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几位师爷幕僚纷纷大怒,这张德可真是欺人太甚!已经给了他不少钱财了,没想到他还是贪得无厌,如今竟然连私盐都想插一手。当下就有几人吼道一成也不给张德。
可是等大家冷静下来,都知道不出血是不可能的了,谁叫人家张德手下有兵呢!可是方大力那边才给他们五成,要是一下子分出去两成,几位都很不甘心。
“王师爷,想想办法吧!这个张德也太狠了,要是他一下要去两成,咱们几个吃什么啊!”
“是啊,要是一成咱们还能接受,可是如今要两成就……”
王师爷清了清嗓子道:“要是我们出一成我想大家都没有问题,我看这样,咱们出一成,叫方大力那边也出一成,大家觉得怎么样?”
当下众人纷纷点头称善,而王师爷连夜叫人去叫方大力过来。
……
“什么?还要我出一成!不行,我的兄弟们干的都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活,要是被官府抓着没有一个好,现在还想再我这分一成,打死我都不干!”方大力怒吼道。本来听说几位师爷叫自己过去,还以为有什么好的对策,没想到竟然让自己多出一成。
“那是不是打不死你就干了?”这时候从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只见一个黑甲青年将军从外面走进来,后面跟着一大群官兵。众位师爷一看,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张德怎么来了!
方大力虽然不认识张德,可是贩卖私盐的最怕遇到官兵,此时见到张德,知道自己今天恐怕是栽在这了。旋即又一想,这些官军是怎么知道我来了,莫不是这些师爷出卖我,想到这方大力抽出短刀,指着旁边的师爷道:“好啊,你们敢出卖我!”
“没有啊,我们没有出卖你啊!”师爷们见方大力刀指着自己,吓得直哆嗦,急忙解释道。
这时张德笑嘻嘻的说道:“众位师爷,我本来以为众位都是忠君爱国之人,没想到竟然勾结私盐贩子做这些不法之事。众位可对得起我大汉百姓?如今人赃并获,众位还有什么说的?”
这话说的义正言辞,偏偏张德此时却笑嘻嘻的。众人马上明白过来,这是张德给自己下了一个套啊,张德一直就等着这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其实张德老早就知道东莱最大的私盐贩子方大力和东莱府有勾结,可是自己没有证据,所以想了这招引蛇出洞,将他们一举抓获。
而张德经过几日调查后才知道大汉盐税很高,高到百姓根本买不起官盐。而私盐虽然便宜,可是仍然利润巨大。所以张德便打算与其清剿私盐贩子,不如将私盐握在自己手里,反正大汉也没几年的好光景了,虽然自己手里有的是钱,张让将毕生积蓄都给了自己,可是也不能坐吃山空。
师爷们此时都想明白,张德这是要吞掉全部的私盐利润,王师爷愤怒的喊道:“好你个张德,眼来想独吞私盐!”
旁边方大力一听,也明白过来,心想这位将军想独吞私盐,应该还有用的着自己的地方,看来自己今天是死不了了,于是立刻放下了刀,束手就擒。
“众位可知道这勾结匪徒,贩卖私盐,祸害社稷该当何罪么?就是在下现在杀了你们,朝廷也不会说什么,我相信东莱百姓还会杀牛宰羊庆祝吧!好了,不给你们多说了,武安国,将他们压下去!”张德说完回头便要出去。
“大人且慢!”此时从后堂传来了一个声音,只见后堂走出来个青年人,文士打扮,来到了张德近前。
王师爷见到这个青年人出来,急忙喊道:“小修,快走!张太守,祸不及妻儿,还请大人饶过我儿!”
此时这个年轻人走到张德近前,道:“在下王修王叔治,拜见将军。”
“你是王师爷的儿子?”张德问道。
“不错!”王修答道。
“你走吧,王师爷说的对,祸不及妻儿,你走吧,至于求情就免了!”张德说道。
“在下非是来求情,在下是想用北海一地安定换家父一命!”王修不急不慢的说道。
听到这张德反而笑了,心说这小子有意思,示意王修说下去。
只见王修接着说:“大人可知道如今北海看似一片升平景象,实则危机四伏!我观大人到任后政令,虽是处处为民着想,可是有数处大的隐患,如若不除,等到隐患凸显,悔之晚矣!”
“哦?何处隐患?”张德问道。
“其一,兴农而未修水利。大人虽然在北海大兴农事,可是却没有兴修水利,虽然青州河流众多,可是要是遇到大旱或大涝之年,恐怕仍会颗粒无收。”
“其二,大人虽然广收流民,可是大人可曾想过如今大汉流民无数,要是都涌到北海,大人恐怕没有那么多土地来给他们屯田吧!到时候分不到田地的农民必然会滋生事端,北海必然出现骚乱!”
“其三,将军虽然发给百姓农耕器具,可是我青州境内最缺的是耕牛,耕牛乃农之根本,不可不置!”
“其四,……”
“等下,你先别说了!”王修还没说就被张德打断了。这个王修说的句句在理,毕竟陈宫还是长于带兵打仗,内政不是陈宫的长项。
张德细细想来,这个王修说的句句有理,看样子这人是个内政人才,自己现在虽说什么人才都缺,可是最缺的还是内政人才。这个王修一定要招揽过来。想到这,张德说道:“王修,你可愿意到我北海做事,我封你为典农从事!”
典农从事可并不是之管农业的官员,汉朝的农官不但要管理农耕,还有劝桑、税收要管理。另外由于东汉盐铁是州郡所管,所以州郡的农官还要管理盐铁事物。因此农官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王修心说我老爹再你手里,我能说不愿意么?于是王修想也不想便答道:“多谢大人厚爱,愿效犬马之劳!只是家父……”
“来人啊,快把王师爷放了!王师爷,你有个这么出色的儿子我看你以后也不用当师爷了,在家养老得了!”
————————————————————————————
关于王修的父亲叫什么,馋虫没查到。所以只好在前面章节杜撰了一个名字,哎!没办法的事情。今天第一章送到,求下推荐!
第七十章 战马来了
回到军营,张德命人将方大力带了上来。方大力贩卖私盐多年,自然猜出了张德叫自己来干什么,见到张德,急忙跪下道:“大人有什么吩咐,小的一定照办!”
张德看了看方大力,道:“你现在贩卖的可是私盐?”
“不错,小的正是海沙帮的总瓢把子!”海沙帮就是东莱专门贩卖私盐的帮会。
张德笑着说:“以后你们就不要贩卖私盐了,卖点别的!”
方大力愣了一下,问道:“不卖私盐我们卖什么?”
“我让你们卖什么,你们就卖什么,不过挣了钱,我要分八成!”
方大力还是没明白过来,不解的问道:“请大人明言,俺是粗人,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张德道:“我还是明说了吧。以后你们卖私盐,我北海府会给你们开具路引,不过路引上会开些别的东西,私盐你们照卖,挣了钱给我八成!”
张德的办法有点类似后世的走私分子,挂着羊头卖狗肉。而那边方大力也在思量,要是有北海府的路引,一路上应该是畅通无阻,即使卖的是私盐,可是因为张德是张让的儿子,路上官员也没人敢为难。这样兄弟们至少不用再过刀头舔血的日子,毕竟大汉朝对贩卖私盐的处罚还是很厉害的。以前自己是拿兄弟的命换钱,现在是稳赚,虽然收益少了,可是不用天天担惊受怕了,而且恐怕今天自己要是说半个“不”字,可就出不了这个大门了。想到这,方大力说道:“多谢大人赏我们海沙帮一口饭吃,小人一定尽心尽力!”
……
安排好了方大力,张德又调来宗宝留守东莱大营,名为帮助东莱剿灭流寇余孽,实际是控制东莱郡。
安排完东莱的事情以后,张德准备返回北海,不过在这之前,张德还要去找一个人,东莱太史慈。
于是,第二天,张德和黄忠便朝太史慈家走去。一路上,张德都在想怎么吧太史慈给忽悠到北海去。毕竟现在张德手下没多少人才,能忽悠一个就忽悠一个!
还没到太史慈家,就听见从太史慈家方向传来了喊杀声。张德心叫不好,急忙冲过去,见到有二十多人正围攻太史慈,而地上还躺着十几个人。
张德一看太史慈正被人围攻,连忙和黄忠加入战团。这样一来,太史慈那边压力大减。黄忠、太史慈都是武艺高超之人,张德也不是白给的,也有两下子,转眼间,围攻太史慈的人就损伤大半,剩下的人见到仨人厉害,转头就跑。
张德等人并没有追赶,和太史慈进了屋中。张德先问道:“太史大哥,这些都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围攻你?”
太史慈叹了一口气道:“哎,这些想必都是州吏派来的人,听说我回来来找我麻烦,看来我又要出去避祸了!”
张德听了,心说正愁没借口忽悠太史慈呢,急忙道:“太史大哥,不如跟我去北海吧!我想只要你在北海城那州吏一定不敢找你麻烦。你也可以在伯母身边尽孝!”
太史慈是个孝子,听了张德的话很是心动。自己自从逃亡江东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太史慈能不心动么。虽然张德是张让的儿子,可是多日相处下来太史慈发现张德并不是个坏人,而且张德自从来到北海,招纳流民,广施屯田,在青州一地的名声并不坏。最后,太史慈决定跟张德一起会北海。
这一回张德可算是满载而归,不仅控制了青州一带的私盐贩子,还招揽了太史慈和王修,可以算是收获颇丰,张德已经有了自己争霸天下的初步班底。
一回到北海太守府,还没进门,便听见里面有人再喊:“十三叔,是不是你回来了!”
张德一听,就是到是二楞子张兴。果然见张兴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半个鸡腿,胡子上还粘着半片鸡皮,也不管手上满是油腻,就冲张德一个熊抱。只听张兴喊道:“十三叔,你可想死我了,我本来想去东莱找你的,可是那个陈宫就是不让我去!”陈宫怕二楞子张德去东莱坏了张德的事所以一直拦着张兴没让他去东莱。
张德心说这小子不是一直被张让留在身边当贴身护卫么,怎么跑这来了,急忙问道:“张兴,你怎么过来了!”
张兴道:“十三叔,我给你送马来了,那可是两千多匹西凉好马,本来老早就到洛阳了,可是干爷爷怕这些西凉马受不了中原的气候,便在洛阳养了几个月,然后才让我给你送过来的。”
董卓到了西凉上任后,便给张让准备了上好战马三千匹,虽然人家张让说要两千,可是董卓不可能就送两千匹。因此一下给张让挑了三千匹送了过去。而从凉州到洛阳,自然有一些马水土不服病倒,再加上张让也留了二百多匹马自己用,最后送过来的就变成了两千五百多匹战马。
张德一听马来了,心说不错,自己就要有骑兵了。立刻叫上手下众将去挑马。
见到手下众将欢喜的在挑着战马,张德心里面也很高兴。自己手里面终于有骑兵了!
可是组建个什么样的骑兵,却让张德非常头痛。本来张德是想建立一个类似于蒙古骑兵那样的轻骑兵。但是张德也知道,北海招募的士兵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有草原上的骑兵那么善射,要是组建一支不善射的轻骑兵,效果不是很大。况且凉州不同于幽州马,凉州马个头比较大,善于突击,耐力方面却不如草原上的马,也因此,后来董卓的西凉铁骑打仗都是直来直去,遇到敌人便直接一个冲锋过去。
张德打消了建立骑射手的想法,看来要是想建立骑射手,最好还是招募鲜卑或者乌桓的骑兵,自己,还是建立一队重甲骑兵吧。
重甲骑兵,人马都披盔甲,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坦克。而且,汉末还没有出现重骑兵。可是要是建立重甲骑兵,两千匹战马最多只能有一千重甲骑兵。因为重甲骑兵最少是一人双马,平时将盔甲放在一匹马上,而战斗的时候换马冲锋,但是由于战马负重太大,最多只能进行短距离的冲锋,要想长途奔袭却不适合。
更重要的是,重骑兵造价太贵了!
——————————————————————————————————
PS:终于有骑兵了,虽然不多,不过暂时够用,以后再扩招。说实话,馋虫对骑兵不是很了解,希望热心读者不吝赐教!这是今天第二章,求下推荐!
第七十一章 又见左慈
张德倒是想弄一千匹重骑兵,可是重骑兵太贵了,武装一名重骑兵,需要的花费可以武装数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