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糁鼙卟灰谎R蛭逖羰枪迹怂得髌涞匚徊煌乒苈逖舾浇幌氐某す俦憬凶龊幽弦?br /> 河南尹的人选让袁绍一筹莫展。王匡已经是河内太守了,如今司隶又没有守军,要是让他兼任河南尹,就算王匡再白痴,恐怕用不了多久,整个司隶将会落到王匡手下。
而张邈,这个本来不被袁绍看得起的人,因为那天典韦的出现,让袁绍注意到了他。张邈手下有如此猛将,难保还有没有什么更加厉害的人物,到时候恐怕张邈可就做大了。让任何一家诸侯做大,是绝对不符合袁绍的利益的!
而袁绍自己的重点则在冀州,不可能分出兵力来守河南,因此,河南尹一直让袁绍十分为难。终于,袁绍便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这次会盟的发起者——曹操。
如今曹操没有地盘,而且手下也损失殆尽,现在实力最弱的就是他,恐怕曹操没个几年很难缓过来,所以,在袁绍看来,曹操是个合适的人选,虽然田丰极力反对,但是袁绍这个人本来就是刚愎自用,不听劝的人,最后,袁绍决定,让曹操当河南尹,统领洛阳附近二十一县。
当事情都安排好了,袁绍才带人离开。而这时候,张德已经回到了北海。
张德并不知道,自己在路上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大事,有些事情足以影响天下未来的局势,比如孙坚的死,比如刘备领兵,比如曹操当上了河南尹……
此时的张德满脑子都是赶快会北海清点一下,这次得到了多少的财宝。
当方大力的船队沿着黄河到了乐安郡的时候,太史慈早就亲自带人等在那里了。船上装的什么东西,作为张德心腹的太史慈当然知道,所以太史慈也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张德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太史慈老早就带着武安国和管亥二人,领着武骑营和五千步兵,等在了安乐郡。
因为方大力的船队是顺流直下,所以,比张德的步兵快的多,因此,当张德回到青州的时候,东西早就运到北海了。
张德回到北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现在自己到底有多少钱了,对于这次洛阳之行,虽然惊险,但是,张德也赚了不少,可谓是即赚了名声,又赚了钱财。
不过,所谓一家欢喜一家忧,在张德欢喜的时候,有一个人则是愁容满面,此人就是大儒孔融。
这次会盟,孔融是和张德一起去的。孔融虽然迂腐,但是也看得出来,诸侯没有一个人心存大汉社稷。于是,在孔融看来,如今奸臣当道,大汉社稷将要不保,孔融决定,跟张德告辞,去长安陪伴圣驾。
所以,孔融一大早便来到太守府,去跟张德告辞。孔融刚下了车,就听旁边一人问道:“不知道先生可是孔融孔文举先生?”
————————————————————————
黄金周快到了,馋虫也有假期了,假期期间更新会加倍!明天张德阵营将又新人加入了!其实不少读者都希望能快点多招些人,不过毕竟现在张德只是北海太守,人才是要随着地盘扩大增加的嘛!顺便求下推荐~嘿嘿!
第一三六章 郑玄高徒
孔融回头一看,见两名年轻文士站在那里。一人孔声姿高畅、眉目疏朗、甚有威仪,另一人方口阔面,脸色黝黑,身体强壮,但是却不乏文士风度。孔融也不觉得奇观,毕竟自己在北海城名声颇大,文人几乎都认识自己,所以便点头道:“不错,在下正是孔融!”
“原来真是孔先生!”黑脸文士立刻说道:“听家师说孔先生也在北海城中,正要去拜访,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您!”
孔融听了,便问道:“不知令师是……”
另一人说道:“家师乃是郑玄,学生姓崔名琰,乃是冀州清河东武城人,这位是我的师兄国渊国子尼。我等听说恩师如今在北海城中,此次前来正是探望恩师!”
孔融一听,这二人是郑玄的学生,心中不由得对二人高看一番。毕竟郑玄的身份摆在那里。只听孔融问道:“郑卿现在应该在大学院,不在这太守府之内,我看你们还是去大学院吧!”
国渊道:“孔先生,我等刚刚已经见过恩师。如今是前来拜会张大人的!”
孔融立刻明白过来,这二人恐怕是要投靠张德啊!
三人一起进了太守府,门人一看是孔融,立刻将孔融迎到厅中,送上茶点,并且派人去通知张德,至于崔琰和国渊二人,门人以为是随孔融一起来的,也被引到了厅中。
张德还在那里抱着个金砖流口水呢,听说孔融来了,知道不能怠慢,立刻去前厅见孔融。一道前厅,见孔融身边有两个年轻文士,张德也没多想,认为这是随孔融一起来的。
分宾主落座后,张德首先问道:“不知道孔先生前来所谓何事?”
孔融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在下是来向张大人告辞的!”
张德一听,心说我没得罪你孔融啊,今天又是怎么了,急忙陪笑道:“孔先生,不知道张德何处怠慢先生,让先生……”
“非也,非是太守大人怠慢。如今朝纲不振,所以我准备去长安,陪伴陛下,重振朝纲!”
张德也明白过来了,孔融这是对这次诸侯联军非常失望。孔融是个文士,而且是非常迂腐的那种。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被曹操给杀了,张德明白,看来孔融牛劲又上来了。张德也知道,孔融这人牛劲一上来,谁也拦不住,看来想阻拦他是不可能的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了,便道:“既然这样,那么在下就不强留先生了。在下今晚设宴,为先生饯行!”
“不必劳烦大人了,孔融走后,还请先生对我六艺书院学子多多照顾!”孔融道。
“孔先生,此去长安路途遥远,为了先生安全,我看不如这样吧,我派人护送先生可好?”
孔融想了想,自己这次还有女眷孩童随行,不能不考虑下他们的安全,就点头答应了。那边张德见孔融答应了,心中一凌,本来张德是想跟孔融客套客套的,没想到孔融还真不客气,只得陪笑着命刘辟带五百人准备护送孔融。
孔融倒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跟张德告辞,便朝外走,张德急忙起身相送,而崔琰和国渊二人也起身相送,让张德误以为这两人是孔融子弟,要和孔融一起回去。
等孔融上了车,车子渐渐走远,张德才发现这崔琰和国渊二人还在那里没走,张德就奇怪了,这二人怎么没随孔融一起走啊,于是便问二人道:“二位,孔先生已经走了!”
崔琰没反应过来,国渊却琢磨过来了,这个张大人误以为自己两人是孔融的随行人员了,急忙道:“张大人,在下国渊,这位是崔琰,特地来拜访张大人,刚才凑巧在门口遇到孔先生,所以才一同前来的!”
国渊,崔琰?张德隐隐约约记得三国里好像有这么两个人物,但是是干什么的,张德却记不得了。
不过张德的一贯宗旨就是,凡是三国出现过的人物,应该是有本事的人,所以张德也没管三七二十一,急忙将这二人请进了屋中。
进屋后,崔琰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张德。张德打开一看,这是郑玄所写的。与其说是信,不如说是推荐书。信上内容大致是这二人是我的弟子,崔琰品德端正,为人正直,国渊则对农事颇为精通,二人都很有才干,所以才举荐给张德,希望将二人放到张德手下为官。
张德看了一遍,狠狠的眨了下眼睛,发现这的确不是做梦,没想到啊,头一次有文人来投靠自己,而且还是自己现在最缺少的内政人才。看来郑玄在的确有很大的好处,大概这就是所谓名人效应,而郑玄大概就算是给自己代言的名人吧!
其实张德也是一时欣喜想歪了。这里面不光全有郑玄的功劳。张德激战虎牢关,斩华雄斗吕布,追董卓败徐荣,已经是传遍天下了。这些光辉的实际很大程度上已经掩盖了宦官之子那不光彩的一面。
三国时代,诸侯选择手下的同时,手下特在选择诸侯,看看自己的主公有没有发展潜力,值不值得自己效忠,如果自己效忠了这位主公,以后能不能得以施展抱负,能不能够出人头地,都在考虑之列。
如今的张德,不光有名声,更重要的是手下坐拥雄兵三万,又有黄忠这种猛将在手,而且张德年纪又轻,可以说很有发展前途。但是如今张德手下并没有多少内政人才,称得上精通内政的只有王修一人,而如今张德实际的控制范围包括了北海国、东莱郡和琅琊郡的中北部,仅仅靠王修一人,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而国渊和崔琰两人现在都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但是,由于张德手下没有内政类型人才,所以,二人觉得来北海应该能够从张德手下谋得一席之地,也是因此,二人才来到了北海投奔张德。
————————————————————————
终于国庆放假了!下一章正在写,晚上十二点半以前送到,求下推荐!
第一三七章 张德赴险
从洛阳回来后的张德可谓是春风得意。主要原因是,张德有钱了。
但是,张德手下的钱财,却只有那些真金白银能够直接用出去,像是珠宝玉器等物,得找个买家才能够换成钱,这个还不着急,况且这回拉回来的真金白银也不少,足够张德花老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张德开始计划下一轮的招兵。
如今手下有青州兵三万,北海兵一万五千人,还有骑兵三千。琅琊北部和北海另外有十万老弱妇孺屯田,可以不用计算。除去守城力量所以,张德手下真正可用之兵有大约四万多人,而且这四万多人算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特别是臧霸的三万青州兵,都是几十个选一的精锐,战斗力非同一般。
但是,张德知道,讨伐董卓以后,诸侯们就开始的互相攻伐,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抢地盘运动,手里兵多点总是有好处的,而且张德现在也有钱武装新兵。
关于今后的发展目标,张德早就跟陈宫商量过了。首先张德要占领青州剩下的地盘,依靠黄河天险,防备冀州,接下来就要通过琅琊这个跳板进攻徐州。徐州虽然都是平原,易攻难守,但是徐州乃是产粮重地,而且徐州不像兖州,徐州除了陶谦没有几个大军阀,至于陶谦已经是垂垂老矣,活不过几年了。所以图谋徐州是最容易的。
要是想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当然需要大批士兵,于是,张德便开始了招募新兵的准备。
不过,张德也知道,要是实力膨胀过快,很容易引起周围诸侯的注意和防备,到时候说不定又有几家诸侯来讨伐自己,于是张德便用了当年八路军最经常用的手法,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张德对外宣称,北海将要招兵一万,而实际上,却招募三万人。到时候将招募的新兵分批送到琅琊郡,藏到沂蒙山中进行训练,想必一定能够瞒过诸侯。
……
初平元年九月,一个不好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张德耳中,青州刺史焦和,回临淄了。
焦和这一来,直接打破了张德的战略部署。虽然焦和是董卓放回来的,但是焦和毕竟是灵帝当时任命的青州刺史,可谓是名正言顺。以前焦和在青州的时候,由于张让在朝,焦和不敢得罪张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张德背后也没有张让这种大树撑腰了,所以,焦和的举动则关系着以后青州的局势。
张德立刻命人备战,一旦焦和做出不利于张德的举动,张德只有靠武力对抗了。但是让张德没想到的是,却派人来了。
来人送来一封信,张德打开信一看,信中内容无非都是些客套话,而且带着些示好的意思,这让张德十分意外。
不过后来张德想想也是,焦和这个人,先不论政绩如何,就是当年闹黄巾的时候,焦和手下有数万大军,却整天龟缩在城中,不敢出城跟黄巾军决战,使得黄巾军在青州肆意。这个焦和,还真是个比较懦弱的人。
但是张德却不知道,李儒安排的这张大网,正无形的向自己伸开。
接下来的一个月,焦和和张德两人相安无事,张德了乐得清闲,逐渐放松了对焦和的警惕。而这一个月,也正是收获的最忙季节,张德手下陈宫、王修等人全都到了各地去指挥视察秋收去了,而国渊这种通晓农事的救更不用说了,就连不怎么通晓内政的黄忠、管亥等人都被派出去了,可以说张德手下只要会种地的,都出去了。毕竟秋收这关系着老百姓一冬天的粮食,张德不得不重视。
初平元年十月,陈宫等人都还没回来。而张德却再次接到了焦和的一封来信。信上内容是焦和要过寿,所以邀请青州官员和大户家主到临淄赴宴。张德也没多想,过寿请客,人之常情。而且焦和毕竟是青州刺史,自己还是去看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