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奔






  尽量做到小说符合现实~~
第七章 外公的竹屋
 吃过午饭后,夏大郎就带着夏晓晴、二郎往屋后走去,准备去砍竹子来编几个竹篮。从院门出去,往左边沿着自家篱笆边的小路往后面走,夏晓晴这时才发现从左边看自己家是建在一个微高的台子上,底下不远处就是一条小溪,小溪两岸长满了大树和野草,靠近家里的岸边还有一条小路通往山上,这条小溪的溪流方向应该就是流向早上洗衣服的平滩。
  沿着小路绕过屋后,就看见正对着自己家正屋后面的竹林前,有一块大大的长满荒草的空地,空地上有一栋由竹子搭成的小屋,屋子也被一个小篱笆围着。夏大郎打开篱笆门进了竹屋,不一会儿就从竹屋里拿出一把生锈的大刀,又从屋檐下的大缸里舀了瓢水,就着屋外的石头就开始磨刀。

()免费电子书下载
  “二妞、二郎,你们打盆水进去把屋里打扫一下,把书上的灰也掸掸。”夏大郎对着弟妹说道。
  夏晓晴端着水同二郎一起走进竹屋,竹屋从外面看着不是很不大,但里面却因为两边都是窗户的原因,显得很宽敞通透。屋里四周都放满了竹木做成的书架,书架上也堆满了泛黄的书籍。
  夏晓晴拿出来看了看,惊奇的发现书架上的书种类之丰富,连自己这个现代人都认识不少。里面的书除了许多正统的学说,还有不少医书、农书、食谱,最神奇的是连野史小说话本之类的都有,完全像个古代图书馆。
  “二郎,这些都是谁的书啊?能让我看看不。”夏晓晴一个激动就问了出来。
  夏二郎睁着大眼睛,诧异地望着姐姐问道:“姐,你咋的啦?这是外公的书啊。你不记得啦?”
  夏晓晴一惊,稳下神来转过身来,招招手示意让二郎靠近点,才小声地对二郎说道:“二郎,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要保证不让其他人知道,我才说?”
  夏二郎也压小声音说道:“姐,啥秘密,你快说?我保证不跟别人说。”看得出来人人喜欢听秘密。
  “我昨天摔了头,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了。我不敢跟大姐和大哥说,怕他们骂我。我只告诉你,你可不能说出去。二郎你要帮我啊。”夏晓晴顺着话说下去,一下就激起了二郎的保护心理。
  夏二郎拍拍胸脯说道:“二姐,我保证不说。你有啥不记得的,就悄悄问我。”夏晓晴高兴不已地摸了摸二郎的头,果然是个憨厚老实的好孩子,自己以后不用愁了,只要把他带上就行了。
  “那二郎,趁现在没人你给我说说咱外公的事。”夏晓晴赶紧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夏二郎赶紧把他知道关于外公的事一一说来。“娘说外公最厉害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啥都晓得,爹也说外公学问最好是自己的老师。娘说这些书都是外公的宝贝,还让我们每年都要拿出来晒晒的。娘说这屋子也是外公盖的,外公还会种竹子,后面的竹子都是外公种的,别人都只能种那种矮矮的竹子,只有俺们家的竹子最高。但是我只看见过外公做的小木船,没看见过外公,只有大姐看见过。”
  看来自己这个外公还是真是奇人一个,最起码都是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这个竹屋也让自己以后有了去处,这些书可以让自己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二妞,你们收拾好没有。我磨好刀了,外面去砍竹子吧。”夏大郎在屋外喊着弟妹。
  三个人拿着大刀往屋后的竹林走去,春天竹叶青翠茂密,一阵微风吹过,整个林子都沙沙作响,完全是一副十面埋伏的电影画面,夏晓晴完全沉醉其中。脑中突然闪过大电影之数百亿里面,黄渤在竹林里喊着:“小怡,阿城亲自来救你来了。”一阵黑线闪过,太恶搞了。
  夏大郎选了一棵粗壮的竹子就开始砍起来。没几下竹子轰地一声就往旁边倒了下去。夏大郎和弟弟拉起竹子就往竹林外走去。夏晓晴跟在后面,发现许多竹子下面都冒出笋尖。
  春笋可是好东西,夏晓晴赶紧大声喊道:“大哥,你们等等,快过来看这长竹笋了。”
  夏大郎听见妹妹叫道,把竹子放在地上转身走回来,蹲在地上看了看长出的竹笋。“这才冒出个头,还得长两天才能吃呢。到时候叫大姐给你做去。”然后伸手牵着妹妹往外走。
  夏大郎用刀砍短竹子,修出柔韧的竹篾条,然后和二郎一起坐在竹屋门廊边开始编起竹篮来。看两个孩子动作麻利、技术娴熟,应该经常编。两人按照夏晓晴的想法,没一会功夫就把五六个小巧竹篮子就编好了,然后就抱着竹篮回家里去了。
  才进院子,就看见几个孩子都都围在院子里。
  “大哥,看,周婶给我们家的狗,可好看了。”夏五郎牵着妞妞,远远地看见哥哥姐姐进来,就大声地喊起来。
  夏晓晴看见自己家里院子里,一只刚断奶的小狗在摇摇晃晃地走着,几个弟妹在旁边看着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旁边还站着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小孩。
  夏晓晴赶紧拉过二郎悄悄地问道,“那个孩子是谁啊?就是站在四郎旁边的那个。”
  “姐,你咋连狗蛋都不认识了。他是周婶家的狗蛋啊,跟四郎、五郎一样大,常到我们家玩呢。”夏二郎脸皱成一团,担心自己姐姐真的摔傻了。
  哦,周婶,就是早上看到的那个妇人的儿子。夏晓晴不想跟狗蛋正面接触,赶紧闪身进入里屋。进去之后发现,周婶在里屋坐着,正和自己母亲聊着天,夏大姐也在一旁做着针线。夏晓晴郁闷了,看来还是避免不了,自己只有打起精神应付了。
  周婶看见二妞进屋,向她招了招手说道:“二妞,来坐婶子身边。让周婶看看。”
  夏晓晴赶紧走了过去坐在她身边坐下,说道:“婶子,你啥时候来的,狗是你拿来的?”
  “狗蛋他姑家那只黄狗下的崽,这次一窝下了七个,我家捉了两只过来,想着给你家一只,几个娃娃看到稀奇着咧。”周婶拉着夏晓晴的手说着。“二妞,这次可把你妈吓坏了,你以后可得听话。”
  “周婶,我以后会听话的,”夏晓晴赶紧地回答道。
  看到二妞一脸诚恳,周婶觉得她生了场大病也知道懂事了。和她说了几句话后,周婶也把注意力转回到夏大姐手中的绣活上了。
  “大妞,你这榴生百子绣得真好,绣样颜色也漂亮,针脚也密,都赶上你娘绣的啦,比你婶子绣得好多了。凭着这手女红,以后提亲的人也要踏破门槛。这回一共绣了几个?”周婶拿着绣篮里的荷包细细看着。又对着陈氏说:“来年有人上门提亲,你可得睁大眼睛,给这俊闺女挑个好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夏大姐听着羞红了脸,马上回道:“婶子,你尽笑话我,你绣的也好着呢。这次做了七个,明天给绣坊送去。婶子也该绣了不少吧。”
  “你婶子我就只能绣个粗的,可比不上你的活细。是做了几个,我明天和你一起去绣坊。狗蛋他爹打了几个木盆,也要拿到集市上卖去。明早在路东头等你,可别晚了。”周婶说到明天的安排。
  “我知道了,我们会准时的。”夏大姐马上答应道。
第八章 赶集(一)
 第二天一大早夏晓晴就被夏大姐叫了起来,姐弟几个收拾好胡乱地吃了些干饼当早饭。夏大姐提着装着绣活的包袱,夏大郎背着装着干蘑菇和竹篮的背篓,带着弟妹没过寅时便出门了。
  夏家这次一共去了四个人,平时都是二郎陪着大姐一起上集市。这次因为要卖干蘑菇,夏大郎也正好不用去学院也就跟着一起去了。
  出了院门远远的就看见,周婶两口子已经在路上等着了。周婶手里提着一小筐鸡蛋,周叔担着扁担,扁担两边各挑着几个木盆,看见夏家姐弟过来远远就开始挥手。
  和周婶一家汇合后,大队人马往村东头走去。走到村口时夏晓晴看见,已经有许多村民提着大包小包等在那里了,看来应该是结伴去赶集吧。村民们手里拿着自家产东西去集市换钱,都是些农家里寻常可见的土产。
  他们几个朝着村民走去,周婶高兴地和熟识的村民打着招呼,很快融入其中聊起家长里短来。夏家姐弟也跟着默默地站在一旁。
  这时有个膀大腰圆,身材粗壮的妇人朝夏家姐弟走了过来,对着他们大声地问道:“大妞,今天咋弟弟妹妹去这么多人。你家大郎今天不上学馆啦,你爹可还等着他考状元咧。大郎你框里装的是啥好东西,让大娘看看。”说着就要去掀大郎背后背着的竹篓盖子。
  夏大郎一个侧身让那妇人扑了个空。夏大郎又赶紧退后两步,才说道:“大娘,没啥好东西。就是几个竹篮子。”
  夏大姐看到这个情形,也赶紧说道:“大娘,真的没啥。今大娘一个人去赶集啊,大伯不去?”
  周婶也走过来,对着那妇人说道:“夏大家的,啥时候也关心起侄儿、侄女啦。你家今天拿啥好东西去赶集呢?”
  “没啥,没啥。”看着村民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那妇人只好讪讪地走开了。
  这是等着的队伍中有人喊道出发了,村民们纷纷跟着上路了。周叔挑着扁担和夏大郎走在最前面,夏大姐挽着周婶跟在后面,夏晓晴牵着二郎走在最后面。
  “二郎,刚才那人是谁啊?”夏晓晴指了指前面走着的妇人。
  夏二郎皱了皱眉头说道:“二姐,她是大伯娘呀。她家老欺负我们家,她也欺负娘。我不喜欢她。”夏二郎又招招手让夏晓晴附耳过去,“我们那只下蛋的母鸡就是她偷,那天她来我都看见了,但娘不让我告诉爹。”
  过分了,这个家穷成这样都还来偷东西,居然还是亲戚。夏晓晴完全无语了,她决定以后要对此人及她全家都严加防范。
  一行人走了一个时辰的山路,从黑夜走到天亮,终于在刚到辰时的时候到达东大镇。约定好在下午镇口汇合的时间后,村民们就分开了。一路走进镇子夏晓晴明显感觉到景色渐渐繁容起来。
  镇子里街道宽阔,两边都是都是拥挤房屋。有用青灰色泥砖修成的瓦房,还有许多用高墙围起红门的大宅。可以看到赶集的东大街上有许多挂着酒肆饭馆招牌的铺子。因为时间还早,街道上大都是远处来赶集的农户,镇子里的人来得并不多。
  夏家姐弟跟着周叔、周婶在一个巷口把东西放了下来,开始了摆摊前的准备。趁着时间还早还没有顾客的时候,夏晓晴拉着夏二郎就跑到前面的街市逛了起来。
  夏晓晴还不知道这个地方的物价水平,她准备好好调查一番,免得等一下卖东西吃亏。其实昨晚几个孩子在家里已经商量过了,夏大姐作为这个家里最常购物的人,决定把干蘑菇定为十文钱一斤。因为夏大姐觉得猪肉才二十文一斤,蘑菇肯定不能比肉贵。
  在夏晓晴这个现代人的观念里,蘑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比肉高多了,在市场里野生蘑菇的价格也一直高过猪肉价格。夏晓晴带着二郎一路逛过去,还时不时问问价格。她发现集市里农户们多半是卖些寻常的当季蔬菜和腌菜一类的,这个季节几乎没有人卖蘑菇一类的干货。夏季节才是蘑菇的高产期,那经过秋冬两季,就算有存货的家庭也应该吃完了。
  经过一系列市场调查,夏晓晴认为自己家带来的干蘑菇应该是奇货可居,市场定位应该在中高档阶层。夏晓晴带着二郎回到自己家的摊位,摊子上摆放着几个小巧的竹篮,每个竹篮里放着一种干蘑菇。
  夏晓晴把夏大郎拉到一旁,说道:“哥,我刚才去看过了,只有我们家有干蘑菇卖,我们可以把价格卖高点。这样就可以多卖点钱了。”
  “大姐昨天不是说让我们卖十文钱一斤吗。大姐不会同意的,而且要是卖贵了,没人买咋办?”夏大郎想了想问道。
  “大哥,你信我吧,肯定能卖掉。这个季节除了咱家都没干蘑菇卖,那些大户人家肯定愿意买。等会我和大姐去给爹娘买药去,你就卖二十文一斤,”夏晓晴顿了顿,继续说到:“一次买上一斤的,就多送一两。”
  夏大郎从来没有卖过东西,更没看见过这种买一送一的卖法,有些担心。但看见妹妹坚持的眼神,也还是答应了。夏晓晴又叮嘱了几句卖东西的诀窍,这些都是她从在现代的打工经验里总结的。
  夏大郎一脸惊奇的望着妹妹,“二妞,你啥时候知道这么多卖东西得事呀?你又没卖过。”
  “哥,我刚才去逛的时候看见那些都是这么卖的,以前来村子里的货郎也是这样的。”夏晓晴赶紧回答道。

()好看的txt电子书
  街上的人慢慢多起来,许多店铺也开了门。夏大姐叮嘱好两个弟弟,又让周叔、周婶多多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