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而张德由于进攻江东,也消耗了不少的实力,多年来积攒了粮草已经消耗一空,兵器盔甲的供给也出现了问题,如今张德是防守有余,但是进攻却不足。
这个时侯最闲的当数荆州的诸葛亮了,荆州本来是刘表的地盘,如今刘琦坐荆州,无论在外人看来,还是荆州人自己看,这种子承父业,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谓名正言顺,这也使得诸葛亮治理荆州变得非常的顺利。
这一段时间,诸葛亮的内政天分充分的发挥出来,荆州本来就是富庶之地,如今在诸葛亮的治理下,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政通人和,路不拾遗,而且还凑出了精兵八万!
此时诸葛亮也觉得自己需要尽快的扩张,而现在曹操是最虚弱的时候,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所以此时诸葛亮亲自领兵,进攻南阳,这对曹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南阳是曹仁所镇守的,曹仁怎么能抵挡得了诸葛亮的计谋,终于在建兴三年初的时候,荆州兵攻陷南阳郡,这也使得许昌需要面临北面和西面的双重压力。
曹操面临着极大的危急,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却病倒了!
曹操有头痛症,据说是因为曹操的脑子里有一个肿瘤,但是这次击倒曹操的却不是头痛,而是另一种很恐怖的病症!
曹操中风了!
——————————————————————————
第二九七章 巨变前夕
曹操中风了!
中风后的曹操虽然被抢救过来,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却失去了行动的能力,整日躺在床上,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曹操倒下了,军中失去了主心骨,这时候,曹操的三个儿子站了出来。
曹操的大儿子曹昂顺理成章的继承了曹操的位置,统领豫州兖州所有事物,而二子曹丕则到各地安抚民心,三子曹彰到了军中,统帅三军,加上夏侯兄弟和荀家双雄的帮忙,一时间竟然稳住了局势。
许昌。
自从曹操倒下以后,整个曹府便笼罩在一片阴云当中。
曹操好色,妻妾成群。不过如今曹府主事之人仍然是曹操的原配夫人。曹操对这个原配夫人十分尊重,就连曹操的弟弟曹德也要听这位嫂嫂的。
这日,曹德来到曹操房中,正好看到自己的嫂子正在喂曹操喝粥。
曹德心中一酸,想当年兄长是多么厉害的一个人,没想到今天却落得如此下场。
曹夫人也看到曹德进来,于是说道:“二叔快进来!”
“大嫂,其实这次我有一事想跟大嫂商量!”
“二叔有话请说!”
“大嫂,可曾记得小妹?”
曹德口中的小妹便是曹倩!
曹夫人点了点头,只听曹德接着说道:“大嫂可曾记得,民间有传我那妹夫张德乃是神仙下凡,可呼风唤雨,所以我想将大哥带到北海去,看看张德有什么办法能够治好大哥!”
曹夫人眉头一皱,轻声说道:“老二,你怎么也信那些市井之言,须知鬼神之说本就不可信,你怎么能够相信那些传言!”
“嫂嫂说的事,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嫂嫂您想想,当年董卓火烧洛阳,就是妹夫求得的一场大雨,才免除了洛阳之灾!说不定妹夫真的有些能耐,况且如今大哥这个样子,咱们不如试一试,说不定尚有一线生机!”
曹夫人听到这里,也觉得曹德说的有些道理,虽然曹夫人不信鬼神之说,但是张德那里至少是个希望,现在即使是有一丝希望,也要试一试!
想到这里,曹夫人点了点头:“二叔,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吧!”
建兴三年春,正是春暖花开之季,张德在江东再次聚集了三万雄兵!
三万人马,当中有两万是新招募的山越子弟。这也是张德目前所能够聚集最多数量的兵马了,若是再多些,恐怕光是补给,就能拖垮张德。
建兴三年三月,张德命魏延为主帅,庞统为军师,郝昭、张郃、高览、沙摩柯等将一起,兵发交州!
交州就是大汉朝最南面的一个州,三国时代的交州囊括了现在的广东省、广西省已经老挝的一些地方,占地面积很广。
但是三国时代的交州也是当时人口最稀少的一个地方,同时也是开发率最低的地方。交州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开发的森林。而交州的百姓除了一些当地的少数民族以外,就是那些在中原地区混不下去的人迁徙到这里来的。
交州人少,所以张德觉得三万人马足够占领交州的了,而且此次军师又是庞统,这可是三国里面最一流的谋士。
魏延为主帅,庞统为军师,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组合。魏延这人喜好争功,而庞统刚刚投靠张德,也需要一些功劳来证明自己,所以两人凑到一起,可谓是臭味相投。一路杀过去,转眼间就打下大半个交州!
……
张德将江东交给了田丰来主事,同时任命了不少江东本地的世族为官,以安抚民心。像是陆逊、全琮等江东出身的官员,多少都有封赏。
田丰年纪也大了,不适合待在幽州那样苦寒的地方,所以张德便将他安排在温暖的南方,一来是为了田丰身体着想,二来,田丰是个老成某国的人,而江东情况复杂,将田丰留在江东最是合适。
……
建兴三年年末,司马懿跟曹家三兄弟已经僵持了一年的时间了。
开始的时候,曹家三兄弟总是吃亏,但是渐渐的,三人熟悉了情况以后,逐渐发挥出各自的才能。
曹昂深得人心,文武双全,但是却缺乏大局观;而老二曹丕则对大局把握的非常好;老三曹彰英勇过人,而且善于带兵,三人的正好互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今这曹家三兄弟一条心,还真的让司马懿占不到便宜。
而司马懿也觉得自己出兵已经一年多了,士兵也需要休整了,而且雍州的南面,贾诩也一直不安分,所以司马懿觉得,是时候班师回朝了!
长安城中。
“父亲,我回来了!”司马懿一回到长安城,首先是回到自己的家中。
“仲达,你回来了!”司马防早就听说司马懿班师回朝,如今正在厅中等着司马懿。而司马懿的几个兄弟也跟在司马防的身旁。
饭后,司马懿被司马防叫到了房中。
“仲达,此次还顺利吧!”
“回父亲,一切顺利,不知道我走的这段时间长安城内还好吧!”
“恩,一切平安!”
“陛下那边有什么动静?”司马懿问道。
司马防不屑的笑了笑:“还能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特别是迷上了长生之术以后,天天想着长生不老,整日里和那些道士混在一起,你可不知道啊,现在道士在咱们长安城可够吃香的!听说陛下喜好长生之术,这一阵子咱们长安城可来了不少的道士!”
司马懿点了点头,这个刘禅越是昏庸,对自己越有好处,想想自己进城的时候确实发现路上有不少的道士,司马懿笑了笑,这个刘禅啊,若是有他父亲刘备一半的能耐,也不至于这样!
……
第二天,早朝!
众臣都已经在大殿上等了老半天了,但是仍然没有见到皇帝刘禅的影子!
“看来今天陛下又不早朝了!”
“是啊,这都十几天了,陛下一直没有早朝,整日沉迷炼丹,哎……”
司马懿站在司马防身后,冷冷的注视着这一切,今天司马懿要为东征的将士们请功,但是没想到,这个刘禅竟然不上早朝!
就在这时候,小黄门走了进来,用尖尖的嗓音吼道:“陛下有旨,今日不朝!”
——————————————————————
第二九八章 惊天巨变
刘禅又没来早朝!
小黄门说完后,转身就要离去,但是却被司马懿给拦住了。
“可知道陛下为何不朝?”
小黄门抬头一看,问自己话的可是这长安城中的实权人物司马懿,于是小黄门赶紧堆上笑容,低三下四的说道:“司马大人,是这样的,陛下说今日乃是九福之日,乃是炼丹的大好时候,现在陛下正在丹房中炼丹呢!”
小黄门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周围的大臣却都听的清清楚楚,有些大臣摇了摇头,这位皇帝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只见司马懿眉头一皱,说道:“今日我正要为东征曹操的将士们请功,很多封赏都需要陛下决断,这可如何是好?”
司马懿这话一出,不少大臣心中暗自开始鄙视司马懿,什么需要陛下决断,谁不知道现在长安城中是你司马懿一手遮天!
小黄门听到这里,赶紧说道:“要不司马大人随我前往丹房如何,陛下现在就在那里!”
“好,烦劳带路!”司马懿说道。
“司马大人请!”
……
丹房是刘禅专门为了炼丹兴建的地方,说是丹房,其实是占地很广的一片建筑群,其中暗含九宫八卦。
其实司马懿对什么九宫八卦一点也不了解,到后来跟诸葛亮对敌,才慢慢的学会了些。
小黄门将司马懿带到丹房门口,停了下来,只见里面出来了一个道士,年纪不大,见到门口来了两人,开口说道:“陛下正在炼丹,不可打搅!”
小黄门赶紧说道:“这位是司马大人,司马大人刚刚东征得胜归来,有要事求见陛下!”
小道士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去,不一会,小道士又走了出来,说道:“陛下有请司马大人!”
司马懿跟着小道士进到了丹房。又经过一个小院子,才看到前面的堂中好像有人在那里,但是烟雾缭绕,看不清楚。
司马懿走近点才看清楚,前面原来是一个大大的丹炉,正冒着青烟,丹炉周围坐着三十多人,都是道士打扮,背对着司马懿,看不到相貌,在朝前面看去,有一人面对着自己,正是皇帝刘禅。
此时刘禅一身道袍,双眼紧闭,嘴中正念叨着些什么。
司马懿紧走两步,走到近前说道:“参见陛下!”
刘禅微微睁开眼睛,开口问道:“司马爱卿,你前来所为何事?”
“回陛下,此次东征大获全胜,这是此次有功将领的名单,如何封赏,请陛下定夺!”
“哦?打胜了,很好,很好!”年轻的刘禅双眼突然睁开,发出一阵寒光,直直的盯着司马懿,司马懿看到刘禅的目光,心中一寒。
只听刘禅说道:“司马爱卿,这次你攻下二州之地,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奖赏?如今你们司马家已经是位极人臣,朕真的不知道该奖赏你什么了!”
此时刘禅哪里还有往日里痴痴呆呆的表情,反而笑嘻嘻的看着司马懿,一股威压从身上散发出来。
“为我大汉社稷,臣虽死无憾!”此时司马懿心中突然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是啊,那既然这样,那么就请司马大人为我大汉社稷牺牲一下了!来人,送司马大人上路!”
刘禅大吼一声,只见那些道士猛的飞身冲向司马懿。
司马懿暗叫不好,立刻转身朝外面走去,就在此时,一道身影挡在了司马懿前面,正是刚才将司马懿带进来的那个小道士。但是此时,这位小道士手里却拿着一把大刀。
那是一把青龙偃月刀!
“司马懿修走,关兴在此!”说着,一把将司马懿踢到在地。
司马懿强忍疼痛,爬了起来,目光朝刘禅处扫去,只见刘禅身后走出来一个道士,五十多岁,嘴上两撇小胡子,正阴阴的看着自己!
“贾诩!”司马懿立刻认出了,眼前这个小胡子倒是便是贾诩!
关兴的大刀落下,这一刹那,司马懿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一直以来,刘禅都在韬光养晦,而所谓的沉迷炼丹,不过是为了麻痹自己所用的计策!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刘禅老早布置好的局!
城外的羽林军大营是距离皇宫最近的军营,里面驻守着八千羽林军,平日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坐镇军营。
“大人,外面有一群道士求见!”小校过来说道。
司马朗眉头一皱,最近长安城中的道士越来越多了。要不是小皇帝迷上了炼丹,自己早就把这些道士给轰走了!
想到这里,司马朗说道:“军营重地,不得擅入,给我轰走!”
小校跑了出去,不一会,小校又跑了进来,说道:“大人,这些道士是来宣读圣旨的!”
“什么?”司马朗叫道,这个皇帝越来越胡闹了!
“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四五个道士被带了进来,为首的是个中年道士,中年道士身后,跟着几个高大的道士,其中一个人甚是显眼,这人豹头环眼,长的很黑,脸上没有胡子,司马朗总觉得这人看起来非常眼熟!
“司马朗借旨!”为首的道士一声大呼,司马朗赶忙跪倒。
“动手!”只听道士大喊一声,司马朗只觉得身体一轻,接着被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