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头道:“主公,其实在下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了!”
——————————————————————————
第一五二章 张让的新差事
张德把组建间谍部队的想法告诉了陈宫,陈宫也非常赞同。毕竟这次张德遇险,也让陈宫看到了组建间谍部队的必要性。但是当张德说道没有合适人选的时候,陈宫却笑着说道:“主公,其实在下心中早就有了合适人选了!”
张德一听,急忙问道:“请先生明示!”
“呵呵,主公,如今有一个人再合适不过了!主公难道忘记了老张侯爷了么?”陈宫笑着说道。
陈宫口中的“老张侯爷”便是张德的干爹张让了。张德听了以后,心中登时一亮,自己怎么把张让给忘了啊!
说起张让来,张德心里明白,自己这个义父并不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不堪。张让刚进宫时也只是个小太监,后来因为讨得当时大宦官曹节欢心,所以被升到了小黄门。后来汉桓帝三十六岁就驾崩了,但是汉桓帝没有子嗣,于是汉灵帝刘宏就幸运的当上了皇帝。这个时侯,曹节失势,窦氏把持了朝政,宦官集团则陷入了困境,张让因为是灵帝身边的人,所以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后来宦官发动政变,将大将军窦武给干掉了,张让自然也有参与。
随着宦官集团的胜利,权利并没有落到灵帝手里,而是落到了当时大宦官曹节和王甫手里,所以张让便暗中配合灵帝,逐渐削弱两人权利,所以十常侍从此而兴起。
灵帝也知道,十常侍当中,除了张让赵忠等人,自己完全可以信任,而其他的却没几个成气候的人,所以灵帝并不担心十常侍会夺了自己的权利。并且,灵帝也需要十常侍来和外戚集团做个平衡,所以灵帝也是有意放纵十常侍,使得十常侍势力非常大。
张让,作为十常侍的首领,先是跟窦武斗,然后慢慢的跟曹节等人争权,最后和外戚一党斗争了那么多年还占据上风,说明张让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要不然就凭十常侍其他那几个废物的东西,宦官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势力;另外,宦官是皇帝身边的人,同时也是皇帝的一条眼线,平时没少打探消息。所以对于勾心斗角的事情,张让张让算是最在行了!
听了陈宫的话,张德便立刻去找了张让。张让一听,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其实这些年张让也是闷得够呛,本来张让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位高权重,这突然一闲下来,十分不适应,有时候看着张德忙里忙外,张让非常羡慕。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很多人退休了都会有好几年感到不适应。而张让现在有了一个机会,不但能让自己有事情做,还能帮到张德,张让当然非常高兴。
于是,张德的间谍部队“无间”开始筹建了。
……
当张德的请求再派青州刺史的奏折传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数月之后的事情了。李儒看到这封奏折以后,立刻去找董卓商量,但是却又没有看到董卓。李儒叹了口气,董卓这几日以来天天饮酒作乐,不理政事,其原因无非就是董卓新近得到了一个美女,一个叫貂蝉的美女。
自从牛辅被派到函谷关以后,而东方诸侯一没有动静,董卓便安下心了,开始天天吃喝玩乐。恰好这时候,司徒王允送给董卓一个叫貂蝉的美女,董卓登时被迷得神魂颠倒。从此以后,就连李儒想见董卓一面都难!
而且最近吕布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了,动不动就发脾气,长安的防务全都交给了手下,而吕布自己不是天天喝闷酒,就是跑出去打猎,这也让李儒非常担心。
张德干掉了焦和,那么青州一地想必就是张德的地盘了,没想到焦和这么不经打。不过让李儒安心的是,汝南那边可打起来了。
当时袁遗被董卓封做豫州刺史以后,袁遗心里面可是美得不得了。汝南是袁家祖籍所在,自己能当上豫州刺史,也算是衣锦还乡,所以袁遗二话不说,带人马直奔豫州。
可是,这样一来,袁术可不愿意了。豫州,在袁术看来早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怎么能让他人染指。虽然袁术和袁遗同是袁家的人,但是利益当前,亲兄弟都能反目,所以袁术就派人去汝南袁家去游说,希望老家的人能够支持自己。
这下子袁家的人可是为难坏了,袁遗是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而袁术可是袁逢的嫡子,袁家发迹靠的可是他们家,这两边不帮谁都不好说。于是袁家内部也分成了三派,一派支持袁术,一派支持袁遗,另一派暂时保持中立。
于是袁术手下谋士杨弘便向袁术献计,袁遗的豫州刺史是董卓给的,圣旨上并没有盖有玉玺,所以袁术可以借着剿灭董卓余党的旗号直接去攻打袁遗,要是等到袁遗在豫州站稳了脚跟,那就不好办了。
袁术一听也是,现在自己虽然只是南阳太守,但是毕竟南阳是富裕大郡,顶的上一个州,所以袁术手下不单有十万大军,而且钱粮充足,现在正好趁着袁遗立足未稳,占领豫州,于是袁术便命手下大将张勋为先锋,孙策为副将,领兵两万直奔汝南,自己则带着大军殿后。袁遗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一听说袁术领兵前来,当下组织人抵抗,可是自己手下无论士兵还是大将,都远不如袁术,所以这一交战,袁遗便被袁术打得节节败退。
而另一边,曹操也有所行动了。曹操当上河南尹之后,便想着朝四周扩张,但是曹操西面是董卓,自己打不过人家;东面是陈留张邈,曹操自认为张邈和自己兵力伯仲之间;南面许昌孔伷虽老,但是许昌兵力在自己之上,所以自己只有朝先朝北面发展了。
第一五三章 董卓死,天下乱!
曹操的北面便是河内太守王匡。王匡在讨伐董卓之战时候损失惨重,所以现在王匡的实力比较弱。
说起来王匡也是倒霉,灵帝时候有个执金吾叫做胡母班,很有名气,也是和张邈一样,是“八厨”之一,后来董卓之乱,胡母班逃到了河内,王匡的地盘。但是胡母班毕竟是执金吾,而且又有名气,王匡是武人,胡母班自然看不起王匡,这也激怒了王匡,王匡便找了个借口把胡母班给杀了,而胡母班的亲属为胡母班报仇,又把王匡给杀了,这样可好,整合河内郡便没了主事之人,曹操也趁着这个机会顺利进军河内郡,而接着,依靠着河东卫家,河东和弘农两郡也落到了曹操手中。
……
北海城。
张德正在琢磨下一步该怎么发展,青州要想发展,无非是三个方向,一是向西北的冀州发展,而是西面的兖州,三是南边的徐州。
冀州,张德目前还真的不敢去。虽然冀州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但是冀州诸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冀州刺史韩馥手下坐拥十万精兵,渤海袁绍虽然只是个太守,但是手下人马不比韩馥少,张德还真的吃不下。
西面兖州,张德倒是想去,可是张德知道,当袁绍一统北方的时候,便是准备从兖州南下,到时候兖州便成了主战场,而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手下也是人马众多,更重要的是拿下兖州,张德将面临冀州,司隶和豫州三面夹击,压力太大,得兖州有些得不偿失。
反而南面徐州就好多了。陶谦已经老了,徐州虽然是平原之地,无险可守,但是物产丰富,人口也不少,所以取徐州相对容易一些。不过,这些都是要等到董卓死了再说,到时候诸侯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毕竟现在大家名以上还是反董同盟,虽然听说豫州那边袁家要开战,但是在张德这个外人看来,这更像是袁家的家事,别人却不好插手。
张德这边想着董卓死,董卓还就真的死了。而且董卓还是被吕布杀死的,不过这里却出了一点点纰漏,那就是,李儒跑了出来。
王允用美人计离间了吕布和董卓,吕布可谓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一气之下把董卓给杀了。可是偏偏这天,牛辅过寿,李儒去了函谷关给牛辅祝寿去了。所以李儒没死。
您下载的文件由w w w。27t x t。c o m (爱去小说)免费提供!更多小说哦!
函谷关毕竟还有牛辅两万西凉精兵,当董卓身死的消息刚刚传到函谷关的时候,李儒和牛辅都吃了一惊。
李儒诡计多端,牛辅性格沉稳,这二人听说董卓遇害后,先是小吃一惊,然后都冷静下来。
李儒细细的想了想,如今长安城中吕布并州系人马并不多。毕竟吕布手下人马都是当时丁原带到洛阳的那些,经过连番战斗,如今能战的还不到一万多人,城下的都是凉州兵马,肯定对吕布多有不服,所以李儒立刻叫牛辅派出信使,联络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立刻进兵长安,为董卓报仇,同时李儒也准备趁着现在董卓刚刚身死,长安局势不稳,突袭长安。
李儒想法是很好,长安城中真正和吕布一条心的不足万人,函谷关有整整两万人马,董卓刚刚身死,吕布在长安还没站稳脚跟,只要突袭长安能够成功,等到李傕郭汜的西凉精兵一到,一定能够稳定住局势。
但是,李儒却是太低估吕布了。吕布手下虽然只有一万忠心的并州兵,但是看看吕布手下的人,张辽、高顺那可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宋宪、魏续、成廉、郝萌、侯成,也是各个身怀绝技,通晓兵法。而牛辅手下却没有能用之人,所以吕布手下人虽然少,但是武将却是很多。
李儒和牛辅带领两万人突袭长安,而王允却让吕布趁着这个时候偷袭函谷关,所以两边人正好走了个对脸。经过一场厮杀,吕布虽然败退,但是李儒偷袭长安的计划却破产了。
于是李儒干脆命人在长安城下安营扎寨,等候李傕郭汜西凉援军过来,李儒知道,要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兵合一处,差不多也有十几万兵马,到时候凭着吕布那点人马,定能够旗开得胜。
但是,事情往往有些偏差,先接到李儒书信的并不是这四将,而是武关的张绣。张绣距离长安最近,当张绣听说董卓死了以后,先是心中一惊,然后立刻想到,自己该不该出兵帮助李儒。说实话,打心眼里,张绣不认为李儒和牛辅能有胜算,吕布的本事,张绣是知道的,所以张绣并不看好李儒,而且自己现在还不知道叔叔张济有什么打算,所以张绣还是决定按兵不动。
另一边,李儒的使者很快便到了四将那里。但是,这四人却对这件事产生了分歧。李傕和郭汜二人是董卓的铁杆手下,认为应当立刻发兵长安,铲除吕布,而樊稠则觉得,不如割据一方,再做打算来的实际;所以两方意见不合便吵了起来,张济是个老好人,平时也没有什么主见,只得在一旁劝解。
最后,樊稠还是服输了,原因是自己手下士兵没有李傕和郭汜二人的多,无奈,樊稠还是屈服了,但是樊稠却暗中派人去联络长安王允,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赦免。
但是,出兵打仗哪能说要走就走的。先要召集兵马,整顿装备,筹集粮草,杂事多得是。而且李傕郭汜的老巢在凉州,距离长安路程可不近,不想是张德打临淄的时候,朝发夕至。所以,李傕等人进军长安,对后勤压力还是很大的。这准备需要时间,也正是李傕浪费了这些时间,却恰恰成就了一个人。
……
南郑。
“主公,牛辅将军来信了!”简雍拿着一封信到了刘备近前。
刘备拆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急忙喊道:“快,快把云长和翼德找来!”
第一五四章 刘玄德兵出子午谷
刘备将关张二将叫来,把牛辅的书信给了他们,两人看完,反应各不相同。关羽把丹凤眼一眯,捋着胡子思考起来;而张飞却在那里瞅着刘备和关羽,意思是你们自己拿主意,别找我,我是粗人,什么都不懂。
“二弟,该当如何是好?”刘备问道。
“大哥,此事大有文章啊!董卓虽然死了,可是他的西凉铁骑还在,牛辅和李儒还在,恐怕长安城迟早会有一场大战啊!”关羽这几年也是读了不少兵法,所以这几年关羽倒是进步了不少。
“云长说的是啊!云长,翼德!自黄巾逆贼以来,我大汉社稷风雨飘渺。先是少帝失踪,然后董卓又迁都长安,如今连长安城恐怕都要遭到刀兵之灾!哎……为兄想出兵长安勤王,不知道你们认为如何?”刘备说道。
“大哥说的是,可是从南郑到长安,路途遥远,这粮仓辎重都需要准备,而且一路之上,凉州官员是不是会给予放行也是个问题啊!”关羽说道。
从汉中到长安有两条路,一条是常规的道路,也就是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走的道路,需要出褒中,走西北,渡过渭水河,进雍州,然后走陈仓,过咸阳,才能到长安,关羽说的也就是这条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