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云再起 +花之芬芳人生
“11岁。”
“哼,才11岁的孩子就懂得在碌碌红尘中寻找一份净土吗?我不管这些话是谁教你的,但是我不喜欢满嘴妄言的人,你可以不懂,但是你不能欺骗!对不起,你这个学生我教不了。”说着云老师就要告辞。
我一愣,才发现自己无意间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两世为人的我,何尝不是真正想要寻找属于我自身的净土呢?不过这些话从一个11岁的小女生嘴巴里说出来确实有点怪异。
“云老师。”我止住了云老师想要离开的举动。“即使你要宣判我的罪名,你也应该给我一个申辩的机会啊!”
怒火中烧的云老师似乎冷静了点,看着我点点头,示意我开始说。
“首先,很抱歉我或许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词语,不过那些到是我真正的想法,我不懂得茶道,我只知道通过茶道我能获得一种宁静,我现在11岁,但是我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微笑着看着云老师有点惊讶的神色,我淡淡笑着,接着往下说,“云老师知道做别人口中天才的代价吗?我小学只读了两年,我初中的成绩在全校都是第一名,并以全市第一名的身份考进成都七中,云老师知道我的付出吗?我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读书,练声,7点半去学校上课,我每个月要阅读一本英文原著并且写下阅读感想,每个星期要阅读一本当代小说,每天要练字,每天要练琴,每天要练声,每个星期要去练习唱歌、舞蹈和网球……”
看着云老师几乎呆住的脸,我暗暗一笑,这些是事实没错,不过我可一点都不觉得苦啊!并且乐在其中,这也算是自己挑战自己极限的一个方法吧!不过我的表面上还是保持了平静的叙述。
“云老师觉得,我偶尔想要逃避,想要去寻找一番净土有错吗?难道因为我的年级小,我就不能有这些感触吗?”的63
()好看的txt电子书
“呵呵……”云老师低低地笑了起来,“你这个孩子挺有趣的,难得这样的家庭会有你这样的孩子,好吧,你这个徒弟我收了!”
“今天,我就教你茶道的第一课。”
“谢谢老师!”
“饮茶之道,先求正身正心正念,刚才的问题就是想要看你的心,一个有着茶心的人,不论做什么,都不会太离谱!你现在的境界还差的远,不过你小小年纪有如此悟性,前途不可限量!”云老师微笑着看着我,那眼光中有着我熟悉的包容和温柔。
“谢谢!”说完这一句,我便不再发言,因为我发现这个云老师或许我真的小觑了她,我两世的经历加起来,都不如她的境界高!
“佛家认为:‘道由心悟’,通过品茶,茶人尽量发挥自己的的想象力,用心灵去悟道,去体会那一刻产生的玄妙感觉。各人各有各人的体会,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所以,以后不要拘泥于他人的陈规和感受。”的b6
我缓缓点头,受教了,就像佛家有云,各人自有各人的佛缘,不必去走一条他人都走过的路,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达到他人所达到的境界,不必要求自己和他人一样享受同样的因缘……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各人的路。
我静静地看着云老师,这样的女人真是极品女人,说话不多,但字字珠玑。不孤傲,不张扬;她说话时,面带微笑,当我说话时,又善于倾听。
娴静,温婉,高雅,可敬,可亲,如一潭深彻的秋水,又如一杯浅清的绿茶。这样的女人,是可以养心的女人。
不知道是哪个男人如此有幸,能够成为她的老公,得她相伴一生。
伴着两杯清水,我们交流了一个下午,没有品茶,但茶的韵味却相伴左右!
送走了云老师,我坐在小竹屋里,轻抚琴弦,慢慢体会今天云老师的所言,所行!
重生之风云再起 正文 茶道(二)
章节字数:3714 更新时间:08…05…01 13:11
茶道(二)
第二天晚上,云老师按约而来。
我已经在小花园里新添了一个小小的茶炉,具有无尽的古味。
“茶炉七事,茶炉、灰承、炭斗、烧水壶、水缶茶扇、拭巾。”云老师一边介绍,一边将物品摆放在我的眼前,“除此之外,还有茶勺,茶灯……”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
云老师举手投足间只有一番气度,我暗自心折。
“泡茶用水: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晒阳光。”
说到这里,云老师微微一笑,那温和的笑容,犹如破云而出的阳光,让我一时无法直视。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像古人一样选择水了,不过现在也有一些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水的品质,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选择好的水,实际上是根据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决定的,一般不含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品质比较优……”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开菲,如果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到郊区里用天然的泉水来泡一下茶!”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
我暗自舒了一口气,没有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泡茶居然有如此多的学问,茶道果然是修身养性啊,浮躁的人如何能够明白那小小的一个茶盅里所蕴含的道理呢?
云老师接着介绍茶具的配套,“茶具的配套主要有,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茶匙:舀茶叶;杯托:放置茶杯。……”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茶叶用量:的6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饮用习惯而定。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二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所以啊……要到了二沸的时候才能喝到好茶啊!
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
你所选择的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你的冲泡水温要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我点点头,表示明白,云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不但引经据典,而且结合现代的科学知识。
“(3)时间:的cee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但是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你的口味为主。”
详细地讲解了泡茶的要理以及注意事项,云老师不紧不慢地开始自己的动作。
“茶器讲究质、朴、雅、素,四字,凡此一勺一缶,都需要认真呵护,保养,需以平常心,恭敬心待之,茶道中人称为‘备器’,‘备器’之本,实乃在乎一个‘仁’字,茶道亦是仁道。杯亦分三才,杯盖在上,为天,杯托在下,为地,杯子居中,为人,‘尊人’之意,实为茶道之本。”
燃起了茶炉中的杨木,云老师舀了两瓢水淋入壶中,“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泉水,只好把自来水沉淀以后再来使用。”
“活火还需活水,上善若水,水火相济,才能煮出一壶色泽、香气、滋味、气韵四相具备的好茶啊!”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样煮茶的条件,所有很多人是在自己的房间直接用天然气灶或者电炉来烧水,不是说这样不行,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那些做法并不值得推崇!”
“现代的人已经遗忘了过去的传统,品茶,说的不好听一点,又有多少人知道个中滋味呢?不过是做为炫耀的一门手段!”
听着云老师略为悲哀的说话,我觉得似乎脑中灵光闪了几下,竟是模模糊糊,似近实远,一时无法把握。
听着茶炉里杨木崩裂的声音,我们静静地闭上了眼睛,品位着这一刹那的宁静。
良久,屋中水壶中的水开始“噗……噗……”的沸腾了起来,我和云老师都睁开了眼睛。
“这是一沸!”云老师表情淡雅,微微一笑。
不多时,水壶中的水已经二沸了。
用来泡茶的是一套紫砂壶,我刚刚从天下茶艺购得的。
云老师看了一下茶具,眉头微微一皱,不过转瞬又恢复平静,我相信和云老师自己所用的茶具比较起来,这个茶具肯定不入其眼。
()免费TXT小说下载
“在壶中放入铁观音,这叫‘观音入宫’。”
云老师将水贴着壶边冲了下去,“这冲茶,讲究‘高冲低洒’,高冲可以使茶的香味更快挥发,但切忌直冲壶心!”
水一冲下去,那些颜色鲜绿的铁观音,立刻在水中翻滚了起来。
然后用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这叫春风拂面。”
冲好了茶,云老师把壶盖盖了上去,“这喝茶之前,还先要淋罐。”
云老师一边说着,一边用烧好的热水淋在了壶上,“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逼使茶香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在‘淋罐’以后,还要‘烫杯’”,云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做着动作,我静静地看着前世已经了解的手法,现在近距离地再观察一次,感觉真的是不一样。
茶泡片刻,云老师将壶中的水倒掉,再重新加上水冲泡。
“第一泡的水不适合喝,我们今天既然是品茶,铁观音以二泡水为佳。”
我点头表示明白。
茶泡好以后,云老师轻提茶壶,将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两个茶杯里。
“这叫‘关公巡城。’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茶杯里茶水的味道是一致的,否则先到的茶杯味道淡,而后面的茶水味道浓。”
茶水倒到少许时,云老师轻轻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这是韩信点兵。”
倒好了茶,云老师左手轻托杯底,右手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捏着茶杯边缘,递给我,“现在我们来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和香味。”
我学着她的样子,接过茶杯,将杯口放在鼻子下面闻起来。
只觉一股沁香涌入鼻中,一种怡人的舒服。
“品茶需要乘热细啜,要先嗅其香,然后再尝其味,边啜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