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但是如今的曹操没有干过屠城这样的事情,所以曹操在百姓心中还没有什么坏印象。不过想想曹操割发代首的事情,就能看出来曹操对于军纪和百姓还是非常看重的。
老百姓没有喜欢战争的,所以当曹操占据上风的时候,襄阳城中再次出现了投降的声音。加上城中本来希望投降曹操的世家加以宣传,襄阳城的士气很快一落千丈。
刘表很快就听到了风声,但是刘表也没有办法,刘表饱读诗书,有当了这么多年的州牧,自然知道一个道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襄阳便被曹操攻破了!当日镇守城门的大将直接开城向曹操投降,而这位大将正是刘表颇为信任的文聘!
襄阳城破,刘表只身突围,逃出襄阳,而刘表的妻子跟儿子都被曹操所俘虏!
……
刘表逃出襄阳后,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逃往江陵,二是逃亡江夏。
刘表最终还是选择了逃去江陵,毕竟在刘表看来,江陵还有数万水师,即使江陵守不住,凭着水师封锁长江,自己避祸荆南,凭着荆南四郡,也能有翻身的机会。
刘表在逃往江陵的途中,遇到了前来求援的刘磐。
刘磐在接到刘表的书信以后,本来没有打算救援襄阳。不久之后就传来曹操包围襄阳的消息。
刘磐是刘表的从子,对刘表忠心耿耿,说起来曹操围了襄阳,刘磐心中还是十分担心刘表的。
张允前些日子被蔡瑁派到了江陵整顿水师,自从曹操围了襄阳以后,张允就不断地劝说刘磐救援襄阳。
刘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面刘表早先就给自己下了命令,让自己固守江陵不得妄动;而另一面,刘表如今陷入困境,自己不去救援刘表很可能有危险。
最后,经过张允坚持不懈的苦劝,刘磐终于下了决定,起大兵前往襄阳救援刘表。但是襄阳城破的太快了,刘磐还没走到一半,就遇到了刘表狼狈的逃了过来。
刘磐得知襄阳丢了以后,心中也有些慌张,但是刘磐也知道,刘表并不是没有机会。荆州各郡,南阳本来就不在刘表手里,而如今襄阳丢了,也只是等于丢了半个南郡,而占据荆州面积一半的荆南四郡还没丢,重镇江夏也在公子刘琦手里,自己手下更是有两万大军,所以刘表还有翻身的机会。
刘磐火速朝江陵退去,但是到了江陵城下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象却让刘表和刘磐大吃一惊,江陵城上的已经换上了曹操的大旗!
张允乐呵呵的看着城下,刘磐茫然的表情全都落到了张允的眼中,张允不由得大笑起来,刘磐刚刚离开江陵,自己就带着水军大营的士兵控制了江陵。
张允不是笨人,临行的时候,蔡瑁叮嘱过自己的那些事情,言下之意张允最是清楚不过了。襄阳城中就是蔡瑁、蒯越这样的人都投靠曹操了,若是刘表还能够守住襄阳,那才有鬼呢!
蔡家与张家是荆州的大世家,张允这种人自然会将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上,既然刘表已经快要完了,那么要赶快的找一个大树靠着!而曹操自然就是这棵大树!
张允反水使得刘表瞬间陷入了即位被动的地步。张允叛变了,那么江陵的荆州水师必然跟着叛变。没有水师,荆南四郡的部队无法渡江,刘磐手下两万人马也无法获得粮草和兵力的补给。
众叛亲离,刘表知道,荆州算是丢了,自己的时代恐怕已经结束了。
看着江陵城上飘扬的曹军大旗,刘表突然觉得胸口一阵沉闷,一口气没上来,晕了过去,摔在了马下!
“主公!”刘磐猛的冲向去,扶住刘表。
“将军,咱们该怎么办?”
刘磐看了看远处的江陵城,紧咬牙关,终于在嘴中憋出了几个字:“咱们去江夏,找大公子刘琦!”
——————————————————————
赤壁之战铺垫差不多了,重头戏即将开始!
第二七五章 刘表之死
河边。
刘磐看着滚滚的河水,心中焦急万分。前有大河阻挡,后有曹操追兵,而自己派人在周围搜罗了半天,竟然没有发现一条渡船,难道今天自己真的要命丧这里!
“将军,你看,那有船!”旁边士兵大喊一声,刘磐举目望去,只见远处,浩浩荡荡的船队吵着自己过来,看旗帜,正是刘琦的人马!
“是大公子,我们有救了!”
船队逼近,从头船中走出一个年轻人,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这人身高八尺,眉清目秀,手里拿着个鹅毛扇子,这人刘磐认识,复姓诸葛名亮,正是蔡瑁的小舅子,听说前些日子跟着刘琦来到了江夏。
“老主公,刘将军,快快上船!”诸葛亮乐呵呵的走过来,对刘磐说道。
刘磐久居荆州,也深知世家之道。那些大世家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听说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就投靠了江东孙权,这个诸葛亮投靠刘琦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刘表醒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躺在了江夏城中,周围一大堆人都围在自己身边。刘表细细大量了一番,为首的一人正是自己的大儿子刘琦。
刘表立刻明白过来,这里一定是江夏,自己安全了。
……
刘表安静的躺在床上,周围已经没有人了,原本那些人见到刘表醒过来,知道刘表已经没有大碍,只是需要休息,便都退了出去。
门被打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人,刘表抬头一看,这人正是诸葛亮!
诸葛亮端着一碗药,来到刘表近前,笑容满面的说道:“老主公,这是安宁定神的药,乃是亮亲自熬制!”
刘表点了点头,端过来一饮而尽。
这药不苦,反而有一丝甘甜。刘表喝完后,顿时觉得心神安定了很多。
此时,诸葛亮开口说道:“主公,如今曹操已经占据了南郡,蔡瑁、张允、蒯良都已经投降曹操,荆州水师也落到了曹操手里,我江夏城中虽然有水师,但是不足以跟蔡瑁的水师相较!如今境况危急,荆南四郡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落到曹操手中啊!”
刘表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孔明,你有何良策?”
其中诸葛亮有才气,这点刘表早已经知道,但是刘表一直以来始终以为诸葛亮还是个年轻人,就算有些本事,也不过尔尔,况且诸葛亮一副不想出仕的模样,所以刘表一直没有打诸葛亮的主意。
但是自从诸葛亮跟随刘琦以后,江夏被经营的风生水起,刘表也逐渐的意识到,这个年轻的诸葛亮很有才华,所以刘表才会问诸葛亮有没有对策。
“主公,在下早已经想好了对策!为今之计,当东联孙权,一起对抗曹操!”
“孙权么?倒是个好主意!可是孙权他……”刘表犹豫的说道。
当年孙坚私自带着传国玉玺离开洛阳,袁术将孙坚的事情告诉了刘表,所以刘表才派黄祖前往堵截。而后才有了孙坚身死的事情。
虽然黄祖和苏飞都被孙策给杀了,可是对于孙家来说,孙策的刘表才是罪魁祸首,但是刘表手下有兵有将,所以孙家一直以来没有找刘表麻烦,但是不代表孙家不记恨刘表。
若是想要跟孙权联手,恐怕第一个不愿意的就是孙权,跟自己的杀父仇人联合,是个人都不会愿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此事亮早有安排,主公不必担心!”
“哦?孙权一直视我为杀父仇人,他怎么会统一跟我们联合呢?”
“主公说的不错,有主公在,孙权一定不会跟自己联合,不过若是主公不在了,那么凭着亮的三寸不烂之舌,定可以说服孙权!”
“什么?难道你!”
“主公,为了公子大业,只有委屈你了!”说着,诸葛亮向刘表一躬倒地,紧接着,诸葛亮点燃了旁边的香炉。
香气传来,刘表突然觉得一丝睡意笼罩在心头,刘表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发出声音,此时刘表突然想起,刚刚诸葛亮给自己喝了一碗药,刘表登时全都明白过来!
刘表不甘的闭上了眼睛……
……
建安七年,刘表在江夏“病死”!
一个月后,诸葛亮渡江前往江东!
刘表的死直接影响到了荆州的战局,曹操在听闻刘表身死以后,放弃了对江夏的进攻,反而兵发荆南,在荆州水军的帮助下,曹操大军很快就在荆南站稳了脚跟。看起来,曹操完全占领荆南只是时间的问题。
长安城。
献帝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自从刘备走后,献帝算得上是掌握了雍凉二州的实权。
但是献帝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却不是治天下的材料,更加重要的是,刘备走的时候,带走大部分的人才。
如今献帝手下剩下的大多是些灵帝时候遗留下来的官员,要么就是孔融这样的大儒,再加上韩遂的那些人,看起来是人才济济,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大用。
孔融这样的大儒不用说了,讲讲学问还行,若是治国平天下自然不是那块材料;韩遂一介武夫,虽然被封做大将军,但治国之道跟领兵打仗却不一样;至于灵帝留下来的那些官员自然更加的不堪。
这些前朝官员只会勾心斗角,争夺权利,对于治国之道却是一窍不通,要不然灵帝时候也不会弄得生灵涂炭了。
偌大的一个长安城中,虽然是百官齐备,但是办事效率却十分低下。对于这一点,年轻的献帝倒是不怎么关心,因为现在献帝正忙着收拢手上的权利。
献帝很想剥夺调韩遂的兵权,但是同时献帝也知道,韩遂的兵权可不是那么容易削掉的。这个韩遂跟马腾和刘备还不一样,马腾跟刘备二人都是正统的封建思想,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可是韩遂就不一样了。韩遂自小生活在羌地,虽然也是饱读诗书,但是骨子里还是有一股羌人的彪悍,而且韩遂早年的时候曾经又过造反的经历所以对于韩遂,献帝却不敢妄动,生怕一个处理不好逼反韩遂。
而此时的韩遂正跟一个年轻人在密谋着些什么。
第二七六章 长安内鬼
密室当中,韩遂正跟一个年轻人窃窃私语,若是献帝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这个年轻人便是自己颇为信任的司马懿!
事情要从刘备请封汉中王时候说起。
凉州本来有两大诸侯,一是马腾,二是韩遂。
韩遂本身是凉州名士,灵帝末年凉州羌族造反,其中也有韩遂的事。而后来,天下大乱,韩遂便招募了人马,自成一方诸侯。
韩遂跟羌族的关系很好,本来凭着这一点,韩遂可以成为凉州第一的诸侯,可惜的是,马腾也在凉州。
马腾以勇武出名,本身更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名气要远远大于韩遂这个西凉名士。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凉州本来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哪里养的起两家诸侯,所以马腾跟韩遂难免有所冲突。
有了冲突,武力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可是韩遂知道,自己不是马腾的对手,所以韩遂便希望请羌人助战。
但是马腾在羌人当中的凶名太重,大家一听说要跟马腾作战,没有一个敢出兵的。
韩遂没办法,便开始了装孙子的生涯,因为害怕引起马腾的注意,数年来韩遂只保持着一万多人马的兵力。
后来马腾死了,韩遂本来以为自己的时代来了,可惜的是马腾的儿子马超比起马腾要更加的厉害,韩遂不得已,只好继续装孙子。
后来马超跟随刘备入蜀,而再后来,刘备请封汉中王。司马懿便向献帝献计,将韩遂弄到洛阳,封为大将军,可以震慑刘备。而且韩遂手下不过一万多人马,对于献帝威胁并不大,献帝也不用担心韩遂会成为王莽、董卓般的人物。
可韩遂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虽然现在韩遂是大将军,名义上是百官之首,可是朝中的大佬们没有一个看得起韩遂的,韩遂这个大将军做的有名无实。
司马懿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确切的说,司马懿很早就开始筹划。
韩遂手下虽然只有一万人马,可是因为韩遂跟羌族的关系,韩遂可以很轻松的调动十万羌兵,这是韩遂的最大优势。
于是乎,两个野心家凑在了一起。
……
北海城中,人流熙熙攘攘。北海城中的客栈早已经住满了人。今天正是一年一度大考的日子。
由于郑玄已经去世了,所以这次大考由沮授主持。自从第一次科举以来,士子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出人头地的好机会。比如第一次科考的头名邓芝,如今已经是太尉府参赞了。
张德看着手中厚厚的一份人名单,这是这次科考参加者的名单,张德非常希望能够从名单中发现一两个熟悉的名字,可是翻了十几页,张德也没有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前几次的科举,已经给张德带来了不少的人才,大多数都被张德弄到地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