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
赫赫王子?七次呈书?亲自领兵30万?深情如此,确实是一有心人啊!
一有心人?我不禁为自己脑中的想法大吃一惊,莫非,莫非是我今天那句‘嬛妹妹从不计较身份名利,她在乎的只是‘愿得一心人,白头永不离’,一直爱她疼她。’令玄凌下定决心,认为赫赫王子如此痴情,当之无愧为‘一心人’,定能做到对嬛嬛‘白头永不离’?如若是我,为了嬛嬛的幸福,我也会这样做,起码赫赫能一直爱她疼她,不是么?
我遂不再言语,也不过问,默默走到佛堂前跪下,虔诚地祈祷:信女沈氏真诚祈求上苍,愿嬛嬛此次终得如愿以偿!
嬛嬛你一定要幸福,只是自此别后,此生恐无再见之日了。
小胧月丝豪不知她母妃掀起的风波,只是无忧无虑的耍闹。嬛嬛远嫁了回不来了,皇后该放心了吧。见到皇后,她似乎越发春风得意,我的卑躬屈膝、诚惶诚恐也能换来她的好心情,她当我死而后生定是惧怕了她:特意示弱于她,只求她放过我,却不知我心中忍辱负重所为其它。
和亲风波却未平。过了六天,听闻,和亲队伍刚至雁门关给清河王只身匹马拦下,怒斥道:我大周堂堂宫妃岂有再嫁之理!定要劫回嬛嬛不可。更为吃惊的是,嬛嬛本意并不想远嫁,听清河王所言,大步走出车舆,掀开红头巾,陈述无法远嫁之由,惟以自刎雁门关以谢赫赫王子深情。
我可以想象那个场面的悲壮:后面是大周朝十里红妆,嬛嬛凛然立于车舆前手持匕首誓死不愿再嫁;前面是赫赫王子领着30万迎亲士兵心碎又敬佩着犹豫不定;中间是清河王一袭白马英姿飒飒,不带回大周貴嬪誓不还!
幸得赫赫是真爱嬛嬛,思量良久,终是取消了婚约,如了嬛嬛的意。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和亲闹剧终是平了下来。然而此时的后宫,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太平,因为自此事,玄凌开始微服出宫。她们都在猜测他是真的去了静心庵、、、
我越发谨慎起来,因为我明白,嬛嬛回宮是迟早的事情了,在她回宮之前,皇后必定想铲除掉我,否则等嬛嬛一回宮和我搭成一气,她的下场会更惨!特别是在玄凌偶尔出宫之夜,我不得不提醒存菊殿众人十二分的小心。至于胧月,我不许她离开我视线半分。10天下来我已是筋疲力尽,却让皇后再也钻不到空子。我笑着对采月道:“皇后娘娘上次那个翡翠金树,怕已是最后的杀手锏了,现在她要寻我的死罪,不过是投毒,放火,暗杀那些卑鄙手段而已,我们自己多加小心就是了。”
终于,五月十八正式公文下来:晋封莞貴嬪为二品莞妃,于五月二十回宫,我喜极而泣,却不免一丝悲凉,当初凄凉孤零出宫,到现在半后仪仗荣宠冠绝回宫,嬛嬛是忍了多少眼泪和心酸,承受了多少磨练和压力,且差点远嫁赫赫。难道盛宠回宮就是她想要的吗?
不过,还好,宫中还有她的胧月。
我拉过胧月,她的母妃就要回宮了,她兴奋得睡不着觉,我疼爱地看着她:“绾绾是不是很开心?”
她躺在我怀里,一直形容着她母妃的模样:“姨娘,绾绾的母妃漂亮吗?有姨娘漂亮吗?”
我笑笑:“当然!”
她欣喜地裂开嘴:“她的眼睛是否同绾绾一样大?嘴巴是绾绾這樣子翘翘的么?”
我点点头。
“她的画有姨娘画得好么?”
“她会不会带绾绾去太液湖划船?”
“绾绾做错事了她会生气吗?”
“绾绾可不可以和她放风筝、捉迷藏?”、、、、、、
我看着窗外,今晚的后宫怕是很多人都难眠吧!月如金钩,泄尽清华,我幽幽地吟起:迢迢一天地,唯月淡朦胧。待我拨云开,轻照台楼东、、、
五月二十,天碧如洗,从宣华门至修葺一新的棠梨宫,道路铺着滚金边深红地毯,宫道两旁侍卫持着光彩华丽的旌旗,宫女捧着薇榴薰香炉。空气中飘的是石榴和紫薇的香味,荡着鼓乐长鸣,满眼的色彩缤纷,富丽堂皇。
正殿内,玄凌领着后宫一众嫔妃,皇后告病缺席,我轻轻一笑,她这病真是及时啊,心里一阵阴冷,告病?怕是这病要一直告下去了,你就一直缺席吧!
陵容温和得体的笑容越发让眼底的失望欲盖弥彰,锦衣华服,珠钗堆翠也掩饰不了她的憔悴凄凉和落寞。陵容见我一直望着她,微微一笑:“姐姐终于把莞姐姐给盼回来了,心里一定欣喜异常吧。”
我还未来得及开口,立于身旁牵着我手的胧月抬头接道:“不止姨娘,绾绾心里也欣喜异常呢,昭媛,你呢?绾绾的母妃回来你欣喜吗?”胧月本就话多,她能这样问,我一点也补奇怪,只是陵容一丝失常,转而笑道:“当然咯,绾绾的母妃是本宫的姐姐,本宫当然欣喜。”
胧月张口还想说什么,我赶紧将食指竖于她嘴前“嘘,你真的好吵哦,父皇在盯着你呢。”她这才转过注意力,不再纠缠陵容,移至她父皇的跟前。
玄凌在正厅坐立难安,他今天似乎微带紧张,对于胧月的撒娇,只是笑笑地摸摸她的头,不說話。
敬妃牵着予泓,3岁的予泓早已学会走路,虽然还只会念几个简单的音符,但确实让人惊喜。他甚少哭泣,对旁人也只是淡淡地看着,没什么表情,唯有敬妃时不时逗他,他才会微微一笑。玄凌显是不太在意这个淡漠的儿子,他的两儿三女,胧月占据了多半的宠爱,吸引了他多半的目光,牵挂了他多半的心。
端妃和新宠贞貴嬪徐氏坐在玄凌左右手下,都只是静静地品着茶。
小黄门来报:“启斌皇上和众位娘娘,莞妃娘娘的凤驾已至宣华门,不消一刻就至棠梨宫!”
玄凌腾地从檀椅上起身,所有嫔妃也随他至棠梨宫正门等候。我牵着胧月站在最后,心里百感交集,我的手被胧月的小手抓得更紧了,五月的天气如此闷热,而她的小手和我一样凉。感觉到她的紧张,我蹲下身子,再一次细细抚平她衣服上的皱折,用手绢擦拭掉她口角的糕点屑,拍拍她的肩膀示意她要轻松。她眼睛看着我,似乎要溢出泪来:“姨娘,绾绾好怕!”
我笑笑:“傻孩子,你怕什么?”
她低垂着头,声音轻微:“怕母妃看到绾绾失望,不喜欢绾绾,因为绾绾不够听话不够乖,绾绾不像温仪会抄诗词,也不像淑和能歌擅舞、、、”
我心里一痛,她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才能得长辈的喜,真是冰雪聪明,搂着她安慰道:“那是绾绾还小,绾绾长大后一定比她们还厉害,因为绾绾有最慈爱的母妃和姨娘在身边呢。”
她这才欣慰了很多,眼睛一直盯着宫门,平静得连呼吸都能听见。
嬛嬛车舆刚至棠梨宫,早有小太监跪下,她踩着小太监的背,玄凌走上前,取代沅碧,扶她下来。
我站在最后,快五年了,五年的时光抹去了嬛嬛的俏皮和稚气,她显得稳重平和,雍容华丽。她永远是后宫最受瞩目的妃子,即使佳丽三千,也无法夺走她丝豪的光辉。惟有眉眼不再清澈透底,仿佛历尽风霜般满含沧桑,她脸上神色非喜非悲,似乎有着急切重逢的兴奋,又带着一丝莫名的忧伤。
她屈膝向玄凌行礼后,后宫品位低于她的嫔妃又向她施礼,她微微一笑示意免礼,目光赶紧在人群搜寻,我一手牵着胧月,遥遥地,微笑地看着她,内心扑通扑通地,明明嘴角在笑,伸手拭去脸上却是眼泪微凉。她越过人群望着我和胧月,亦是和我一样虽流泪却是在笑。
我蹲下去,附在胧月耳边:“胧月,那个正看着你的,就是你的母妃。”胧月迟疑地看看我,又看看嬛嬛,却没有如我所料地扑过去。
嬛嬛已至跟前,眼泪似雨倾,颤抖地轻唤了一声:“胧月?你可是我的胧月?”
胧月似乎努力忍住眼泪,直视着她的母妃,微哑的声音泄露了她内心的澎湃:“你可是胧月的母妃?”
嬛嬛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她抱在怀里:“你一定就是我日夜思念的胧月。”
胧月再也装不了坚强,小手抱着她母妃的脖子,头靠在她肩上,抽泣道:“月儿梦中的母妃就是这样紧紧抱着月儿不放的。”
我两行清泪怎么也止不住,嬛嬛抱着胧月,却盈盈要给我行礼,我赶紧扶起她,嘴里却说不出一个字,只怕迸出口的话语变成了不成音的泣声,嬛嬛也是一样,只是一只手紧紧握着我的手,感激难于言表。
端妃和敬妃走过来,安慰道:“外面太阳太烈,先进屋子吧。”
“对了,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慢慢再叙旧好了。”
众人这才走进棠梨宫内。嬛嬛一手抱着胧月,一手挽着我不放。我心里突然晴朗,四年多的风波不定,明争暗斗,九死一生似乎都从来没有过。因为有嬛嬛在身边,自己从此不再无助,不再惊慌,不再孤独。我转过头去看她,她回我一笑,两人眼神交织中,包含了太多的情绪,她有她的沧桑,我有我的艰辛,道不明,说不清,却了然于心、、、、、、
筵席设在上林苑临仙楼,嫔妃们围着嬛嬛在中厅热情交谈,玄凌与家臣在前厅推杯换盏,宫女太监穿梭来往,正对面是戏班子吹拉弹奏,好不热闹。
嬛嬛坐在酒席正上方,左手边坐着胧月,接着是我;她右手边坐着端妃和温仪,敬妃抱着予泓,陵容紧挨着她,另外还有欣貴嬪和淑和,贞貴嬪坐在我的左手下。嫔妃们各自敬过酒后,脸上多以染上红晕。陵容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们,嘴角的笑隐藏凄凉让我心里一软,真正可怜的是她啊。十月怀胎的儿子成了敬妃的,费尽心思得来的圣宠,怕是自今晚也要失去了。
嬛嬛恨不得将失去的五年母爱一下子全部补回来,替胧月夹着各种菜食。胧月虽然紧贴着她,但是另一只小手还是抓着我的衣襟。她将嬛嬛送到碗里的玉松丸子夹了放到我的碗中,“姨娘吃!”然后转过去对嬛嬛道,“姨娘最喜欢吃这个了,母妃再帮姨娘夹一个,可好?”我和嬛嬛都一震,心里涌起甜蜜的温暖,甚是感动。
宴会进行到一半,嬛嬛却向玄凌告退一段时间,她言:“臣妾今回宮,实属帝后眷恋,倍感隆恩,应谢帝后恩典,且皇后娘娘病中,本不该因臣妾大肆歌舞酒宴,请皇上允许臣妾携礼去凤仪宫请罪谢恩。”
玄凌许了她,朝中家臣只道莞妃贤德,嬛嬛微微一笑。
我关切地问道:“姐姐陪妹妹一起去吧?”
嬛嬛拍着我的手,笑着轻语道:“姐姐糊涂了,妹妹又不是去战场?”我亦颔首一笑,放下了心,由着她只携了沅碧去——嘴角的含笑,我是知晓地‘她不愿看我,我偏要去看她,而且还要恭恭敬敬地去。’
不过半个时辰,嬛嬛回来了,对着众嫔妃继续笑着,尽管如此,言辞却有点分神,我分明看到她的眼睛隐约有一丝伤痛和落寞,今天是她的好日子,怎地她一直带着莫名的哀伤,直到刚刚进来時越发清晰了,凭我对她的了解——她一定有心事。却是怎么也想不通,她的忧伤从何而来。
我俯身前去问道:“妹妹,怎么了?可是皇后那儿不顺心?”
她一惊,显是没想到我已看出她有心事,转而勉强一笑:“没有的事儿,皇后那边很客气。”
我正纳闷着,却只见清河王玄清向玄凌以不胜酒力为由告辞。他素来散慢惯了,中途离席或者退席,一点也不足为奇。玄凌允了他,叫他向嬛嬛请辞,他走至跟前,一直低垂着眼帘,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却见嬛嬛有一丝不自然,反倒是站在一旁沅碧机灵,赶紧替她回道:“王爷好走!”
我狐疑地直视着嬛嬛,她似乎明白我目光中的质问,脸一红,眼睛几欲落泪,转向它方不敢正视。见此景,纵是天气如此暖和,气氛如此热闹,我不禁有一丝寒从脚起,心里的疑惑更加深了:半月前雁门关,清河王何故只身犯险誓要接回嬛嬛?嬛嬛当初并未反对和亲,又何故到了雁门关時见了清河王后却变得宁死也不和亲?难道?、、、
目光再投向嬛嬛時,她已镇定自若,仿似什么都没发生,逗弄着敬妃怀中的予泓。
酒席散后,我陪着嬛嬛回棠梨宫,进入内厅,嬛嬛显然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