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从汉中到长安有两条路,一条是常规的道路,也就是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走的道路,需要出褒中,走西北,渡过渭水河,进雍州,然后走陈仓,过咸阳,才能到长安,关羽说的也就是这条道路。
而另一条路便是走子午谷了。子午谷位于秦岭的山中,谷长六百六十里(汉代的数据),北面的口名“子”,距离长安不足百里;而南面的口名叫“午”,距离南郑百余里。但是这条道路非常难走,大军根本过不去,所以凡是一般人说的出入汉中的道路都是走阳平关那一条。
刘备听了关羽所说的话,心中也是知道,关羽说的都是实情,走阳平关路途遥远,恐怕到了长安也是三四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就在此时,张飞嚷嚷道:“大哥,您干脆找贾诩来商量商量算了!那老小子,鬼点子不少!”
刘备立刻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把贾诩给忘了啊!
说实话,贾诩这个人有本事,刘备是知道的。刘备能耐不大,但是识人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数一数二的。从在涿郡街头“捡”到关张二将,到后来奔走流离,一直到遇到诸葛大大,再到临死说马谡不堪大用,历史上的刘备确是有识人之能。所以贾诩这个人虽然低调,但是刘备也是看出来了,这人真的有本事。
但是之前,贾诩是牛辅军中的谋士,自己只不过是牛辅手下将领。打个比方,刘备也就是个跟着牛辅的高级跑腿的,而贾诩算是牛辅私人助理,所以虽然刘备很欣赏贾诩,但是自己一没有自己的地盘,二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还是没有那个资格让贾诩效忠自己!
但是刘备最擅长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因此,刘备平时也经常拜会贾诩,贾诩也看出来了,这个刘备不是个一般的人,看样子是想招揽自己,只是这人又自知之明,没说出来。但是,打心眼里,贾诩还是很看好刘备,他知道,刘备这种人才是做大事的人!
但是贾诩这人最善于自保,而且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也正是这样贾诩对刘备也总是不冷不热,刘备也拿贾诩没有办法。
这个时候,刘备想起贾诩来了,急忙亲自登门求教。见到贾诩,刘备急忙将书信递给了贾诩。贾诩看完,眉头一皱,脑子飞快的转了起来。董卓死了!自己该怎么办!本来投靠董卓只是因为董卓势力大,自己待在董卓手下可以自保,没想到董卓死了,那自己该去哪里呢!
就在这个时候,刘备说道:“文和先生,如今太师身死,凉州众将士必然会兴兵为太师报仇,到时候恐怕长安又要兴起刀兵之乱,我欲出兵长安,保护陛下,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啊!”
贾诩一看刘备,这家伙是来请自己的啊!可是你刘备手下不过南郑三万兵马,将不过关张二人,势力太弱了啊!想到这,贾诩笑道:“刘将军说的是,将军手下关羽张飞二将都是万人敌,想必将军定能够马到功成,诩在此恭候将军凯旋!”言下之意是你自己去就是了,我可不跟你去。
刘备一听,贾诩不愿意,于是只好拿出了杀手锏。只见刘备“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大哭起来,边哭还边说:“文和先生,如今乱臣当道,社稷将倾,若是文和先生不肯相助,恐怕我大汉江山不保,为了我大汉社稷,还请现正助我一臂之力啊!”说完,刘备用衣袖把脸一捂,哭了起来。
贾诩人称“毒士”,算得上是心狠手辣,要是别人的哭,可能贾诩偏偏眼睛都不眨,可是眼前哭的人可是历史上“哭功”最厉害的人,这刘备的哭威力太大了,就连贾诩都觉得有那么一丝心软。而且打心里,贾诩还是忠于汉室的。所以几经犹豫,贾诩最后说道:“刘将军,快起来,为了社稷,贾诩答应将军就是!”
最后,贾诩给刘备定计,走子午谷去长安。但是因为子午谷道路难行,大批部队无法通过,所以贾诩定计,将手下三万人留下六千人协助张鲁守城,刘备,张飞和贾诩亲自带领八千人马,携带二十日粮仓,为第一批,解救献帝,关羽带着剩下一万六千人多带粮仓,作为接应。
刘备带领的八千人都是熟悉道路的汉中子弟,而且没人只带二十日粮食,没有其他辎重,所以行军速度自然能快上许多。而且这次刘备所要做到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此行速度至关重要。
就在长安城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的主角张德却在琅琊郡山中艰难的行走。
“师傅,还不到么!这山路太难走了!哎呀,师傅,你等等我啊!”张德叫道。
张德旁边一个老道,此时正健步如飞走在曲折的山道上,时不时的还拉张德一把,这人正是左慈。
第一五五章 鬼谷
说起来,这事情还得从张德回到北海说起。
张德从临淄回到北海,安排好一切事物,安心发展,等待董卓毙命,诸侯开始互相攻伐。而就在这个时候,向来喜欢神出鬼没的左慈来到了太守府。
说起来,张德还是很尊敬这位老师的。左慈,一个演义中被神仙化的人物,在张德眼中,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老者。左慈博学,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虽然左慈总是喜欢推销自己那个时灵时不灵的算卦。但是,左慈却真的教了张德不少东西。
这次左慈前来,却没有多停留,只是说要带着张德回师门祭祀祖师爷。关于左慈的师门,张德也一直不知道。曾经问过左慈,而左慈只是说到时候自然会告诉张德,所以对于张德自己来说一直很好奇。本来太史慈要跟着张德一起去的,但是左慈却只让张德自己去,而且张德也相信,左慈不会害自己的,于是师徒二人便踏上了回师门的道路。
本来以为,师门会很远。但是后来,张德才知道,师门重地原来就在琅琊郡的群山当中。但是,山路曲折蜿蜒,更有许多地方连路都没有,所以张德走起来很是吃力,不过好在张德上辈子也算是打过游记,经常在深山老林中晃荡,所以勉强能够跟上左慈的速度。
渐渐的,张德发现前面迷雾重重。张德心说,看来是到了深山里面了,都起雾了。这林中的雾并不是很浓密,但是在参天大树的映衬下,反而显得有些阴冷。张德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速度,紧跟左慈。
又走了一段路,张德发现,雾气渐渐消散,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宁静的景象。又跟随左慈走了一段路,张德发现,远处又一个山谷,谷口道路平整,一看就是有人专门整理过的。谷口又一块大青石,张德走进一看,上面雕刻着两个大字——鬼谷。
按照正常的情况,人看到这两个字应该感到害怕,毕竟沾了个“鬼”字。但是,张德现在却没有一丝害怕。“鬼谷”两个大字刻的是气势磅礴,浑然天成,与周围景物交相呼应,显出了一副大家风范。此时正是初春,草木还没有茂盛,周围还是略显空旷,但是当一缕阳光照射在青石上的时候,两个大字竟然发出了白色的光芒,凸显威严。
张德看了看身边的左慈,只见左慈笑了笑,带着张德就朝里面走。走进山谷,只见里面道路平坦。山谷两边石壁上草木都已经发芽了,偶尔还能看见几只猴子在那里攀爬。猴子们看到左慈来了,不是冲着左慈呲牙咧嘴,就是冲着左慈大声啼叫,仿佛在欢迎左慈一般。
这时候,左慈说话了:“显璋,你不是向我打听咱们的门派吗?我现在就告诉你。咱们的门派称为鬼谷,刚才你已经在谷门口看到过了。要说起咱们师门,要追溯到周武王时候。周灭商纣以后,大封有功群臣,当时就封了姜子牙姜太公在齐,封了周公旦于鲁。但是周公要留京辅政,所以周公的大儿子伯禽就是鲁公。”
“姜太公那个时候已经年过九十,垂垂老矣,所以姜太公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弟子传以衣钵。后来姜太公选弟子八人,都是天资聪颖之人,姜太公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但是姜太公所学繁杂异常,涉及甚广,所以这九名子弟当中只有一人完全的继承了姜太公的衣钵,那人就是咱们的祖师爷,而咱们的祖师爷也是鲁公伯禽的一个儿子。”
“那其他七人呢?”张德问道。
“其他七人虽然不如咱们祖师,但是也都学得了一技之长。其中一人好武,这人喜好刺剑之术,武艺讲究快狠,务必一击必中,后来演化成了刺客之术,具为师所知,刺吴王僚的专诸,刺秦的荆轲,都跟他后世门下有关。”
“剩下的六人也都学得了姜太公的一些精髓。后来几人传授门徒,后世人受他们影响,渐渐形成了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和纵横家,也是因为这样,姜太公被诸子百家追为本家人士,被尊为‘百家宗师’!”
“而我太公嫡传一脉则一直留在鲁国,辅助鲁公。但是咱们师门所学太过玄杂,遭到朝臣妒忌,所以,咱们师门子弟也渐渐的被疏远了。后来一位祖师见鲁公不仁,所以便将师门迁到了鲁国的群山当中,也就是现在咱们待的地方!”
“到了战国时期,咱们师门出了一位奇人,此人乃是天纵奇才,千年罕见。这位祖师姓王名诩,当时被人称作是‘鬼谷子’。王诩祖师觉得这个”鬼谷子“的名字不错,便将我师门命名为‘鬼谷’!”
听到这,张德心中一惊,鬼谷子的大名,张德听说过。这个鬼谷子被纵横家尊为始祖,但是他的弟子苏秦和张仪则是以辩才著称,另外两个弟子孙膑和庞涓则是兵家的人,原来这人竟然是自己的祖师。不知道自己师门还有什么厉害人物!
师徒二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谷口。一出山谷,张德只觉得豁然开朗。抬头一看,远处一处大院落矗立在群山当中。院落显得非常典雅别致,门前一条小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小溪上有座小桥,直通院门。院子四周走栽种着柳树,如今已经都发芽了,几只飞鸟不时的落到柳树上。在朝前看去,一条青烟从院子中升起,直冲云霄,张德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人在炼丹!
院子的大门并没有关,所以左慈带着张德径直走了进去。这时候传来了狗吠声,张德抬头一看,见到一只半人高的大狗缓慢的走了过来。这只狗膘肥体壮,好似小牛犊一般。
张德低头看了看这狗,狗也瞅了瞅张德,低着头来到左慈近前,就朝左慈身上蹭。
张德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狗,而且,这条狗长的还很特别,它太胖了。
————————————————————————————————
感觉张德有点弱,安排他回师门坑点东西!
第一五六章 怪人师叔
左慈见狗过来,笑嘻嘻的抱住狗的脖子,拍着狗身上的嘟噜着的肥肉,笑嘻嘻的说道:“显璋,这是你二师叔养的狗,已经在这里很多年了。你别看他个子大,但是他可从来不咬人!”
张德还是第一次看到左慈这个样子。现在的左慈让张德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想想自己当年,也养了只狗,而且那只狗也跟了自己很多年。想到这,张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就听远处一人喊道:“后生,你还年轻,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叹什么气啊!”
张德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老道正背着一个药篓子走进来,张德一瞧,这人自己还认识,真是当年在黄忠家和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于吉。
张德此时也知道了,于吉是左慈的师弟,自己的师叔,所以急忙拜到:“张德见过师叔!”
于吉一看张德,点了点头,道:“把手伸过来。”
张德不明所以,但是还是把手伸了过去,只见于吉一拉张德手腕,给张德把起脉来。过了片刻,于吉说道:“你最近是不是受过重伤?”
“不错,最近是受过重伤,如今刚好不久!”张德说道。
“恩,难怪呢!你受伤虽然养好了,但是没有好好修养,加上受伤后激烈运动,导致寒气入体,寒毒沉积于体内,虽然你现在年轻,但是如果不即使救治,恐怕等你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要摊在床上了!幸好遇到了我,一会给你开两服药服用!”于吉说道。
张德一想也是,自己不少战友到了年老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症状,特别是当年负伤比较多的人,确是又不少年老以后靠着轮椅过日子的,于是急忙点头向于吉道谢。
这时候,里面传来一个声音。
“落霞!落霞!你在哪啊?”
张德顺着声音看去,见后院走过来一个胖老道。此人虽然是鹤发童颜,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和左慈于吉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左慈和于吉两人仙风道骨,说白了就是身材比较消瘦,一看就像个清修之人,但是现在出来这个老道,胖嘟嘟的,大肚子挺着,脸上红光满面,双下巴,秃顶,要是让他那个芭蕉扇,活脱脱一个八仙里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