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应该不知道吧。”罗孚不确定的说道:“清水湾那边,除了邵氏影城,冷清的很,晚上没多少人。”
“那这样吧。”沈冲用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想了一会,说道:“江经理,一会你以公司的名义,亲自给万老板送一束花,表达我们的歉意。”
“老板,你有点不厚道啊。”罗维明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笑着说道:“这花一送,那些报社想不知道都难了。”
“这么做六叔会不会不高兴?”江之强则有些担心,说道:“毕竟是在他的别墅里发生的事。”
“没事,六老板是个生意人。”沈冲做了个捻钱的动作,说道:“《疯劫》炒的越火,他越高兴。”
“那好,我现在就去。”江之强执行能力非常强,说去就去。
“六叔这次捡到宝了,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什么都不用干,等着数钱。”江之强走后,罗维明叹息道:“这么好的机会,怎么没有落在我头上。”
“你要是有十间八间戏院,也会数钱数的手抽筋的。”沈冲调侃了一句,然后轻咳一声,说道:“说正事吧,上一期《电影时代》情况如何?”
“上期销量是42372本。”罗维明揉灭香烟,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文件,照本宣科的念着:“销量增长了8%,读者满意度评分为86分,其中销量最高的地区是铜锣湾,其次是……”
数据虽然很枯燥,但沈冲却听得极为专注——随着《电影时代》销量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杂志和电影公司之间,已经初步具备了协同互动的能力,有了立体媒体集团的雏形。
“以上就是上一期杂志的基本情况。”罗维明汇报完了之后,将文件夹一合,说道:“总而言之,形势一片大好。”
“辛苦了,辛苦了。”沈冲口头夸奖了几句,说道:“下一期杂志的计划呢?”
“封面早就被你内定好了。”罗维明也是个大烟枪,又点了支烟,半是羡慕半是感慨的说道:“杂志创刊至今,从没有用过导演做封面,许鞍华看来注定要载入香港电影史了。”
“我们又不靠明星脸蛋卖杂志。”沈冲说道:“我们卖的是内容。”
“沈老板,你说这话不嫌底气不足么?”罗维明为人比较洒脱,不像江之强那么严肃,“咱们杂志创刊到现在,张爱嘉,赵雅芝,成龙,胡茵梦,狄龙,还有这一期的米雪,哪一个不是明星?”
“除了最初两期,其余的可是你们自己决定的。”沈冲讪笑两声,然后问道:“再说,以《疯劫》现在的声势,安姐做封面,说不定卖的比那些明星还多。”
“那倒没错。”罗维明啧啧赞叹,说道:“以前李翰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万人空巷,凌波去台北,十万人夹道欢迎,台北因此被称为‘狂人城’,《疯劫》要是持续大卖,我看香港也要成狂人城了。”
“不可能的。”沈冲摆手,说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毕竟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家喻户晓,老少皆宜,能连续上映几个月,《疯劫》是个悬疑片,剑走偏锋,不能长久,票房很快就会掉下来的。”
聊了一会之后,罗维明诉苦道:“沈老板,那个首映场评分的栏目,好是好,但真不好搞,这个周末要上映的几部电影,都不让我们去做现场调查。”
“我也没什么办法。”沈冲对此也很无奈,他想了很久,也没找到解决方案,“只能放弃了,不做午夜场评分系统,改做电影评分系统吧,从下一期杂志开始,加印一张电影评分调查问卷。”
“也只能这样了。”
一般首映场,都是周末进行,《电影时代》是周一发行,如果能做好首映场的评分系统,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就只有周末两天的时间祸害观众,可惜在没有互联的时代里,想做问卷评分,必须得去现场,片方不配合,就没办法了,虽然现在黑社会还没有像90年代初那样疯狂的入侵电影业,但堵戏院门口强行做问卷调查的话,起冲突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做电影评分系统,时效性就差了很多,等下一周的杂志发行的时候,电影说不定已经下线了。
这是沈冲穿越至今,所遇到的最大挫折,打破了他算无遗策的美梦……
《电影时代》已经运营的很成熟了,沈冲需要插手的地方不多,谈半个多小时,感觉没什么问题之后,罗维明就告辞离开了。
然后会议室里只剩下罗孚了。
罗孚70年代初才从广州来到香港,考入了邵氏电影公司做配音,后来去了邵氏旗下的官方杂志《南国电影》做助理编辑,沈冲改组《电影双周刊》时,需要大量新鲜血液,就把他给挖了过来。
最初并不出彩,直到搞定了邵逸夫的专访,才一鸣惊人,引起了沈冲的关注。
罗孚青少年时代都在内地长大,因此思维方式和沈冲相似,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习惯从整个中华文化圈层面看问题,视野比香港本地人要宽广,所以聊了几次之后,沈冲大有知己之感,乘着立了大功之际,直接把他提拔为《第一电影评论》的副总编。
主编舒明亲自去了台湾约稿,罗孚作为副主编,以为沈冲让他来,也是谈杂志的工作情况,于是开始主动汇报:“沈总,《第一电影评论》这一期已经完成了八成的内容……”
“罗孚,我今天让你来,不是讨论杂志的事情。”沈冲打断了他的话题,说道:“我想让你……”
事也凑巧,沈冲打断了罗孚的话,秘秋丝雨敲了敲会议室的门,打断了他的话:“沈总,洛杉矶有个迈克尔…奥维茨的先生来电。”
——————————————————————
注1:罗维明是香港著名影评人,曾是《电影双周刊》的总编。
注2:见《香港电影历年票房排行》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忙碌()
1949年前后,不少内地电影人抱着不同目的“南下”香港,其中有像张善琨、陶秦、岳枫等不愿和**合作的商业电影人,还有像司马文森、冯琳等被**派驻香港,具有更多政治目的的电影人。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些电影人在香港必须要生存,要拥有自己的宣传阵地,于是相继组建或者改组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制片公司,其中张善琨联合知名电影人袁仰安等人在1948年在组建了长城影业公司。
张善琨三十年代就组建了电影公司,是旧上海滩著名的电影大亨,因此长城影业公司成立的时候,以胡蝶,李丽华,周旋,白光为首,当时最红的十大女明星统统出席了开业剪彩仪式,风头一时无两。
长城刚一成立,张善琨立刻召集一些旧上海的电影人,同时开拍五部电影,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电影还没拍完,公司就陷入了财政危机,随即被改组,张善琨出局,袁仰安控制了大权,将长城影业公司改组成为长城电影制片公司。
张善琨亲台疏共,长城影业公司被称之为“旧长城”,袁仰安亲共疏台,长城电影制片公司被称为“新长城”。
袁仰安改组成立“新长城”后,罗了一大批左派电影人,由李萍倩、陶秦、刘琼等组成的编导委员会,把关电影内容,接受内地的指导,“新长城”也由此成为了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的龙头老大。
长城电影公司在嗡嗡嗡之前,人才济济,有李萍倩,胡小峰,张鑫炎等极具实力的导演,有陶秦,金庸这样的编剧,还有夏梦,石慧,陈思思等不输邵氏的卖座女星,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制片公司,像1952年,香港国语片票房排行中,长城独占六个席位,而且包揽前三,整个东南亚都在抢购长城的电影。
可惜在66年之后,长城电影公司受到国内极左思潮的严重冲击,不仅以前拍摄的电影被认为是“执行文艺黑线的产物,在港澳及海外大量放毒”,而且所有编导演人员都要分批到国内学习,进行“灵魂深处闹革命”,结果制片业务完全停滞,人才大量流失,连之前十几年累积起来的1000多万利润也消耗殆尽。
长城电影公司的现任经理傅奇介绍完公司的历史和现状之后,说道:“沈先生,请你过来,是想求你帮个忙。”注1
“傅叔叔千万别这么说,叫我阿冲好了。”沈冲连忙客套,说道:“我父亲也曾经是长城的员工,张导演和李叔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有什么能帮忙的,尽管吩咐。”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直说了。”傅奇看了张鑫炎一眼,然后说道:“是这样的,《白发魔女传》的预算出了点问题,而公司又是百废待兴,资金紧张,拿不出钱,不知道阿冲能不能帮个忙。”
“我也是《白发魔女传》的剧组成员之一,这事义不容辞,”沈冲慨然应许,答应的干净利落,他问道:“不知道缺口是多少?”
向沈冲这样一个晚辈筹钱,张鑫炎觉得很难为情,所以从头到尾,都一言不发,此时见沈冲应的干脆,心中一宽,开口说道:“本来预算是100万,现在还差30万左右。”
“我拿50万过来。”沈冲非常慷慨的说道:“《白发魔女传》马上要回内地拍摄,肯定有很多花钱的地方,预算充足一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鑫炎闻言大喜。
“阿冲,50万不是小数目,还是要慎重一点。”长城现在到处都需要用钱,能多个20万,傅奇也很高兴,但他是公司经理,考虑事情比较周全,“我们先把借款还款的章程谈好,大家做生意,不能乱了规矩,你看这钱算是投资呢,还是算借款?”
“算借款好了。”沈冲决定好人做到底,一脸不在意的说道:“写个借条就好,等《白发魔女传》上映后再还。”
傅奇和张鑫炎对视了一眼之后,问道:“那利息呢?”
“傅叔叔你寒碜我呢。”沈冲摆了摆手,说道:“不要利息。”
估计长城电影公司确实资金困难,傅奇假意说了几句之后,就不再提利息的事。
通知公司财务来长城电影公司办理借款的相关手续之后,沈冲起身告辞,他晚上还要赶飞机去洛杉矶。
沈冲有事要办,傅奇和张鑫炎也不便挽留,只说了很多感谢的话,然后联袂把他送到公司门口。
在告别之前,沈冲看着长城电影制片公司的招牌,状似无意的说道:“我那个破电影公司,只有资金没有人,长城有人缺资金,傅叔叔,你说我们两家公司可不可以合作,一起拍电影?”
张鑫炎眼睛一亮,抢着说道:“阿冲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咱们长城要人有人,要设备有设备,什么都不缺,就缺资金,如果能合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每年能多拍不少电影。”
“这件事情,等阿冲从美国回来了再谈。”傅奇不敢打包票,打着官腔说道:“即使合作,我们也需要先开会商量商量。”
左派电影公司体制之僵化,比邵氏有过之而无不及,邵氏是内部僵化,而左派电影公司不仅内部僵化,头上还戴着一顶紧箍咒,身在香港这么繁荣的商业城市,居然连最基本的融资都做不来。
难怪《白发魔女传》拍了一年多,直到80年才上映,原来是资金不足,长城电影公司真够悲催的。
不过长城好歹底子厚,集合全公司的力量,勉强还能拍一两部电影挣扎求生,其他公司就没这么幸运了,刚才沈冲旁敲侧击,打听其他左派电影公司情况的时候,听傅奇说,“长凤新”三大左派电影公司中,排名最后的新联,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全靠内地每月提供一点可怜的资金吊命,维持着牌子不倒……
回到嘉慧园,沈冲意外的看到李开元在家里。
“你怎么回来了?”
“听青姐说你晚上要去洛杉矶,我回来帮你收拾行李。”李开元指了指放在门边的箱子,问道:“怎么这么突然要去美国?”
“还记得那个芭芭拉吗?”沈冲一边说,一边提了提箱子,然后皱眉问道:“怎么这么重?”
“装了几瓶酱菜,是青姐让你带给闻人杰的。”李开元关掉电视,不满道:“你又要去见那个老女人?”
“不是。”沈冲一笑,说道:“这次是去把那花出去的三万美元赚回来。”
“真的?”李开元不信,“她要是有钱,就不会人老珠黄了,还出来陪人吃饭,你从她那赚什么钱?”
“她是没钱啦。”沈冲走过去,拿起茶几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说道:“但是她可以帮我间接联系到一个非常有钱的人,不对,也不算很有钱,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