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高手
耿直暗自赞叹道:“真是完美的姿势!”这心中的话刚刚在心中落音,投篮的青年已经倒仰瘫软在地上,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体已经达到了疲惫的极限。看着躺在地上半天动弹不得陈俊豪负手卓立的耿直脸上却浮现欣然之意:能够在身体如此疲惫的情况下完成这也完美的投篮,耿直可以确信陈俊豪投篮的感觉已经找回来了。半个多月不间断的训练,他终于完成了复出后的第一次蜕变!
好半天陈俊豪的气息终于平缓下来了,但躺在地上的他浑身酸软无力彷佛动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他自己也不禁奇怪:刚刚的投篮练习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起来吧!”耿直说话同时将右手伸过去。借助他的帮忙,躺在地上的陈俊豪终于吃力的爬起来了,吃力的舒展下手脚感觉力气在一点一滴的重新聚集起来。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道:“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耿直道:“未必吧,只能说这两年你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陈俊豪点点头,暗忖两年前的高中联赛最后的决赛那么艰苦的情况自己确实也没有觉得有今天这么累,莫不是两年的空白自己的意志也给消磨掉了?
“走了!”耿直携着陈俊豪向体育馆外走去,“回去了,中午好好休息,下午和大家一起参加体能训练。”
“教练,你觉得比起两年前世青赛的时候我的实力恢复了多少?”
“这个问题你自己没有答案吗?”
陈俊豪停下脚步,沉咛了一阵后苦笑道:“我不知道。”
耿直道:“你现在的水平大概和世青赛刚刚开赛时候的水准差不多吧。”
“你是说我已经完全恢复了吗?”
“不!”耿直摇头道,“整个世青赛你的进步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决赛时候的你和参加第一场比赛时候比起来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水准。”
陈俊豪苦笑:“原来我还是没有回复到以前的水准,两年的空白毕竟不是轻易弥补回来的。”
耿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担心,再多一段时间你就可以完全恢复过来了。而且你还会不断的进步,沈奇峰和耿天放十八岁的时候可没有你现在的实力。”
“那是,我这样的天才一百年才出现一个。”
“呵呵,能够这样臭屁看来你的信心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后天的队内选拔赛可别输了才好,否则就算你是天才也得给淘汰出去。”
“放心。”陈俊豪昂首挺胸道,“只要是篮球比赛我从来都不会畏惧。有奇峰他们做队友再强的对手我都有信心将他们拉下马来。”
……
下午的体能恢复训练是陈俊豪进入国家队以来第一次和所有其他球员一起训练。这些大哥级的球员对于他的加入或者保持矜持的冷漠或者礼貌性的点头微笑,惟有在Q大结识的球队老大熟稔的和他打着招呼。
姚铭道:“怎么样,后天的队内选拔赛准备得怎么样了。”
陈俊豪惊道:“你也知道?你该不会也要参加吧?”
姚铭笑道:“如果比赛不是呈一面倒的势态我恐怕没有上场的机会。”
陈俊豪点点头心中雪亮。以姚铭的实力和在国家队的地位自然用不着参加选拔,但如果比赛真的出现一面倒的势态他作为平衡比赛的砝码还是很有必要的。耿直希望看到的是势均力敌的对抗,只有那样才能够看清每一个球员的实力。陈俊豪很期待和姚铭并肩战斗,但这一次他衷心希望到时候姚铭不会加入自己这一方。
姚铭道:“你来到国家队还没有和大家怎么认识吧?去和前辈们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
陈俊豪看了看正在专心训练中的众球员,道:“现在吗?
姚铭拍拍他的肩膀道:“走吧,我带你去和他们打个招呼。熟悉以后你就知道了其实国家队的这些队友都是很好相处的。”
陈俊豪立刻站起来跟在他后面,去和国家队的前辈球员们打招呼。有了姚铭这个球队老大的引荐一切顺利得很。恰如姚铭所言国家队的队友们都很好相处,虽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众人对于这个儒雅清秀的青年都有着不错的影响。对于少年皇帝的一些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能够同时被耿直和姚铭看重自然不是无能之辈。一阵交流过后少年皇帝和国家队队友们的关系打破了坚冰隔阂,开始向逐渐友好的方向发展。
然后,国家队的第一次对内选拔赛即将开始。
《飞翔篮球梦》大结局之王者归来 第四章 复出后首场演出
国家男篮封闭训练六天后,主教练耿直终于对媒体宣布:国家队封闭训练结束,下午的国家队队内选拔赛对记者开放。几个小时内国家队训训练基地迅速涌进了各大媒体的大批记者。
其时已经是临近暑假,世界第一运动足球世界各大联赛赛季刚刚结束,篮球方面NBA季后赛也已经决出新的冠军,世界体坛各大国际赛事现在还没有开始。对各种体育媒体而言未来的一个月内都是荒芜期。但是体育报纸不可能因此而停止发行,体育新闻也不能因此而停播。记者们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新闻填补报纸上的空白的时候,男篮国家队的新闻自然成了报道的重点。所以体育馆边记者的人数是出乎意料的多。
陈俊豪等一干球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体育馆的。场边的记者将球场围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早已经架好对准球场。“咔嚓、咔嚓”声中闪烁的镁光灯照得人一阵眼花。这样的情形真让走进球场的球员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这儿是不是要举行一场国际赛事?
球员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热身。场边的教练组中朱宇低声对身边的耿直道:“搞什么,一场队内训练干什么招这么多记者过来。”
耿直苦笑道:“我也没有想到竟然涌出来这么多人。”
朱宇嗤道:“你将这场比赛对外公开,来多少记者应该都不会影响你的计划。告诉我,你究竟有什么用意?”
耿直道:“造势!”
“造势?”朱宇讶然道,“为谁?国家队?还是小鬼?应该是小鬼。可是你就这么自信他能够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出色?正式比赛和平时的训练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毕竟才复出半个月。这么多记者在场边围观,你不怕会更加增加他的心理压力吗?骤然将他放到这种环境中,你是不是太欠考虑了。”
耿直道:“放心,这些我都考虑过,最后还是决定相信他。这些记者的到来会增加真正大赛的气氛,这对阿俊来说反而是好事。他不是那种会因为围观者而方寸打乱的球员。越是大的舞台他越会有上佳的表现。真正比赛的时候,这场外的一切都不会对他有任何影响。我相信这场比赛他会有上佳的表现。亚锦赛要到九月份才开始,在那之前的几个月除了几场热身赛国家队基本处于解散状态。我可不想阿俊回去一个暑假再有什么变数。”
“所以呢?”
耿直道“所以等不了热身赛的时候再将他推向媒体,必须在变数出现之前将它化解。只要这场比赛中他有不错的表现,之后媒体一定会有铺天盖地的报道,少年皇帝的复出便是既成事实了。”
朱宇叹道:“不知道该说你睿智还是阴险,希望不要弄巧成拙才好。”
耿直微笑道:“放心,一切都在本教练掌握之中。”
能够入选国家队的自然都是联赛中有出色表现的球员。镁光灯下打球早已经习以为常,场边云集的记者们到也没有给他们多大的影响,反倒是陈俊豪,神色紧张行动僵硬。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场面,如此多记者近距离的接触也确实给他很大的心理压力。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在耿直预料之中。
沈奇峰低声对他说道:“别在意那些记者,就当他们不存在好了。”
陈俊豪一声苦笑,心说: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热身结束。在记者们摄像机、照相机的注视下耿直开始宣布选拔赛的规则:“十九名球员除了姚铭之外的其余十八人分成红白两队进行对抗。朱教练和杨教练分别临场指挥。两队的分队分组情况就由两名教练宣布。”说着将两份名单分别交给朱宇和另一个助理教练杨奇,自己则拉着姚铭坐到一边一副隔岸观火的架势。
十八人分组,红队:陈俊豪、沈奇峰、耿天放、雷海洋、李振华、孙月、章云凇、李南、张荆崧;白队:王世朋、刘维、唐征东、伊建联、杜风、莫克、朱舫禹、吕小明、薛雨洋。(八戒:此名单中队员和现实国家队中的队员绝非同人,取谐音是方便读者估摸小说中球员的实力)
名单公布之后队员们未曾有任何意见,但四周云集的记者们却是一阵低声的议论。从分组的情况来看耿天放、沈奇峰两人能够在欧洲站稳脚跟实力自然是勿庸置疑的,雷海洋、李振华也都是骁勇悍将实力有目共睹,李南、张荆崧这两个八一队的老将可谓是国家队三朝元老,无论是实力还是经验都是顶尖水准。白队方面,刘维、唐征东、伊建联、杜风(八戒:这个杜风位置是得分后卫,和现实国家队大前锋那个杜锋不同,但实力相当)、莫克、朱舫禹、薛雨洋……这一个个都是声名卓著的明星球员,而且正值运动员的黄金年龄,耿直上台之前的国家队主力球员基本上都在白队之中。红队那边陈俊豪、沈奇峰等五人是国青队时候的队友,而白队这边伊建联、王世朋、杜风、朱舫禹却更是来自同一个球队的队友。
从分组双方的实力来看基本相当。让记者们议论的是两组球员的名单。陈俊豪、沈奇峰、耿天放、李振华、雷海洋、孙月、章云凇这所有出自耿直门下的弟子都被分在了同一个小组,甚至连临场指挥教练都是耿直的亲密战友朱宇。忽略李南、张荆崧两个老将,红队就是耿直的嫡系部队。而白队则代表了国家队的传统阵容,这样的分组绝对不是巧合那么简单。至于究竟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记者们自己各自发挥了。不管这场练习赛的过程和最后结果怎么样,记者们都找到了一个极佳的报道素材。
队员们可没有那么多想法,红白两队的教练简单的交代一下战术后比赛迅速开始。
红队先发阵容自然没有什么悬念,白队方面方面唐征东、伊建联、杜风、朱舫禹和刘维,这五个人都是国家队的常客,也是国家队过去经常的首发阵容。
跳球。雷海洋对唐征东!
唐征东身高213公分,体重115公斤;雷海洋身高212公分,体重122公斤。两个人身形相若、年龄相若,都是如今CBA联赛中首屈一指中锋球员,但是这两个人到今天却是走过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唐征东出道的时候正是“篮球是长人运动”观念盛行中国的时候。身体高大的他受到了球队、媒体、球迷多方面的青睐,十五岁的时候就以正式球员的身份入参加CBA联赛。在职业联赛中不断的和国内一流球员交手他很快成长为新一代球员中的佼佼者,之后的U19国青队、国家队的常客。
而雷海洋走过的道路则是完全相反的另一条道路。高中毕业后进入CBA联赛时正是中国篮球遭遇滑铁卢、对以高大中锋为中心的理论怀疑和反思的时候,加上对高中联赛业余球员的天然不信任,他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甚至当耿天放、沈奇峰已经在联赛中崭露头角的时候他还在青年队中练习基础动作。直到两年前的世青赛之前他也仅仅是作为替补偶尔在联赛中露几次面。两年前的世青赛给了他命运转折的机会,慧眼识英雄的耿直将他召入了国青队,并且顶住各方面压力以他取代了当时状态不好的唐征东、伊建联这对双塔。雷海洋抓住了这次机会,世青赛上用自己出色的表现报答了耿直的知遇之恩,更为自己赢得了篮球生涯的转折。世青赛之后雷海洋在球队获得了足够的重视有了足够的上场机会。两年中凭借硬朗、顽强的打球作风、逐步成熟的技术他逐渐成为了和唐征东相提并论的优秀中锋。
沿着不同道路走过来的两个人今天终于要在这儿分出一个高下了。可以说在某一程度上,他们是这场比赛的主角。记者们的摄像机的镜头紧紧的跟着两人,捕捉两人的每一次对抗。
跳球后一阵争夺后篮球落到了白队的手中,红队迅速收缩回防。白队方面刘维控球,唐征东、伊建联迅速进入内线,杜风、朱舫禹在跑位策应。以出色的内线球员为战术核心,这是过去十几年国家队的传统战术。红队方面祭出的是三二混合联防。陈俊豪迅速扑上去紧逼刘维、耿天放同时过来包夹并且封住了他传球给右侧三分线外朱舫禹的路线。两人包夹压迫刘维的活动空间,伊建联从内线出来接应、接球后立刻遭到了沈奇峰紧逼,李振华赶过来包夹同时挡住了伊建联右边传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