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张师爷见大家都沉默了,便道:“各位,所谓细水长流,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个时候大家就不要犹豫了,现在花了钱,以后咱们都能挣回来!”
第二天,张师爷带着另外两位师爷领着八百人押运着一辆大车,朝北海走去。远处,管亥等人看着这一队人,有个头目问道:“将军,要不要劫了他们?”
管亥笑呵呵的道:“不用了,咱们太守的鱼儿上钩了!”
……
北海城内,张德来到了城内最大的铁匠铺,武安铁坊。
张德此次前来是希望见见这里的大老板。前些日子张德发给农民的农具都是从这里定制的,而这次张德是来定做铠甲兵器。
本来这些东西都应该是官坊做的,可是北海没有兵器制造的官坊,最近的武器制造官坊在临淄,而且汉末官场腐败,掌管官坊的官员一定会想办法从中克扣,所以从官坊制还不如从民间买的便宜,张德的钱可都是自己的,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因此张德便找到了城里最大的铁匠铺。
这武安铁坊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祖传几代都是打铁的。青州多游侠,加上武安铁坊手艺确实好,附近兖州,冀州和徐州的大户都到这里定做铁器,所以铁匠铺的生意一向都不错。发展到现在铁匠铺里已经有近百名铁匠师傅了。
本来定制铁器的事情不用张德亲自过来的,可是毕竟这次定制的是兵器铠甲,为了慎重张德还是决定亲自前来。
武安铁坊很大,里面有数个大院。一进去,就感到而浪滚滚扑面而来,打铁的叮当声响彻院内,虽然现在还是一月,天还是很冷,可是仍然能看到打铁师傅脸上滚落的汗珠。
张德一进去,便有一个老头迎出来,这老头并不认识张德,还以为张德是普通顾客,便上前道:“这位客官,你想打些什么,不管是农具、兵刃、铠甲,小店什么都能打。”
旁边宗宝说道:“这位是太守张大人,我们想见见你们这大老板!”
老头听了一愣,急忙笑脸道:“原来是大人亲自前来,大人请跟我来。”说着将张德引到后堂,奉上了茶点。
老头又说道:“大人请稍等,东家马上就来!”
老头话刚说完,就见门外来了一个大汉,手提双锤,一进门便喊道:“啊,家里来客人了!”
张德一看那对大锤子,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只听老头此时说道:“大人,这位是我们少东家武安国,少东家,这位是太守张大人,还不来拜见太守!”
张德心说,此人果然是武安国,和自己所料不错。
这时候门外走来个年近五十的妇人,见到张德,慌忙下拜道:“老身武安家于氏,见过太守大人!”
张德这才明白过来,敢情这武安国不姓武而姓武安哪!怪不得起个名字叫武安铁坊呢!此时刚才那个老头说道:“大人,这位就是我家夫人,也是小店大东家!”
这个妇人正是武安国的母亲,武安国父亲早亡,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不过还好铁匠铺里的人都算忠心,刚开始凭着祖传的铁匠铺和几位老师傅,母子俩也算是衣食无忧。武安国的母亲于氏很会理财,所以后来于氏执掌武安铁坊后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铁匠铺的规模也一直在扩大。
“前些日子多谢太守大人关照小店,来人哪,端上来!”于氏说道。
只见下人捧着个大盘子走进来,盘子上盖着红布,于氏打开红布,原来里面是一盘黄金,只听于氏说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希望大人笑纳!”
于氏老早就打听到新任太守张德是张让的干儿子,前几日张德从铺子里做了大批农具,于氏并不知道张德用的钱都是当时张让给的,以为张德用的是库里的钱,这回是来要回扣的。所以一听说张德亲来,立即准备了黄金送过来。
张德见于氏误会自己了,急忙说道:“您误会了,在下前来是想再从这订制一批武器铠甲!”
于氏愣了一下,说道:“大人,老身所知,我大汉官府所用兵器铠甲向来都是官坊所制,不知大人怎么找到小店?”
张德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官坊远在临淄,况且官坊价高,在下承受不了!”
“不知道大人需要多少武器铠甲?”于氏问道。
旁边宗宝掏出一张纸递给了于氏,于氏看了看,皱起了眉头,道:“没想到大人要这么多,小店恐怕心有余力不足!”
“为何?”张德问道。
“大人,您所需的东西需要生铁甚多,小店所存生铁上次做农具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所以小店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氏答道
大汉朝盐铁专卖,民间用的铁都是官府定量发售的,所以民间生铁价格不仅贵,而且量不是很多。特别是黄巾之乱之后,朝廷对铁的管制更加厉害,所以武安家才没有多少多余的铁。
张德想了想,道:“老夫人,生铁的问题不用担心,在下自会从别处调来。”
“那这笔生意老身就接了!不过这点薄礼还请大人笑纳!”于氏又将黄巾端了上来。
张德一再推辞,而于氏偏要送,弄得好不麻烦,旁边武安国看不过去了,说道:“娘,既然张大人不要,你就留着吧!”
————————————————————————————————
说明一下:关于武安国的到底姓武还是姓武安,馋虫也不知道。毕竟正史上关于武安国记载的太少了。馋虫查了一下野史传说,有一说是武安国名大,字安国;也有说武安国是白起的后人,白起当时被封为武安君,后来白起获罪,白起的后人为了避祸,改姓武安。不管实际如何,馋虫在这里就当武安国姓武安吧,毕竟馋虫翻了一下三国,发现除了少数民族和复姓武将,大多数人名字都是两个字,所以馋虫偏向武安国姓武安,也算给大家点新鲜感!有不意见书友也不要和馋虫争了,小说么,本来就是虚构的多!顺便厚着脸皮再向大家要下推荐!
第六十六章 兵发东莱
武安国道:“娘,既然张大人不要,咱就留着吧!”
武安国话还没说完,于氏就狠狠瞪了武安国一眼。张德才想起旁边还有个武安国,演义里这个武安国能和吕布大战十几回合,应该是个猛将,自己现在手下没多少人手,要是能把武安国招过来可不错。
想到这,张德说道:“不知道武安兄弟现在可有职务,若是没有,不如到我手下去做官可好?”
于氏一听,面露为难之情,毕竟于氏还是很介意张德的是张让的干儿子,虽然张德到了北海后所作所为,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官,可是阉党的名声,总归是不好的。于是老夫人拒绝道:“请大人见谅,我武安家这一待就只有这孩子一人,老身希望他能陪在老身身边给老身养老送终。”
旁边宗宝说道:“老夫人此言差异,我家大人乃是北海太守,就算武安兄弟到了大人手下,也还是在这北海城中,也是在老夫人身边。况且武安兄弟还年轻,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埋没民间太可惜了。”
凡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做过英雄梦,武安国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从内心里,武安国是想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此时听宗宝一说,武安国更加激动起来,也没管张德是张让的干儿子。冲自己的母亲央求道:“娘,孩儿也不小了,就要孩儿去吧!宗大人说的对,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再说孩儿也有一身本事。”
“可是……”于氏犹豫的说道。
“娘,别可是了,就要孩去吧!”武安国嚷嚷道。
于氏溺爱的看着儿子,左思右想好一大会,最终还是对儿子的溺爱战胜了理智。于氏叹了口气道:“好吧,为娘答应你。张大人,小儿年少无知,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
“呵呵,那是自然!”张德笑道。
……
出了武安铁坊,张德心情可好多了。没想到自己手下又多了一员大将。
回到太守府,陈宫过来道:“大人东莱来人了,看样子鱼儿已经上钩了!”
张德呵呵一乐,道:“哦,那就让他们厅中等候吧!”
张德整理了一会,来到厅中,见王师爷已经等在厅中。只见陈宫介绍道:“大人,这位就是东莱令的首席师爷王师爷。”
王师爷立刻拜道:“营陵王琼参见太守大人。”(该名字属虚构,不是后来的明朝宰相)
“王师爷是北海人?”张德问道。
“不错,在下北海营陵人!”王师爷答道。
“哦,最近东莱令大人可好?”张德问道。
一说到这,只见王师爷哭了起来,道:“大人,我家大人在新年之夜被贼人杀了!”
张德故作吃惊道:“什么,东莱令大人被杀了,怎么会这样!快细细道来!”
王师爷哭道:“从去年十一月开始,我东莱就来了一群流寇,到处烧杀抢掠,祸害百姓。我家大人多次派人征讨,可是这伙贼人狡猾异常,都被他们跑了。大年初一的晚上,也不知道这伙贼人怎么杀进城了,我家大人带人奋力抵抗,可惜不敌,我家大人也力战而亡!”
王师爷故意将管亥部说的十恶不赦,又将东莱令说的英勇无比。听的张德和陈宫心里面直发笑,这管亥派回来报信的人可就在后堂待着呢。
张德问道:“据我所知,东莱有八千守兵,怎么会被流寇攻破了呢?”
王师爷哭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家东莱令大人体恤下属,恰逢新年,我家大人就让城中守兵都回家过年去了,城中只留千名守军,所以才被贼人钻了空子!”
张德心想,这个王琼王师爷颠倒黑白的功夫可真厉害,明明是吃了七千空饷,偏偏说是放士兵回家过年了!
张德听了,装作一脸悲愤的道:“真是可恶之极,没想到这贼人竟然猖狂到如此地步。王师爷节哀顺变!要不王师爷先下去休息休息?”
王师爷心说自己任务还没完成呢,哪能去休息,急忙跪下道:“我们听说大人仅用两月就剿灭北海境内大小盗匪,所以特来请求大人出兵帮助我东莱剿灭这些流寇!”
张德为难的道:“王师爷放心,此时我当义不容辞,只是如今春耕在即,在下实在抽不出身啊!”
王师爷哪能不知道只是张德推脱之词,急忙命人将一个小箱抬上来,道:“只要大人能出兵帮我县剿灭这帮盗匪,我等定有重谢!”说着将箱子打开,里面装着黄灿灿的一箱金子!
张德会心笑了笑,道:“既然如此,本官当从速出兵,救东莱民众于水火之中!只是这粮草辎重……”
王师爷急忙道:“大人放心,粮草辎重自然是小县出了!”
“好,那在下三日后就出兵!”张德立即答应道。
……
中平三年正月初一,东莱令被贼寇所杀。正月底,张德带麾下大将黄忠和武安国领兵两千前往东莱,帮助东莱剿灭流寇。
到了东莱,张德只是命黄忠带一千人去剿灭流寇,张德自己却坐镇城中。过了十几日,传来黄忠十战十捷,剿灭了流寇的消息。又过了两日,黄忠带人回到城中,东莱百姓热烈欢迎,当然最高兴的当属王师爷他们了。
可是,过了一个月,王师爷他们可就高兴不起来了。这个张德仿佛还没有要走的意思,张德只是命人驻兵城中,令武安国守营,自己则和黄忠天天到处去打猎。
张德这边不走,王师爷可就着急了。这帮兵老爷天天要伺候着吃好喝好不说,还经常借搜查盗匪之名搜查盐场。这个月方大力的私盐已经被查了好几次了,弄得方大力抱怨连连,|Qī…shū…ωǎng|本来应该送上的这个月的孝敬也没送来。要是这样下去,几位师爷非得断粮不可。
于是,王师爷又将众人叫到东莱令府商量。
“王师爷,这个张德太守什么时候走啊,再这样下去,大家可都没法活了!”
“我也知道,可是我去了他们军营几次,都被那个武安国给挡了回来,说是他们太守出去打猎去了!”王师爷道。
“我看啊,这个北海太守张德是还想要钱!”其中一个师爷说道。
“什么?还要?上次给的还不够么!”
“你可别忘了,他可是张让的儿子,那帮阉党,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那怎么办?难不成还真给他钱?”
“不给又能怎么样,不给人家不走啊,王师爷,你说呢?”
王琼狠了很心道:“也罢!就当破财免灾了,这钱啊,咱们给!”
————————————————————————————
第三章送到,求推荐了。
第六十七章 箭神之争
于是乎,众位师爷幕僚又凑了钱,等王师爷带着一箱金子来到了张德大营,可是却被武安国告知,张德出城打去了。王师爷无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