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吴宇森闻言;目光凝结;盯着船头的背影;沉声问道:“听说这部戏投资上千万美元;是不是真的?”

    “具体投资多少;我也不知道。”罗维明说道:“我是杂志社的;又不是电影公司的;哪里搞的清楚。”

    “得了吧老罗。”洪金宝接受过《电影时代》好几次访问;知道他是;笑着说道:“你是搞杂志的;香港电影有什么风吹草动;全逃不过你的耳目;给我们透个底。”

    “要是小打小闹;我当然知道;不过沈财神这种级别的;他不说;谁也打听不到啊。”罗维明摊了摊手;无可奈何的说道:“《信报》的老板林行止那么厉害;号称香港消息最灵通的人;可李嘉诚买和记黄埔之前;他知道吗?”

    “说的也是;咱们这种小民;听不到天音。”陈欣健自嘲的一笑;安慰吴宇森道:“你也别瞎猜了;沈先生既然点名让你来;肯定有安排的。”

    吴宇森满腹心事;默默抽烟;低头不语。

    他在嘉禾过的并不如意;本想借着这次给沈冲拍戏的机会;一举翻身;以后拍一些自己想拍的戏——现在香港人人都在传;说沈冲是财神转世;不仅自己会赚钱;而且能帮别人赚钱;只要他看中的人;没有不红的;比如许鞍华;比如王晶;都是没拍过戏的无名小辈;一夜之间;就名动东南亚;成为炙手可热的名导演……

    可是现在;来了这么多好莱坞的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做导演。

    过了一会;游船行驶到维多利亚港口中央;速度降低;慢慢游弋。

    沈冲看了看手表;然后转过身;面向船舱;拍了拍手;说道:“各位;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现在开会吧。”

    众人纷纷找个座位坐下;秋丝雨则站在一旁做翻译。

    “开会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沈冲指了指坐在最前面的白人;介绍道:“这位是加里-库尔茨先生;他将担任我们公司这部新电影的执行制片人。”

    加里-库尔茨是个人高马大;面容俊朗的中年白人男子;他站起来;双手合十;做了个鞠躬的动作;引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罗维明把他的名字念叨了两遍之后;惊讶的说道:“居然是他?”

    坐在他右手边的洪金宝听到了;问道:“他是谁?”

    “《星球大战》知道吧?”

    “谁不知道啊;好莱坞大制作;全球票房好几亿美元;一部电影比我们香港全年的电影票房还多

    “这个人”罗维明用手指虚点了一下;说道:“是《星球大战》的监制。”

    洪金宝闻言;肃然起敬;他砸了咂嘴;想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沈冲又介绍了其他几个老外;布景师;道具师;爆破师;音效师;特技师等等;名字有长有短;洪金宝听得晕晕乎乎的;一个人名都没记住。

    “三毛哥;吴导演;请过来一下。”沈冲招手;示意两人上前;然后把他们介绍给老外:“这位是洪金宝;李小龙的朋友;功夫非常好;这位是吴宇森;香港最好的导演之一。”

    洪金宝和吴宇森都粗通英文;听的面热心跳;胡乱的鞠了个躬;然后匆匆走回座位——1979年;这两位都还没混出什么值得一提的名堂;沈冲的赞誉;太过了;老外不知道也就罢了;坐在下面的那些熟人;都清楚底细。

    “ok;现在大家都认识了;那么我开始说正事。”介绍完之后;沈冲侧身;指着矗立在香港岛上的一栋摩天大厦;说道:“新电影的主要内容;就是炸掉这栋楼。”

    吴宇森还没平复好纷乱的心情;他顺着沈冲手指的方向看去;差点跳了起来。

    罗维明则高声的问了一句:“老板;你手指的方向;是康乐大厦?”

    “老罗好眼力。”沈冲对他竖了竖拇指;很肯定的说道:“没错;就是康乐大厦。”

    船舱里议论声音大起;各种嗡嗡嗡;几个老外也交头接耳;低声交流;看来他们也是刚刚知道沈冲的意图。

    罗维明丢掉烟头;大声又说了一句:“那是康乐大厦”

    “我知道。”沈冲报出一串数字:“康乐大厦;置地集团的物业;香港地标性建筑;1973年建成;层;175米;是亚洲第一高楼。”

    罗维明用力咽了咽口水;忍了又忍;终于还是说出了想说的话:“老板;你没疯吧?”

    “你看我像疯了的样子吗?”

    罗维明自然知道沈冲说炸楼不是真炸;但即使是拍电影假炸;也不是简单的事;他说道:“康乐大厦是亚洲租金最贵的写字楼之一;客户全是花旗银行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进去取景都难;更不可能在里面放炸药搞爆破了;老板;你准备怎么炸?”

    “我不知道怎么炸。”沈冲笑着摇头;用手圈了一下那群老外;说道:“但是他们知道怎么炸。

    曾励珍面带难色;也问了一句:“老板;一定要炸康乐大厦吗?”

    香港此时还从没出现过都市题材的时装动作片;零星的几部警匪片;也只是在街头巷尾拍一些小场面;罗维明和曾励珍都不是学电影制作出身的;搞不清楚怎么拍大型建筑的爆炸场面;情有可原。

    “放心吧;康乐大厦租金贵的要命;没把握的事;我是不会去做的;万一炸坏了花花草草;我可赔不起。”沈冲自我调侃了一句之后;问吴宇森:“吴导演;你觉得能不能炸?”

    “室内爆炸可以在片场里搭景拍摄。”吴宇森经验丰富;他说道:“有好莱坞专业的布景师和特技师帮忙;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看吧;老罗;所以人家能做导演;你只能做个编辑。”沈冲又调侃了他一句;然后继续说道:“爆炸不难;难的是外景。”

    他走到一侧;让出视野;指指点点的说道:“如果康乐大厦发生了爆炸;警方肯定会在下面布防;同时也会有很多人围观;而这里是中环;寸土寸金;人流密集;对面马路上车流量很大;怎么拍出真实的场景;是个难题;所以我租了这条船;让你们多研究研究;找到可行的方式。”

    吴宇森站起来;走了两步;站在窗口前;看着康乐大厦下面繁忙的码头和拥挤的建筑;皱起眉头

    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各自找个位置;观察起来。

    罗维明心思不在拍电影方面;他看了一会;忍不住问道:“老板;你说来说去;只说炸楼;可这电影到底说的是个什么故事?”

    “故事很简单。”沈冲抬了抬手;示意秘秋丝雨把公文包拿来;掏出一叠打印纸;拣了一份;递给他;简略的介绍道:“一个南丫岛上的小警察;跑康乐大厦来看他的未婚妻;不料遇到恐怖分子打劫;小警察孤身一人;灭了他们;最终抱得美人归;怎么样;很俗套吧?”

    “确实俗。”罗维明扫了两眼;见文件上的故事梗概;和沈冲说的一样;于是不再细看;随手卷起来;提议道:“没有必要把戏放在康乐大厦吧?你新买的那栋楼;不是很合适嘛;自己的物业;周围也没有主于道;拍起来省钱;还方便。”

    “我那小楼;是姿色平庸;默默无闻的站街妹;康乐大厦;是千娇百媚;名扬四海的花魁女。”沈冲笑了一下;说道:“脱了裤子;二选一;你说你想上谁?”

    “老板;你真低俗。”罗维明哈哈大笑;说道:“反正你钱多;慢慢烧吧;我看你烧出来个什么样的花魁。对了;这部戏;叫什么名字?”

    “你觉得《虎胆龙威》这个名字怎么样?威不威风?”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卷 第九章 监制() 
这次游船上的会议;是新电影的第一次筹备会;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剧组成员之间相互认识一下;毕竟这部戏;是个大工程。

    沈冲之前一直秘而不宣;把吴宇森和洪金宝等人蒙在鼓里;倒不是故作玄虚——他需要先拿到在康乐大厦拍外景的许可。

    康乐大厦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又拥有“亚洲第一高楼”的头衔;要在香港;拍摄一部极具轰动性的电影;它是首选目标;而正如罗维明所说;康乐大厦的租客;大都是世界级的企业和机构;如果未经允许;拍一部把它炸的乱七八糟的电影;可能会引起商业和法律上的麻烦。

    康乐大厦是置地集团的物业;置地集团又是怡和洋行的子公司;而怡和洋行是香港英资四大洋行之首;对香港的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巨无霸;沈冲不想惹;暂时也惹不起。

    得不到许可;这部电影就没法拍;所以沈冲之前守口如瓶;什么口风都没透露;他从台湾回来后;才终于收到了怡和洋行的回复——电影中的室内布景;不得和大厦内部结构相同或相似;而且要支付100万港币的建筑形象使用费。

    果然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大了;到处都有人想咬一口;不过沈冲没怎么犹豫;很快就付了钱——反正很快置地集团就会有大麻烦;到时候落井下石;加倍的收回来。

    其实在他的记忆里;有很多大场面电影;偏偏选中在香港制作起来很麻烦的《虎胆龙威》;是有原因的。

    对沈冲而言;拍戏不仅仅是拍戏;更不是为了票房;最大限度的提升整个香港电影行业;或者说中国电影行业的水平;才是当前的重点。

    《虎胆龙威》这部电影的创意非常好;开创了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平凡英雄以一敌众;对抗一群暴徒的动作片模式;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香港电影。

    香港地域狭小;无法拍摄大场面;小空间里闪转腾挪;是香港电影的主流;同时;空间越狭小;越能展现香港电影的招牌——功夫片的魅力。

    而此时的香港动作电影;还停留旧式的传统武侠片和清末明初的功夫小子片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已经落伍了;越来越不受欢迎;都市时装动作片;才是未来的主流;而香港严重缺乏爆破;飞车;枪火道具之类的人才。

    《虎胆龙威》具备现代都市动作片的所有元素;有爆炸;有枪战;有高科技;而且这部电影的场面看似壮观;但成本不高;总共预算才uu多万;布鲁斯-威利斯一个人的片酬就用掉了500万。

    场面不小;花费不多;说明电影中的各种爆炸戏;在好莱坞有一套成熟的实现方案;因为成熟;所以便宜;这套方案;才是沈冲真正想要的东西;所以他才下血本;让奥维茨帮忙;招募了那么多幕后工作人员;而且他在香港招募的更多;足足有两百多人;在船上参加会议的;只是其中的几个主管而已。

    香港电影向来以喜欢跟风著称;只要他这部电影能大卖;后续跟风作一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量的拍片机会;会让各种幕后工作人员迅速提高水平;拉近和好莱坞的差距。

    沈冲要拍的《虎胆威龙》;只是借用了一下核心创意;至于电影的人物设定、情节内容和具体环境;全都需要根据时代背景和香港的实际情况;重新打造。

    电影是和流行文化结合非常紧密的东西;一部电影;放在ru年代可能会票房大卖;放在90年代;可能会无人问津。

    比如《虎胆龙威》票房大卖;和当时的电影环境有关——以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为代表的硬汉动作电影;充斥市场已经六七年了;在那些电影里;主角满身肌肉;无所不能;所向披靡;杀敌如割草;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千篇一律;脸谱化严重;缺乏真实感;观众已经厌烦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布鲁斯-威利斯出现了;他相貌普通;身材一般;有老婆有孩子;还遭遇了中年危机;打斗也是普通人的招数;会受伤;会流血;会自我调侃;让观众有代入感;又满足了他们想要换换口味的期望;于是一炮而红;票房大卖。

    而1979年;史泰龙的《第一滴血》都还没出现呢;施瓦辛格还在跑龙套;尚未成名;这时候搞个有老婆有孩子的落魄警察做主角;观众会买账?

    所以沈冲把主角改成了一个来自南丫岛乡下的小警察;再给他安排一个在康乐大厦上班的梦中情人;这种穷小子英雄救美;独占花魁的童话故事;古今中外;人人喜欢;永不落伍。

    《虎胆威龙》拍摄的时候;正值日本经济最强势的时期;号称要买下整个美国;让美国人很反感;所以在电影里;恐怖分子打劫日本人;观众看的很爽。

    而沈冲大投资拍《虎胆威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部戏是和嘉禾合作发行的——嘉禾前两年;和日本的日活电影公司合资;组建了日本最大的院线;拥有上千家电影院。

    以香港、台湾和东南亚这些传统电影市场的容量;很难收回成本;所以必须得开拓日本和美国市场;否则;以香港电影极度商业化的气氛;别说有人跟风了;会被当做冤大头笑死……

    所以片中被恐怖分子打劫的对象;被沈冲毫不犹豫的改成了英国人;反正香港英国人多;很合理;而英国电影市场;离他太遥远;不需要考虑。

    除了时代背景;香港的现实条件也必须得考虑。

    比如香港警察遭遇突发危机的应急机制;肯定和美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