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之翼
“为什么还要穿泳装?什么都不穿不是更好吗?我更喜欢成群的裸体美女……”
“你小子年轻,还不懂。半遮半掩的,才是最诱人地……”
“嘘,小声些,当心被当官的听见罚你周末不能外出,我们还是赶快去报告吧,尽快把事情办完,回到营房里睡觉可比在这里强多了。”
在无聊的说笑声中,几个帝国士兵向着一位身着黑色制服的帝国军官走去。
……
运输机械不停地在平台和运输船之间往返着。一件又一件的设备组件被不断地运上奥林匹亚号运输船的宽大货舱。众多帝国士兵在运输船周围持枪警戒。无关人员一律被禁止靠近这艘船,在士兵们的监督下,装卸人员在运输船的货舱内外忙里忙外,他们要合理地安排空间、位置,还要给已经运上船上地各类设备做好固定和减震地工作,以免在航行途中地颠簸和晃动对设备造成损坏。
“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全部装载完毕?”一名站在旁边看着的帝国少校军官忽然问道。
“嗯,照这个速度。最多还有半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一名主管装卸的人员估计道。
“那我就先回船上去了,让他们准备好奥林匹亚号的启航。”奥林匹亚号的船长说道。
“我们一会见,船长。”少校客客气气地说道。
“一会见,少校。”这位船长说道。
他瞟了瞟在远处平台上的八架超级女妖星际战斗机,他忽然有些担心,在抵达本星系的预定位置与帝国快速战列舰厌战号汇合地几个小时航程中,这些超级女妖都会一直伴随着奥林匹亚号,在船上。还将有一个分队的帝国士兵进驻奥林匹亚号。负责安全保卫,尽管事先同盟已经针对此做了安排,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在航行过程中出现意外,被帝国发现了纰漏,那他们是没有可能幸存的。
他有自知之明,光是船上一个分队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就够他们喝上一壶的了,就算能解决他们,几乎无武装的运输船也绝对无法逃过超级女妖战斗机之手,尽管在附近星域就隐藏有一支强大的同盟舰队,但他们是不会,也不可能冒着整支舰队暴露的危险,来拯救他们地,就算他们肯,也没有时间。
一切,全得靠他们自已,一切,全都要看接下来地行动,一切,全看他们的运气了。
他踏上了登船舷梯……
运输船在隆隆的引擎声中,克服了地心引力,缓缓升空,用不了多长时间,这艘船将很快脱离这个行星地大气层,进入开放的宇宙空间。八架超级女妖式战斗机跟着奥林匹亚号一同升空,这些护航机群,将一直伴随着奥林匹亚号,直到抵达帝国快速战列舰厌战号为止。
在进出大气层的时候,运输船会有一些颠簸,正是开始行动的最佳时机,奥林匹亚号船长看了一眼正无聊地一同坐在舰桥上的那位帝国军少校,在这位少校前方的几个监视屏上,显示着一号货舱的内部监视影象,这是从装在货舱内部的几台监视器拍下来的实时影象,而在一号货舱舱门外,还有几名帝国士兵守在门口,没有授权,任何人、包括他,都不能进入一号货舱,货舱附近的通道区域,也全是限制区域,都有帝国士兵在执勤,船员们可以从那附近通道经过,但绝不允许随随便便在限制通道内长时间地逗留。
一般而言,这样的安全措施已经足够,整个航程又没多长时间,而且运输船外还有超级女妖的护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不会,也不可能出什么问题的。
飞船有些轻微地晃动,奥林匹亚号正在穿越行星大气层的过程中,这位船长随便看了一眼四周,船员们正专心于他们的工作,而舰桥上的帝国士兵们则正试图在船体的轻微晃动中稳住自已,没有人注意到他。
他的手悄悄地在座椅扶手内侧的一个按钮上轻轻按了下去。
“收到信号了,准备好了吗?”特纳上尉看着面前控制面板上一闪一闪的红灯变成了稳定地绿色,他一边用手扶住舱壁。一边压低了声音,问道。
他的几名队员分别冲着他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开始!”在他感到晃动开始轻微加大的时候,他果断地命令道。
“明白,队长。”他的几名队员同时在他们面前的面板上,熟练地操作了起来……
在奥林匹亚号的舰桥上,监视屏幕影象不规则的扭曲了一下,时间很短。只有不到零点几秒地时间。又很快恢复了正常。不过,这个异常现象还是引起了帝国军官地注意。
“怎么回事?”他诧异地说道,又定了定神地又看了一眼,屏幕很正常。
“什么事?少校。”一直关注地船长装作若无事的样子问道,他内心那根弦已经绷得很紧,他当然知道实际上是什么事,但在此时此刻。他可不敢让他的情绪有任何外泄,让对方产生怀疑,那就完了。
“哦,没什么,图象有些……不稳定。”这位帝国少校有些不确定地说道,也许,是自已的眼睛花了吧。还是……
“正常,奥林匹亚号。二十多年船龄的老船了。线路老化和结构疲劳严重,进出大气层这一点点轻微颠簸和晃动,也能对她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了。她没散架已经算是对我们不错了……”这位船长立刻把早已编好的理由给抛了出来。
“不会吧,船长,不过就二十多年船龄,我承认,确实比较老,可也远没到散架的程度。”帝国军官不相信地说道。
“少校,我老实对你说吧,维护得好,她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现在哪有什么维护,先是和联邦地战争,接着又是和叛军的战争,这场仗估计短时间内是结束不了的,不用说是战舰,就是我们这样的运输船也损失严重,新造的虽然比被打沉的多,但算算受创被迫入坞修理的,还有那些天天不断增长的运量,剩下来地船只都是在透支使用,奥林匹亚号,她很多年前就说要进坞大修个半年一年时间,现在嘛……”他颇有些凄凉地感慨道,“幸运地话,挨上几道大威力的中子光束、粒子流或中上几枚导弹、直射火箭,她可能就有这个机会了;不走运的话,直接被量子鱼雷击中,那她就能提前退役了,我们地这艘薄皮船,防护能力可远远比不了军用舰船。”
“说得倒也是,”少校同情地点了点头,关于量子鱼雷的威力,他最近曾听到风声,据说有一艘太空母舰在叛军量子鱼雷的集中攻击下,不到几分钟就完全被摧毁了,几乎无人能逃生,也不知是真是假。
“别担心,船长,至少在这里,在格鲁希斯特星系,贝林杰行星,是不需要担心叛军的,我们外面有帝国最新锐的星际战斗机为奥林匹亚号护航,厌战号战列舰离得也不远,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叛军控制区,运送的任务也不用我们去做,我们就只管到厌战号的航程,接下来危险的部分,不关我们的事……”
这位少校军官的谈劲逐渐高涨起来,他的注意力早已从先前的小问题上被引开,是啊,不就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吗?他瞎紧张些什么呢?船长说的没错,在进出大气层的时候,也许这艘旧船由于震动,也许由于干扰,图象扭曲了一下,这算什么问题?就算有人要偷这批没用的设备和零件,他又怎么把这些东西在护航战斗机和战列舰眼皮下弄走?更何况,过不久他们还要完成和厌战号战列舰的移交工作,一旦发现少了东西,全船搜查,还怕能飞到天外去?
船长面带微笑地恭听着这位军官高谈阔论,只是他心中暗自冷笑,最新锐的星际战斗机和快速战列舰又算得了什么?他虽然不知道支军的这么一支舰队是如何悄悄深入帝国控制区而不被发现,但他清楚舰队的实力,他知道指挥那支舰队的都是些什么人,他知道如果他们真的想做些什么,就算是再给帝国多一倍的兵力,那也是无济无事的……
第三卷 转折 第一百八十八章 偷梁换柱(三)
就在谈话之间,奥林匹亚号运输船已经越升越高,没用多长时间就脱离了贝林杰行星的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船体曾经出现过的轻微晃动,现在已经逐渐平静下来,运输船按照之前预先设定的航向,直向格鲁希斯特星系,与厌战号快速战列舰的汇合点驶去。
这是一次短距离的航程,留给反抗军同盟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如果他们不抓紧时间的话……
运输船的一号货舱内,除了还能听到运输船离子引擎发出的隆隆轰鸣声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声音了,这里显得格外的“宁静”,货舱内大部分的灯已经关闭以节约能源,只有几盏分布在各个角落里、稀疏分散的灯还保持着些许的亮度,惨淡清冷的光线斜射在坚硬金属设备和零件表面,勉强维持着货舱内的可视度,顺便为货舱内的监视器提供可视光源。
在货舱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一块与周围环境完好溶合在一起的舱壁,在突然之间,竟然动了一下,一条小小的缝隙从两块原来接合得非常完美舱壁之间露了出来,这绝不是运输船的震动引起的,因为,一根小小的、长长的、却又弯曲自如的金属棒悄悄地从缝隙中伸了出来,金属棒的最前端,那个颇象眼睛的东西,在向着货舱的各个方向小心地窥探着。
在最终确认货舱内没有人、完全安全后,这根金属棒就象一条狡猾的蛇一样。又悄悄地缩回缝隙中消失不见了。
片刻,整块舱壁一点、一点地慢慢向边上滑开了,露出了里面宽大地内部空间,一个很大的金属密室,帝国的卫兵们怎么也没想到,在一号货舱内,竟然还悄悄地隐藏了这么一个隔间。
一名同盟的突击队员端着能量步枪,小心翼翼地从密室中第一个走了出来。利用货舱内摆放的备件掩护。他再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货舱。货舱内的景象和探测棒探测到的东西没什么变化。
他松了一口气,转过身来,轻声说道,“队长,一切安全。”
“好极了,看起来还挺顺利的,”特纳上尉随后从隔间内走了出 来。他压低了声音说道,“博士,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不过千万要小心,不能大意,特别是不能弄出大地声响,别忘了门口还有两个值勤地帝国卫兵。”
“知道了,上尉。”李普曼博士紧张地看了一眼紧闭着地货舱舱门。就算是有那扇密封门的阻隔。他们的预定工作地点离帝国士兵之间的距离也不到十米。
“依克莱,你做好货舱的影象记录,从各个角度仔细拍摄好要替换组件的影象。一定要确保所有工作完成之后的货舱影象与先前地影象完全相符,差一点都不行,明白吗?”
“是,队长,我会一件一件地确认。”
“索普,锁上货舱的电子门,监视外面通道的一举一动,如果有什么意外,这多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预警时间,届时船长会告知帝国,这是由于故障而造成货舱门短时无法打开。”特纳上尉继续命令道。否则,如果帝国卫兵有哪根筋不对,突然想进来瞄一下的话,门一开,所有人都得完全暴露在他的面前。
“放心吧,队长,舱门已经锁上,没有您的命令,谁也别想打开那道门。”
……
就在特纳上尉和他的暴风突击队紧张地布置安全警戒事项的同时,李普曼博士和几名同盟地技术人员已经轻手轻脚地走进了一号货舱,他们手里拿着一份匆匆拟成地搬运工作规划草图,三叉戟主炮的维修组件几乎堆满了整个一号货舱,虽然也留出了几条供搬运的通道,但这几条通道无疑是非常狭窄地,搬运机械很不好操作,而且许多组件还装在结实的大箱子内上下叠加并用固定装置固定,要找到这些需要替换的组件的位置、卸掉固定装置、确认需要替换的组件无误,把改动过的组件替换上,再照原样固定好,可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且次序还不能乱,先搬哪一件,后搬哪一件,先挪开哪件设备、放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再挪回来,还要跟原来的位置一模一样……别看在口头上只是简简单单的替换工作一句话,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事先不做好工作规划安排,胡搬乱动,随心所欲,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一团糟。
幸好,他们不用把全部维修组件都替换掉,他们只需要替换掉关键的那部分组件就行了,为此,就需要能在货舱内积压的众多设备和零组件中能迅速找到这些需要替换掉的部分,装在箱子里的还需要开箱对这些找到的组件进行判断和确认,这正是瑞森要求参与改造工作的李普曼博士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原因,突击队员们也许对破袭、射击、格斗、擒拿、爆破、监控、安全等很在行,但涉及到具体的技术工作活,却不是他们最擅长的,瑞森很明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