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城故事 作者:亦缘(晋江2012.10.16完结)





缓笤嚼丛郊保┓缰栌臧愕模谘寤闹欣椿卣鸬础D悄暄寤逅辍?br />   以后彦华规矩了很多,再不做调皮捣蛋的事。他很听樱怡的话了,每天放学不等樱怡催促就乖乖地回家做作业。因为班里有同学拿他俩取笑,樱怡不再跟彦华回家。有时候看课堂上彦华答得文不对题,樱怡会在傍晚时分来彦华家,给他讲解题目。
  彦华听樱怡讲解,有时候会呆呆地想开去。樱怡的嘴是小巧的,不说话时嘴唇紧紧地抿在一起,嘴角微微地向上翘着,很恬静的样子。说话时两片嘴唇不时地上下张开去,然后又缩回来碰在一起,象在跳一种双人舞。舞曲是樱怡的讲话声。沿着嘴唇看上去,樱怡的眼睛是晶莹澄澈的,不含杂质的那种。望着人的时候,却突然有一种灼灼的光华。
  彦华一走神,樱怡很快会觉察出来。自从彦华对她的态度转变了之后,樱怡有些不知所措。这似乎是她原先希望的,但又与她原先希望的不一样。她心中暗暗地有些惶恐。先不去想为什么,只把头发甩一甩,甩掉一些自认为不该有的想法。但一次又一次,这些惶恐从某个角落里钻出来,慢慢地,她心里竟然有一丝的甜蜜。
  所以樱怡的态度也变了。她原来会皱皱眉,用手敲敲桌子,质问彦华:“你怎么没在听?你在想什么?”眼睛逼视着炎华。现在她有些不好意思了,只扭过头去。樱怡扭头的姿势也很好看,逆着光望过去,完全是一幅含羞的少女的油画。
  如果彦华醒悟过来,他会不自然地傻笑两声。这时的气氛有些尴尬,有些微妙。空气中象是搅入了一种糖浆,腻腻的,甜甜的,把人的心搅得很混乱,很没着落。樱怡低头整理书包,轻声地说:“你没好好听,我走了。”也不看彦华一眼,径直走出了门。
  每次樱怡走了之后,如心就很高兴,过来缠着彦华玩。如心很不喜欢樱怡,她觉得她童年的快乐的结束,是与樱怡的出现紧紧相连的。自从樱怡开始来家里后,她就不能跟着彦华去外面疯玩了。那本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彦华把男孩子们分成两拨,一拨共*产*党,一拨国民党,两军混战。当然最后总是共*产*党赢,国民党一个个被枪毙。作为唯一的女孩子,彦华的小妹妹,如心总能当成一个共*产*党的小兵。如心跑得慢,总是被国民党抓去。然后就有共*产*党的同志来营救,国民党又去拦截。如果如心一直获救不了,彦华就要亲自出马了。彦华一出马,如心多半会被救走。如心获救的那一瞬间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呵!
  那些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彦华一放学就回家做作业,学习很用功。有时候如心拉着彦华去院子里玩一会儿。他们玩扔猪骨头的游戏,把一个猪骨头扔得高高的,去抓地上别的猪骨头。彦华一般能抓四到五个,如心却只能抓一到两个。如心很喜欢玩这个游戏,为此积攒了很大一袋子晒干的猪骨头,放到高处狗够不着的地方。彦华并不热衷这个游戏,但是彦华脾气好,看如心玩得很开心,彦华就与她一起玩,直到父母叫吃晚饭。
  如心意识到彦华与她玩的时候越来越心不在焉了,尤其是那些天樱怡来过之后。无论如何,如心要怪罪到樱怡头上去了。如心开始厌恶樱怡了,以至于一见到樱怡就别过脸走了开去。

  
  第五章
  有一次数学课,彦华被老师叫到黑板前面去解题。彦华做得一蹋糊涂。下课后,樱怡趁没人注意的时候走到彦华旁边,轻声说:“放学后我去你家。”
  放学了,彦华急匆匆地回到家。左等右等不见樱怡来。彦华铺开了草稿纸,开始心不在焉地写作业。写着写着就在草稿纸上写下很多“刘樱怡”,自己都没意识到。过了一个多小时,樱怡终于来了,一迭声地说着:“对不起,有事耽误了。”这时彦华看到草稿纸上的字,猛然醒悟,赶紧把纸往作业本下塞。
  樱怡拿过数学课本,给彦华讲解上课时的那道题。彦华不甚懂,樱怡要给彦华画个图,看到彦华作业本下有张草稿纸,就抽了出来。樱怡看到满纸都是自己的名字,不由得一愣,旋即明白过来,幽幽地看了彦华一眼,脸不由得慢慢烧起来。
  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学校发动同学们走向社会,采集祖国人民在各个岗位上建设新中国的动人事迹。班里同学分成七个小组,利用两天时间,分组行动。班主任宣布完这个活动,把七个事先联系好的地方贴在墙上。有缫丝厂,肉联厂,纺织机械制造厂,火车站,轮船码头, 百货商店,人民医院。每个地方后面写了负责报名的同学的名字。
  下课后大家围上去看。一个女同学问樱怡:“你打算去哪儿?”
  “我有点想去人民医院呵。”
  那时彦华正站在樱怡的后面。他本想报纺织机械制造厂的,这时拿定主意去人民医院了。
  那天班主任宣布名单,樱怡去的却是纺织机械制造厂。听到彦华去人民医院,樱怡回头看过来,正好彦华也在望着她。樱怡赶紧掉过头去。
  下课后,彦华的同桌不解地问彦华:“你怎么去人民医院?你不是考了机械中专吗?我以为你会去纺织机械制造厂呢。”
  ……
  很快就要初中毕业了。张父的身体不大好,彦华考进了机械中专,想着读三年后可以工作了。樱怡则考到省城的一所重点高中去。
  那天毕业晚会结束后,彦华送樱怡回家。他们走在一条狭长的街上,昏暗的路灯把两个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谈了会儿晚会中的事,感慨了一番同学的去向,两个人讲话都有些心不在焉。然后他们都不说话了,任听着鞋底敲在石板路上的踏踏的响声。
  这样走了一会儿,彦华突然伸出手去拉樱怡的手。手碰到手的一瞬间,两个人都像是被剧烈地电了一下,非常地惊惧。然而樱怡没有把手缩回去,却更坚定地让彦华握着,直到两个人的手心都微微地出了些汗。
  “以后不大会这样一起走了吧。”樱怡悠悠地说,象是一声叹息,又象是一个问句。
  彦华顿了顿,说:“事在人为。”
  他停住了没有往下说,侧过头去看着樱怡的脸。这时樱怡也转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樱怡的目光是探寻的,像是在等待什么。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一直陪你这样走,直到你厌倦为止。”
  樱怡停下脚步,定定地望着彦华,问:“你认为我会厌倦吗?”
  当时的夜很黑,泼了墨一般地黑。樱怡的双眸闪着些忽明忽暗的亮光。她的目光如月华水泻般,温柔地照耀着彦华。寂静的夜里飘出一个个音符,颤颤地敲打着彦华的心。彦华的心怦怦地强烈地跳动起来……那年彦华十六岁,樱怡十五岁,梦一样的年龄。那晚的夜色也是梦一样的。
  很多年后彦华回忆起来,总觉得那一晚很不真实,但他心里明白,那一晚是真实地存在过的。哪怕天荒地老,那一晚都是永恒地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某一个交点。在那个交点,他永远十六岁,樱怡永远十五岁。

  
  第六章
  那一年的夏天,彦华经常吃完晚饭一个人出去。问他去干什么,他有时候说自己出去走走,有时候说去找同学玩。父母觉得他大了,并不如何去深究。但是如心却是好奇得很。如心除了好奇之外还有些深深的恐惧。从小到大,如心一直象个尾巴似的跟着彦华,把彦华当作她的保护神。虽然他们年龄悬殊玩不到一起去,彦华并不象别的哥哥那样嫌妹妹烦。如果如心跟着彦华,无论彦华做什么玩什么,总能给如心找点事让她忙乎。彦华的生活里总有如心的位置。现在,如心觉得自己的这个位置越来越没着落,哥哥象是离她越来越远了。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每天一起吃饭,可是哥哥仿佛看不见她似的。如心曾经一直盼望着自己长大些,可以象哥哥那样讲话,可以象哥哥那样抓很多肉骨头,可以不让哥哥说她“小丫头”。现在,她不是“小丫头”了,哥哥却长得更高更大,高大得都让她失去了追寻的足迹。这个夏天,哥哥总是神不守舍的,不知在想什么。哥哥不再是以前那个淘气贪玩的哥哥了,哥哥安静了很多。张父张母背着彦华欣慰地说起他:终于长大了,不淘气了。如心听了却想,宁愿哥哥永远不长大。
  一天彦华吃了晚饭要出去,如心就说:“我也跟哥哥出去。”
  “我去同学家,你别跟着。”
  “我在家没事,不如跟了你去你同学家玩。”
  “你太小了,我们同学说话你听不懂,没什么意思。”
  “没意思我也要去听。”
  彦华着急了:“你这次一定不能去,下次我能带你去会叫上你。”
  “我偏要今天去。”如心倔倔地说。
  张母在一边听着,这时候说:“如心,哥哥不让你去你就别去,这么大了要懂事儿。”其实如心说“我偏要今天去”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些委屈了,因为彦华很少拒绝她的要求。张母再这么一说她,如心就要哭出来了。但如心现在不会当着人的面哭了,一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自己黯然伤神去了。
  毕竟是小孩子,如心睡一觉就忘了烦恼。第二天如心开始琢磨彦华究竟去哪里这么神秘。傍晚彦华要出去的时候,如心不动声色,过了一会儿也悄悄地溜出了门。
  远远地看到彦华往城东走,如心偷偷地跟在后面。城东有一小截旧城墙。彦华往旧城墙走去。过了旧城墙就差不多是城外了,有一条城河从城墙边流过去,可以沿着河边走到一个无人看管的树林子里去。
  如心正要往前走去看个究竟呢,看到彦华从旧城墙那边折回到路上来了。彦华的身边多了一个人。如心大吃一惊,那个人是樱怡!更让如心吃惊的是,彦华和樱怡是手拉着手的!
  如心赶紧把自己往路边的草丛里隐了隐。彦华和樱怡并没有往如心这边看,他们迅速拐上了河边去树林子的路。如心往前走了几步,正在犹豫要不要跟上去呢,彦华和樱怡却在河边一棵柳树下的石块上坐了下来。彦华坐着,从身边捡了根狗尾草拿在手里摇着,樱怡把头靠在彦华的肩上。他们在低低地说着话。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他们的位置一般人路过也是看不到的。如心看了会儿,彦华和樱怡就一直这么坐着,如心就决定回家去了。
  往回走的路上,如心心乱如麻。她想,怪不得哥哥不要我跟着呢,原来是和樱怡约会来着。她又想,樱怡是假正经,平时到我们家里来,穿的都是白衬衫加蓝裤子,今天居然穿了条裙子!虽然裙子只是最普通的草绿色,却把樱怡的身材勾勒得非常好。九岁的如心并无身材这个概念,但她觉得今天见到的樱怡真是非常漂亮。与樱怡相比,如心又瘦又小,不由得自惭形秽。如心接着想,要不要把哥哥和樱怡约会的事告诉父母呢?转念一想,父母如果问起她怎么知道的,又要把她跟踪哥哥的事抖露出来,这是她非常不愿意的。于是如心回到家,什么也没说,只闷闷地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七章
  开学后,樱怡去了省城的高中。说好两周后回来的,结果第一个周日忍不住回了芦城。一下车,樱怡就看到彦华。
  樱怡很诧异,问:“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回来?”
  “我想你今天可能会回来,就来车站等着。”
  樱怡不由得鼻子一酸,说:“本想这周不回来的。不见面太难受了。早知道不去考省城的高中了。”
  “那时候你什么都不知道。”
  “我知道的,可你就是不说。如果我们还上同一个高中,可能你一直不会说。”
  “我怕你没有这个心。”
  樱怡说:“傻子才看不出来。”
  一路说着话,就快到樱怡家门口了。象以前一样,两人在一个拐角口停下来。彦华还舍不得走,樱怡说傍晚原地方等,从彦华手里接过背包回家去了。彦华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总觉得樱怡的脸都还没看清楚,傍晚一定要好好看看她。
  以后樱怡两周回一趟家。有一个周末樱怡在学校要准备一个文艺演出,没有回来。彦华一直在车站等不到樱怡,都快发疯了。星期一彦华收到樱怡寄来的信,才放下心来。
  以后彦华就和樱怡频繁地通信。见不到人,读读她的信也是好的。樱怡的文采很好,写的信总是那么有趣耐读。彦华不大会写,除了写“真希望你在我身边”,“很想你”之类的话,竟想不出写别的什么,所以他的信总是很短。但是彦华一收到樱怡的信,立刻回信寄出,好等着樱怡的下一封信。这样等到了樱怡的两封信后,两周差不多就过去了,可以见到樱怡了。
  那一年,彦华是在漫漫的