么。”
“几百万美元的优惠不是钱?”李开元把白玉般的双脚放在茶几上,向后靠了靠,调侃道:“你呀,用我妈的话说,你就是手指缝太粗,到处漏钱,她恨不得招几十个佣人,24小时跟在你后面捡钱。”
沈冲哈哈大笑,说道:“和气生财嘛,一个人把所有钱都赚了,还不得让人恨死,大家都赚,才是真的赚。”
他扭头看了看穿着比基尼,身姿妙曼的佳人,劝道:“你也别太辛苦,有些事让手下人去做就行了,这个世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只要恩威兼施,赏罚分明,大多数人都能把事情做好的。”
“说的简单,我可没你那么粗的神经,与其提心吊胆,不如亲自去做……把啤酒给我喝一口。”
“你想喝?我再去给你拿一瓶,这个快喝完了。”
“不用,我就是尝尝味。”李开元接过酒瓶,问道:“你这次投资的那个什么晶圆厂,前景怎么样?”
“前景就像星辰大海一样广阔。”沈冲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好整以暇的解释道:“美国有一家高科技公司,叫做英特尔,是世界领先的存储器制造商之一,他们公司除了生产存储器之外,还有一个小团队在研究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不过并不怎么受重视,被丢在俄勒冈的穷山僻壤里和别人共用研究和生产设备,他们在前年研发了一种叫做8086的16位处理器,我觉得很有用,就购买了生产授权,顺便又挖了一些人,准备一边生产8086,一边在8086的基础上研发新的32位处理器。”
“处理器的市场很大?”
“现在不大,但未来会很大很大,将会是比石油还值钱的工业之花。”这时候鱼竿动了,沈冲一边转动滑轮收线,一边说道:“这个东西越早研究越好,不然的话,再过几年,别说10亿美元了,就是100亿美元,砸进去也不见得有什么用。”
李开元讶然,她放下酒瓶,问道:“这么烧钱?”
“科技产门槛高,有很强的先发优势,领跑的人只要不出错,后面的人想要追上,就得多花10倍的精力和金钱。”
“我记得你的游戏机用的好像不是8086呀?”
“确实不是,游戏机用的是便宜货z80,8位的处理器,8086不是为游戏机准备的,它是为个人电脑准备的。”
“苹果电脑?”
“不是,是另外一款,现在还在研发……靠离海岸线这么远了,怎么还有垃圾,又钓了个塑料袋。”
“不会钓鱼就别折腾啦,丢人。”李开元伸了个懒腰,站起来走到舷边,说道:“我下去游会泳,你别戳到我。”
说完之后,她双手合十,一个鱼跃,跳了下去,激起一阵洁白的浪花,沈冲见状兴致大起,把鱼竿一丢,然后一个旱地拔葱,姿势非常丑陋的跟着跳了下去。
没错,沈冲在新加坡投资的第一期5000万美元,既不是建游戏机组装工厂,也不是建数字视频研究室,而是建晶圆厂——用来生产存储器和处理器。
在后世,说起英特尔,人人都知道它是世界第一的处理器公司,但在70年代,英特尔是一家以生产存储器为主的公司,90%的利润都来自存储器,而在ibm…pc还没有出现之前,存储器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远超微处理器,因此微处理器部门并不受重视,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戈登…摩尔甚至直言“intel是一家存储器公司,我们永远不会卖微处理器”,就因为不受重视,曾参与英特尔首款微处理器4004设计和生产工作的天才芯片设计师federico…***gin离开了公司,自立门户创办了zilog,然后开发出了z80这款直到21世纪仍旧被广泛应用的经典8位微处理器。
英特尔为了应对zilog的竞争,在1978年研发出了16位微处理器8086,随后又发布了阉割版的8088,这两款cpu的性能并不是很出色,不如摩托罗拉的68000,更不如ibm的801,但有两个好处,一是便宜,二是英特尔愿意授权给其他公司生产。
便宜的好处谁都知道,而授权给其他公司生产,在机缘巧合下,成了ibm的“象棋小组”选中它作为ibm…pc的关键因素——在80年代初,ibm正在经历反垄断审查,公司高层为了避免被司法部分割,就把ibm…pc的规格和标准完全开放,而一个开放的平台,最忌讳的就是核心元器件被人独家垄断,所以对cpu供应商提了一个it史上著名的要求:“我开放,你开放”
在前世的历史上,英特尔把8086的技术授权给amd,amd放弃研发自己的产,然后双方联手,战胜了摩托罗拉、国民半导体、zilog以及仙童,拿下了ibm…pc的订单,从而一举奠定了未来几十年桌面处理器的市场格局。
在ibm…pc正式发售之前,谁都不知道它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沈冲抓住了英特尔对cpu不重视的盲点,和amd一起,买到了8086和8088的技术授权,从而得到了插足计算机芯片设计行业的机会,他准备先闷头发展几年,看看情况,如果能从8086的基础上顺利研发出286和386,那就甩掉英特尔自己干,如果研发不顺,就等到1985年,日本存储器把英特尔打的满地找牙的时候,逆袭收购了它。
在1980年,8位或者16位的微处理器性能不够强劲,制造工艺还以微米为单位,美国政府也不是很在意,在海外建晶圆厂并无阻碍,但是再过几年,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所以沈冲刚才说这笔投资主要目的是着眼未来,只要能把工厂开起来,就赚大了。
他把晶圆厂建在新加坡,一来它是美国的盟国,日后引进更先进的生产线不会遇到阻碍,二来建在这边,可以安排一些内地高科技人才进入实验室观摩或者做研发,要是建在台湾,内地就只能干瞪眼了……
反正手上钱多没地方花,cpu是未来高科技行业的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高清数字视频的核心组件之一,不能不重视。
沈冲和李开元泛舟海上,直到接到谈判会议圆满结束的电话之后,才开船返回新加坡和李光耀签署并交换了投资协议,然后谢绝了酒宴的邀请,稍事休息,就带着十几个专家组成的团队以及几位不请自来的意外之客一起,坐进了飞往台北的包机。
“我让青姐定了机票,从台北转机直接回香港,就不陪你了。”
“不是说一起去泡温泉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