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应援军的消息给张德透露一下了,到时候可以借张德的手除掉陶应!
第一七九章 秋收
彭城攻防战已经进行了有些日子了。张德的攻城利器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是战争的主要因素毕竟不是武器,而是人!这点在冷兵器时代尤为明显。
几日下来,陈登已经对张德的攻城手法有了很大的了解。张德每次攻城必然会用大量的投石机和弩车掩护士兵、井阑、云梯等前进,让城上的士兵无暇放箭。但是一旦自己的士兵到了城下,张德的投石机和弩车因为害怕误伤自己人,所以基本上全哑火了,这个时侯威胁最大的就是那几台井阑了。
井阑虽然坚固,但是陈登也发现,这些井阑还是会坏的,每天攻城,陈登都能看到井阑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多数是支架坏了,但是第二天所有的支架又仿佛新的一般,连个箭孔都看不到,这让陈登非差想不通。
而张德军中每天消耗的零件则是数以千计,不光是井阑车,就连云梯这种稍微复杂点的攻城武器,张德也是用组装的,因此每天消耗的零件数量非常巨大,不过好在,木匠制造几千个零件的速度远远比从新制造几台井阑或者云梯所用的功夫少多了,也容易的许多。
丹阳精兵不愧是陶谦手下的王牌,这几日,张德已经见识到了丹阳精兵的厉害。本来在张德看来,自己手下的青州兵就已经够厉害了,但是如今张德终于发现了,要是论起步战,恐怕自己手下青州兵还真不是丹阳精兵的对手。青州兵虽然高大,但是身手却没有丹阳兵那么敏捷,步战不免有些吃亏,不过张德相信,将青州兵训练成骑兵的话,就对是非常合适的。
这几日,两军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交战,经过几日的厮杀,两边人都已经杀红了眼,毕竟已经有不少的兄弟袍泽死在了对方的手下,所以这几日的战斗远比前几日要惨烈的许多。
但是这几日的战斗也让张德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忽视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手下医务兵太少了!
其实张德手下的医务兵并不算是少,在这个时代算是标准配备,但是比起后世,就简直是太少了。军中出现了伤兵,不少人得不到即使的救治,像是将军还好,那些小兵就可怜了。而且中医对于外科的医治却是比西医差一些,这年代又没有抗生素,所以士兵的战损还是相当大的。
军医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培养个军医需要时间,这些都要张德慢慢的解决,眼下当务之急是拿下彭城。
张德苦闷的朝着远方的彭城望去,彭城久攻不下,但是张德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着急,毕竟前世的时候老是晚一些“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本来也是八辈子没机会进城,所以张德并不着急。此时旁边陈宫看了看天色,说道:“主公,天色不早了,该鸣金收兵了!”
张德点了点头,传令鸣金收兵。看着正在撤退的部队,张德说道:“又是一天啊!先生,你看这么多天了,彭城依然坚如磐石!”
陈宫点头说道:“大人说的是。若是那些徐州世家愿意合作的话,咱们想必不用费这么大的功夫。不过按照在下看来,只要是拿下彭城,下邳城就简单多了!”
张德点了点头。此时陈宫又说道:“主公,如今秋天以至,彭城郡内的粮食也都熟了啊!”
张德登时明白过来,秋收的时候快要到了,彭城良田万顷,不收割可真是太浪费了!如今彭城大军被围在城中,这收割粮食的“苦差事”自然落到了张德的头上。而且张德也知道,彭城良田多是曹家的基业。
当年黄巾之乱的时候,徐州也受到波及,百姓很多逃亡。曹豹趁着这个时候圈设地产,把不少无主的土地划到自家名下,后来彭城周边逃亡的百姓回到家园,发现土地早就成了曹豹的了。曹豹是彭城豪门,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而且也斗不过,所以老百姓眼睁睁的看着曹豹霸占了自家的田产,却无可奈何。
于是张德立即下令,从城阳、琅琊调来五万农民,前来抢收粮食。这些人都是臧霸当年的士兵,当年臧霸被收编,张德只选了三万精壮的青州兵,剩下的人则都被安排去民屯。这些屯田的人大多是驻扎在城阳和琅琊二郡。如今正好调过来抢收粮食。
……
陈登看着远处金黄色一片麦田,心中感慨不已,今天又是个丰收之年啊!
猛然,陈登觉得有些不对劲,远处的麦田中人流攒动。张德军好好的跑到麦子地里干什么?难不成,张德军在抢收粮食!
想到这,陈登回头朝城内曹豹府的位置看了一眼,看来这次曹家可是损失掉了一年的收成啊!不过陈登并没有觉得心疼,毕竟曹家不是徐州本土大族,而且这几年曹家凭借着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不断的壮大,虽然暂时威胁不到陈家,但是在陈登看来,这是一个潜在对手!打击一下也好,再说陈登也相信,仅仅一年的收成,根本不足以颠覆曹家。
此时,攻城的号角再次想起,陈登登时把注意力击中到了城外。这几日,张德的攻势越来越厉害,自己手下本来有五万士兵,但是这些日子以来,彭城内已经损失了两万战力了。虽然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是没有死,但是不少人受了伤,没有一两个月爬补起来,更有不少残废的人,恐怕爬起来也难上战场了。这些人在城中不但帮不了什么忙,而且还拖后腿。陈登要安排人照顾这些伤兵,而且这些人还消耗不少粮草。
不过最让陈登担心的是,自己观察了这么多日,恐怕张德的损失应该和自己差不多。这点很让陈登心寒,逼近自己是防守一方,又有城墙依靠,按照正常情况,自己应该损失的比较少。但是如今战损竟然达到了一比一,陈登心里面当然不平衡。陈登突然觉得,面对张德军,自己好像很无奈。
——————————————————————————————————
PS:休息了三天,感觉不错。三天没更,收藏狂掉一千,好爽!
至于本书反正已经被编辑打入了冷宫了,所以馋虫准备开新书,至于本书,馋虫决定陆陆续续写下去。最近在攒新书的稿子,估计十日内,新书就能和大家见面了,所以《闯三国》的更新会受到影响。今后的时间里一切以新书优先,因此本书的更新速度会比较慢了,不过本来就没多少人看了,馋虫也就不用争什么了,喜欢的就收着吧,反正更新是不会断的,只是慢了些罢了……
第一八零章 昌豨反
一般来说,攻城方的损失要大于守城一方。这些损失主要来士兵自朝城墙奔跑的途中和攀爬城墙的这个过程中,一旦攻城一方登上城头,短兵相接,这个时侯如果双反差距不大,那么损失的应该差不多。而张德恰恰依靠远距离投石车和弩车,压制住城城上士兵,使得自己士兵在奔向城墙的时候不会受到太多城上弓箭的攻击。而攀爬城墙的时候,张德又有四台井阑车掩护,所以这两个损失兵力的大环节,张德都巧妙的避过了。
彭城外,张德大营。
“主公,粮食都已经抢收完毕了!”说话的是孙康,这次抢收粮食的任务张德交给了孙康。孙康是个老实人,领兵打仗不如弟弟孙观,但是种地却是一把好手,而且张德手下大将都要督战攻城,还真找不到个人来办这份贤差事,所以就找了孙康。
听了孙康的汇报,张德点了点头,命孙康将粮食留下一半当做军粮,剩下的运到东海郡的郯城去。
就在此时,陈宫风尘仆仆的冲进来,只见陈宫满头大汗,面带焦急之色。张德一看就知道,恐怕自己遇到麻烦了!
于是张德问道:“先生,何事如此惊慌!”
陈宫喘了一口气,道:“主公,大事不好了,临淄传来急报,袁绍进攻济南了!”
张德双手颤抖着拿着手中的急报,心中无比的震撼,这份是太史慈给自己写的,上面说袁绍已经于十日前进攻济南,具体来了多少人数不详,昌豨正在死守济南,而太史慈则带领着八千人马驰援济南。
袁绍来了?此时的张德脑袋里有些接受不过来,袁绍选这个时候来,可真是个好时机啊,现在地却是自己后防最空虚的时候。六万大军在彭城,而为了防备陶谦从下邳进兵东海郡截断张德的后路,张德在东海郡也布置了一万多人马。数一数,张德现在在青州也就只有临淄和济南各有一万人马。而其他郡,不过只有千余守军把守。
张德转念又一想,袁绍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进攻青州呢?难道袁绍已经完全稳定住了冀州的局势?这也太快些了吧!而且北平公孙瓒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能善罢甘休!张德敏感的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但是张德又说不清楚。
良久,张德抬起头来,问陈宫道:“先生,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陈宫早就心有定计,不慌不忙的说道:“依我看来,袁绍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青州,他应该没有这么快就完全平定冀州,韩馥留下的摊子可不是真么容易收拾完的,况且北平公孙瓒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叔至不是也去北平了么,所以袁绍不会在这个时侯进攻青州的!”
“可是先生,这封书信……”
“主公,依照在下看来,有两个可能,第一是这封书信是陶谦的人假造的,想借此逼迫咱们退兵,第二种可能便是有人说谎!”陈宫道。
张德仿佛想通了些什么,于是问道:“有人说谎?先生的意思是?”
“不错,这封信上地却是太史将军的笔迹,而且印信全在,所以信应该是真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太史慈和昌豨两人当中,有人说谎!”陈宫接着说道。
“是昌豨!”张德想也不想的就说道。
“主公为何认为不是太史慈呢?”陈宫笑呵呵的问道。
张德猛然一顿,是啊,自己为什么没有怀疑是太史慈呢?虽然太史慈跟随自己时间已经很长了,两人私底下亲如兄弟。而且历史上也记载着,太史慈是个忠义之人,所以张德根本没有怀疑太史慈。
这时候陈宫接着说道:“子义是个至孝之人,如今子义老母就在北海,所以子义断然不会有负主公,只是这昌豨么,本身就是泰山贼寇出身,好像就连臧霸将军对昌豨都不甚了解啊”
……
济南府中,昌豨面色阴沉的看着面前的中年文士,而这位中年文士则是一副冷静的样子,仿佛一切尽在计算当中一样。
终于,昌豨开口说道:“元图先生,若是太史慈不出兵的话,那么就别怪兄弟拿先生的项上人头去找张德献功了!”
这名中年文士正是袁绍手下的谋士逢纪逢元图,逢纪很有辩才,所以逢纪被袁绍派来说服昌豨。昌豨是泰山四寇出身,过惯了山寨王的日子,虽然现在贵为济南郡守,但是昌豨并不满足,在昌豨看来,谁给自己的好处多,谁就是老大。
逢纪前来劝说昌豨投靠袁绍,但是在昌豨看来,袁绍如今也不过是个渤海太守,虽然坐拥冀州,但是论起官位来和张德是一级的,而且袁绍是门阀世家出身,世家的人向来看不起自己这种贼寇,自己投靠他,怎么会被人看得起。没有足够好处的事,昌豨是不会做的。
昌豨拒绝了逢纪,但是昌豨并没有将逢纪抓起来,这让逢纪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于是逢纪决定退而求其次,说服昌豨反张德自立。昌豨并不是个鲁莽的人,虽然自立为一方诸侯的确很诱惑人,而且现在张德正在远征徐州,大军尽出,就连老巢北海也只有千余人把守,的确是个好机会,不过临淄城中还有太史慈的一万大军,一旦自己造反的话,临淄城中的大军可以朝发夕至,而一旦张德反应过来,将徐州的大军调回来,自己可就完了。
这时候,逢纪献计,让昌豨谎报袁绍进攻济南,让临淄太史慈前来支援,而在半路上埋伏太史慈部,然后发兵突袭临淄和北海,打张德一个措手不及。北海是张德的老巢,到时候昌豨可以借此跟张德进行谈判,保住一方诸侯的位置。
昌豨知道,此计虽然冒险,变数很大,但是昌豨本来就是贼寇出身,过习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自然也知道,越是有风险的事情,收益就越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昌豨决定,赌上一把,成了,自己就是一方诸侯,败了,昌豨也准备好了退路,大不了回泰山接着当自己的山寨王去。
就在此时,昌豨的一个老部下走了进来,在昌豨耳边轻声说道:“老大,太史慈上钩了!”
————————————————————————————————
书评区开骂的都删了。接着骂啊,有本事把馋虫骂太监了算你牛。
第一八一章 张德撤军
彭城张德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