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二卷 第七章莉莉()
“莉莉。 ”在回香港的广九直通车上,沈冲问道:“广州好不好玩?”
“很好玩,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莉莉低着头,拿着一打宝丽来拍摄的照片,一边看,一边说道:“虽然经济不够好,但人很友善,也很勤劳。”
“把照片给我看看。”
在广州,沈冲很忙,除了和珠江电影制片厂接触,还要和中国图进出口公司广州分公司打交道,内地想要订阅《电影时代》,需要海外亲友代购,非常不方便,因此图进出口公司的发行渠道,才是杂志在内地销售的主力。
他没时间陪莉莉,因此托罗孚找了个导游,带着她到处观光。
莉莉不愧是旅游达人,三天时间里,跑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还去了如羊城八景之类的景点,拍了上百张照片。
这些照片中,有的是景色,有的是建筑,有的是人物,有的是器物,最多的是合影,莉莉和小孩子合影,和老人合影,和少女合影,和大叔合影……
在这些合影中,可以清晰的感觉当时中外之间的差别,莉莉打扮时尚,姿势自然,而内地人衣着单调,表情拘谨。
不过在莉莉抓拍的很多人物照片中,沈冲可以清晰的感觉友善和热情,还有蓬勃向上的激情。
“莉莉,这次旅行,你对中国感觉如何?”
“小时候,爸爸说过很多中国的民间故事,我在美国也看过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所以在这次旅行前,我对中国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幻想。”莉莉放下照片,说道:“艾伦,你知道吗,我在广州,有种鱼儿进了大海的感觉,很舒服,非常奇妙,我真想在那里多呆一段时间。”
莉莉不仅精通粤语和普通话,而且会写毛笔字,会背古诗,打太极拳,甚至琵琶都会弹一点,接触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真不知道舅舅在美国,是怎么教出来的。
如此一来,她回到内地,在传统的中国文化气氛下,自然感觉如鱼得水。
“既然这样。”沈冲邀请道:“你毕业之后,来香港工作吧。”
“香港太小了,我呆不住。”
“来香港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内地,等你来了之后,我给你找个可以免费走遍天下的工作。”
“什么工作,导游吗?”莉莉说道:“导游很无聊的,只能在一个地方转悠。”
“不是导游。”沈冲放下一张小孩子做鬼脸的照片,说道:“我打算成立一家专门拍摄和播放纪录片的电视台,有兴趣不?”
“真的,那太好了”莉莉惊喜,说道:“我一直都梦想做这样的工作,电视台什么时候开播?”
“不要急,在香港做电视台,很麻烦的。”沈冲说道:“不过我可以保证,等两年后,你毕业的时候,电视台一定会建好。”
“干什么要在香港做电视台,去美国啊。”莉莉很急切,她建议道:“你这么有钱,去美国买一家小电视台,很便宜的,马上就能开播,而且美国观众比香港多。”
“美国法律不允许外国人拥有电视台。”沈冲一边整理相片,一边说道:“而我又不想入籍美国。”
“但我是美国人啊。”莉莉说道:“你可以用我的名义去买电视台,用我爸爸的名义也行。”
“办电视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沈冲一笑,他把相片递给莉莉,说道:“把相片收好,马上要到终点站了。”
莉莉把相片胡乱的塞进背包,兴奋的说道:“既然你能保证两年后会有电视台,我们可以提前拍摄纪录片啊。”
“你别打退学的鬼主意,老老实实上学。”沈冲站起来,提着行李,说道:“没毕业前,什么都别做,否则你爸爸杀过来,你一辈子都别想拍纪录片。”
“说的也是。”莉莉懊恼。
“两年时间很快的,再说拍纪录片是很浩大的工程,急不来的。”沈冲安慰她,然后问道:“我明天去台北,你去不?”
“当然要去。”莉莉立刻点头,说道:“香港,内地,台湾,一次游个遍,这个暑假才算完美。”
“还有澳门呢。”沈冲补充了一句,说道:“这些天一直在忙,都没好好招待你,等从台北回来,我陪你去澳门,尽一尽地主之谊。”
……
台北,东方魅力电影公司台湾分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
沈冲坐在张爱嘉的对面,放下手中的文件,问道:“开公司的感觉如何?”
“很累。”
沈冲哦了一声,不说话,摸着下巴,用很专注的眼神,打量着她。
“怎么了?”张爱嘉莫名其妙,她摸了摸脸颊,有些不安的问道:“我脸上有东西?”
“什么都没有,很美。”沈冲收回目光,笑着说道:“我从没见过说很累,却容光焕发的美女,所以忍不住多看了一会。”
张爱嘉嫣然一笑,横了他一眼,眼波流转,风情无限。
“累是挺累的。”她慵懒的靠在办公椅上,说道:“不过挺有趣的,很好玩。”
“好玩可不是个好词汇。”沈冲以手抚额,说道:“公司拿来赚钱的,不是让你玩的。”
“可你在电话留言里说,我可以随便折腾,折腾不就是玩的意思吗?”
“追女仔的时候,男人总会故作豪气,说点夸张的花言巧语嘛。”沈冲抱怨道:“张姐你兰心蕙质,怎么能当真呢?”
“从没见过你这么惫懒的人。”张爱嘉被逗乐了,说道:“又想讨人欢心,又想让人干活,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古语有云,红袖添香夜读,才子读,美人掌灯。”沈冲笑道:“你看,自古以来,红颜就是用来做事的。”
“哪有你这么解释的……”
沈冲在去内地之前,留了一份签好字的文件,吩咐秘,当张爱嘉从日本回来参加《疯劫》的庆功会的时候,把文件交给她。
在文件里,沈冲聘请张爱嘉为东方魅力电影公司台湾分公司的总经理,拥有每年投资5部预算在100万港币以下电影的权力。
100万港币,相当于800万左右新台币,对台湾电影来说,这样的预算是非常充裕的。注1
文件中写明,沈冲不做任何限制,也不对盈利做硬性规定,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投资任意电影题材。
张爱嘉对电影制作很有想法,一直有心对幕后发展,去年曾和叱咤香港电视圈的女强人周梁淑怡一起,投资办了一家电影公司,但随着佳艺电视台的倒闭,周梁淑怡黯然离开了电视圈,电影公司也无疾而终。注2
所以这份聘任,对她的诱惑力,可想而知。
每年砸500万港币,开个公司让你玩,比送花送钻戒有创意有诚意吧……
而且根据合同,如果张爱嘉接受了聘任,将会非常的忙,在沈冲去内地的两个月里,她基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考虑结婚的事。
这也算是沈冲耍的一个小花招。
当然了,沈冲不是无脑砸钱博女人欢心的冤大头,他敢开这样的合同,主要还是因为张爱嘉本身的能力。
张爱嘉投资办过电影公司,有运营经验,而且对电影艺术很敏感,根据历史,她在主导新艺城台湾分公司的时候,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参与者和幕后推手之一,杨德昌,侯孝贤等人能崭露头角,她起了很大作用。
有经验,有能力,再加上雄厚的家庭背景和庞杂的人际关系,她是开拓台湾电影市场的理想人选——不论嫁没嫁人。
每年500万港币的投资,对拥有三条吸金线的沈冲来说,完全亏的起,要是这500万能搅动一潭死水的台湾电影市场,或者发掘几个有才华的新人,就算赚到了。
张爱嘉从小雨那里拿到文件,考虑几天之后,在上面签了名,接受了这份工作。
她也没有让沈冲失望,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东方魅力电影公司台湾分公司的架经搭了起来,现在正在筹备拍摄第一部电影。
“沈老板。”和沈冲瞎侃了一会之后,张艾嘉坐直了身体,问道:“我选择投资的这部电影,你感觉怎么样?”
“别,叫我阿冲好了,你我之间,叫老板太生分了。”沈冲竖起手掌,做了个推脱的手势,说道:“说实话吧,你送到香港的剧本,我一直没看。”
“为什么不看?”
沈冲大义凛然的说道:“说好了台湾公司任你折腾,我不插手的。”
“没让你插手。”张爱嘉拿起一份文稿,丢了过来,说道:“我是让你看看剧本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这个……”沈冲把文稿放在面前,看着作者栏上的名字,说道:“我对剧本这种东西,没什么研究。”
“说这话,不觉得虚伪吗?”张爱嘉鄙视他,说道:“《疯劫》你不是改的挺好吗,这次来台北,嘴上说是来视察新公司的,一下飞机却带着两个剧本去了邱大哥那里,居然还说对剧本没研究。”
我是喜欢改剧本,可这是侯孝贤的剧本……
而且这部电影我没看过……
我怎么改?
“好吧,我研究研究。”沈冲一边腹诽,一边随手翻开剧本,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昨天去了邱总编那?”
“台北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吗?”张爱嘉一笑,说道:“你就在这里看剧本吧,我去找莉莉,中午一起吃饭。”
“行。”
张爱嘉临出门前,又回头说了一句:“莉莉真漂亮,她也是你的红颜知己?”
“别胡说。”沈冲连连摆手,尴尬的说道;“她是我表妹,货真价实的表妹。”
张爱嘉见沈冲反应激烈,不由的一呆,她咬了咬嘴唇,语带醋意的嘲讽道:“沈老板,你真博爱呀。”
沈冲一愣,然后恍然想起,貌似在港台地区,表亲是可以结婚的?
“莉莉就和我亲妹妹一样。”他正色说道:“绝对没有坏心思。”
——————————
注1:1979年,港币兑新台币为1:7。8。
注2:比高电影公司,在历史上,张艾嘉是《疯劫》的投资人之一。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卷 第八章看电影()
沈冲来台北,主要目的,是找邱刚健。
一是为了《南海十三郎》的剧本,二是为了他自己写的剧本。
他开始筹备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了。
虽然参与了《疯劫》的制片工作,但独立执导一部电影,沈冲还是没底气,所以他准备先拍一部尽量简单的电影,练练手,然后再去搞大制作,完成系统给定的任务。
简单,自然要求人少,场景少。
符合这种条件的电影,沈冲其实看过不少,《十二怒汉》,《月球》,《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等等,都是很经典的小场面电影。
但是他不想去拍这些,因为这些电影的核心内容,都是西方的文化视角,而且不好改动。
《十二怒汉》即使想拍,也得先拿到翻拍许可,况且陪审团是典型的西方制度,对中国人来说,不管是传统还是现实,都是浮云。
《月球》,美国人看月亮,想到的是登月,是科技,中国人看到的,是嫦娥,是神话,所以即使要拍所谓的家庭感和孤独感,也应该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不是复制人想回家的故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不提内容,只论设定,就不符合中国的人文背景,中国人送别的时候,会在家具都搬光的房间里侃大山?
要拍,就拍自己的故事,借用个创意就好,内容,还是要自己的好。
所以沈冲选了一个前世只听过,没看过的电影,作为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创意来源。
这部电影就是《活埋》。
沈冲只听过简介,说一个在伊拉克的美国人被活埋了,身边只有一个打火机,一把小刀和一部手机,然后折腾了九十分钟的故事。
伊拉克什么的,沈冲完全不感兴趣。
他只觉得这个创意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一个场景,够简单,而且没看过,思维不会被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沈冲在黄山,等机缘足足等了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一闲暇来,就琢磨这个剧本。
打火机和小刀没什么问题,而手机嘛……
手机可以通讯,是推动剧情的主要工具,屏幕可以照明,让观众看清演员的表演,要是没有手机,这个戏就完全进行不下去。
手机很重要,然而1979年,最古老的大哥大都还没诞生……
沈冲纠结了一番后,给主角安排了一部特制的,可以在黑暗中发光的固定电话机。
至于剧本内容,是一个骄横跋扈的有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