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无忌闯三国
————————————————————————————————
书评区开骂的都删了。接着骂啊,有本事把馋虫骂太监了算你牛。
第一八一章 张德撤军
彭城张德大营。
臧霸、孙观、尹礼和吴敦四人正坐在帐中,此时四人个个眉头紧皱。
终于,吴敦忍不住先开口:“主公,昌豨这小子向来很不地道,以前在泰山郡落草为寇的时候,这小子就经常瞒着我们”宰大羊“……”
尹礼也跟着骂道:“他妈的,老子也早就看这小子不顺眼了,这小子老是仗着些小聪明……”
“尹礼住嘴,主公面前,怎能放肆!”臧霸一听尹礼开始满口脏话了,立刻出生制止道。
张德笑了笑,道:“无妨,都是老爷们,说几句粗话算什么!”说着回头看了看身边的陈宫。
陈宫轻轻的点了点头,看来这次昌豨的所作所为,这四人的确不知道。
臧霸毕竟是四人当中的头目,于是开口说道:“主公,据在下了解,昌豨此人颇有才干,但是这人也是个精明之徒,城府极深,这次他向太史将军求援,我总觉得有些蹊跷,会不会是昌豨已经投靠袁绍了!”
“宣高所说有理,此事不可不防,这样吧,你们立刻暗中准备,一旦青州有事,咱们立刻撤军!另外立刻修书临淄,命其严加戒备,留意济南昌豨的举动。”
……
张德铁青着脸,看着手中的文书,这是刚刚从临淄城送来的,徐荣亲书。太史慈去领兵八千去支援济南,结果半路之上反而遭到伏击,八千人几乎全军覆没,就连太史慈本人也深受重伤,支撑着回到临淄后便昏迷不醒。而如今临淄的防务由徐荣负责。
太史慈先是接到昌豨的消息,接着领兵去援,结果半路上被人伏击,这很明显是一个连环计。既然是连环计,那么应该会有后招,想必接下来,就会进攻临淄,临淄一旦被人拿下,那么防备空虚的北海、东莱乃至整个青州都无法保全,青州可是自己的老巢啊,所有的家底子可都在那里!
张德此时已经看出了端倪,这里面恐怕和昌豨有关。这样看来,前日临淄太史慈那封书信就可以解释的通了,一切都是昌豨搞的鬼。
失败!张德觉得这次自己真的非常的失败!按照张德的想法,一个君主,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臧霸投降以后,张德对臧霸极为信任,不但将青州兵交给他,新招募的北海士卒也交由臧霸训练,而臧霸也不负众望。
正是因为臧霸的表现,张德对一起投降过来的“泰山四寇”也是信任有加,而这昔日的“泰山四寇”也是表现不俗。这次出征,孙观、尹礼和吴敦三人都一起来了,唯独昌豨被留在济南,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昌豨还真的给自己身后捅了一刀。
看来这个彭城是不能继续进攻了,如今后院起火,数年基业眼看就要不保,张德不得不退兵了,看了看远处的彭城,一股挫败感油然而起。张德无奈的叹了口气,冲旁边陈宫说道:“先生,准备撤军吧!”
陈宫点了点头,道:“为今之计只有火速撤军,至少要保证北海不失。至于临淄么,徐荣乃是西凉名将,有勇有谋,希望他能够多撑些时间吧!”
就在此时,一个小校走了进来,跪倒说道:“主公,帐外有一人求见,说是从下邳方向来的!”
下邳?难不成是陶谦的派来的?想到这,张德说道:“把那人带上来吧!”
不一会,一个农夫打扮的人走了进来,这人见到张德,立刻跪倒说道:“张北海大人,我家主人有一封信让我带给您!”说着,这名农夫将盘着的头发散开,从里面拿出一个蜡丸,递了过去。
侍卫将蜡丸接过去,捏碎,从里面拿出了一张锦帕,递给了张德。张德看完后,将锦帕递给了陈宫,陈宫也看了一遍,然后立刻问道:“你家主人是谁?”
“大人,这上面写的句句属实,我家主人说了,要是大人知道了我家主人的身份,恐怕会对上面的内容产生怀疑,所以我家主人说大人您还是不知道的好!”见到张德面色不善,农夫接着说道:“当然,如果您一定要知道的话,那么在下也不会隐瞒。”
此时陈宫突然开口:“陈珪还让你说些什么?”
农夫一愣,旋即说道:“阁下想必就是陈宫先生吧,先生果然是神机妙算,竟然能够猜到我家主人的身份……”
“果然是陈珪,来人,带这位先生下去休息!”陈宫说道。士兵将这名农夫打扮的人带了下去。这时候张德问道:“先生,你看这封信上所说,是真是假?”
“依照我看来,应该是真的!”陈宫答道。
“那么这样说陶应的两万人马两日后就能到这里了?可是陈珪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咱们呢?”张德不解问道。
“哼,陈珪这个老狐狸啊,真是打得好算盘!先是派儿子过来誓死抵抗,然后又跑到咱们这里卖好,真是两边不得罪啊!”陈宫答道。
张德也明白过来,世家的生存之道的确是这样,想要生存,就要依靠强者,自己如果入主徐州,那么必定会引起徐州权利的从新分配,陈家已经是徐州世家门阀之首了,恐怕很难从自己那里得到更大的权利,因此陈家可能不希望张德入组徐州;但是如果自己成功拿下徐州,那么陈家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依靠自己,也正是这样,陈珪才会在这个时候卖个人情给自己。
这时候陈宫接着说道:“恐怕这次陈珪不是只是向咱们示好这么简单。不知道这个陶应哪里得罪陈家了,陈珪是想借咱们之手除掉陶应啊!这个陈珪不简单啊!”
张德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先生,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主公立刻带大军赶回北海,一定要保证北海不失,即使是北海不慎丢了,主公也要不惜一些代价拿回来。北海是咱们根基所在,绝对不容有失,至于这里么断后的事宜,就交给宫了!”陈宫自信满满的说道。
“好,我就命管亥带领一万人马在此听候先生调遣!”
————————————————————————
看了书评,感动啊,下章十点半左右。
第一八二章 徐荣守临淄
临淄城外,攻城的号角响起,昌豨的士兵如同蝗虫一般奔向了临淄城。
城上的徐荣不屑的看了看攻城的士兵,暗自想到,凭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也想攻破我徐荣守得临淄城,真是异想天开。
徐荣归降张德以后,便被派到了临淄协助太史慈。按照张德的想法,太史慈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却是刚勇有余,智谋不足,所以张德把徐荣派到了临淄。徐荣是董卓手下大将,虽然武艺不怎么样,但是谋略却是不错,是个统帅之才,所以张德将两人放在一起,一来是希望徐荣能够熟悉青州军,二来也是对两人的性格进行互补。
但是徐荣这个人为人比较低调,不喜欢张扬。也正是因为这样,徐荣在董卓手下多年,虽然本事出众,但是官却不是很大。如今刚刚加入张德军,徐荣更是小心翼翼,谁都不敢得罪。
当时昌豨向太史慈求援的时候,徐荣就感到有一丝不对劲,但是徐荣却没有说出来。徐荣觉得太史慈是张德手下大将,跟随张德多年,颇得张德信任,自己一个新降之人,这个时侯就不要多事的好,而且徐荣也担心太史慈不会听自己的劝告。
结果没想到太史慈中了埋伏,大败而回,太史慈深受重伤,逃回临淄后一直昏迷不醒,所以临淄的防务就全都落在了徐荣一个人身上。
昌豨伏击太史慈成功以后,便准备进攻临淄。昌豨曾经是泰山郡的贼寇,所以昌豨立刻派人去兖州等地招集了一群亡命之徒,这年头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都落草为寇,所以昌豨竟然凑了两万人马,直奔临淄。
两万人马中,一万是原来守临淄的北海兵,这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另外一万人马则“慕名而投”的,这些人都是些山贼、游侠、流民出身,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
这些乌合之众当然跟正规军没法可比,这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经过正式训练,这些人聚集到济南以后,偷盗、抢劫、斗殴等恶性事件一起接着一起发生。但是昌豨并没有加以阻止,昌豨是贼寇出身,所以在昌豨看来,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当年也经常干这些事。
所谓人学坏容易学好难,这些乌合之众加入以后,连本来的那些精锐兵卒都给带坏了,变得匪气十足,兵不像兵,将不像将。本来好好的士兵,变得越来越不像样。
当昌豨的兵马到了临淄城以后,徐荣接管了临淄防务,虽然临淄城只有三千人马,但是徐荣并不在意,想当年徐荣守荥阳的时候人也不多,不过也是照样挡住了诸侯联军,而且徐荣已经给张德写了信,自己只要坚守一段时间,援军必然回到。
不过徐荣依然没有掉以轻心,徐荣本来以为自己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万青州精锐,但是当徐荣看到来了两万乌合的时候,徐荣本来还有些悬着的心登时放了下来。所谓兵在精不在多,在徐荣看来,对付两万乌合之众可比对付一万精锐士兵简单的多。
昌豨伏击了太史慈以后,本来以为临淄已经是群龙无首,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横扫青州,至于什么徐荣昌豨根本不放在眼里,不就是个董卓的降将么,要是徐荣真有多少本事,董卓也不用被打得放弃洛阳跑到长安了。
但是当昌豨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倒在城下的时候,昌豨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这个徐荣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而此时昌豨也发现了手下的青州兵好像没有原来那么厉害了。另外昌豨也知道,如果自己在临淄损失过大,那么将无力进攻北海,北海才是张德的老巢,张德将金钱辎重大多数都放在北海,拿不下北海,就伤不到张德军筋骨,那么张德仍然有很大战力。
所以面对徐荣的防守,昌豨不得不想其他办法。于是乎,昌豨选择了一个非常常用的办法——挖地道。
临淄一郡距离汉黄河并不远,郡内黄河的支流有很多,所以临淄不缺水,这也就注定了水量丰富的时候,临淄城附近土质松软,不适合挖地道。但是如今中秋以过,河中的水并不像夏天那么丰富,所以地道勉强是能够支撑起来的。
因为害怕土质松软使得地道倒坍,昌豨把地道挖的很深,虽然这很浪费时间,但是却能安全一些。而在挖地道的同时,昌豨还派出了大量士兵攻城,牵制徐荣军。
徐荣军兵少,能够顾及四面城墙已经是很勉强,根本无法分出更多的兵力来防备其他的攻城措施。对于徐荣来说,能做的,自己都做了,只能希望张德援军尽快赶来吧。
彭城,陈登等了整整一天,却没有等到张德的进攻,一整天,张德大营一直是静悄悄的,陈登感到有些纳闷,于是在晚上派人下城打探,却发现城外张德军已经撤走了,大营中除了几个草人以外,就只剩下那些空空的营帐。
陈登立刻意识到,张德是昨天夜里连夜撤走的。可是张德大好形势,怎么会撤退呢,这里面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要不然就是张德后院起火了!
就在这时候,小校来报,公子陶应率领两万援军已经到了城外五里之处。陈登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两万援军,彭城算是守下来了。
陶应兴冲冲的来到彭城,却被告知,张德已经撤军了,这让陶应感到有那么一丝出拳打空的感觉,心里面那个郁闷就别提了,陶应曾经无数次的幻想过,自己出现在岌岌可危的彭城城下,幻想着曹豹和陈登救世主般的看着自己,但是现在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却没想到自己来了以后张德已经走了,连一碗汤都没想到。
“陈大人,你可知道张德是什么时候撤军的?”陶应问道。
“回二公子,应该是昨天夜里连夜撤走了!”陈登答道。
陶应低头想了一想,立刻喊道:“全军听令,随我去追击张德!”
——————————————————————————————
第一八三章 火烧陶应
陈登听说陶应要去追击张德,立刻劝道:“二公子,万万不可,张德连夜撤走,恐怕是青州老巢有事,所以张德此次撤退行军速度必然及其迅速,如今已经过去整整一日,二公子若想追上张德,恐怕非常困难,而且兵法有云‘穷寇莫追’。况且二公子连日行军,想必已经劳累,我看不如先行进城休息一下如何?”
陶应厌恶的看了陈登一眼,陶应打心里不喜欢陈登。陈家乃是徐州大家,在下邳城中产业无数,势力更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