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张德见两人不愿意出仕,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确实是不受欢迎,而且管宁也答应会推荐弟子过来,张德也算是得到了些好处,于是又和管宁孔融寒暄了几句后,便起身告辞。
看着张德远去的背影,孔融问道:“幼安,怎么看着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太好了,能说出这话的人不是大良大善之人,就是大奸大恶之徒。不过我观此人相貌清秀,应该不是奸恶之徒,要是此人却是真心为民,我说不定会助他一臂之力!”管宁说道。
“幼安,这个人,不像个阉党,真的不像!呵呵,走,咱们接着下棋去!”
……
张德刚回到太守府中,便见黄忠等在太守府。
“黄大哥,有什么事情么?”虽然场面上两人一个呼黄将军,另一个叫太守大人。可是私下里张德还是喜欢和黄忠称兄道弟的。
“张兄弟,听说你刚才去了六艺书院?”黄忠问道。
“不错,我刚从那里回来,怎么了,黄大哥有什么事?”张德奇怪问道,黄忠是自己手下第一大将,待遇也是最好的,所以黄忠很少有事情找自己。
“我想让叙儿拜孔文举先生为师,只是不知道孔先生肯不肯收!”黄忠说道。
黄忠的妻儿目前还在洛阳,张德给黄叙找了个大儒当老师。可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这孔融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更何况孔融是正宗的孔家子弟,孔子世孙,能拜入孔融门下对天下士子来说诱惑太大了。
黄忠从来到北海后便听说孔融在北海城,而且坐镇六艺书院,便动了心思,要是能让黄叙拜孔融为师那就好了,况且这样儿子也能在身边,自己能天天看到。
张德想了一想,道:“听说孔门子弟有教无类,重品德轻才华,我想黄叙应该没有问题,这样吧,我马上派人去洛阳把他和大嫂接来。”
这时候就听外面进来一人,见到张德,急忙跪下喊道:“主公,我回来了!”
张德一看,来的正是龚都。张德急忙问道:“信送到了,义父怎么说?”
“主公,陈先生已经接过来了,我回去见到侯爷,侯爷立即进宫讨了份圣旨,将陈先生给调到了北海,我怕陈先生路上有危险,便一路护送他过来了,对了,侯爷还有一封书信给主公!”说着,龚都掏出一封信递给张德。
张德打开信一看,除了一些问候的话以外,无非些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董卓答应的两千匹战马已经从凉州运向洛阳,等到了洛阳张让就派人给张德送回来;而第二件事就是张让奏青州刺史焦和抵御黄巾有功,灵帝会在年底招焦和回京受赏。到时候张让会找个借口将焦和留在洛阳,到时候青州再无人可截止张德。
张德看完信,冲龚都说道:“走,咱们去看看陈宫先生!”
……
陈宫此时非常郁闷,没想到张德竟然讨得一封圣旨来调自己过来。想想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令,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陈宫接旨”的时候,自己还以为听错了。到现在陈宫还有点在做梦的感觉。用圣旨调一个县令,实在是太小题大作了!
不过想想这个张德为了让自己过去,竟然连圣旨都弄出来了,陈宫心里面还是有一丝自豪的。陈宫这时候没什么名气,但是没想到张德会这么看中自己,虽说这个张德是宦官的干儿子,名声不怎么好,不过却能给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况且估计张德一定会派人将自己来到事情广为宣传,到时候自己阉党一派官员的名分可就落实了。
想到这,陈宫苦笑一下。旋即又一想,自己进城的时候见城外的流民大营,可真是吓了一跳,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张德路上收留的流民。看来这个张德倒是个爱民之人,不知道这个张德值不值得我陈宫辅佐呢?
此时门外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陈先生可是在这里,领我进去。”
陈宫一听,正是张德来了。心想这家伙用计把我给弄到北海来,自己可不能给他好脸色,旋即脸色一沉,等着张德进来。
张德一见陈宫绷着个脸,就知道陈宫一定是在介意自己用圣旨把他弄到北海。急忙过来赔罪道:“先生能来实在是张德之幸,不过此事我的确做得不对,还轻先生原谅!”
陈宫冷哼一声,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张大人,你这么做有欠磊落,不是君子所为!”
“先生,在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先生既然留下,德愿意以师待先生!”张德诚恳的说道。
陈宫今年三十一岁,张德不过十八岁,所以张德以师待陈宫也不为过。陈宫此时面色也缓和下来。想想自己没有半点名气,人家张德虽然出身不怎么样,可是好歹也是一任太守,能这样对待自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要是自己还这个样,就太不识好歹了!
想到这,陈宫叹了口气道:“多谢张大人厚爱,陈宫愿效犬马之劳!”
……
有了陈宫这个帮手,北海的政务顺利了很多。城中原来有兵一万五千人,但实际上只有三千,剩下的人都被前任太守给吃空饷了。张德剔除了一千老弱,余下两千精锐,加上自己从洛阳带来的三千人,北海一共实际有五千人。接下来张德又在管亥的三万人中挑选了三千精锐编入军中。这样张德手下一共有了八千人,可是对于诺大的北海,还是太少了。
而且现在青州发展非常不平衡,因为战乱,无主的土地很多,同样因为战乱,无家可归而成为流寇的农民也很多。这点让张德伤透了脑筋。
————————————————————
馋虫觉得,陈宫虽然智谋过人,但是内政水平毕竟不是一流水平,所以馋虫还会给张德找个内政人才!四更完成!求下推荐!其实大家只要每人在推荐那顺手给点那么一小下下,就是对馋虫最大的鼓励了!
第六十四章 谋取东莱
陈宫仔细分析了北海附近的形式,认为想要让农民安心生产,首先要剿灭附近贼寇和黄巾残兵。于是陈宫提出剿招并重的策略,让张德带兵清剿附近贼寇残兵,而另一方面下令凡是没有土地的农民,一律可以去官府登记备案,由官府发给土地种子农具,实行屯田,同时为了鼓励生产,恢复民生,将屯田改为三七制,就是每年收成官府分三成,农民分七成。
张德命黄忠宗宝二人守城,自己则带着管亥,刘辟和龚都领兵四千剿匪。由于有了管亥这个向导,剿匪进行的很顺利,不少强盗流寇都是活不下去的农民,这些人见北海屯田,纷纷放下武器接着去当农民了,而少数穷凶极恶之徒则被张德剿灭。
中平二年十月,张德剿灭北海境内大小匪徒五十余处,北海终于安定下来。
十一月,青州刺史焦和奉旨回京受赏,青州一地终于再也没有人节制张德了。
……
“大人,如今北海一地空闲土地已经分了六成了,如今有不少外地百姓都涌到北海。另外这时这个月查处的私盐!”宗宝拿了一份文书递给张德。
宗宝本来是武将,可是这家伙功夫实在不怎么样,刘辟和龚都都比他强上不少。不过张德却发现这个宗宝内政方面还有些才华,况且现在自己手下也没什么内政人才,便让宗宝武将干些文官的活。
“又这么多,宗将军,为什么这私盐屡禁不止呢?”张德问道。
“大人,末将不知!末将自来到青州一来,每月都会查处不少私盐,这个月算少的了!”宗宝说道。
私盐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大汉盐税太高了。很多老百姓买不起官盐,只得买私盐。所以私盐贩子就猖獗起来。更加重要的是私盐利润很大,虽然大汉对私盐贩子处以重刑,可是仍然屡禁不止。而官盐每经一地,就要收一成盐税,而北海是青州海盐的主要交易基地,盐税收的更重。想到这,张德说道:“传令下去,下月起,经我青州的官盐,盐税下调为原来的三成,至少要让我北海百姓吃的起盐!”
下完令,张德叹了口气,虽然自己这里的盐是便宜了,可是这官盐运到内地已经价比黄金了。要是想完全禁止私盐,光降盐税还是不行的,还要从源头上打击私盐贩子。可是贩卖私盐源头却在东莱,
可是毕竟东莱不再自己的管辖之内,虽然刺史焦和不在青州,可是东莱还有个东莱令,可是想名正言顺的进入东莱,还是得想些办法。
想到这,张德将管还找来,道:“管亥,我有个任务交给你!”
“大人有何事请吩咐!”管亥道。
“呵呵,去做你的老本行!”
……
中平元年十一月,张德令管亥带千名精兵扮作强盗,进入东莱。由于张德下令严禁骚扰平民百姓,所以东莱的富户可都倒霉了,纷纷朝东莱县城搬去。东莱令三次派人征讨,都被管亥杀的大败。
整整一个多月,东莱令都被管亥弄得焦头烂额。东莱县地广人稀,本来县城里有八千守兵的,可是东莱令吃了六千的空饷。剩下的两千人也都是些老兵油子,打仗一般,逃跑很强,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打不过管亥一千精兵也是正常的。
大年初一一大早,当东莱县内正在欢度春节的时候,东莱令也在府中和他的姨太太们一起吃着早饭。
城外,十几人簇拥着一辆车缓缓的朝县城走去。到了门口,卫兵立刻拦住他们,厉声喊道:“干什么的!”
车旁边立刻走来一人,笑呵呵的说道:“官爷,我们是打把势卖艺的,如今正好趁着春节赚点小钱。”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吊大钱塞进了城门卫兵的手里。
“好吧,进去吧!”卫兵乐呵呵的说道。
接下去,卫兵又放进去三波打把势的,四队耍杂技的,还有一队送葬的。
当天晚上,在大家都围坐在桌前吃团圆饭的时候,白天进城的打把势耍杂技的那些人却悄悄地杀了城门守兵,开了城门。管亥令大军趁势杀进县城,直奔东莱令府。
城中守军大多回家过年去了,而百姓听到外面喊杀声,纷纷封窗闭门,没人敢出来。管亥一千多人杀到东莱令府,并没遇到真么阻拦。
管亥一马当先,冲进东莱令府,然后就开始寻找东莱令,最后在一个床底下发现了东莱令。管亥一把把东莱令抓出来,只听东莱令哆哆嗦嗦的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给你钱,你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饶我一命。”
管亥恶狠狠的道:“钱在哪,快拿出来!”
东莱令连滚带爬将管亥带到自己房里,从床底下拉出了三个大木箱子,打开一看,两个箱子是黄巾,而另一个箱子是整整一箱珍珠。
管亥冷哼一声:“这个狗官还真是贪了不少,哼,这些民脂民膏我们收走了,多谢你了!”说着一刀将东莱令的头给砍了下来。
……
第二天,城中听说东莱令身首异处,顿时大乱,东莱令的师爷幕僚们群龙无首,不少人干脆收拾包裹跑了。余下的人正聚集在一起商讨此事。
“张师爷,咱们该怎么办呢,都让贼人杀进城了,今天是县令大人,说不定明天就是咱们了!”
“我也没有办法,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办!”
“要不咱们也都跑了算了!”
“那可不行,这海盐盐税可是个肥羊,咱们到这里不就是为了这个,前几个月方大力可又孝敬了咱们不少。”方大力是东莱最大的私盐贩子,每月都会把进项拿出一半来孝敬东莱令和师爷们,而东莱令和师爷们也就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众人想想每个月方大力的孝敬,纷纷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这伙贼寇在起来不到三个月,就打到县城来了,我看啊,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干掉这些贼寇!”
“干掉他们,凭什么,凭着城内这两千老弱?”
“咱们当然不行了,可是咱们可以让别人帮忙啊!”
“谁?”众人齐声问道。
“北海太守张德!”
————————————————
今天因为看男篮,就更三章了,晚上还两章,求下推荐!另外给朋友做个广告:《三国残兵》,馋虫不多说了,很有潜力的新书!
第六十五章 武安铁坊
“咱们请北海太守张德来帮助咱们剿灭这伙匪徒!”
“好主意,听说北海太守一到任便剿灭的北海境内大小贼寇,要是他能来帮助咱们,一定可以剿灭这些流寇的!”
“可是那个张太守肯来帮咱们么?”
“这个北海太守张德是张让的儿子,阉寺都是那个得性,咱们只要多送点钱过去,应该没有问题!”一提钱,众人脸色都变得不好看了,不少人露出了肉痛的表情。
张师爷见大家都沉默了,便道:“各位,所谓细水长流,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个时候大家就不要犹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