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张德办报纸当然不是为了谋利,像报纸这种东西,发行量越大,利润就越大。如今乱世,老百姓能够吃得上一口热乎饭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会有钱买报纸。
不过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四起,有句话叫乱世出英雄,像是三国这样的人才济济的时代,恐怕中国只有隋末和清末能够比拟。
张德想要更多的人才投靠自己,首先要打响自己的名号,所以报纸成了张德最有利的舆论工具。也就是说张德办报纸,完全是为了给自己打响名声。
张德发行的第一份报纸与其说是报纸,倒不如说是更像一份传单。毕竟张德的活字还到不了现在报纸的蝇头小字的程度,一个个字都比人的大指甲还要大,满满一张纸,却没有多少个字。看起来一个个字倒也清晰。
张德看了看下人递上来的报纸,叹了口气,这和自己脑海中的报纸差的太远了。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就将就着吧。
第一份报纸五千张全都是免费发放的,北海书院大儒颇多,张德给每一个大儒都送去了一份。而北海城内商铺也都送到。北海的郡府大堂还有免费赠送的。
第一份报纸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多数人都把他当做一个热闹来看。
到了第二份的时候,五千张很快就发没了。一来反正是免费的,不花一分钱;二来大家也算是图个热闹;三来不少人是来捧张德的场,毕竟不少人想巴结张德却巴结不上,现在正好接着这个机会巴结巴结。
张德听说第二份报纸很快就派光了,心中非常的高兴。在张德看来,自己也就是费了五千张纸和一些油墨罢了,这点东西在财大气粗的张德看来,不过是九牛一毛,张德也没指望报纸能够赚到钱。
这时候,下人拿着一本书过来说道:“大人,这是刚刚刊印好的《孟子管说》,管宁先生那边已经送去了一本,管宁先生非常满意!第一批五百本已经印制完毕!”
张德随意翻了翻管宁的这本书,心中暗自琢磨,这个管宁,整日自称隐士,说什么小隐隐于世,自己多次相请就是请不来。
本来以为管宁真的是个隐士,没想到自己给郑玄印了几本书以后,这个管宁可也坐不住了。主动送来几本自己的著作,让张德来印。
名声这东西啊,自古没有几个人能逃得了。特别是读书人,各个都想流芳百世,而著书立说无疑是流芳百世的最好手段。
想到这里,张德随口吩咐了一道:“明日的报纸里,找个地方写上,管先生的大著已经刊印完毕,想买的就去糜家商铺看看吧……”
于是乎,第二天的报纸上一处角落当中,出现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条广告……
……
建安元年九月,公孙瓒终于抵挡不住袁绍的进攻,败回老巢北平城。紧接着,袁绍兵围了北平城。
公孙瓒在和刘虞大战的时候,粮草都消耗的七七八八了,而幽州又不是产粮的地方,加上袁绍六月份攻过来,耽误了秋收,如今北平城中粮草并不多。
其实在蓟城中还有不少粮草。刘虞在幽州经营的不错,所以蓟城当中还有不少存粮,可惜的是公孙瓒退回了北平,北平城中并没有多少存粮。
公孙瓒手下有不少骑兵,人和马都要吃东西,没过多久,城中就粮尽了。不得以,城中士卒只好开始杀马。
公孙瓒向来喜爱马匹,如今靠杀马度日,看着一匹一战马被杀掉,公孙瓒心中简直在滴血。
不行,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定要设法突围!公孙瓒暗自想道。
第二二七章 无形的枷锁
在北平被围一个月后,公孙瓒粮尽,领残余部队突围。
公孙瓒命手下王门、单经二将领兵向动突围,假意投靠公孙度,自己则带领白马从义向北去找镇守北面的田豫。
田丰早已料到公孙瓒从北方突围,命大将颜良、文丑二人领兵在北面埋伏。公孙瓒中了埋伏,公孙瓒自己被文丑所杀,白马从义全部战死。
接着,袁绍命人前去招降田豫。田豫见公孙瓒以死,知道事不可为,领手下三千士兵投奔袁绍。至此,幽州公孙瓒势力全部被袁绍所灭,幽州辽东以西的地盘全都落到袁绍手里。
……
袁术的使者荀正已经到了南皮城。
荀正也是颖川荀家的人,论辈分的话和荀彧是同辈,如今在袁术手下。袁绍灭了公孙瓒以后,袁术便命荀正来向袁绍所要那一万匹战马。
荀正在南皮待了十几天,也没受到袁绍的接见。眼看就到了十一月,荀正心中十分焦急。
荀正无奈,只好每天堵在袁绍的大将军府门前,才见到了袁绍。
“大将军,在下此次前来特为那一万匹战马而来。不知道大将军答应我家主公的一万匹战马什么时候能够交与在下!”荀正先是恭喜袁绍灭了公孙瓒,然后才切入主题。
袁绍瞥了一眼荀正,很不客气的说道:“回去告诉吾弟公路,等到在下拿下幽州,一定将一万匹战马送到!”
荀正听了一愣,心说你袁绍不是已经灭了公孙瓒了么?难道你袁绍想要反悔?想到这里,荀正试探的说道:“无需大将军麻烦了,在下这回直接将战马带回去就可以了!”
只见袁绍旁边许攸嘿嘿一笑,说道:“荀先生,我想你还是没有明白我家主公的意思!我家主公说拿下幽州,当给你们一万匹战马,可侨缃裼闹莼刮茨孟拢哉庹铰砺铩匀皇遣荒芨忝橇耍?
“许先生此言是何意思?如今公孙瓒已灭,蓟城、北平皆在大将军手中,为何说大将军没拿下幽州?”此时荀正敏感的察觉到袁绍要耍无赖,头上渐渐的冒了汗。
只听许攸说道:“如今辽东公孙度仍在,如何说的大将军已经占领幽州!”
话说道这个份上,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袁绍这是故意想要赖账。荀正没有一皱,接着问道:“不知道大将军何时进兵辽东呢?”
“我军此次灭了公孙瓒,军士疲惫,粮草辎重消耗殆尽,恐怕短时间内难以进攻辽东!等到我灭了辽东公孙度,定然将战马送上!”
“那若是大将军十年不灭公孙度呢?”荀正不甘的问道。
“那十年后在下必定将战马送到!”
……
荀正回到寿春后,马上将袁绍赖账的消息告诉了还在徐州前线的袁术。袁术闻听以后破口大骂。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底了,天气早已经转凉了,袁术进攻徐州也有好几个月了。
十月的时候,李柔便放弃了徐县,扯到了下邳。毕竟十月已经到了深秋时节,这时候北方的河水都开始渐渐的干涸,李柔可不用担心袁术会水淹下邳。同时李柔临走的时候还放了一把火,把徐县给烧了,顺便烧死了袁术数千人马。
下邳可不比徐县。徐县不过是个小城,而下邳却是徐州的第一大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存粮也多。一年半载袁术是攻不下来的。
在袁术知道一万匹战马打水漂后的第二天,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荆州刘表不愿意借粮给袁术。
袁术大军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上袁术的粮草是从寿春运过来的,一路上要损耗不少,几个月下来,袁术也觉得粮草吃紧,不得已向刘表借粮。
天气越来越冷,张德的士兵都在城中还好,而袁术的士兵如今连冬衣都还没有,不少人还穿着夏天的单衣。
袁术终于觉得,这样耗下去,自己肯定会先吃不住的。
建安元年十一月末,袁术久攻徐州不下,终于退回了寿春,此战,袁术损失了接近两万人马,而张德也损失了一万人马,而且徐县也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不过好在张德这次战役损失的都是以前陶谦手下的徐州兵,而自己的主力青州兵损失并不大。
此时的张德,正在逗刚出生的儿子张轩。
在得知袁术退兵以后,张德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虽然鲁肃已经向张德分析过,袁术一定打不下来徐州,可是知道袁术退兵,张德本来悬着的心才真正的放下来。
建安元年眼看就要过去了,回头看看,这一年当中,青州倒是还好,一直在稳步的发展,而徐州因为袁术的进攻,使得工农商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今徐州有着大量的农田荒芜,而不少的商人也因为徐州战事,纷纷到了青州避难。
建安二年,袁术就会称帝,到时候四周诸侯都会去讨伐袁术,所以袁术在建安二年应该没有功夫再来找自己麻烦。
等到灭了袁术,最有机会得到袁术地盘的就是曹操。
现在这个情况,曹操要对抗袁绍,就要联合张德,所以如果曹操收了袁术的地盘,张德暂时不用担心兖州和扬州方面会给徐州压力。
至于江东孙策那个短命鬼,没几天好活的了,张德就更不用担心他对广陵不利了。
所以未来的几年,至少在袁绍被灭掉前,是徐州发展的最好时机。若是张德利用好了这个时机,凭借着徐州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能够让张德的实力翻好几倍。
徐州在这几年中屡遭战事,如今空闲的土地比较多。当务之急就是将这些无主的土地分发下去,让人耕种。
这样屯田的事情,当然要交给国渊来处理,不过国渊却遇到了一个大大的问题,那就是徐州的世家。
徐州无主的土地,按照张德的想法,自然是要用来屯田,不过徐州的世家早就盯好了那些无主的土地,张德想占去屯田,各大世家自然不愿意。
张德忠义意识到,这些世家,如今已经成为了自己头上的一道枷锁。
第二二八章 真假南华
徐州的世家实力非常庞大,虽然远不及荆襄、江东的世家那样排外,但是论及到世家根本利益的时候,世家的力量还是非常庞大的。
张德知道,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人才主要是集中在世家的手中,想要平天下、治天下,没有世家子弟的帮忙根本是不可能的,就好比王莽,当初宣布土地国有,最根本的是触动了世家子弟的利益,所以王莽的争权仅仅存在了十六年。
所以在张德占据空地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徐州世家的利益。为此张德只好做出了一些妥协。
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封官。为此,张德丝毫不吝惜手中的官职,像是糜家兄弟、曹豹等人,都封了大官,至于那些小一些的世家子弟,张德也给他们举了孝廉。
这次事件让张德认识到,必须要削弱一下世家的利益。
三国时代,大部分的社会资源还都是击中在世家手中,这也使得世家当中人才辈出。东晋时候,世家的地位达到了顶峰!当时权倾一时的王导就是世家子弟,而更流行了一句“马王共天下”,意思是这个天下是司马家和王家一起拥有的,可见当时世家的地位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提并论了!
直到“五胡乱华”以后,世家才开始衰败,而后来隋朝的科举制度、隋末的农民起义,更是狠狠的给予世家两次致命的打击,一直到太宗时期,世家才消失在历史舞台。
可以说,人才选拔方式的改变和农民起义产生的土地从新分配,是世家消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张德决定从这两方面入手。
人才选拔方面,开科举无疑是个好办法。不过由于印刷术才刚刚出现,大量的读书人还是在世家当中,所以就算开科举,能够报考的大多都是是世家子弟。
普及全民教育是解决这方面的一个方法。可是按照张德现在的情况,全民教育根本是不现实的。
不过张德还是以太尉府的名义兴办了官学。官学分为三级,最低一级的成为郡学,在每一郡设立一学堂,由官府出钱,学生只要交上书本费即可就学,不过入学的时候需要考试,选拔聪明的孩童进入学习。
中间一级的称为州学,只在下邳、临淄和北海三城设立学堂,学生进入也需要考试,当然,在州学学习也是免费的。
最高一级就是郑玄的大学院了。为此,张德将大学院扩大了数倍,而且不光光是教授儒学,还教授其他方面的学说。每年州学成绩优秀者可直接进入当中学习,凡是进入大学院的士子,官府包吃住,每月还有银饷。官府每年会举行两次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到张德手下做官。
这三级学院看似简单,但是却把考试制度带入进去,张德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考试制度渐渐的普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家对人才的垄断。
同时,张德还兴办了十几所“讲武堂”,作为培训将领的地方。想进入讲武堂有两种方法,一是每年讲武堂会举行两次武将考试,想比文人的考试,武将的考试就简单的多,不是很笨,有两下子就能进入。
二是从军中直接选拔,一些战功卓越的士兵也进入讲武堂学习,出来以后最少也能弄个将官当当,这也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