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难为
婢鼐乜牧巳鐾罚骸八锒婺盖氚病!?br /> 颜氏再不喜欢吴若铮,孙子总是喜欢的,拉了手看,又问:“如今读书怎么样?”
吴知霆低头答道:“先生叫今年下举人场试试深浅,也好熟熟手。所以先跟着母亲回京,一来给祖母和伯父婶娘请安,二来也向兄弟们讨教一二。”
颜氏听了更加喜欢:“这可好,兄弟两个今年一起下场,也是佳话。快,把那块三元及第的玉璧拿来,那是一对,你们兄弟两个一人一块,也讨个彩头。”
郑氏笑着说:“还是老太太疼人。霆儿快接了,借老太太的福气,没准今年还真能中了。你们几个也快点过来,沾沾老太太的福气。”
后面两个模样有七八分相似的女孩子连袂上来给颜氏福礼,郑氏指着说:“这个是知霞,这个是知雪,老太太看看,可分得出来?”
颜氏眯着眼睛看了看,一手一个拉了:“真如双生子一般,若不是一个穿红一个穿黄,还真不好分辨。”
李氏笑道:“果然生得像,只是霞儿年纪大些,个子也高些。”
吴知霞抿嘴笑道:“婶娘好眼力,我比妹妹大了两岁,却只比妹妹高些许,不细看还看不出呢。娘总说我白白多吃了两年饭,也不知吃到哪里去了。”她穿着海棠红的衫子,肤色微黑,眉眼不像郑氏,但那十分秀丽中又带着的三分英气,却有郑氏的风味。
旁边的吴知雪极像她,只是年纪小些,又穿着一身鹅黄|色,就少了那三分英气,倒添了几分孩气,拉了姐姐的手笑道:“娘还说我白长了个子,不长心眼。”
颜氏被逗得大笑起来,忙着从手腕上褪下两只满绿的翡翠镯子一人一只。
后面一个穿天青绸缎褙子的少妇便领了个四五岁的男孩子上来给颜氏磕头:“霖哥儿给老太太请安。”
郑氏站着说道:“老太太,这是二老爷在任上纳的杜氏,霖哥儿就是她生的。”
霖哥儿长得却白净,且圆圆团团像个福娃娃一般,人人看了都欢喜,颜氏抱在怀里摩挲了一会才放开,亲手拿了个金项圈给他挂到脖子上。接着两房的孩子们给李氏和郑氏分别请安,吴若钊也下衙回来,又是好一通热闹。
这回人多,晚上用饭就分了男女两桌,因堂兄妹之间也要避着忌讳,且年纪也都不小,中间又用屏风隔了,然而笑语声相闻,仍旧是热热闹闹的。
郑氏说着山东风光,吴知霞姐妹不时补充两句,满席皆笑。姨娘们都在旁伺候,郑氏特地将吴知霖带在身边坐了,叫杜姨娘照顾着他。吴知霖也很依恋她,口口声声的叫娘。郑氏笑道:“这是二老爷的老生子,媳妇也喜欢得紧,这次回京,还想开了祠堂将他记在我名下。”
颜氏点头道:“这也好,儿女济济一堂是大福,这孩子你好好教导,自然与亲生的无异。”郑氏自己生的儿子已经成年,又有出息,一个隔了十几岁的小儿子,妨碍不着什么,自然亲近。
“前些日子大妹来了封信,说是过几个月也要回京了。”
郑氏一句话,阖席皆静。她说的大妹,是吴老太爷的庶女吴若蓉,吴若铮的同胞妹妹。吴老太爷四个女儿,只有吴若蓉是庶出,出嫁的时候吴老太爷还只是个四品,所以只嫁了个六品武将的儿子,这些年一直跟着丈夫在京外任上,已经很少跟京里娘家联系了。连李氏都要怔了一怔才想起来:“大妹——可还好?”
这话问得略有几分生疏。嫡庶有别,兄弟两个还要讲究个戮力同心,庶出的妹妹嫁得远了那基本上就跟泼出去的水一样了。李氏连这个大妹的面都没见过,想关心也无处关心起。
郑氏笑得欢快:“大妹如今可好了。大嫂知道广东总兵今年剿了海匪,立下大功的事吧?”
这事李氏知道。广东那边儿历来海匪成患,因海上风浪难测,海匪们又熟悉情况,各自盘据海岛,所以极难围剿。广东总兵是六年前上任的,上任之后韬光养晦苦练水军,终于在筹划了六年之后一举出击,拿下最近的两个海岛,将最为猖獗的三股海匪几乎全部剿没!所立功劳,据说皇帝私下里以当年英国公驱除羯奴作比,认为简直是不世之功。只是因为那些小股海匪无法一起消灭,所以暂不封爵,倒是赏了广东总兵年方十二岁的长子一个从四品的虚衔,又在当地赏了良田宅子,索性连广西总兵也让他兼了,以便调用人手方便。倘若广东总兵能将那些零碎海匪也剿个差不多,估计至少一个伯爵位是跑不了的。
郑氏眉飞色舞:“大妹夫一直在广东总兵麾下效力——哦,如今该称两广总兵了——是总兵的得力心腹呢。今年总兵准备派他入京献俘,据说皇上已经下旨封他从三品的卫指挥使司同知,只等他入京听封了。既是如此,大妹自然也要跟着入京的。”
这话说完之后,桌子上就没什么人说话了……
27亲戚会明枪暗箭
“姑娘;今天第一回大家都去请安,还穿这半旧的衣裳么?”如鹂捧着水伺候绮年洗漱,一边问。
“衣裳无所谓,倒是把二舅母送的那钗子戴上。”郑氏给几位姑娘的见面礼都是一枝孔雀钗,绮年这枝在孔雀的尾巴上镶着小粒的绿松石和金刚石;颜色并不华丽;戴上之后却是宝光璀璨。
“那就配这件湖绿的衫子吧。”如燕取出衣裳;再配一条鹅黄腰带;“姑娘这些日子白净了不少;穿这个也好看。”
当然白净了;整天都难见点阳光。绮年叹口气,刚进吴家没多久,就被禁足了;自然不好意思在院子里笑闹喧哗。这回二房回京,颜氏已经免了她剩下的那七八天禁足,过几天等颜氏心情好了,她得恢复踢毽子的习惯。否则天天坐着不是写字就是刺绣,身体非出毛病不可。
颜氏的屋子里今天真是站得满满的。颜氏坐在上首,乔连波姐弟跟金童玉女似的一左一右侍立在身后,下头左手大房右手二房站了两列,以至于绮年进门都愣了一下,觉得自己似乎有点无处可站。
郑氏先笑着招手让她过去:“这钗子可喜欢?”
“喜欢,多谢二舅母。”绮年扫了一眼,知雯知霏头上戴的也是昨天收到的孔雀钗,只是知雯的镶的是珍珠和金刚石,知霏的则镶了石榴石和金刚石。只有连波头上戴的是一枝翡翠莲花钗,钗子通体晶莹剔透,绿得像要滴出水来,钗头上的莲花却是无色的,价值远在郑氏给的孔雀钗之上。
看来颜氏在二房接风宴上那一肚子气到现在还没消呢。本来一个庶子高升已经颇让颜氏不大痛快了,偏偏庶女嫁的夫婿竟然也这样坐着火箭一样的升官,自己的女儿反而家破人亡,加上郑氏当时兴高采烈的样子,估计颜氏已经视为向自己的示威了。
只是这样一来,郑氏首先不满的就是连波了吧?颜氏这老太太,拿着连波去打郑氏的脸,这不是给连波招祸吗?不过郑氏并没表现出什么来,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地请了安,小丫鬟一路跑进来:“老太太,四姑太太回来了。”
“快接进来,正好来见见她二嫂和外甥们。”颜氏很是高兴。任由这些子女们官升得再快,总比不上英国公府的地位。阮夫人这会儿过来,是撑了她的面子。
小丫鬟喘了口气,接着来了一句:“四姑太太还带了阮府的两位小少爷来。”
颜氏的脸色微变:“让姑娘们都到屋里去。章儿你也过去吧,虽然这几日不用去读书,功课也不能放下。”
女孩子们退到内室里去,吴知雪胆子大,站在门口处看了一眼,笑道:“许多年没见过姨母了,也不知变了模样不曾?”
吴知雯淡淡道:“雪妹妹还是退回来一点的好。虽然是姨母家的小少爷们,看见了却也不好。京城毕竟不比山东,规矩也要大些呢。”毕竟不是阮夫人生的,虽然论起来也是表亲,其实毫无血缘关系,得算是外男了。
吴知雪头都不回,吴知霞却笑了一声,随手拿起纨扇摇了摇:“这天气有点热了,别说,山东那边真是不如京城,我在山东这几年,就是想念孙姨娘做的梅子汤呢。”
吴知雯的脸色唰地变了。她跟吴知霞年纪只相差不到六个月,自幼就较着劲儿。琴棋书画女红针指,样样都要比。论容貌,两人各有千秋,论才华,吴知雯自认还要更好些,唯有这出身上没得比。孙姨娘再是老太太赏的人,也是个奴婢出身,即便抬了姨娘,仍旧是个伺候人的。
有时候吴知雯心里也不服,吴若铮自己也只是个庶出,吴知霞就算再是嫡出,能嫡到哪里去?只是如今风气如此,再是庶出的嫡出,也强于嫡出的庶出,毫无办法。
吴知霞一句话压下了堂妹,看着吴知雯的脸色,微微一笑。吴若铮因是庶子,没少吃过苦头,这些她都知道。可是再怎么说,她也是吴家两房里的嫡长女,就是压吴知雯一头!料理完吴知雯,她稍稍转身,微笑望向乔连波:“表妹这钗子真是精致。”
乔连波不知道她这句话是何意,不过看吴知雯的模样,也知道这位表姐不好相与,连忙也露出笑脸回答:“是外祖母赏的。”
“祖母自然有的是好东西,难怪妹妹看不上我娘送的东西了。”就连吴知雯,今天都戴上了郑氏所赠的孔雀钗,偏偏乔连波不戴。吴知霞不能顶撞颜氏,可是这扇在郑氏脸上的巴掌,她却可以在乔连波这里扇回来。
乔连波脸色微微有些发白。她并不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今儿早晨本来也是要戴郑氏所送的孔雀钗,只是颜氏一早就打发琥珀送了这枝俏色翡翠莲花钗来,说是配着她新做的这件绣睡莲花的裙子正好。颜氏就是她如今在吴府唯一的依靠,又是特地送来的,她便也未多想,照着颜氏所说打扮了出来。待到了正厅,看见表姐妹们头上都戴着孔雀钗,便知道今天这事自己做得不好,当时心里就有些忐忑。现下吴知霞猝然发难,又是自己理亏,当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了。
吴知雪掩口笑道:“姐姐说的是,祖母的好东西自然都是要给乔表妹的,只有咱们得不着祖母好东西的,才随便看见什么都觉得是宝贝呢。”
绮年不禁暗地里摇了摇头。到底是年纪还小,这话虽然连知雯知霏姐妹两个都讽刺上了,说她们并不得颜氏欢心,但毕竟是牵扯着自身,听起来就不怎么圆转。说起来这种大家族真是麻烦到死啊,上一代的恩怨,到了儿女这里仍旧是牵扯不清。说起来都是堂姊妹,能有什么仇怨呢?还不都是因为吴若铮当年是庶子,没有少受气的缘故?
乔连波听出知霞姐妹在难为她,只是不知道如何回答,目光不由自主就向绮年飘了过来。绮年微微欠了欠身,笑着说:“表姐不知道,乔表妹极喜欢二舅母送的钗子,说是正好配针线上新做的一件象牙色春衫。只是那件衫子上配的络子松了,又送回去返工,今儿是来不及穿了,所以钗子也没舍得就戴出来。”乔连波得的孔雀钗上,镶的是淡粉色珊瑚珠与金刚石,配她身上这件湖绿色的衫裙确实不搭配。
吴知霞浅浅笑了一下,没有再追究。吴知雪却偏过头来仔细看了看绮年,嘻嘻一笑:“周表姐真会说话。乔表妹的衣裳首饰,表姐好像了如指掌呢。”
“了如指掌可不敢说。”绮年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只想叹气,“前些日子请表妹去帮我选花样子,倒是听翡翠说了几句针线上的事。”
抬出翡翠来,吴知雪也就闭上了嘴。翡翠虽然是个丫鬟,却是颜氏身边伺候了五六年的。按如今孝道大如天的习俗,就是祖母身边的猫儿狗儿都是尊贵的。颜氏那几个从娘家带来的陪房,如今回府来给颜氏请安,就是吴若钊兄弟也得客气三分。吴知雪是小辈儿,对翡翠还真不能太得罪了。
()免费TXT小说下载
这里终于安静了,就听见外头厅里阮夫人在说话:“……前几日国公爷开了族里祠堂,把这两个孩子记到了我名下。正好二嫂回京,带了他们也来认认长辈。麒儿,语儿,快来给外祖母和两位舅母请安。”
说起来,妾室所出的子女,是不能把自己生母的亲戚当亲戚的,阮家的儿女,都只能认吴家为外家。只是阮夫人从前哪里会带庶子庶女们回娘家呢,所以才会造成前些日子在杏园,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的好戏。
厅中颜氏李氏等人都有些惊讶。阮夫人最恨姨娘生的这两个儿子,怎么竟然记到自己名下了?而且还捎带着将庶女也记到自己名下算做嫡出,更是让人惊讶。但这时候自然谁也不会问的,当即热热闹闹认亲给见面礼,又叫里屋的姑娘们都出来相互行礼,好一通忙乱。
阮麒穿着新制的雨过天青色袍子,头戴金冠,腰缠玉带,站在阮夫人身后。十日前阮海峤开了祠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