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的战争





梢孕£锏拇嬖凇?月17日“霸王枪”发起一击,击溃海军陆战队第二师的先头部队两个营,许圆指挥部队立刻向第二师靠拢,结果奥拉达一个横挑,又把许圆的增援部队打得七零八落。但是许圆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他给后续部队争取到了时间。18日上午,第55师和第67师已经赶到,并对奥拉达形成包夹态势,奥拉达立刻后退跳出包围圈,第67主战坦克师的前锋和“霸王枪”有过一次火力接触,陈耀辉后来跟我说:“一听说前边跟‘霸王枪’干上了,我心里就猛一紧张,不过还好,他们在撤退途中,没有和我们展开大规模攻防。”“霸王枪”的撤退,除了战略态势上不利以外,补给不足也是一大原因。罗马从来没有在西丹岛上建立过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1873年重建军队时,使用的是撤退到西丹岛的原罗马陆军带来的一些老旧装备。一直到巴比伦灭亡罗马为止,西丹岛上只有一家军火公司,生产各种弹药,其余的重型装备从研发到生产全部付诸阙如。巴比伦人占领了西丹岛,却没有办法在西丹岛上自行解决军用的各种物资供应,还要从美国千里迢迢的运来,成本之高自然可以想象。在整个西丹岛战役期间,巴比伦军队的作战物资供应始终是捉襟见肘。“霸王枪”的这次撤退,就是因为后力不继,没有足够物资发起新的攻势,而只得在我军压力下后退。   
  “跳蚤”则继续在托拉达·莫古的指挥下与我军展开游击战,滞阻我军的行动,也收到一些效果。但是到18日晚上,先行到达的“霹雳”特种大队在罗马当地抵抗组织的配合下,向前线部队提供了“跳蚤”一系列行动的方位和兵力分配。于是第55师和第68师做了个配合,乘“跳蚤”移动的时候,在其必经之路上打了个伏击战。“跳蚤”巴比伦第一近卫步兵师本身是个步兵师,其人员构成来自于巴比伦在历次战役后幸存的所谓“老兵油子”,对于扰袭和游击十分在行,但是面对面的集团作战却不是它所擅长的了。第55师和第68师的这个配合,迫使其与我军主力进行一场面对面的对决。步兵对坦克,兵力上又处于劣势,谁胜谁负,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事。托拉达·莫古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没有能够重现埃都利时从容撤退的情形,“跳蚤”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人员伤亡超过其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托拉达·莫古几乎是仅以身免。24日晚上,他带着残部乘夜沿一条小路逃回那不勒斯。“跳蚤”经此一役就此一蹶不振,而托拉达·莫古自此之后一直到后来在那不勒斯攻防战中阵亡,也再没有什么出奇的表现了。   
  29日,中部集群的第5、22、55、67、68五个主战坦克师已经抵达那不勒斯近郊,开始准备对那不勒斯的巴比伦军队发起最后一击。巴比伦人联系美国人,要求美国人提供空中掩护和物资援助以及“大规模的陆军力量支持”。但是这时张见昕的“胶着”战术见效了,美国人在外海与大西洋舰队缠斗,胜不了又脱不了身,狼狈万状,根本没有余力再去支援那不勒斯的巴比伦人了。他们最后所做的除了从东大陆本土向那不勒斯空投了一些物资以外和一个伞兵师以外,没有别的什么表示。   
  1883年4月2日,对那不勒斯的攻击开始了。当时美国的那个伞兵师被空投在靠近新罗马城的北部,他们迅速集结后向南进发,准备作为那不勒斯守军的外部策应,但是美国人明显低估了我们的行动速度。4月5日,这个伞兵师刚刚抵达其预定阵地,就遇到了赶到此地的第二集团军,经过三天多的战斗,虽然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是一个伞兵师又怎么能抵挡四个作战师的坦克冲击?该师除了一千六百多人投降外,其余的八千多人全部伤亡,师长尼古拉?洛亚也在战斗中阵亡。在这一战之后,美国干脆撤消了伞兵这个兵种。   
  同时那不勒斯也是风雨飘摇,巴比伦流亡政府已先一步逃往新罗马城,留在城中的是“霸王枪”第92坦克师和“牛皮糖”第237国民步兵师,还有“跳蚤”的残部和新组建的所谓“新巴比伦卫队第一师”。这个“新巴比伦卫队”是巴比伦流亡政府强加在罗马人民头上的一个武装组织,他们将原来的罗马陆军残余部队重新组织,又抓来许多罗马壮丁加以补充,由巴比伦人担任军官,并在部队中大力宣传“中国人是全世界的敌人”,并列举罗马战争的失败来唤起罗马人的同仇敌忾之心。但是后来这个部队的表现证明巴比伦人的宣传工作是完全失败的:这个师与我军接触后12小时内就已经不存在了,在罗马地下抵抗组织的工作下,这个师的一半人做了逃兵,另一半人干脆阵前倒戈,罗马士兵杀死了巴比伦军官,扯下巴比伦军徽,举着白旗成群结队的逃往我方,很多人后来直接参加了那不勒斯的攻城战斗,为我军担任向导和救护等工作。      
第三卷 第二次东大陆战争 第四十六章    
  第二集团军在扫荡美国伞兵师的同时,围攻那不勒斯的部队也正在浴血奋战中。由于北部海上的风暴,补给物资不能及时运到,不得不从后方部队中直接抽调物资补充前线,仗打得很是艰苦。巴比伦人知道这次已经陷入绝境,但是无论如何也要死守那不勒斯,如果那不勒斯一丢,西丹岛的对外通道就被切断了,他们一个也跑不了。巴比伦人开始了负隅顽抗,虽然“乌龟”已经在萨马拉全军覆没,但是剩下的这两个王牌也是十分凶悍,在前期的战斗里,和我们的攻击部队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上下。而且在“神经师”的死缠烂打中,时不时冒出“霸王枪”的突击,弄得前方的部队常常是疲于奔命。4月5日,第5主战坦克师遭到“霸王枪”的一次反突击,损失惨重,不得不从战线上后退,我立即命令第79机械化步兵师顶上,好不容易才算把巴比伦人又顶回去。   
  南边那不勒斯打得十分艰苦,北边新罗马城按照我的计划却是围而不打,修拉克·默桑指挥“妖狐”巴比伦第65坦克师几次出城意图南下援救那不勒斯,都因为道路被我军截断而退了回去。同时第80机械化步兵师和第112机械化步兵师不断在城外进行扰袭,城内的罗马反抗组织从秘密渠道得到了我们部队的接济,活动大增,巴比伦流亡政府的那些高官一连被刺杀了好几个,剩下的都怕得不成样子,于是一致要求军队不能离开新罗马城,全城围捕抵抗分子(他们是怕死,却不知道那不勒斯陷落,新罗马城独木难支,迟早也是要被攻下的),修拉克·默桑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又要担心南边的危局,还要应付城里的反抗,内外交困,独守孤城,日子是相当难过的。   
  4月11日,“神经师”与第55主战坦克师展开激战。“神经师”的士兵们全部都赤膊上阵,头上裹了表示必死决心的红头巾,死守在通向港口的大路上。这时那不勒斯城内已经是处处废墟,主战坦克在狭窄的城市街道和废墟里行动困难,进城的都是些“蜻蜓”坦克。第55师师长孙彦辉在第一线亲自指挥攻击,“神经师”师长吉米克·克·克钦也是亲临前线。一场鏖战一直打到第三天,双方均是伤亡惨重。4月13日早晨起了大雾,蒋宾达带了二十多人在几名罗马反抗组织成员的引导下,乘雾从一条小路溜到“神经师”后方,对其指挥部进行了一场偷袭。吉米克·克·克钦真是“勇悍至极”(蒋宾达语,这次作战中他亲自与吉米克对射了十几分钟),在被偷袭极端不利情况下,亲自操枪,在打死了我方三人后成功脱逃。但是他指挥部的大部分人员都在这次行动中被击毙,“神经师”的指挥中枢随之瓦解。前线顿时失去了指挥,虽然这些巴比伦士兵依然死战不退,但是各自为战抵挡不住我军的集团攻击,到这天中午,第55主战坦克师突破了“神经师”防线,占领了通往港口的大路。这个师在作战中伤亡极重,全师只剩下1/4的作战人员。最后一次突击中,师指挥部全部人员都披挂上阵,孙彦辉亲自在一辆“迅猛龙”坦克上担任重机枪射手,并首先冲破了敌军防线。在占领大路后,第55主战坦克师剩下的不到3000人在阵地上放声大哭,让友邻部队都大感吃惊。但是只要想一想他们所遭受的伤亡和终于得到胜利后的心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神经师”这一战也是大伤元气,残余部队约四千多人,分散在那不勒斯的废墟里继续抵抗。吉米克·克·克钦后来重新集结了一些力量,大约二千多人,在那不勒斯的最后关头,“神经师”才最后重新露了下面。   
  第55主战坦克师攻下港口后也已经无力再继续作战,于是我命令第22师接过其控制区域继续攻击,同时命令孙彦辉带领部队撤回设在那不勒斯以东50公里处的大本营。我记得孙彦辉头上绑着绷带进了我的指挥部,因为自己“指挥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然后自请撤职,说着说着就痛哭起来。我知道他一向以爱兵如子闻名,这次遭受如此惨重的伤亡,对他来说是个非常重大的打击。(第55师在此战役中阵亡3582人,受伤6907人,失踪114人,这个师后来没有进行补充和重建,在战后不久就被解散了。孙彦辉在部队解散后调任乌尔警备司令,后调东大陆北部防务司令部任参谋长,1894年在巡视边境途中因直升机事故殉职。)“神经师”遭受挫败后,那不勒斯的主要防务力量只剩下“霸王枪”巴比伦第92坦克师了。奥拉达·克·索布尔深知在这样日见狭小的阵地上打防御战不是“霸王枪”所长,于是决定突围去新罗马城。他先是在4月15日组织了一次反扑,扼住了第67主战坦克师的进攻态势,接下在4月16日晚上,“霸王枪”乘夜向在北边的第79机械化步兵师发起猛攻,成功突破其阵地,并迅即向北移动。沿途我军试图阻截的部队都被他以强大的突击兵力突破。到4月17日早上,“霸王枪”一夜间就向北移动了50公里,沿途突破了我军三道防卫线,其机动突破能力之强实在令人咋舌。   
  但是天不作美,由于4月以来连续的阴雨天气,在西丹岛中部的托勒山一带发生了山体滑坡,这一带的道路几乎全被冲毁,主战坦克在这样崎岖地形上的行动速度就大大降低了。奥拉达知道这样势必被我军追上,在这样不利的地形上作战他是非常吃亏的,于是他又带领部队向东南突进,想袭击我军侧背,迫使我军后退以减轻那不勒斯的正面压力。但奥拉达虽然有很好的计划,“霸王枪”的战斗力却已经不能支持了。在防守中与我军的连番激战,随后的杀出重围,“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霸王枪”再强也有其极限,这个师在遇到第68主战坦克师以后没有如往常一样发挥其超强的攻击力,没有能够突破我军的防御线。我军随后在4月18日发起反击,“霸王枪”首次遭到大败,部队全线溃退。   
  我接到胜利的报告后命令一定要生擒奥拉达,第68师的官兵们在战场上几番搜索,4月19日下午2时许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奥拉达,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他师部的两名参谋。我军士兵在洞外要求奥拉达放下武器投降,奥拉达回话表示同意,随即将他和参谋手中的三把“捷哈特II”扔出洞外,然后要两名参谋在前先走。当第二名参谋走出山洞刚刚直起身子,就听到山洞里传来一声枪响,士兵们大声喊话,却没有回答,于是派了两个人进洞搜索,这才发现奥拉达用手枪在自己的太阳穴上打了一枪,已经自杀身亡了。      
第三卷 第二次东大陆战争 第四十七章    
  当奥拉达·克·索布尔在那不勒斯城外向自己的脑袋开枪的时候,那不勒斯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4月19日,“神经师”和“跳蚤”最后剩余的三千多人集合起来,吉米克·克·克钦和托拉达·莫古两人各自带了自己的部下,下午一点多开始分头突围。托拉达·莫古在上次吃了败仗后运气很背,这次突围也是,他的突围部队在下午五点多时正好遇到了第67师的主力部队,一场历经四小时的激战之后,“跳蚤”最后的一点本钱也拼完了,仅余的一千多人有267人战死,378人受伤,149人被俘,其余的都逃散了。托拉达·莫古本人在乱军中被击毙,他的尸体在后来打扫战场时被找到。   
  吉米克·克·克钦的运气比托拉达·莫古要好一点,他的“神经师”在最后关头爆发出无比的精神力量,他们齐声呐喊着向我军的战线冲锋,在付出了伤亡1200多人的代价后居然被他们突破了一条防线。当时吉米克·克·克钦很是高兴,命令一路向北继续突围。但他们随即遭到我军优势兵力的追击。吉米克命令乘夜色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